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清鹏;王欣宇;栾厦;田国梅;姜廷军;赵长久
目的 评价硫酸镁对腰椎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患者七氟烷抑制应激反应的低肺泡有效浓度(MACBAR)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择期行腰椎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患者40例,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硫酸镁组和对照组,各20例.硫酸镁组麻醉诱导前给予硫酸镁50 mg/kg,对照组诱导前给予等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记录患者入室(T0)、给药前(T1)、给药后(T2)、切皮前2 min(T3)、切皮前1 min(T4)、切皮后1 min(T5)、2 min(T6)、3 min(T7)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按照改良序贯法测定切皮时七氟烷MACBAR值.结果 给药后硫酸镁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呈下降趋势,硫酸镁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在切皮后变化较对照组不明显,两组平均动脉压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心率在切皮前与T.比有所下降,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后与切皮前各时点变化不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硫酸镁组MACBAR值为(2.36±0.21)%,低于对照组(2.70±0.17)%(P<0.05).结论 诱导前给予硫酸镁50 mg/kg可以减小腰椎减压融合术患者切皮时七氟烷MACBAR值.
作者:夏丰娜;杜平均;王红;张笑然;王月兰;薛娟;许川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细胞自噬可通过溶酶体吞噬降解自身结构,分为大自噬、小自噬和分子伴侣介导自噬,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细胞自噬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双重调节作用,既可对肿瘤细胞产生抑制作用,又可促进其发生和发展,肿瘤细胞可释放特定的信号分子来诱导间质细胞自噬,而此过程中所产生的营养物质又为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和转移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条件.
作者:韦磊;王丽宁;李明;赵晓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功能性消化不(FD)是临床常见功能性胃肠病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升高,而中医药在临床治疗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及较好的疗效性.中医辨证肝胃不和型FD与脾、胃、心、肝多脏相关,病机为肝郁气滞,胃失和降,发病与情志内伤密不可分.西医发病机制与脑-肠轴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其中涉及多种胃肠激素的参与,而精神心理因素常影响病程,加大了治疗难度;部分胃肠激素同时参与精神心理疾病与FD的发病过程,三者之间关联密切,为伴有精神障碍的FD多靶点研究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汪章平;周晓丽;郑国荣;王一鸣;黄海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导致老年男性排尿困难的诸多原因之一,同时BPH也是常见的疾病.随着微型创伤手术的逐年进步,前列腺电切术已广泛应用于BPH患者.然而,在治疗高龄的BPH时,一般多伴随心脑血管病,治疗风险大.因此,急需比较安全、实用、效果优良的治疗方法.目前各种新型激光手术已逐步应用于临床.现将传统手术、前列腺电切术与新型激光手术近年研究进行初步总结,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高建;曹凤宏;姜伟;成伟丽;刘彦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在我国成年人中发病率高,是丧失咀嚼器官功能的主要原因.目前,西药治疗牙周炎存在耐药性、易发不良反应等缺点,而中草药以其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等优势在牙周炎的治疗或辅助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基于对牙周疾病患者耐药性和长期用药安全的考虑,中草药(提取物及方剂)在该疾病的治疗方面将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周知航;唐健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β淀粉样蛋白(Aβ)是跨膜糖蛋白β淀粉样前体蛋白的水解产物,在大脑中的过量生成和聚集,沉积可引起神经元钙稳态失衡、自由基大量产生、激活炎性因子,引起脑组织局部炎症等一系列反应.随着海马和大脑皮质神经元变性、死亡,脑中胆碱能和多巴胺能递质出现渐进性减少,终导致机体学习记忆及认知功能障碍.近年来在弥散性轴索损伤患者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脑中均发现Aβ蛋白斑块的大量形成,这些疾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对于Aβ蛋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邢进;孙兆良;杨西涛;冯东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心房颤动(AF)是常见的心律失常,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抗凝治疗能有效减少AF患者卒中的风险.阵发性AF (pAF)并不少见,其发生心源性脑梗死的风险与慢性AF相似,发现pAF并不容易.为此,近几年先后提出了STAF评分、LADS评分、Fujii等制定的评分、iPAB评分,预测急性脑梗死后AF,以提高急性脑梗死后AF的检出率.还有一些专门针对急性脑梗死后诊断pAF的方法,如延长心电监测时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和预测pAF无创多参数评分.这些预测急性脑梗死后AF尤其是pAF的评分和方法各有优劣.
作者:陈兴东;罗伟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宫内感染诊断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出生的新生儿71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361例宫内感染者作为感染组,另350例无宫内感染者作为非感染组,比较两组患儿性别、胎心异常、胎龄、出生体质量、出生后5 min Apgar评分、有无缺氧病史以及HIE发生情况及程度等情况.结果 感染组新生儿的胎龄、出生体质量、出生后5 min Apgar评分均低于非感染组[(36.5±3.4)周比(38.5±2.9)周、(2.5±0.8) kg比(2.9±0.7)kg、(9.1±1.1)分比(9.7±0.8)分](P<0.01),两组患儿的性别、胎心异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HIE发生率(17.7%,64/361)高于非感染组(9.7%,34/350)(P <0.05).结论 新生儿若发生宫内感染,HIE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会明显升高,对于此部分患儿必须予以重视.
作者:何冬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M)是一种影响育龄期女性的常见慢性疾病,常引起痛经、性交痛、慢性盆腔痛等,需要长期药物治疗.目前EM疼痛治疗的临床用药依然十分有限,一线用药仍是口服避孕药,其次,孕激素也是一种可考虑的方案.EM疼痛的其他治疗方案,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动剂、GnRH拮抗剂、芳香化酶抑制剂、孕激素受体调节剂、达那唑、非甾体消炎药等尚处于研究阶段,并具备一定前景,但存在不良反应大、价格昂贵等缺点,使用前需根据患者需求、花费、可耐受性权衡利弊.
作者:李宛真;魏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肺癌是造成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而针对肺癌的现有治疗较为局限,治疗效果也不尽人意,预后差.因此,迫切需要相应有效的治疗手段来控制肺癌的发展.常规治疗的应用策略还存在很多不足,故寻求肺癌新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目前对于肺癌的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疫苗、过继细胞免疫治疗及细胞因子治疗等,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因此,可从免疫治疗的方向对肺癌进一步探索.
作者:关丽娜;李世敏;孙文学;孔英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辅助生殖技术的终目的是不孕患者获得妊娠,而胚胎着床是成功妊娠的前提.胚胎着床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求囊胚与子宫内膜同步发育且功能协调,是母胎免疫耐受顺利建立的结果.反复着床失败(RIF)是辅助生殖技术的一大难题,根据胚胎着床机制将RIF的病因可分为三大类,即母体因素、胚胎因素及母胎界面免疫因素.因此,RIF的临床治疗方法也是从这三方面入手,其病因及治疗进展一直是生殖领域研究的热门课题,尤其是不明原因的RIF和免疫治疗.
作者:贾婉璐;王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托拉塞米利尿作用强而短暂,具有抑制醛固酮分泌、抗心肌纤维化、改善心脏负荷等优势,在心力衰竭治疗中被广泛应用.目前临床治疗儿童急性心力衰竭的药物中,托拉塞米是常用的袢利尿剂,但其推荐使用剂量是建立在成人药动学/药效学(PK/PD)研究基础上,故不符合儿童药物代谢特点,导致临床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必须借助托拉塞米血药浓度监测,利用群体PK/PD模型,探索出符合儿童特征的托拉塞米给药方案,才能为儿童心力衰竭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肖群文;杨龙;李琪;贺湘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化疗后序贯行姑息性放疗治疗复发性鼻咽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收治的170例复发性鼻咽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观察组治疗采取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化疗后序贯行姑息性放疗,对照组采用顺铂联合氟尿嘧啶化疗后同期行姑息性放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肿瘤体积的变化、症状改善情况、2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远处转移生存率总有效率、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有鼻塞、耳鸣及血涕症状的改善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肿瘤体积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42.6±9.7) mm3比(53.7±9.9) mm3](P<0.01);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治疗有效率[92.94%(79/85)比65.88%(56/85),69.41(59/85)比43.53% (37/85)]以及临床疗效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85.88% (73/85)比68.23%(58/85)、70.59%(60/85)比40.00% (34/85)](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更高,改善更显著(P< 0.05).观察组患者Ⅲ/Ⅳ度黏膜炎、皮肤反应、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06%(6/85)比18.82%(16/85)、1.18%(1/85)比8.23%(7/85)、2.35%(2/85)比10.59%(9/85)、12.94%(11/85)比15.29% (13/85)] (P <0.05).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化疗后序贯行姑息性放疗治疗复发性鼻咽癌患者的效果较好,能较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纪荣佳;管凯;庄建发;陈大朝 刊期: 2017年第11期
γδT细胞因不具有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限制性而被用于肿瘤的免疫治疗.γδT细胞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中都有良好的抗肿瘤效果.目前,γδT细胞的动物模型研究主要通过过继免疫和体内直接激活两种手段.而绝大多数临床试验则聚焦在Vγ9Vδ2+T细胞亚群,通过体内或体外激活提升其外周血浓度而达到杀伤肿瘤的目的.然而,γδT细胞可能在某些时候起到促癌作用,并且这一促肿瘤生长作用与白细胞介素17密切相关.
作者:王君杰;朱健;俞巍;夏楷顺;王倚天;陶惠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人类卵母细胞冷冻作为生育力保存的一种方式,在辅助生殖技术中起关键作用,目前已在辅助生殖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成为生殖医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卵母细胞冷冻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冷冻方法上新兴的玻璃化冷冻法逐步取代了传统的程序化慢速冷冻.但不同成熟期人卵母细胞冷冻保存的研究仍有诸多争议.卵母细胞的冷冻保存不论冷冻方法还是冷冻技术如何,都有与年龄相关的婴儿出生率下降的趋势.
作者:王琰;柴三明;倪亚莉;安锦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自然杀伤(NK)细胞具有抗肿瘤、抗感染、调节机体免疫应答等功能,是机体抗肿瘤和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在固有免疫系统中,NK细胞对靶细胞的作用不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Ⅰ分子限制,可以识别不表达MHC-Ⅰ类分子的细胞为靶细胞,如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等.因此其不需特异抗原的刺激,在免疫治疗领域有较好的前景.通过对NK细胞发育、增殖及凋亡等机制的深入研究,以NK细胞为基础的免疫疗法亦在国内外开展临床应用并初见成效.
作者:秦子淋;曾健滢;牛立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烧烫伤是一种治疗周期长,且极易引起并发症的疾病,如不做好良好的治疗,会导致烧烫伤创面难以修复,留下不能消退的瘢痕,更甚者会导致烧烫伤患者死亡.中药及中药复方制剂可以双向调节抗炎因子和促炎因子水平,降低痛觉感受器的敏感性,抑制体表细菌生长,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刺激机体的免疫调节.目前,中药治疗烧烫伤以浅Ⅱ度及以下为主,更深入地了解其在烧烫伤患者体内的作用机制,进而提高中药在临床上的运用深度和广度是广大临床医师及科研工作者未来的研究重点.
作者:黄梦玲;王雄;吴金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CD26/二肽基肽酶(DPP)Ⅳ在体内底物众多,执行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同时CD26/DPPⅣ还是一种细胞膜受体和共刺激分子,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肿瘤侵袭、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和信号转导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因此,有理由推测CD26/DPPⅣ从多个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后的转归,是一重要的研究靶点.但截至目前,有关CD26/DPPⅣ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关系的研究尚少.
作者:张娜;刘晓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其病死率位居世界前位.COPD患者因长期慢性缺氧、二氧化碳潴留,使得体内血细胞比容和纤维蛋白原增多、血液黏度增加,这加重了患者缺氧,从而导致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升高.血细胞比容和纤维蛋白原的改变影响着血液黏度,近几年对于改善COPD患者血液黏度已作出多重论证,且临床中尚有对COPD患者进行改善血液黏度的治疗,这对于病情好转起到了关键作用.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是否可把改善COPD患者血液黏度作为基础治疗方案,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任秋;张薇;刘沛;王薇;屈小雪;王健美;刘雅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损伤的肌腱组织修复过程非常缓慢,并且很难恢复到原来结构完整和机械力学正常的状态.对肌腱基本特征的了解缺乏限制了挛缩肌腱治疗方法的发展.肌腱细胞再生能力有限,而外基质绝大多数由这种再生能力较弱的肌腱细胞分泌.肌腱损伤后即使在恢复应力后依靠自身的修复功能依然不可能逆转其挛缩的状态.因此,寻找新型的、可促进肌腱生理性再生修复的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而发现合适的种子细胞和理想的诱导剂是组织工程化肌腱细胞构建的关键所在,其中一些方法包括利用胚胎干细胞、肌腱前体细胞、脂肪干细胞及相应的转录调控因子形成新的肌腱组织.
作者:李萍;于超;郑遵成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