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效果观察

陈琼英

关键词:异位妊娠, 保守治疗,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用于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2009年收治确诊为异位妊娠并适合保守治疗的患者79例,7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1例采用甲氨蝶呤治疗,B组38例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住院时间、血β-HCG下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甲氨蝶呤组治愈率为78.05%,住院时间16±4天,血β-HCG下降时间14±8天;米非司酮组治愈率为78.95%,住院时间14±3天,血β-HCG下降时间13±6天.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8.8%及23.7%(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是一种有效、安全、方便、经济的方法,可作为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首选药物.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包皮环切术370例报告

    目的:探讨改良的包皮环切术的疗效.方法:采用改良的包皮环切术行手术370例,年龄8~63岁,观察术后临床疗效.结果:370例均无并发症,均痊愈.结论:改良的包皮环切术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乐有为;曾祥建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体会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妇科门诊和急诊的常见病.指非传统概念的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子宫出血,其病理基础是中枢-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神经内分泌的调控失常,也可以是卵巢或子宫局部调控机制异常所致.近年来,随着妇科内分泌研究的进展对月经的调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功能性子宫出血诊治的要点是:①正确的诊断(异常出血的鉴别诊断,合理必要的检查项目);②合理有效的止血;③止血后治疗方案的选择.

    作者:刘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手术室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科室,它是由医生、护士、麻醉师及各手术科室共同配合才能完成的一项细致而又复杂的工作,另外,手术室工作又具特殊性,如:被动性、突发性、流动性、无菌性等等.因此,护理风险的防范要从多个方面来抓.

    作者:韩美香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单边式外固定器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资料与方法2005年3月~2010年9月收治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41例,男32例,女9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4.5岁;闭合性骨折34例,开放骨折7例,其中胫腓骨骨折12例,单纯胫骨骨折29例,胫骨粉碎骨折11例.患者受伤原因多为井下煤石砸伤,车祸外伤及摔伤.因胫骨中下段血运差,采用完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经常出现胫骨骨折较长时间不愈合,且宜出现内固定物折断、拔钉、骨折再移位,切口张力大、裂开,钢板外露,骨感染,切口溃烂、长期不愈合等并发症.

    作者:董松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的护理特点.方法:266例腹腔镜患者手术前做好有效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工作,术后加强基础护理与预防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成功,术后恢复快,护理满意,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加强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患者康复的有力保障.

    作者:周绪琴;刘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老年人慢性便秘社区干预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便秘社区干预治疗疗效.方法:通过对624例老年便秘患者随机分成社区干预加常规药物治疗组(A组)和常规药物治疗组(B组),治疗观察半年后得出疗效,对比分析.结果:社区干预是治疗老年便秘的有效方法.结论:社区干预及常规便秘药物治疗,患者便秘症状疗效显著.

    作者:邓志辉;喻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3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32例临床资料.结果:病灶位于瘢痕上段9例,中段14例,下段9例.术中见病灶位于腹直肌前鞘,累及腹膜3例;病理检查见异位内膜周期性出血及其四周组织纤维化,增生的结缔组织中可见子宫内膜腺体和组织及间质细胞、红细胞、炎细胞,含铁血黄素沉着12例;患者住院5~10天,手术后均痊愈出院,随访2年均未复发.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可以治愈的妇科疾病,若术中异位病灶切除彻底,术后不复发.

    作者:李淑霞;张吉翠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宫内节育器取器困难4例分析

    根据门诊接诊的4例宫内节育器取器困难病例进行详尽分析后发现,常见的原因有放置时操作粗暴,未查清子宫位置;剖宫产术后子宫有瘢痕;宫内节育器严重超期使用等主要原因.总之,笔者认为,预防节育器取出困难,既要提高技术服务人员业务素质,更要利用计划生育网络系统,广泛进行健康教育,使广大置器妇女懂得,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并非一劳永逸,必须按时检查,定期随访.

    作者:妙永岩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痛经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当归四逆汤加味后水煎服,于月经前7天开始治疗,直至月经来潮第1天止,连用6个月经周期,治疗60例痛经患者.结果:总有效率为94.44%.结论:当归四逆汤可以作为治疗痛经的基本方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芦金德;王启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手术中的体位安置

    不同的手术,要求不同的体位,不同的体位,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亦不同.麻醉后患者的肌肉松弛,全身或局部失去自主能力,手术中患者体位安置恰当,保持充分显露手术区,既有利于手术操作,也有利于维持患者的正常生命体征,预防术后并发症;如果安置不当,则可影响手术操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手术中常用体位有10余种,现仅就常用几种加以讨论.

    作者:符淑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瘢痕子宫中孕100例引产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适用于瘢痕子宫患者安全有效的中孕引产方法.方法:瘢痕子宫中孕引产患者100例,随机分3组,第一组30例,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引产;第二组33例,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引产;第三组37例,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引产.比较三种方法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第二组与一组相比排胎时间短,引产成功率高,胎盘胎膜残留率低,无宫颈裂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组与第一组相比宫缩发动时间提前,排胎时间短,引产成功率高,胎盘胎膜残留率低,无宫颈裂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第二组相比宫缩发动时间提前(P<0.05),余项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二、三种引产方法优于第一种,此两种方法用于瘢痕子宫中孕引产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第三种方法更优于第二种.

    作者:阿衣奴尔·买吐孙;帕提古丽·阿不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炎性因子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形成中的促进作用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ACI)是脑部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致脑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的脑血管疾病.其高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使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脑动脉粥样硬化是ACI的主要病因.炎症已被公认是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因素,炎性反应细胞及其释放的产物是主要的促动脉粥样硬化因素.这些因子包括以下几种.

    作者:郭旭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输液反应的原因及预防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疾病的方法,输液反应是临床采用输液疗法时出现的各种非治疗效应,表现各异,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引起输液反应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现就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实践体会,对静脉输液反应及预防概述如下.

    作者:杨艳;汪宏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应用导丝行输卵管吻合术的效果分析

    输卵管绝育术是一种安全、永久的节育措施,在我国计划生育中应用较广,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结扎术后要求再生育的病例亦随之增加.我院自2004年7月~2009年7月应用Cook导丝辅助对120例绝育后要求恢复生育能力的240条输卵管行吻合术.

    作者:刘菊;颜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提高糖尿病(DM)患者对DM知识的认识和自我监护能力,有效控制血糖.方法:对80例DM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通过建立档案,文字宣传,举办公休座谈会等措施,讲解DM基础知识、DM患者的心理、饮食、药物,运动疗法及并发症的预防等知识.结果:DM知识掌握度有显著性提高及1个月后的空腹血糖正常者也明显增加.结论:系统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DM知识的认识水平和自我监护能力,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在DM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贺邦琼;王洪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误诊18例分析

    1995~2002年我科共收治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40例,其中18例入院前曾被误诊过,误诊率达45%.现对误诊的18例甲减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郑兰芬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泗水县依托乡村一体化卫生室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与治愈分析研究

    目的:探讨依托乡村一体化卫生室提高病人发现水平和治疗管理,有效提高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方法:对452所乡村一体化卫生室948名乡村医生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对肺结核病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培训,乡村医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明显提高.结论:依托乡村一体化卫生室可以提高病人的发现水平,可以节约人力物力.

    作者:蒋开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早期使用蛋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蛋清胃肠黏膜保护对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5例颅脑损伤患者在损伤24小时内给予蛋清胃肠黏膜保护,20例给予普通肠内营养,每天取患者的呕吐物、胃液和大便进行潜血试验.结果:使用蛋清胃肠黏膜保护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低于普通肠内营养(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给予早期使用蛋清胃肠黏膜保护可减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作者:李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急性吡虫啉经口中毒1例

    新型农药吡虫啉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首先由日本特殊农药株式会社开始合成,80年代后期由德国拜耳公司与日本特殊农药株式会社共同开发.1991年开始商品化,1992年后期以Imidaclorprid在日本注册,商品名Admire[1].在国内,目前已有多个厂家进行生产,又名必林、蚜虱净,用于田间叶面喷雾,对蚜虫、飞虱、叶蝉、蓟马等多种农业害虫有特效[2].收治急性吡虫啉经口中毒1例,现将其临床表现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苏清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红外光与电离子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红外光和电离子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的高热效应使蛋白凝固的原理,治疗慢性宫颈炎180例.结果:术后3个月复查,观察红外光和电离子治疗宫颈糜烂的一次性治愈率分别达91%和92%,无明显差别.结论:红外光和电离子治疗慢性宫颈炎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治愈率高、止血效果好、修复期短、创面修复光滑、无瘢痕术中出血少等优点,二者疗效无显著差异.

    作者:李思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