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反应蛋白在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马宏启

关键词:反应蛋白, 脑卒中患者, 白细胞数, 多形核白细胞, 粒细胞增高, 流行病学, 临床意义, 临床研究, 危险性, CRP, 中性, 预防
摘要:近年来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证实,脑卒中的发生和预防与白细胞增高有关,而中性粒细胞增高的相关性大.白细胞数越高,发生卒中的危险性越大.CRP与白细胞数、多形核白细胞具有密切相关性.本文旨在了解CRP在脑卒中的临床意义.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低场磁共振对垂体瘤的诊断分析

    目的:低场磁共振对垂体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经病理证实的垂体瘤患者,进行分析.结果:26例为垂体大腺瘤,2例为垂体微腺瘤;信号大多为长T1长T2,其中2例病灶内可见出血,呈短T1高信号;1例病灶有囊变.8例病灶浸入双侧海绵窦.结论:低场磁共振对垂体大腺瘤价值较大,而对于微腺瘤诊断有一定局限.

    作者:刘红权;于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单边式外固定器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资料与方法2005年3月~2010年9月收治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41例,男32例,女9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4.5岁;闭合性骨折34例,开放骨折7例,其中胫腓骨骨折12例,单纯胫骨骨折29例,胫骨粉碎骨折11例.患者受伤原因多为井下煤石砸伤,车祸外伤及摔伤.因胫骨中下段血运差,采用完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经常出现胫骨骨折较长时间不愈合,且宜出现内固定物折断、拔钉、骨折再移位,切口张力大、裂开,钢板外露,骨感染,切口溃烂、长期不愈合等并发症.

    作者:董松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气管异物致迟发性窒息1例

    病历资料患儿,女,12岁.因反复咳嗽1个月,加重伴呼吸困难5小时于2010年2月24日入院.患儿入院前1月吃零食时与同学嘻笑打闹,当时出现剧烈呛咳,继之出现反复阵发性咳嗽,曾于当地以支气管炎、肺炎予口服及静点抗炎药物治疗,均效果不佳.

    作者:王丽霞;赵喜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影响胰岛素疗效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胰岛素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措施之一,目前临床上使用不当的现象非常普遍,2007年1月~2009年1月,我院对166例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使用不当而造成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詹莉;鲁亚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护士的不良情绪对静脉穿刺的影响

    静脉穿刺成功率高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赢得抢救时间,减轻工作量,其成功率将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及危、重患者的抢救.除操作手法、技巧、熟练程度外,护士的不良情绪对静脉穿刺影响很大,现结合临床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单仕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颈部切口切除胸骨后主动脉弓下甲状旁腺囊肿1例

    病历资料患者,女,59岁,主诉呼吸费力4个月,偶有痰中带血2个月.于2010年3月18日入院治疗.3月17日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颈部彩超与肺CT检查.查体:T 36.2℃,P 76次/分,R 20次/分,BP 140/90mmHg,双瞳孔等大正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眼球各方向运动自如.

    作者:赵庆忠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肺结核化疗过程中出现的类赫氏反应9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类赫氏反应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就我院收治的96例类赫氏反应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类赫氏反应以青壮年初治病例居多占93.8%;多数发生在INH、RFP治疗1~2个月占87.5%.临床特点以突然发热、乏力、盗汗、咳嗽等症状为主,复查CT、CR片可见原病灶扩大或出现新病灶,部分病例并发胸膜炎、心包炎、结脑,以及淋巴结肿大等.经1~2个月用原化疗方案大多数病例症状明显改善,病变吸收好转;并发胸膜炎、心包炎、结脑患者辅以抗变态反应治疗,疗效甚佳.结论:治疗肺结核过程中易出现类赫氏反应,以青壮年初治病例居多,依临床特点进行诊断,辅以相应治疗,预后疗效佳.

    作者:李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以信息化为支撑,提升体检中心核心竞争力

    针对医院体检中心传统模式遇到的问题,讨论如何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合理有效地规划体检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体检客户的满意度,并将体检工作由单纯的体检工作模式向体检和健康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模式转换,终提升体检中心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贺楠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硫酸镁配伍安宝片治疗先兆早产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硫酸镁及配伍安宝片治疗先兆早产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56例先兆早产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先用25%硫酸镁注射液20ml稀释于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30分钟滴完,然后每日应用25%硫酸镁注射液60ml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1000ml中,以1.5~2g/小时速度静脉滴注,同时口服安宝片10mg/次,6~8小时1次,宫缩消失后,继续用药巩固3天.对照组单用硫酸镁,用药方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抑制宫缩、延长孕周、保胎成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硫酸镁配伍安宝片可有效治疗先兆早产.

    作者:郭兆君;张树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黄芪浸膏合生蜂蜜局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黄芪浸膏合生蜂蜜外敷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足患者,在控制血糖及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基础上,按W-agner分级属2~3级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创面以黄芪浸膏合生蜂蜜混匀剂(生蜂蜜10ml;黄芪浸膏10g)外敷;对照组用0.5%的利凡诺纱条合654-2注射液10mg湿敷.均每天换药1次,观察伤口愈合情况,评价疗效.结果:4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黄芪浸膏合生蜂蜜外敷治疗糖尿病足深部溃疡可改善微循环,促进创面愈合,提高糖尿病足的治愈率.

    作者:李延春;唐干益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型病毒性肝炎65例体会

    目的:探讨甲型病毒性肝炎65例治疗体会.方法:对65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20天疗效观察,有效率85.5%;30天疗效观察,有效率100%.结论:采取中西医治疗,大大提高了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治愈率.

    作者:黄秀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肝性脑病29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肝性脑病救治成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9例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29例肝性脑病患者全部好转出院.结论:恰当、及时、周到的护理是肝性脑病救治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刘晓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健康中、老年人群120例股动脉与颈动脉探查研究分析

    股动脉是下肢动脉的主干,由髂外动脉延续而来.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的深面入股三角.在股三角内,股动脉先位于股静脉的外侧,逐渐从外侧跨到股静脉的前方,下行入收肌管,再穿收肌腱裂孔至腘窝,易名腘动脉.股动脉在腹股沟中点处位置表浅,可摸到搏动,是临床上急救压迫止血和进行穿刺的部位.颈动脉存在于脊椎动物颈部的动脉.有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前者分布至头顶部和颜面部.后者进入颅内分布至脑和眼眶内.现将股动脉与颈动脉探查研究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方建华;傅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宫内节育器取器困难4例分析

    根据门诊接诊的4例宫内节育器取器困难病例进行详尽分析后发现,常见的原因有放置时操作粗暴,未查清子宫位置;剖宫产术后子宫有瘢痕;宫内节育器严重超期使用等主要原因.总之,笔者认为,预防节育器取出困难,既要提高技术服务人员业务素质,更要利用计划生育网络系统,广泛进行健康教育,使广大置器妇女懂得,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并非一劳永逸,必须按时检查,定期随访.

    作者:妙永岩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六经辨证治疗发热性疾病2则

    在临床中,每遇到外感发热性病人,诊断上喜用六经辨证,为指导遣方用药提供纲领性依据,常收奇效,现举2例以证之.病历资料

    作者:蔡元龙;梁风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手术室护理安全防控措施

    如何规避手术室护理差错或事故的发生,防范潜在护理安全隐患,除了要求手术室医护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把患者的安全放在第一位,还要从管理角度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才能提供安全的手术环境,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从而杜绝医疗护理差错或事故发生.其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作者:刘玲;董艳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老年烧伤患者特点及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烧伤的特点和提高老年烧伤病人的护理成功率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70例老年烧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护理总结.结果:老年烧伤的特点是伤前疾病多,伤后并发症多,烧伤面积小,但创面愈合时间长,烧伤以生活烧伤为主,伤后全身感染症状不典型.结论:对老年烧伤病人只要处理得当,液体复苏及时,补液速度均匀,加强病房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多数病人均能治愈.

    作者:朱庆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非意愿妊娠原因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非意愿妊娠及避孕失败的原因,降低人工流产率,提高广大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方法:对2006年10月~2007年12月在介休市计划生育妇幼保健服务中心早期终止非意愿妊娠的妇女388例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妇女中58%的人妊娠前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42%避孕失败,其中使用宫内节育器54.6%,使用避孕套37.4%,服用避孕药0.6%,输卵管结扎7.4%.结论:非意愿妊娠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未采取避孕措施、避孕失败,减少非意愿妊娠的重点是加强对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教育和普及避孕节育知识并定期进行孕情检查,以降低非意愿妊娠率,保障育龄妇女生殖健康.

    作者:武玲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下肢手术使用气压止血带的体会

    进行外科下肢手术时,为了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中出血,经常需要使用气压止血带.按照气压止血带使用常规,使用的压力范围0~70kPa,对132例患者进行观察随访,有部分患者出现止血带副损伤,就此谈谈对在下肢手术中使用气压止血带的一些心的体会.

    作者:叶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预防和处理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内.临床的广泛应用对肿瘤患者保证化疗药物安全输注、保护外周静脉网,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PICC术后继发感染和败血症是严重的并发症[1].根据有关资料统计,静脉导管的感染占医院感染的13%,仅次于尿路感染,90%的静脉导管感染继发于中心静脉插管[2].

    作者:蒋静燕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