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芳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内.临床的广泛应用对肿瘤患者保证化疗药物安全输注、保护外周静脉网,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PICC术后继发感染和败血症是严重的并发症[1].根据有关资料统计,静脉导管的感染占医院感染的13%,仅次于尿路感染,90%的静脉导管感染继发于中心静脉插管[2].
作者:蒋静燕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提高糖尿病(DM)患者对DM知识的认识和自我监护能力,有效控制血糖.方法:对80例DM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通过建立档案,文字宣传,举办公休座谈会等措施,讲解DM基础知识、DM患者的心理、饮食、药物,运动疗法及并发症的预防等知识.结果:DM知识掌握度有显著性提高及1个月后的空腹血糖正常者也明显增加.结论:系统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DM知识的认识水平和自我监护能力,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在DM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贺邦琼;王洪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和人群中不良生活方式的增加,慢性病患病率的绝对数和相对数都在逐年增多,这对慢性病防治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深入,中医药逐渐走进社区,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有助于降低医疗卫生费用,提高我国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作者:韩玉萍;于小燕;艾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措施,是提高人群免疫水平的主要手段,但是任何一种疫苗都不是绝对安全、有效的,加强预防接种各环节管理,可以有效控制预防接种差错发生,同时防止不必要疫苗反应发生.为了开展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从加强预防接种环节管理入手,严格要求,使预防接种反应发生率降到低.20余年来,体会如下.
作者:隋凤湖;张艳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笔者以多年临床经验为材料,介绍脑梗死恢复期病人的心理护理及护理原则,脑梗死恢复期的护理指病人的体力、智力和社会活动能力逐渐恢复的过程.
作者:程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总结分析跟骨骨折手法整复及外固定保守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2003~2008年采用手法整复配合石膏及夹板外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结果:本组43例中,随访时间0.5~2年,平均13.4个月(参考许会敏等功能标准).良好32例,较好9例,较差2例,优良率95.3%.结论:跟骨骨折手法整复配合石膏及夹板外固定保守治疗方法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具有创伤小、外固定牢靠、减少手术并发症、费用低廉等优点,但应掌握适应证.
作者:李昌友;潘月勤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前列腺增生症是泌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困难、血尿、尿潴溜等症状,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严重.其中手术治疗是前列腺增生症的重要治疗方法.手术方法有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增生部切除术,经尿道前列腺激光或电气化术等,而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是近年来开展的新方法,适用于高龄及有并发症不适合开放手术的病人.
作者:李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了解偃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偃师市CDC)实验室内消毒质量和消毒管理情况,避免实验室交叉感染事情的发生,为进一步制定和修改实验室消毒管理制度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对本单位的门诊检验室、血清免疫室、爱滋病抗体筛查实验室、结核病检验室、微生物实验室(全年4次,每季度1次)连续4次进行消毒效果检测,采集的样品为实验室物体表面、实验室内空气、工作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等.操作方法及判断标准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结果:2009年连续4次共检测空气样本70份,物体表面42份,工作人员手53份,使用中的消毒剂17份,紫外线灯26份全部为合格.结论:偃师市CDC严格贯彻执行<消毒管理办法>,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消毒管理制度,使单位内部的消毒管理质量符合了国家消毒管理标准的要求.
作者:孙爱琴;郭盈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探讨复方谷氨酰胺颗粒、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等联合用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与疗效.
作者:高洁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求证三焦的有形与无形,化解三焦的纷争.方法:秉着执中的态度,假设三焦有狭义与广义两种.结果:无论是中医理论还是临床,三焦都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结论:狭义的三焦有形,为六腑之一,广义的三焦无形,为原气之使.
作者:陈小军;李桂秀 刊期: 2011年第13期
韩忠义副主任医师是我省名老中医,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和教学,临床搜用仲景方.作为韩老师的学术继承人,观其在临床上运用<金匮要略>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疑难杂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孟保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慢性充血性心衰预后差,病死率高,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归宿,当伴有慢性心房颤动时,二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不仅增加治疗难度,且预后更差.为提高慢性必力衰竭伴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及生存质量,2007年1月~2009年8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治疗患者9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新桂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老年肺心病病人由于饮食、疾病、药物等因素常导致低钾血症的发生,在治疗低钾血症的过程中细致周到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老年肺心病病人多数消化能力较弱,食欲差,可导致钾摄入不足,大部分病人还会因使用到利尿剂,可导致钾从尿中丢失,一些平喘类药物如茶碱类可导致钾转入细胞内,以及酸碱平衡失调对血钾的影响等.
作者:张新燕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微生物学检验是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卫生学评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所提供的数据科学、准确、公正,实验室必须保证其测定数据达到确定的检验质量标准.实验室间比对试验是质量评价,是判定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必要手段;其目的是推动能力建设、提高检测能力、促进实验室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我们43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共同组建一个疾控系统实验室能力建设联合工作网,4年来起到了良好效果,但是我们也发现参试单位试验结果符合率有逐年下降之趋势.
作者:王开校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不同的手术,要求不同的体位,不同的体位,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亦不同.麻醉后患者的肌肉松弛,全身或局部失去自主能力,手术中患者体位安置恰当,保持充分显露手术区,既有利于手术操作,也有利于维持患者的正常生命体征,预防术后并发症;如果安置不当,则可影响手术操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手术中常用体位有10余种,现仅就常用几种加以讨论.
作者:符淑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分析上颌前牙区美学种植体修复后的美学成形及评价其效果.方法:上颌前牙区单颗牙缺失患者36例使用ITI前牙标准美学种植体修复,其中骨量不足者用Bio-Oss人工骨植入以及Bio-Gide可吸收生物膜覆盖,定期复诊维护,在第12个月和第24个月进行评估.拍摄X线片观察骨吸收情况,进行牙龈美观度评估.结果:33例种植体未见明显垂直骨吸收,牙龈形态满意;2例龈乳头恢复不良;1例龈缘高度不满意.结论:上颌前牙区单颗牙缺失时使用美学种植体可得到较好的美学修复效果,短期成功率100%,软组织恢复情况与骨缺损的情况及手术方法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郑朝辉;李浩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从护生自身和护生管理两方面分析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发生护理差错的原因,从而找出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一问题.
作者:马群立;石俊 刊期: 2011年第13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疾病谱、死亡谱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脑卒中是目前全球第二大致死原因,也是引起人类残疾主要的原因.本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致死率、致残率很高.只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坚持正确的康复训练,肢体功能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越早进行训练者恢复越快,患者的自理能力提高越明显.因此,后续社区家庭随访和康复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杨燕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通过术前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完善的器械、物品准备、假体及其工具的熟悉,术中合理摆放体位及保暖,维持静脉通路,合理使用高频电刀.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紧密配合,准确传递器械及工具.结果:48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5~2小时,术中失血100~250ml,围手术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关节正常,功能良好.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无菌技术的严格要求,护士高度的责任心及娴熟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宋王蓓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托老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托老工作的注意事项.方法:选取托老区2009年上半年入住的托老老人60人,在入托1周后进行问卷调查,并针对他们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相关干预,3个月后随访.结果:大部分老人通过一段时间的入住和相处,都能很好地融合到托老人群中去.结论:在老年保健和托老工作中有效采取针对性的调节和协调措施,对维护和增进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至关重要,是使老人愉悦地度过晚年生活的重要保障.
作者:母靖岚;吕均 刊期: 201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