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韩忠义运用半夏厚朴汤的经验琐谈

孟保平

关键词:半夏厚朴汤, 经验介绍, 临床工作, 主任医师, 名老中医, 疑难杂病, 金匮要略, 加味治疗, 仲景方, 继承人, 学术, 老师, 教学
摘要:韩忠义副主任医师是我省名老中医,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和教学,临床搜用仲景方.作为韩老师的学术继承人,观其在临床上运用<金匮要略>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疑难杂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小儿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的因素与对策

    小儿静脉输液中影响穿刺成功率的因素有:①护士的心理素质;②护士的操作方法及认知;③患儿及家属的配合程度;④患儿的血管状况;⑤穿刺后的固定及对穿刺部位的保护等.提高护士的技术水平及心理素质,做好沟通,取得患儿及家属的配合,根据患儿的血管状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做好穿刺后的固定保护工作,对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有效.

    作者:郭秀阳;张彦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关于贫困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与思考

    根据市、区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要求和安排部署,巴州区宕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宕梁卫生院转型,于今年4月正式开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现就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行半年来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作分析,并就改进措施提些建议.

    作者:郑贵德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某小学预防接种证查验的调查和分析

    为了解无锡市北塘区山北实验小学生入学新生和转学学生预防接种情况,使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普及率达100%,建册率、建证率达100%,免疫规划疫苗补种后,疫苗合格接种率≥95%.按照预防接种证查验及疫苗补种工作实施方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山北小学凭证入学情况开展调查,现分析如下.

    作者:陆亚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型病毒性肝炎65例体会

    目的:探讨甲型病毒性肝炎65例治疗体会.方法:对65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20天疗效观察,有效率85.5%;30天疗效观察,有效率100%.结论:采取中西医治疗,大大提高了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治愈率.

    作者:黄秀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桂枝芍药知母汤辨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体会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持久或反复发作的滑膜炎,终导致关节结构破坏、畸形和功能丧失.桂枝芍药知母汤载于张仲景<金匮要略>,历代医家均将其作为治疗痹证的主方,临床应用广泛.

    作者:邢民军;刘远志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妇科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控制

    妇科门诊手术室是妇科门诊患者实施手术的场所,是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它担负对病人进行手术和急危重病人的抢救任务,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及医疗效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尤为重要[1].自2007年1月,我站加大对妇科门诊手术室的改建,并在医院感染管理过程中,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得到了可靠的保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淑蓉;和丽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脑卒中患者鼻饲管插入长度的探讨及长期管饲并发症护理

    我们对2008年6月~2010年6月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取2种不同长度鼻饲管鼻饲,并对两种插管长度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是插管长度增加10cm的患者上腹部不适感消失,解决了护理问题.但长期鼻饲会出现一些相应的并发症.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继红;王常荣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手法整复配合石膏及夹板外固定治疗跟骨骨折43例

    目的:总结分析跟骨骨折手法整复及外固定保守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2003~2008年采用手法整复配合石膏及夹板外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结果:本组43例中,随访时间0.5~2年,平均13.4个月(参考许会敏等功能标准).良好32例,较好9例,较差2例,优良率95.3%.结论:跟骨骨折手法整复配合石膏及夹板外固定保守治疗方法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具有创伤小、外固定牢靠、减少手术并发症、费用低廉等优点,但应掌握适应证.

    作者:李昌友;潘月勤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湖北省应城市2009~2010年社区TCT检测结果分析

    子宫颈病变是女性常见的疾患之一,其严重的情况是发展为子宫颈癌.宫颈癌的初筛已成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产科的工作重点,社区体检中心的医生应该积极对就诊的妇女开展普及教育工作并呼吁妇女参加定期的检查,以保证更多的妇女主动参加到宫颈癌的预防工作中来.

    作者:杨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加强环节管理,减少疫苗不良反应

    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措施,是提高人群免疫水平的主要手段,但是任何一种疫苗都不是绝对安全、有效的,加强预防接种各环节管理,可以有效控制预防接种差错发生,同时防止不必要疫苗反应发生.为了开展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从加强预防接种环节管理入手,严格要求,使预防接种反应发生率降到低.20余年来,体会如下.

    作者:隋凤湖;张艳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体会

    股骨颈骨折多发于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使股骨颈脆弱,加上髋周肌群退变,即使轻微外伤,就可引起股骨颈骨折.一旦发生骨折,常出现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致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下降,因此提供正确治疗和护理显得尤其重要.现将我院近5年收治的56例>60岁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护理安全管理的新进展与探讨

    护理安全管理是保障医疗护理安全行之有效的办法,是直接反映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一个重要标志.随着科学发展、社会进步,护理安全已引起世界范围内高度关注.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就护理管理者如何深化医疗护理安全,规范行为强化质量意识做好预见评估,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可能减少护理防患和纠纷发生,为患者和护理人员提供一个就诊和治疗工作环境,现将基层医院情况加以总结.

    作者:王玉芸;楼东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增加上颌整铸基托总义齿固位力的探讨

    目的:探讨黏膜薄而光滑的上颌,在制作整铸基托总义齿时增加固位力的方法.方法:通过同一患者制作基托中部与组织面间有一定大小及形状空隙的上颌整铸基托总义齿及常规上颌整铸基托总义齿的方法,进行固位力对比.结果:有空隙的上颌整铸基托总义齿固位力好于常规整铸基托总义齿.结论:在上颌整铸基托总义齿组织面与黏膜间形成一空隙,利用吸盘效应是增加上颌整铸基托总义齿固位力的有效方法.

    作者:宋元元;吕应祥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误诊18例分析

    1995~2002年我科共收治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40例,其中18例入院前曾被误诊过,误诊率达45%.现对误诊的18例甲减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郑兰芬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重症手足口死亡病例的分析1例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高.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2010年6月调查处理1例EV71感染重症手足口死亡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赵书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影响胰岛素疗效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胰岛素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措施之一,目前临床上使用不当的现象非常普遍,2007年1月~2009年1月,我院对166例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使用不当而造成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詹莉;鲁亚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组织蛋白酶D与兔椎间盘退变相关性研究

    目的:采用椎间盘内注射不同浓度的组织蛋白酶D,探讨组织蛋白酶D在兔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方法:健康大白兔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分为3个亚组,椎间盘内注射3种不同浓度的组织蛋白酶D,阴性对照组中在椎间盘内注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于术后3、6周,检测椎间盘髓核中蛋白多糖含量,采用HE染色组织学观察椎间盘的退变特征.结果:HE染色组织学观察6周时在实验组及阴性对照组椎间盘中,组织学观察到不同程度的椎间盘退变特征;蛋白多糖含量的测定显示,6周时各实验组蛋白多糖含量下降程度大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组织蛋白酶D可导致兔腰椎间盘髓核内蛋白多糖含量的降低,说明组织蛋白酶D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涂名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中药直肠点滴给药在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通过直肠点滴中药与常规西医治疗之间的优势,观察中药直肠点滴在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8例,对照组41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直肠点滴给药.结果:治疗组主要症状消失天数明显减少,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直肠点滴在脑出血急性期治疗中效果明显.

    作者:焦生林;蒋亚宝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胃间质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术前均行多排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结果:20例胃间质瘤中16例为恶性,4例为良性.病灶多呈类圆形.平扫:呈均匀等密度5例;肿块周边呈等密度,中央低密度区15例.增强: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5例;病灶不均匀强化,其中可见散在坏死15例.结论:螺旋CT是目前胃间质瘤检查的佳选择,可以清晰显示病灶各项特征,对胃间质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涂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本文就近年来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诊断与治疗作一综述,以便人们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作者:丁华忠;朱文元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