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肺心病患者伴发低钾血症的护理体会

张新燕

关键词:低钾血症, 护理, 老年肺心病
摘要:老年肺心病病人由于饮食、疾病、药物等因素常导致低钾血症的发生,在治疗低钾血症的过程中细致周到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老年肺心病病人多数消化能力较弱,食欲差,可导致钾摄入不足,大部分病人还会因使用到利尿剂,可导致钾从尿中丢失,一些平喘类药物如茶碱类可导致钾转入细胞内,以及酸碱平衡失调对血钾的影响等.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及治疗

    通过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认识其严重危害,加强预防措施,提出合理、规范的治疗措施,不断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其寿命.

    作者:白牧鑫;孙刚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小儿疱疹性咽炎不合理用药分析

    疱疹性咽峡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病和多发病,以突发高热、流涎、拒食、疱疹及小溃疡为特点.由于疱疹性咽炎患儿的疱疹多集中在咽后壁,咽部疼痛比较明显,传染性较大.由于基层医院对本病认识不清,不合理用药,造成严重后果.

    作者:吴朝晖;张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以信息化为支撑,提升体检中心核心竞争力

    针对医院体检中心传统模式遇到的问题,讨论如何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合理有效地规划体检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体检客户的满意度,并将体检工作由单纯的体检工作模式向体检和健康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模式转换,终提升体检中心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贺楠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红外光与电离子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红外光和电离子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的高热效应使蛋白凝固的原理,治疗慢性宫颈炎180例.结果:术后3个月复查,观察红外光和电离子治疗宫颈糜烂的一次性治愈率分别达91%和92%,无明显差别.结论:红外光和电离子治疗慢性宫颈炎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治愈率高、止血效果好、修复期短、创面修复光滑、无瘢痕术中出血少等优点,二者疗效无显著差异.

    作者:李思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中药直肠点滴给药在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通过直肠点滴中药与常规西医治疗之间的优势,观察中药直肠点滴在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8例,对照组41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直肠点滴给药.结果:治疗组主要症状消失天数明显减少,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直肠点滴在脑出血急性期治疗中效果明显.

    作者:焦生林;蒋亚宝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分子探针检测肾小球疾病患者活性氧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外周血细胞浆中活性氧水平的检测方法及其与肾小球疾病的关系.方法:分子探针技术检测26例肾小球疾病患者和27例健康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活性氧浓度.结果:肾小球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活性氧阳性率分别为5.0±1.5、4.5±2.0,P>0.05;平均荧光强度6.58±0.42、5.34±0.35,P>0.05;肾小球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活性氧阳性率分别为99.8±0.6、99.3±2.3,P>0.05;平均荧光强度69.0±10.2、27.1±8.1,P<0.01.结论:分子探针技术检测外周血细胞中活性氧浓度是较为敏感特异的方法,并能直接明确不同的血细胞类型,肾小球疾病中性粒细胞活性氧水平明显升高,进一步支持氧自由基在肾小球疾病病理损伤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熊荣;欧阳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脑卒中昏迷患者匀浆膳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脑卒中昏迷患者匀浆膳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匀浆膳对42例脑卒中昏迷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EN),并与EN前、后检测其营养生化指标.结果:患者经过1个月的治疗,达到满意的临床营养效果.结论:匀浆膳可以作为脑卒中昏迷患者进行EN治疗的有效营养制剂.

    作者:刘莉莉;杜培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阿米替林在难治性慢性胃炎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米替林在难治性慢性胃炎中的疗效.方法:住院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一般治疗组83例,阿米替林组97例.一般治疗组采用口服奥美拉唑、多潘立酮治疗,阿米替林组采用口服阿米替林、奥美拉唑、多潘立酮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前给行zung自评抑郁量表(SDS),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结果:难治性胃炎患者中焦虑、抑郁情绪患者占36.7%,高于普通人群(3%~5%).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症状改善率高于一般治疗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难治性胃炎患者多数伴有焦虑、抑郁情绪,阿米替林联合奥美拉唑、多潘立酮治疗难治性胃炎的疗效显著.

    作者:刘燕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胃间质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术前均行多排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结果:20例胃间质瘤中16例为恶性,4例为良性.病灶多呈类圆形.平扫:呈均匀等密度5例;肿块周边呈等密度,中央低密度区15例.增强: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5例;病灶不均匀强化,其中可见散在坏死15例.结论:螺旋CT是目前胃间质瘤检查的佳选择,可以清晰显示病灶各项特征,对胃间质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涂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巴州区2007~2010年9月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巴州区涂阳肺结核病人病症特征,进一步的预防及控制.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巴州 区2007年~2010年9月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0年9月全区共报告新发涂阳肺结核317例,发病率为36.2/10万;男性发病情况明显比女性严重,男女发病性别比为2.45:1;年龄分布有2个发病高峰,为25岁和55岁.职业分布以农民和农民打工人员为主,分别占发病总数的72.6%和89.0%.结论:巴州区涂阳肺结核疫情2010年比2007年明显下降,但仍严重,涂阳病例以青壮年农民和农民打工人员为主,应加强涂阳肺结核防治工作资金投入,实施结核病控制水平整体高.

    作者:施于兴;岳玉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农村妇产后抑郁症的预防及护理对策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分娩后出现的抑郁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一般产后6周内第1次发病,表现为抑郁、悲伤、沮丧、哭泣、易激惹、烦躁,重者出现幻觉或自杀等一系列症状的精神紊乱.严重危害产妇及婴儿的身心健康.本院收治农村产妇约占76%,笔者在农村孕产妇产后抑郁症的预防及护理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东明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28例肋骨骨折X线检查漏诊原因分析及医患关系的处理对策

    目的:分析肋骨骨折X线漏诊的原因,提高X线检查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针对因此产生的医患紧张关系的解决办法试做分析与探讨,以期更好地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从而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良好发展.方法:对2006~2010年28例肋骨骨折漏诊病例资料及医患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首次X线平片未发现肋骨骨折28例病例中二次复查确认骨折的14例,CT扫描检查确诊11例,3例外院复查检出骨折,此28例患者均程度不同的发生医患矛盾.结论:确定准确的检查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和合适的投照条件,必要时采取进一步的检查手段是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关键.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充分的医患沟通和良好的工作态度是避免医患纠纷发生的关键.

    作者:范兵;王世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150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加强中老年妇女健康体检及知识宣教,对恶性肿瘤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2005~2009年收治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150例,并进行相关检查.结果:查体发现绝经后阴道出血中恶性肿瘤26例,其中子宫颈癌14例,子宫内膜癌11例,卵巢恶性肿瘤1例.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复杂多样,恶性肿瘤的比例虽然不是高,但仍然达17.3%,对绝经后妇女进行每年一次健康查体及健康宣教,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对恶性肿瘤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还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周敏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临床护理带教的体会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护理实习生将以往在学校学到的医学、护理基础知识及有关疾病治疗、护理理论与临床护理患者的操作技能相结合,获得从事护理工作所必须的专业及个人技能、态度和行为的过程,是护生实现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也是她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修课.通过实习,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对理论的感性认识,培养她们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护生应采取有效地带教方法,因人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彦红;郭秀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3-NT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3-硝基酪氨酸(3-NT)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神经电生理检查筛查内分泌科糖尿病住院患者及正常体检者84例,正常人(NC)20例,糖尿病未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者(NDPN)32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者(DPN)32例,采集其身高、体重、血压等临床一般资料,测定3-NT、血脂、血糖等指标.结果:DPN组血清3-NT水平明显高于NDPN、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NDPN组与NC组相比,NDPN组血清3-NT水平也高于NC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3-硝基酪氨酸(3-NT)、糖尿病病程(Course)、空腹血糖(FBG)、年龄(Age)相关(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3-NT、病程、年龄是DNP的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与发展除了与病程、年龄有关外,还可能与3-硝基酪氨酸(3-NT)有关.

    作者:胡晓莉;孙侃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无痛静脉穿刺技术探讨

    目的:探讨无痛静脉穿刺技术,提高静脉穿刺质量.方法:通过采取调整操作者与患者的心态、穿刺用药液的选择、针头型号的选择、进针角度的选择、绷紧患者皮肤等措施和方法.结果:患者进针时疼痛感明显减轻,甚至无感觉.结论:通过对操作者和患者的心理调节、合理选择药液、针头大小、进针角度、避免反复穿刺、绷紧皮肤等能明显减轻患者进针疼痛感.

    作者:马秋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安络化纤丸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安络化纤丸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安络化纤丸联合阿德褔韦酯治疗组,单用阿德褔韦酯片的对照组.两组均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后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每组查肝功能等生化指标,每3个月检测病毒学指标(PCR HBV-DNA)和血清免疫学指标.结果:9个月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均有明显恢复,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HBeAg阴转率、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HBV-DNA阴转率无显著差异(P均>0.05);但治疗组患者肝纤维化程度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安络化纤丸组在抗肝纤维化方面优于对照组.

    作者:李广松;赵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探讨注射用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急性脑梗死标准的住院病人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尤瑞克林,两组病人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5天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及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后NIHSS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尤瑞克林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是急性脑梗死治疗的有效药物.

    作者:黄美媚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牙克石市二次供水卫生状况调查及管理

    城市二次供水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居民的身体健康,2008年对牙克石市二次供水状况检查及样品送检,水质合格率仅57.6%.

    作者:姜秀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预防性透析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应用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症,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本院收治1例急性暴发起病的溃病性结肠炎患者,成功救治,肾功能恢复正常,随访5年肾功能正常.

    作者:容开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