学术投稿

基层医院规范化产前检查思考

薛梅

关键词:规范化产前检查, 基层医院, 围产期保健
摘要:产前检查顾名思义为生产前的检查,又称围产保健.在整个孕期通过产前检查及时了解孕妇身体情况及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从而保障母亲和胎儿的健康和安全,做到优生优育.通过产前检查能够对各种妊娠合并症、妊娠并发症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保障孕妇及胎儿健康,从而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罗哌卡因用于坐骨神经阻滞时低有效容量的研究

    目的:比较0.375%罗哌卡因用于腘窝和臀肌入路坐骨神经阻滞时所需低有效容量的差异.方法:择期行单侧足跟手术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两组,腘窝组(P组)和臀肌组(S组).均用神经刺激仪引导行坐骨神经阻滞.P组经腘窝入路,S组经臀肌入路,按照改良Dixon's增加-减少法给药,观察两组的低有效容量,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程度,记录麻醉起效时间.结果:除P组平均容量26±5ml高于S组17±5ml外(P<0.05),其余指标两组没有差异.结论:远端腘窝入路阻滞坐骨神经所需0.375%罗哌卡因的容量要大于近端臀肌入路法.

    作者:赵姝;张明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辛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及IL-6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ACI患者48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24例和常规治疗组24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行血清IL-6(放射免疫分析法)及CRP(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的24例作为对照组.结果:ACI组治疗前血清IL-6,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辛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清IL-6,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低于常规治疗组(均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但仍高于对照组(均P<0.05).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CRP降低不明显(P>0.05).结论:ACI患者应用辛伐他汀治疗使IL-6,CRP显著降低,有明显抗炎作用.

    作者:李小琳;方天舒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的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是维持尿毒病患者的不完全肾替代疗法,它不能完全纠正尿毒病的代谢紊乱,不能完全替代肾脏功能,随着血液透析时间的延长,透析患者不能不面对很多与治疗有关的压力,并发症的出现,饮食、饮水的限制,昂贵的医疗支出,在经济及精神方面给家庭带来很大压力,患者的心理状态十分复杂,其中抑郁情况发生率较高,有文献报道血液透析患者抑郁患病率高达54.4%[1].现对46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的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成就报告如下.

    作者:路蕾;李艳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微创开胸手术围术期护理

    微创开胸手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不仅创伤小,失血少,疼痛轻,效果好,而且具有恢复快、美观、费用低等优点[1].2004年3月~2008年12月应用小切口开胸为366例患者成功实施了手术治疗,术后通过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司华;赵红云;张长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技巧的探讨

    目的:探讨简单、方便、一针成功率的采血方法.方法:采用两种不同的采血方法,采取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血标本,观察其采血的一针成功率.结果:两组比较,新方法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这种改进的采血方法能有效的提高采血穿刺成功率,缩短采血时间,提高采血标本质量,缩短新生儿哭闹时间,局部血供恢复较快,减少新生儿损伤,提高工作质量,增加服务满意度,减少医患冲突.

    作者:郑进;刘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一次性真空采血针在临床应用中的体会

    我院近几年来运用真空采血针取代传统注射器临床采血,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结合临床,谈几点体会.资料与方法材料:我科使用BD公司的一次性真空采血针组件(以下简称采血器),其顶端的采血针用于穿刺血管,尾端透明软管与尾针相连,尾针外由橡胶软管包裹,外套针帽,用于刺入真空采血试管,利用试管内的负压将血液吸入管内.整个采血器经环氧乙烷灭菌后,单独真空包装.

    作者:何红英;张向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创伤导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越来越多,车祸发生率逐渐升高,加之我院地处铁路沿线,火车压扎伤也占据一定比例.创伤是外科常见的急诊之一,探讨创伤导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措施及护理对策,对治疗中的注意事项和并发症预防护理措施进行总结,为今后创伤导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及护理提供依据.2006年1月~2008年1月收治创伤导致失血性休克患者16例,对急救措施及护理对策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晓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结合大剂量分割三维适形放疗4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结合大剂量分割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9年6月采用3DCRT结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42例.结果:CR 7例(17%),PR 23例(54%),NC 8例(17%),PD 4例(11%),总有效率(CR+PR)71%.结论:大剂量分割三维适形放疗结合TACE为中晚期肝癌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天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203对不良妊娠夫妇染色体核型分析

    不良妊娠包括反复流产、胚胎停育、死胎、死产、畸形儿妊娠史、生育史.本研究对203例不良妊娠夫妇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探讨染色体异常与不良妊娠的关系.

    作者:姚爱玲;马爱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症手术配合体会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是临床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之一,以睡眠打鼾,反复呼吸暂停及随之发生觉醒导致夜间睡眠不充分和不同程度白天嗜睡为主要症状并常可引起心脑血管及代谢等多器官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是目前外科治疗(OSAHS)的主要手段.

    作者:莫妮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急性心肌梗死64例临床特点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有少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尤其是老年人.2009年1月~2009年8月我科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3例中>60岁64例(52%).可见随着生活条件改善,老龄化明显,急性心肌梗死中老年患者占据相当比例,因其有独特之处,更应引起重视,避免漏诊,误诊[1].

    作者:王学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口腔颌面部损伤急救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损伤急救的护理特点及效果.方法:总结我院就诊的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结果:本组患者未发生器官功能障碍及严重的并发症,均痊愈出院,无1例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细心观察病情,加强口腔及饮食护理,是口腔颌面损伤的重要护理措施.

    作者:罗文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平逆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自拟平逆汤)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胃食管反流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即中药平逆汤治疗组(12例)及西药对照组(36例).治疗组服用平逆汤,1剂/日,水煎服.对照组服用奥美拉唑20mg,2次/日,西沙比利5mg,3次/日,维生素B620mg,3次/日,均为餐前半小时口服.两组患者6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48%、77.8%.结论:中药治疗组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满意.

    作者:李来祥;杜遂巧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加强护理管理防止医院感染发生的基本措施

    医院是多种疾病人群相对密集,病原微生物较集中的地方.医源性感染渐成为病人感增加的途径之一.

    作者:孟开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多排螺旋CT(MSCT)诊断肺孤立结节临床价值

    孤立肺结节在X线、CT、MRI上通常直径(D)<3mm.多种疾病可表现为肺孤立结节,如周围型肺癌、肺淋巴瘤、肺肉瘤、血管瘤、动静脉畸形、炎性假瘤、错构瘤、球形肺炎、机化性肺炎、细支气管囊肿、结核等.MSCT肺结节分析软件能分析肺结节形态、性质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为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作者:王续;王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临床药学在医院中的开展研究

    20世纪80年代随着现代医药新理论、新技术的发展,新药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是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危害.作为医务工作者,应该认识到医院服务的对象是人,药学知识必须紧密联系临床.为此,各个医院先后开展了对临床药学的学习和研究.

    作者:张休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小剂量尿激酶并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下肢静脉血栓

    目的:探讨国产尿激酶联用低分子肝素钙对下肢静脉血栓(DVT)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5月~2010年5月收治DVT患者30例,采用小剂量尿激酶联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生理盐水100ml+尿激酶30万U,静滴,共7~10天;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内注射,共7~10天.结果:30例中28例于治疗后下肢症状缓解,无出血、严重肺栓塞和下肢坏死.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用低分子肝素钙效果满意且并发症少.

    作者:张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两种药物配合用于甲亢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2种药物配合用于甲亢手术的临床对比效果.方法:64例甲亢手术患者根据术前药物使用的不同分为并用地塞米松组(治疗组)32例和复方碘组(对照组)32例.结果:治疗组的缓解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都无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地塞米松配合复方碘组用于甲亢手术效果好,安全性强.

    作者:何志兵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760例临床总结

    腰-硬联合麻醉作为一项新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90年代国内各大医院广泛开展.近年来,我院自2008年引进腰-硬联合麻醉技术,3年来多用于中、下腹手术、下肢手术的临床麻醉,特别是剖宫产术,麻醉效果良好,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郭艳;刘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多排螺旋CT对冠心病的诊疗及临床意义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多排螺旋CT(简称MDCT),如16排、64排MDCT,敏感性高,特异性高,具有无创性的特点,不仅能够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并且成为能够清楚显示冠状动脉早期管壁斑块的无创伤的影像学方法,在此方面优于常规的冠状动脉造影等其它影像学技术.而且可以在门诊完成,方便、安全、省时,价格适中,越来越多的患者愿意接受此项检查以明确自己有无冠心病或排除冠心病,临床上对疑似冠心病的患者行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尽早采取干预措施,对冠心病的诊疗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金光律;王永霞;张玉鑫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