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护理路径对社区COPD患者实施健康教育

李伟

关键词:护理路径, COPD,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探讨按护理路径的服务模式对社区COPD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社区COP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应用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实施健康教育,比较其住院率、急性发作率、疾病相关知识、技能掌握率、以及健康教育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率和急性发作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技能掌握率和健康教育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护理路径对社区COPD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得到系统的教育,可降低住院率和急性发作率,提高疾病相关知识、技能掌握率和健康教育满意度.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行为护理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积极的行为护理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效果.方法: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40例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行为护理方法,包括生活基本技能训练,行为矫正,文体活动康复训练,言语功能训练等.结果:护理组5个认知功能评定领域得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表明护理效果好,对认知功能障碍限制效果好.结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行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变精神状态,从而稳定病情的发展,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罗晓平;李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严重多发伤22例急救护理体会

    在当今社会的进步、交通建筑业的发展,严重多发伤患者也急剧增多,死亡率极高.若能得到及时的救治与护理,可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多发伤是指在同一伤因的打击下,人体同时或相继出现2个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受到严重创伤,其中至少一处是危及生命的,病情常危重凶险.发展急、变化快、病情复杂,且严重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由于多发伤的隐蔽性与明显性损伤同时存在,易漏诊,死亡率高.

    作者:豆利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脑出血40例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脑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4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结果:40例患者经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基本痊愈19例,好转15例,死亡6例.结论:对脑出血患者,除了按照神经内科护理常规外,主要是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再出血及并发症,是帮助患者安全渡过危险期、降低死亡率、致残率的较佳护理方法.

    作者:宋桂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宫腔镜检及治疗的体会

    在芬太尼加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宫腔镜检查及治疗,麻醉迅速,操作简便,效果良好,适用于短小的腔镜无痛检查及短小的手术麻醉,现体会如下.

    作者:刘军;马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提高糖尿病(DM)患者对DM知识的认识和自我监护能力,有效控制血糖.方法:对80例DM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通过建立档案,文字宣传,举办公休座谈会等措施,讲解DM基础知识、DM患者的心理、饮食、药物,运动疗法及并发症的预防等知识.结果:DM知识掌握度有显著性提高及1个月后的空腹血糖正常者也明显增加.结论:系统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DM知识的认识水平和自我监护能力,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在DM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贺邦琼;王洪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肝性脑病29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肝性脑病救治成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9例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29例肝性脑病患者全部好转出院.结论:恰当、及时、周到的护理是肝性脑病救治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刘晓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手术中的体位安置

    不同的手术,要求不同的体位,不同的体位,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亦不同.麻醉后患者的肌肉松弛,全身或局部失去自主能力,手术中患者体位安置恰当,保持充分显露手术区,既有利于手术操作,也有利于维持患者的正常生命体征,预防术后并发症;如果安置不当,则可影响手术操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手术中常用体位有10余种,现仅就常用几种加以讨论.

    作者:符淑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组织蛋白酶D与兔椎间盘退变相关性研究

    目的:采用椎间盘内注射不同浓度的组织蛋白酶D,探讨组织蛋白酶D在兔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方法:健康大白兔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分为3个亚组,椎间盘内注射3种不同浓度的组织蛋白酶D,阴性对照组中在椎间盘内注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于术后3、6周,检测椎间盘髓核中蛋白多糖含量,采用HE染色组织学观察椎间盘的退变特征.结果:HE染色组织学观察6周时在实验组及阴性对照组椎间盘中,组织学观察到不同程度的椎间盘退变特征;蛋白多糖含量的测定显示,6周时各实验组蛋白多糖含量下降程度大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组织蛋白酶D可导致兔腰椎间盘髓核内蛋白多糖含量的降低,说明组织蛋白酶D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涂名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肺炎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5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肺炎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及发病因素.方法:对54例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病率较高(1.5%);腹泻与菌群失调有密切关系;病情越重,抗生素使用种类越多,时间越长,腹泻发生率越高,腹泻程度越重.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可降低肺炎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作者:徐百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超声诊断脂肪肝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超声诊断脂肪肝的统计和分析,研究脂肪肝发病规律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超声诊断349例脂肪肝中与发病年龄、饮酒、肥胖、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因素的影响.结果:349例脂肪肝中16~30岁发病率11.46%,31~45岁发病率53.01%,46~60岁发病率20.06%,60~70岁发病率15.47%;同时发现有饮酒史28.07%,合并肥胖27.22%,合并高血脂26.65%,合并高血糖24.36%,合并高血压17.8%,与服药有关5.44%,合并其他疾病8.60%.结论:脂肪肝在31~45岁年龄段发病率高;与饮酒、肥胖及合并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作者:盛克俭;李昊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关于贫困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与思考

    根据市、区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要求和安排部署,巴州区宕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宕梁卫生院转型,于今年4月正式开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现就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行半年来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作分析,并就改进措施提些建议.

    作者:郑贵德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脑弓形虫感染的影像表现分析

    目的:评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脑弓形虫感染的CT和MRI表现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2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脑弓形虫感染患者的影像表现.结果:病变均为多发;侵犯基底节区27例,丘脑9例,皮髓质交界区23例;累及小脑及脑干9例;CT平扫呈低密度,MRI平扫呈长T1长T2信号;周围水肿明显;增强扫描:均匀小结节增强25例;小环状、螺旋状或靶形增强30例;巨大环形增强7例;肿块状强化4例;MRI检出病变比CT多.结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出现基底节区的多发小环状、螺旋状或靶形强化病灶,高度提示脑弓形虫感染.CT和MRI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脑弓形虫感染均是有效的诊断方法.MRI对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CT.

    作者:张浩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护理行为工作量表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护理人员相对不足是全国护理行业的共性问题,它影响护理质量的完成,制约护理的发展,故如何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充分调动广大护士的积极性是我们护理管理者所面临的问题.

    作者:庞艳梅;王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六经辨证治疗发热性疾病2则

    在临床中,每遇到外感发热性病人,诊断上喜用六经辨证,为指导遣方用药提供纲领性依据,常收奇效,现举2例以证之.病历资料

    作者:蔡元龙;梁风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肝豆状核变性治疗进展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疾病[1].本病好发于青少年,临床表现复杂,主要表现为肝脏损害、锥体外系症状、角膜K-F环及骨关节、肌肉等其他脏器损害.本病属少数几种经治疗可以缓解的遗传性疾病之一.2008年美国肝病协会及中华医学会陆续推出了本病治疗的新指南,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温占秋;杨任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肺结核化疗过程中出现的类赫氏反应9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类赫氏反应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就我院收治的96例类赫氏反应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类赫氏反应以青壮年初治病例居多占93.8%;多数发生在INH、RFP治疗1~2个月占87.5%.临床特点以突然发热、乏力、盗汗、咳嗽等症状为主,复查CT、CR片可见原病灶扩大或出现新病灶,部分病例并发胸膜炎、心包炎、结脑,以及淋巴结肿大等.经1~2个月用原化疗方案大多数病例症状明显改善,病变吸收好转;并发胸膜炎、心包炎、结脑患者辅以抗变态反应治疗,疗效甚佳.结论:治疗肺结核过程中易出现类赫氏反应,以青壮年初治病例居多,依临床特点进行诊断,辅以相应治疗,预后疗效佳.

    作者:李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溃疡性结肠炎24例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以直肠和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炎症病变为主要特点,该病在西方国家相当常见,过去认为东南亚地区发病率相对较低,但近年来,我国有关溃疡性结肠炎的报道逐渐增多,甚至大多数报道显示,近来溃疡性结肠炎已成为我国主要肠道疾病[1].现就笔者在华西学习期间近半年UC住院病人24例分析如下.

    作者:田道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牙克石市二次供水卫生状况调查及管理

    城市二次供水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居民的身体健康,2008年对牙克石市二次供水状况检查及样品送检,水质合格率仅57.6%.

    作者:姜秀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社区服务团队对脑卒中后遗症康复干预成效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疾病谱、死亡谱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脑卒中是目前全球第二大致死原因,也是引起人类残疾主要的原因.本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致死率、致残率很高.只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坚持正确的康复训练,肢体功能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越早进行训练者恢复越快,患者的自理能力提高越明显.因此,后续社区家庭随访和康复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杨燕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

    减少手术室职业危害的发生,提高手术室护士自我防护,保障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

    作者:董艳芹;刘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