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莉;武凤芝
目的:分析336例肺结核合并社区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药敏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36例肺结核合并社区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药物情况.结果:老年居多,且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结论:肺结核合并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培养及药效试验十分重要.
作者:关键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晚期癌症病人在死亡前有相当一段时间的弥留期,身体严重衰竭而神志尚清醒,除忍受躯体的磨难,还忍受而将与亲人永别的情感痛苦,由于每一个人的人格特征,生活经历文化素质和信仰不同,对待死亡的态度不一样.2008年5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晚期消化道肿瘤病人30例,从止痛、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及家属心理安抚4个方面,对他们实行临终护理,使他们安宁平静地度过了人生后旅程,家属对此工作很满意.
作者:李秋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依托乡村一体化卫生室提高病人发现水平和治疗管理,有效提高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方法:对452所乡村一体化卫生室948名乡村医生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对肺结核病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培训,乡村医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明显提高.结论:依托乡村一体化卫生室可以提高病人的发现水平,可以节约人力物力.
作者:蒋开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为更好的处理困难气道而寻求一种安全且成功率高的气管插管方法.方法:40例预测困难气道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导引器引导组20例(组1),经环状软骨下1~2气管环处穿刺,向头端置入超滑导丝(黑泥鳅),引出鼻腔,沿导丝放入导引器,然后将气管导管顺着导引器从鼻腔插入气管.观察2种插管方法的成功率及拔管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导引器引导组20例病人均操作顺利,无1例失败(成功率100%),组2有2例插管失败改用气管切开(成功率90%).两组病人拔管后的并发症,组2显著高于组1.结论:这种用超滑导丝和用导丝外套管自制导引器进行逆行导引经鼻气管插管的方法,操作简单,安全且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沈勤;肖建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用于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2009年收治确诊为异位妊娠并适合保守治疗的患者79例,7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1例采用甲氨蝶呤治疗,B组38例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住院时间、血β-HCG下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甲氨蝶呤组治愈率为78.05%,住院时间16±4天,血β-HCG下降时间14±8天;米非司酮组治愈率为78.95%,住院时间14±3天,血β-HCG下降时间13±6天.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8.8%及23.7%(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是一种有效、安全、方便、经济的方法,可作为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陈琼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疥疮是由疥螨引起的接触传染性皮肤病,近年来,农村中学住校生疥疮患者时有发生,有时甚至引起局部群体传播,应引起重视.预防方法主要是提高学生对疥疮接触传染性皮肤病的防治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培养良好的个人习惯,同时做到治疗彻底并做好消毒工作,防止疥疮接触传染性皮肤病在学生中传播,必须通过宣传教育等措施,提高家长和学生的认识,现从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作者:傅贵 刊期: 2011年第13期
韩忠义副主任医师是我省名老中医,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和教学,临床搜用仲景方.作为韩老师的学术继承人,观其在临床上运用<金匮要略>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疑难杂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孟保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院前急救患者的性别、年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病种、出诊时间、月份、出诊半径、院前死亡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我院2008年1~12月所有院前急救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男女比例为1.15:1,平均年龄54.2±15.1岁,院前急救反应平均时间9.35±2.58分钟,电话呼叫以6:00~9:00和18:00~21:00时为多,一年中以7~8月、1~2月为多,排列前5名的疾病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外伤、急腹症、呼吸系统疾病,出诊半径≥5km者占50.79%,得到有效处理的仅占55.12%,到达现场已死亡患者62例.结论:本调查结果可以为建立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学科建设、急救人才培养、做好疾病防治工作、制定急救工作重点、促进120急救指挥系统规范化管理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作者:岳双林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总结高龄孕妇的妊娠结局和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分娩孕妇6318例,根据年龄分高龄孕妇组491例和非高龄孕妇5827例,分析其妊娠并发症和胎儿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A组剖宫产、妊娠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足月低体质量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B组(P<0.05).结论:高龄妊娠为高危因素,其合并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加,剖宫产率也升高,故应当积极加强孕产妇保健,较少或减轻高龄产妇并发症,以获得良好的分娩结局.
作者:唐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3-硝基酪氨酸(3-NT)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神经电生理检查筛查内分泌科糖尿病住院患者及正常体检者84例,正常人(NC)20例,糖尿病未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者(NDPN)32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者(DPN)32例,采集其身高、体重、血压等临床一般资料,测定3-NT、血脂、血糖等指标.结果:DPN组血清3-NT水平明显高于NDPN、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NDPN组与NC组相比,NDPN组血清3-NT水平也高于NC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3-硝基酪氨酸(3-NT)、糖尿病病程(Course)、空腹血糖(FBG)、年龄(Age)相关(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3-NT、病程、年龄是DNP的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与发展除了与病程、年龄有关外,还可能与3-硝基酪氨酸(3-NT)有关.
作者:胡晓莉;孙侃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分析阿克苏市急诊疾病发展趋势,为提高急诊诊治水平和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09年急诊病人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急诊患者逐年增高,男女性别比为1.27:1;以软组织外伤、骨折、高烧、急腹症、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结论:急诊工作应建立急诊规范和突发卫生事件管理体系,做好急救与突发卫生事件的处置工作.
作者:苏娟;张惠林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科室,它是由医生、护士、麻醉师及各手术科室共同配合才能完成的一项细致而又复杂的工作,另外,手术室工作又具特殊性,如:被动性、突发性、流动性、无菌性等等.因此,护理风险的防范要从多个方面来抓.
作者:韩美香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阴道彩超在子宫肌腺病、子宫肌瘤、子宫肥大3种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阴道超声加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进行鉴别诊断,后经随访反复复查及手术后病检证实.结果:2008年1~12月进行阴道彩超检查11271例患者,检出子宫肌腺病患者368例,检出子宫肌瘤患者2120例,检出患子宫肌瘤与子宫肌腺病的比例约5:1;超声检出子宫肥大的患者432例,检出患子宫肥大与子宫肌腺病的比例约1:1.其中单纯性子宫肌腺病220例,合并卵巢巧克力囊肿34例,合并子宫肌瘤18例,合并妊娠22例.在368例子宫肌腺病患者中子宫前、后壁均增厚者222例.前壁增厚者72例,后壁增厚者74例.结论:阴道彩超在子宫肌腺病与子宫肌瘤、子宫肥大的鉴别诊断中有应用价值.
作者:李常青;侯晓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内宫节育器(IUD)作为长效避孕方法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也为广大育龄妇女所接受.其主要优点为安全、高效、经济、简便,放置可长期避孕,而且作用可逆,取出后生育力即可恢复.但IUD异位后可导致失败妊娠、出血、疼痛、脏器损伤、取器困难,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2004年8月开始放置爱母型宫内节育器,目前已发现Mcu不同程度异位5例.通过对此5例MCu不同程度异位异位病例进行分析,意在探讨Mcu异位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以降低Mcu异位的发生.
作者:刘乐娥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激光碎石术治疗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0年5月32例输尿管结石致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采用激光碎石术,经过治疗后,都进入多尿期,随访1个月,患者全部恢复正常.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为5天.住院平均时间为11.5天.结论:应用激光碎石术治疗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治疗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疗效好,患者恢复快,安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总结分析跟骨骨折手法整复及外固定保守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2003~2008年采用手法整复配合石膏及夹板外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结果:本组43例中,随访时间0.5~2年,平均13.4个月(参考许会敏等功能标准).良好32例,较好9例,较差2例,优良率95.3%.结论:跟骨骨折手法整复配合石膏及夹板外固定保守治疗方法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具有创伤小、外固定牢靠、减少手术并发症、费用低廉等优点,但应掌握适应证.
作者:李昌友;潘月勤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探讨复方谷氨酰胺颗粒、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等联合用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与疗效.
作者:高洁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盆腔保健操对痔疮患者的疗效.方法:自创盆腔保健操对痔疮患者进行治疗.结果:组治疗556例,痊愈58例(10.4%),有效405例(72.8%),无效93例(16.7%),总有效率83.2%.结论:盆腔保健操能有效减轻盆腔充血,对痔疮疗效较好.
作者:赵振卿;王秀荣 刊期: 2011年第13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而静脉留置针的临床使用既减轻静脉穿刺的痛苦,又有效的保护患者的血管,对于维持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广泛使用既减轻了患儿及家长的痛苦和烦恼,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改善穿刺护患关系,提高病人满意度.小儿静脉留置针常用的穿刺途径有小儿头皮小儿留置针和小儿肢体留置针穿刺.小儿头皮静脉极为丰富,临床操作中较多选择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等.头皮静脉分支甚多,互相沟通,交错成网,且静脉浅显易见,不易滑动,易于固定,便于保温,因此临床<3岁的小儿通常选用头皮静脉输液.
作者:张金蓉;刘卫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健康教育的内容、实施方式,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入院的1948例孕产妇实施健康教育的情况,进行评价、总结.结果: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孕产妇的认知水平,促进了母乳喂养,增强了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的健康护理,密切了护患关系.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围产期的保健质量,提高护士的整体护理水平,提高产妇满意度.
作者:王瑞霞;程亚蒙 刊期: 201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