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强环节管理,减少疫苗不良反应

隋凤湖;张艳玲

关键词:管理, 疫苗不良反应
摘要: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措施,是提高人群免疫水平的主要手段,但是任何一种疫苗都不是绝对安全、有效的,加强预防接种各环节管理,可以有效控制预防接种差错发生,同时防止不必要疫苗反应发生.为了开展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从加强预防接种环节管理入手,严格要求,使预防接种反应发生率降到低.20余年来,体会如下.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阿米替林在难治性慢性胃炎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米替林在难治性慢性胃炎中的疗效.方法:住院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一般治疗组83例,阿米替林组97例.一般治疗组采用口服奥美拉唑、多潘立酮治疗,阿米替林组采用口服阿米替林、奥美拉唑、多潘立酮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前给行zung自评抑郁量表(SDS),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结果:难治性胃炎患者中焦虑、抑郁情绪患者占36.7%,高于普通人群(3%~5%).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症状改善率高于一般治疗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难治性胃炎患者多数伴有焦虑、抑郁情绪,阿米替林联合奥美拉唑、多潘立酮治疗难治性胃炎的疗效显著.

    作者:刘燕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超短波加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119例

    目的:超短波配合电针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方法:先用超短波微热治疗再用电针夹脊穴、腰痛穴、委中穴.结果:119例急性腰扭伤患者92例治愈,治愈率77.31%.结论:超短波结合电针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显著.

    作者:刘焕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应用护理路径对社区COPD患者实施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按护理路径的服务模式对社区COPD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社区COP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应用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实施健康教育,比较其住院率、急性发作率、疾病相关知识、技能掌握率、以及健康教育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率和急性发作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技能掌握率和健康教育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护理路径对社区COPD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得到系统的教育,可降低住院率和急性发作率,提高疾病相关知识、技能掌握率和健康教育满意度.

    作者:李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的诊断价值

    目的:通过对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的CT表现进行分析,探讨其变化规律及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回顾分析资料完整的4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肝脏CT表现,采用GEprospeedAi螺旋CT机,重建层厚为5mm.结果:44例患者中,35例CT显示肝脏低密度改变,占79.54%(35/44);在10天复查CT,有50%(22/44)病例随病情的好转而减轻,CT值升高约9HU;2~4周后全部恢复正常.结论:螺旋CT可以很好地显示急性胰腺炎胰腺本身及其肝脏的损害,为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增添了新的依据;对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急性胰腺炎的肝脏低密度改变主要是急性脂肪肝的形成造成的.

    作者:王世光;范兵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枯矾乌贼骨散治鼻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枯矾乌贼骨散治鼻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鼻衄患者,随机分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80%.结论:枯矾乌贼骨散治鼻衄效果良好,简便易行,经济实用.

    作者:罗万斌;吴卓书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体会

    股骨颈骨折多发于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使股骨颈脆弱,加上髋周肌群退变,即使轻微外伤,就可引起股骨颈骨折.一旦发生骨折,常出现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致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下降,因此提供正确治疗和护理显得尤其重要.现将我院近5年收治的56例>60岁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填充式网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护理

    目的:提高填充式网片疝修补术的护理质量.方法:完善的术前护理和精心细致的术后护理.结果:49例填充式网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效果良好,无1例复发.结论:正确的术前和术后护理,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填充式疝修补术的手术并发症,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朱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三才阶梯治疗乳腺良性疾病60例体会

    2009年4~10月对60例乳腺良性疾病进行了三才阶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结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作者:朱瑞凌;丁世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

    减少手术室职业危害的发生,提高手术室护士自我防护,保障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

    作者:董艳芹;刘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成因与防范

    中药注射剂与传统中药相比,其有效成分直接进入体内,避免了消化道及防御系统对药物吸收的影响,药物的药效更快,便于临床应用,但随着其品种的增加,不良反应报道也大量出现.本文从中药注射剂本身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分析了不良反应的成因并提出了预防不良反应的措施.

    作者:袁晓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手术中的体位安置

    不同的手术,要求不同的体位,不同的体位,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亦不同.麻醉后患者的肌肉松弛,全身或局部失去自主能力,手术中患者体位安置恰当,保持充分显露手术区,既有利于手术操作,也有利于维持患者的正常生命体征,预防术后并发症;如果安置不当,则可影响手术操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手术中常用体位有10余种,现仅就常用几种加以讨论.

    作者:符淑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用于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2009年收治确诊为异位妊娠并适合保守治疗的患者79例,7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1例采用甲氨蝶呤治疗,B组38例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住院时间、血β-HCG下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甲氨蝶呤组治愈率为78.05%,住院时间16±4天,血β-HCG下降时间14±8天;米非司酮组治愈率为78.95%,住院时间14±3天,血β-HCG下降时间13±6天.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8.8%及23.7%(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是一种有效、安全、方便、经济的方法,可作为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陈琼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10例临床分析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是由肝素类药物引起的一种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激活和血栓形成.现回顾分析HIT患者10例并检索文献资料,探讨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

    作者:畅君毅;高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带状疱疹合并急性胆囊炎穿孔经验教训

    带状疱疹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常伴有明显神经痛.病毒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发生水痘或呈隐性感染,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者颅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病毒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到达该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皮肤内复制产生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本病愈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故一般不会再发.

    作者:权有国;柳立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非语言沟通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非语言沟通是一种不使用词语,而在沟通中借助动作、手势、眼神、表情等来帮助表达思想、感情、兴趣、观点、目标及用意的方式.在信息传播和表达情意的过程中,语言沟通一直是不可取代的方式,然而,许多的生活经验和经历告诉我们,非语言沟通同样不可缺少,而且极为重要.它具有语言所不能替代的功能.

    作者:熊爱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加强梯队建设,确保质量安全

    医疗梯队建设、人才培训的扩大,随着医院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提高对医院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医院要高度重视医疗梯队建设,根据医院的发展不断的完善了梯队建设标准,坚持责任创新,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鲍翔;阎旭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胆囊肉瘤样癌1例报告

    胆囊肉瘤样癌在临床上极其少见,现将收治后1例患者病历报告如下.病历资料患者,女,59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2个月余,加重10余天,于2010年10月1日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疼痛,呈持续性疼痛,向肩背部放射,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在当地卫生院治疗后疼痛时轻时重,近10天来疼痛加重,感恶心,欲呕吐,无寒战、高热,无黄疸,患者自己在右侧腹部触及包块.

    作者:秦凤和;韩春寿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输尿管各段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根据结石部位不同,采用不同体位及扫查方式.结果:88例有临床症状的患者,检出输尿管结石84例,其中上段30例,中段10例,下段44例,结4例未检出.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输尿管结石的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诊断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华;常佳俊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150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加强中老年妇女健康体检及知识宣教,对恶性肿瘤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2005~2009年收治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150例,并进行相关检查.结果:查体发现绝经后阴道出血中恶性肿瘤26例,其中子宫颈癌14例,子宫内膜癌11例,卵巢恶性肿瘤1例.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复杂多样,恶性肿瘤的比例虽然不是高,但仍然达17.3%,对绝经后妇女进行每年一次健康查体及健康宣教,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对恶性肿瘤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还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周敏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城乡重点中学生人格特征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研究

    目的:探讨城市、农村中学生人格特征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对4所重点中学的1937名初中、高中生(城市1227,农村710例)应用EPQ问卷,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父母养育方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农村中学生个性中的P、L两个纬度分高于城市,而在E、N两个纬度分低于城市,女生的P分、E分高于男生;均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分析显示:个性的P分、N分于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呈负相关;E分于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和父亲的过分干涉呈负相关.结论:温暖、理解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易使子女形成热情、自信、有独立性的人格特征.而父母的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容易导致孩子形成内向、谨小慎微、悲观等人格特征,从而成为人格障碍的高危人群.

    作者:李瑞芹;谢昕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