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芪浸膏合生蜂蜜局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观察

李延春;唐干益

关键词:黄芪浸膏, 生蜂蜜, 糖尿病足溃疡
摘要:目的:探讨黄芪浸膏合生蜂蜜外敷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足患者,在控制血糖及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基础上,按W-agner分级属2~3级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创面以黄芪浸膏合生蜂蜜混匀剂(生蜂蜜10ml;黄芪浸膏10g)外敷;对照组用0.5%的利凡诺纱条合654-2注射液10mg湿敷.均每天换药1次,观察伤口愈合情况,评价疗效.结果:4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黄芪浸膏合生蜂蜜外敷治疗糖尿病足深部溃疡可改善微循环,促进创面愈合,提高糖尿病足的治愈率.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脑出血40例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脑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4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结果:40例患者经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基本痊愈19例,好转15例,死亡6例.结论:对脑出血患者,除了按照神经内科护理常规外,主要是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再出血及并发症,是帮助患者安全渡过危险期、降低死亡率、致残率的较佳护理方法.

    作者:宋桂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早期使用蛋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蛋清胃肠黏膜保护对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5例颅脑损伤患者在损伤24小时内给予蛋清胃肠黏膜保护,20例给予普通肠内营养,每天取患者的呕吐物、胃液和大便进行潜血试验.结果:使用蛋清胃肠黏膜保护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低于普通肠内营养(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给予早期使用蛋清胃肠黏膜保护可减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作者:李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脑血管病人的心理护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竞争的加剧与生活节奏的加快,所引起的脑血管疾病也在逐年增加,以下是一些脑血管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原则.

    作者:岳晓利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应用护理路径对社区COPD患者实施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按护理路径的服务模式对社区COPD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社区COP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应用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实施健康教育,比较其住院率、急性发作率、疾病相关知识、技能掌握率、以及健康教育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率和急性发作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技能掌握率和健康教育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护理路径对社区COPD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得到系统的教育,可降低住院率和急性发作率,提高疾病相关知识、技能掌握率和健康教育满意度.

    作者:李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超声诊断脂肪肝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超声诊断脂肪肝的统计和分析,研究脂肪肝发病规律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超声诊断349例脂肪肝中与发病年龄、饮酒、肥胖、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因素的影响.结果:349例脂肪肝中16~30岁发病率11.46%,31~45岁发病率53.01%,46~60岁发病率20.06%,60~70岁发病率15.47%;同时发现有饮酒史28.07%,合并肥胖27.22%,合并高血脂26.65%,合并高血糖24.36%,合并高血压17.8%,与服药有关5.44%,合并其他疾病8.60%.结论:脂肪肝在31~45岁年龄段发病率高;与饮酒、肥胖及合并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作者:盛克俭;李昊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行为护理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积极的行为护理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效果.方法: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40例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行为护理方法,包括生活基本技能训练,行为矫正,文体活动康复训练,言语功能训练等.结果:护理组5个认知功能评定领域得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表明护理效果好,对认知功能障碍限制效果好.结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行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变精神状态,从而稳定病情的发展,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罗晓平;李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方法探讨

    护患关系是指护理人员在医疗、护理活动中与病人建立起来的一定联系的人际关系[1].患者住院期间接触多的就是护士,而护理工作的繁琐、单一,护士对专业知识的欠缺,操作技术不娴熟等原因,导致护理工作容易出现差错,易与患者及其家属发生矛盾.在以病人为中心,全面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已成为一个新的重要的课题.本文从护士形象、思想素质、语言沟通、专业素质几个方面,探讨了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方法.

    作者:孙文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对病人的动态观察及思考

    目的:对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动态观察,了解其不良反应及思考解决不良反应的对策.方法:总结459例无痛胃镜检查者,观察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胃镜检查情况.结果:459例检查者共有70例出现不良反应,包括舌后坠、呛咳躁动、血氧饱和度下降、心律失常、血压下降,误吸等,经处理后绝大部分患者能完成整个检查.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进行的胃镜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

    作者:刘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激光碎石术治疗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3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激光碎石术治疗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0年5月32例输尿管结石致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采用激光碎石术,经过治疗后,都进入多尿期,随访1个月,患者全部恢复正常.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为5天.住院平均时间为11.5天.结论:应用激光碎石术治疗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治疗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疗效好,患者恢复快,安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以患者为中心做好人性化服务

    人性化服务已在医院广泛推广,并取得较好效果,以患者为中心实施整体化护理,其中心内容就是人性化服务,它包括责任心、服务意识、爱心、护理技巧等多方面内容,终目的达到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让患者在舒适中顺利地接受治疗,早日健康.

    作者:周斌;杨春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以信息化为支撑,提升体检中心核心竞争力

    针对医院体检中心传统模式遇到的问题,讨论如何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合理有效地规划体检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体检客户的满意度,并将体检工作由单纯的体检工作模式向体检和健康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模式转换,终提升体检中心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贺楠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脑卒中昏迷患者匀浆膳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脑卒中昏迷患者匀浆膳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匀浆膳对42例脑卒中昏迷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EN),并与EN前、后检测其营养生化指标.结果:患者经过1个月的治疗,达到满意的临床营养效果.结论:匀浆膳可以作为脑卒中昏迷患者进行EN治疗的有效营养制剂.

    作者:刘莉莉;杜培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早期如何采取措施观察预防反跳的发生.方法:针对有机磷中毒发生反跳的原因,先清除毒物,终止毒物继续吸收,再给予阿托品、解磷定注射液等解毒药物,输血、血浆,对症支持治疗.结果:30例中毒者除1例病情较重死亡之外,其余未发生反跳.结论:有机磷中毒早期如果及时采取一系列治疗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反跳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孔俊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传染科护士的职业性危害分析与防护对策

    医务人员在诊疗服务过程中,往往由于防护意识不强或不当等多种因素导致其职业安全受到危害,而传染科护士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工作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为了保护传染科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传染科护士职业性危害因素的认知和增强防护意识,进行有效的预防,现将传染科护士的职业性危害及防护进行探讨.

    作者:刘会香;张九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胰岛素泵治疗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回顾总结30例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护理措施.包括住院期间提供全程糖尿病健康教育,提高农村患者对胰岛素泵的认知和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陈花棉;张雪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综合治疗肩周炎125例临床报告

    2009年4月~2010年5月收治患者125例,以电针、红外线电磁波照射(简称TDP)、封闭注射及中药辩证施治,疗效满意,现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祖贤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影响小儿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的因素与对策

    小儿静脉输液中影响穿刺成功率的因素有:①护士的心理素质;②护士的操作方法及认知;③患儿及家属的配合程度;④患儿的血管状况;⑤穿刺后的固定及对穿刺部位的保护等.提高护士的技术水平及心理素质,做好沟通,取得患儿及家属的配合,根据患儿的血管状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做好穿刺后的固定保护工作,对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有效.

    作者:郭秀阳;张彦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缺血性心肌病超声心动图分析93例

    目的:根据93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诊断分析.方法:采用GEvivit S6和西门子G6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MHz.超声心动图观察测量各房室腔大小,室壁运动,测量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内经、左室射血分数等.结论:超声心动图是诊断缺血性心肌病首选的无创性检查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古丽娜尔;寇继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体会

    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而静脉留置针的临床使用既减轻静脉穿刺的痛苦,又有效的保护患者的血管,对于维持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广泛使用既减轻了患儿及家长的痛苦和烦恼,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改善穿刺护患关系,提高病人满意度.小儿静脉留置针常用的穿刺途径有小儿头皮小儿留置针和小儿肢体留置针穿刺.小儿头皮静脉极为丰富,临床操作中较多选择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等.头皮静脉分支甚多,互相沟通,交错成网,且静脉浅显易见,不易滑动,易于固定,便于保温,因此临床<3岁的小儿通常选用头皮静脉输液.

    作者:张金蓉;刘卫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提高糖尿病(DM)患者对DM知识的认识和自我监护能力,有效控制血糖.方法:对80例DM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通过建立档案,文字宣传,举办公休座谈会等措施,讲解DM基础知识、DM患者的心理、饮食、药物,运动疗法及并发症的预防等知识.结果:DM知识掌握度有显著性提高及1个月后的空腹血糖正常者也明显增加.结论:系统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DM知识的认识水平和自我监护能力,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在DM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贺邦琼;王洪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