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的观察与护理

孔俊芳

关键词:有机磷, 中毒反跳, 观察,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早期如何采取措施观察预防反跳的发生.方法:针对有机磷中毒发生反跳的原因,先清除毒物,终止毒物继续吸收,再给予阿托品、解磷定注射液等解毒药物,输血、血浆,对症支持治疗.结果:30例中毒者除1例病情较重死亡之外,其余未发生反跳.结论:有机磷中毒早期如果及时采取一系列治疗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反跳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进展期胃癌的个体化术式选择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不同TNM分期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对83例开腹手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病变部位、Borrmann分型、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3例,根治性切除术65例(78.3%),姑息性切除术16例(19.3%),胃空肠吻合2例(2.4%).随访5~7年.行根治性切除术后1年生存率为91.2%,5年生存率为39.6%;姑息性切除术1年生存率为28.6%,5年生存率为4.2%.结论:对进展期期胃癌应综合病变部位、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及脏器有无转移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术式选择.

    作者:杜进龙;齐建华;曹玉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31例心电图阴性不典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不典型临床表现的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31例不典型心绞痛患者分别采用普通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探讨不典型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方法.结果:31例患者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均未达到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阳性率达61.3%.结论:常规心电图对不典型临床表现的冠心病患者诊断价值有限,特别是对高危心血管发病人群,必要时需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

    作者:曹政;刘祥其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危重症病房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对我科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24例PDT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DT具有手术时间短(4~11分钟)、出血量少(10~15ml)、切口小(1.50±0.27cm)、并发症少、术后切口愈合快、感染少等优点,结论:PDT是一种微创的快捷的有效的气管通道的方法,做好PDT气道护理,对提高抢救危重病人的成功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彩云;周正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气管异物致迟发性窒息1例

    病历资料患儿,女,12岁.因反复咳嗽1个月,加重伴呼吸困难5小时于2010年2月24日入院.患儿入院前1月吃零食时与同学嘻笑打闹,当时出现剧烈呛咳,继之出现反复阵发性咳嗽,曾于当地以支气管炎、肺炎予口服及静点抗炎药物治疗,均效果不佳.

    作者:王丽霞;赵喜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庆阳市防保人员素质结构及工作负担调查

    目的:了解防保机构人力资源、工作负担现状,为公共卫生管理者优化人力资源,减轻工作人员负担,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现况调查方法,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调查庆阳市126个乡镇,1412个村级防保机构的1557名防保人员素质结构,并收集工作负担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防保人员专业以临床为主,学历、职称较低,继续教育机会少,人员数量少,工作任务重,经济收入偏低,工作积极性低.结论:各级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防保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大投入,提高防保人员的待遇,稳定防保队伍,开展继续教育,提高防保人员专业素质,增加防保人员数量.并通过多种途径,减轻防保人员负担.

    作者:曹瑜;王芸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临床护理带教的体会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护理实习生将以往在学校学到的医学、护理基础知识及有关疾病治疗、护理理论与临床护理患者的操作技能相结合,获得从事护理工作所必须的专业及个人技能、态度和行为的过程,是护生实现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也是她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修课.通过实习,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对理论的感性认识,培养她们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护生应采取有效地带教方法,因人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彦红;郭秀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妇女取器中的应用

    放置宫内节育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为广大妇女易于接受的避孕方法,是我国育龄妇女普遍采用的长效避孕措施.但是在我国农村,由于许多妇女不了解绝经后及时取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农村妇女怕羞,缺乏卫生知识,或担心取器时疼痛、出血或认为取器与否无关重要,因此,导致妇女绝经后数年仍未取器.

    作者:张琼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激光碎石术治疗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3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激光碎石术治疗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0年5月32例输尿管结石致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采用激光碎石术,经过治疗后,都进入多尿期,随访1个月,患者全部恢复正常.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为5天.住院平均时间为11.5天.结论:应用激光碎石术治疗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治疗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疗效好,患者恢复快,安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华池县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妇幼卫生实施情况分析报告

    自实施<华池县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以来,华池县全县妇女儿童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妇女对自身健康的意识不强,妇女儿童保健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宣传措施不力,农村住院分娩率增长速度缓慢,儿童的健康保障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妇女儿童工作的长效机制;完善婚检制度,确保出生人口质量;加大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大执法力度,取缔非法行医.

    作者:郭立彬;张宝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预防接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预防接种存在建卡率及建卡合格率低和接种质量不高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对策,加强计划免疫宣传,规范疾病监测,培训诊疗人员,落实常规接种,查漏补种,进一步搞好接种质量的安全控制工作,提高建卡质量和接种质量同时加强计划免疫工作的督导检查,推动计划免疫的规范开展.

    作者:王秀梅;张堃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脊椎侧弯矫形术10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2008年10月~2010年9月收治脊椎侧弯患者10例,均在全麻下行后路矫形术,并给于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艳红;刘敬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社区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

    心脑血管的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动脉粥样硬化,而高血脂的病症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而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就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这样才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延长人类的寿命.

    作者:田颖;李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填充式网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护理

    目的:提高填充式网片疝修补术的护理质量.方法:完善的术前护理和精心细致的术后护理.结果:49例填充式网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效果良好,无1例复发.结论:正确的术前和术后护理,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填充式疝修补术的手术并发症,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朱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社区医疗机构药品的管理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疗体制的改革,社区卫生服务正以一种新的服务模式推向我国的医疗市场,社区就诊病人增多,用药量大.这就要求药品管理人员及采购人员以科学的管理方法、严谨的工作态度积极配合临床用药,在确保药品质量的前提下,使药品在计划、计划生成、采购、入库、出库、调价等方面的工作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作者:付远珍;李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体会

    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而静脉留置针的临床使用既减轻静脉穿刺的痛苦,又有效的保护患者的血管,对于维持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广泛使用既减轻了患儿及家长的痛苦和烦恼,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改善穿刺护患关系,提高病人满意度.小儿静脉留置针常用的穿刺途径有小儿头皮小儿留置针和小儿肢体留置针穿刺.小儿头皮静脉极为丰富,临床操作中较多选择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等.头皮静脉分支甚多,互相沟通,交错成网,且静脉浅显易见,不易滑动,易于固定,便于保温,因此临床<3岁的小儿通常选用头皮静脉输液.

    作者:张金蓉;刘卫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多功能监护仪在院前监护中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分析多功能监护仪在院前监护中的影响因素,认识到转运监护中患者心电、血压、氧饱和度等方面监护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及时采取相应护理对策,保证院前监护的准确性,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

    作者:吴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行为护理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积极的行为护理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效果.方法: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40例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行为护理方法,包括生活基本技能训练,行为矫正,文体活动康复训练,言语功能训练等.结果:护理组5个认知功能评定领域得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表明护理效果好,对认知功能障碍限制效果好.结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行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变精神状态,从而稳定病情的发展,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罗晓平;李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妇女取环中的应用

    目的: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妇女取环疗效观察.方法:给100例绝经妇女术前2小时直肠放入米索前列醇200μg.结果:宫颈软化、取环成功、疼痛程度明显减轻.结论: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可以软化宫颈,提高取环成功率,减轻疼痛.

    作者:殷建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结核性脑膜炎153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治体会.方法:1998~2006年收治结核性脑膜炎患者15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结脑症状不典型,诊治带来困难,易误诊.结论:早诊断、早治疗,抗结核药物全身与局部联合治疗,提高存活率,降低后遗症及致残的机会.

    作者:戴淑敏;郑雪琴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瘢痕子宫中孕100例引产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适用于瘢痕子宫患者安全有效的中孕引产方法.方法:瘢痕子宫中孕引产患者100例,随机分3组,第一组30例,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引产;第二组33例,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引产;第三组37例,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引产.比较三种方法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第二组与一组相比排胎时间短,引产成功率高,胎盘胎膜残留率低,无宫颈裂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组与第一组相比宫缩发动时间提前,排胎时间短,引产成功率高,胎盘胎膜残留率低,无宫颈裂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第二组相比宫缩发动时间提前(P<0.05),余项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二、三种引产方法优于第一种,此两种方法用于瘢痕子宫中孕引产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第三种方法更优于第二种.

    作者:阿衣奴尔·买吐孙;帕提古丽·阿不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