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2型巨噬细胞与疾病的研究进展

赵智刚;唐忠志

关键词:M2型巨噬细胞, 胰岛素抵抗, 肿瘤相关性巨噬细胞
摘要:巨噬细胞在辅助性T细胞(Th)1细胞因子的诱导下,可分化为M1型巨噬细胞,具有促进炎症的作用;在Th2细胞因子的诱导下,可分化为M2型巨噬细胞,在寄生虫免疫应答、创伤愈合、组织重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巨噬细胞对于机体预防感染和维持正常生理很重要,其功能异常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M1型巨噬细胞不仅与感染性疾病和炎性疾病相关,还与动脉硬化、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相关性疾病相关.M2型巨噬细胞同样与多种疾病的发生相关.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脑胶质瘤诊治技术新进展

    胶质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其治疗效果较差,术后复发率、病死率高.随着一些新的诊断技术如灌注成像技术、波谱成像技术、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等逐渐应用于临床,同时术中超声、神经导航、术中核磁共振、电生理检测技术、染色显影技术等新技术也逐步得到推广,再结合放化疗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胶质瘤的综合疗效得到一定改善.

    作者:陈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端粒酶反转录酶启动子突变在肿瘤发生中的研究进展

    端粒酶催化端粒延长能维持染色体组的完整性,是肿瘤发生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端粒酶反转录酶(TERT)是端粒酶中的催化亚单位,其活性在多数体细胞中受到抑制,在肿瘤细胞中TERT基因过表达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在黑色素瘤细胞中存在TERT启动子突变,且具有较高的复现率.另外,TERT启动子突变还广泛存在于神经胶质瘤等多类肿瘤中,可激活TERT,且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刘浚坤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面罩通气联合气管插管急诊抢救老年呼吸心搏骤停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面罩通气联合气管插管急诊抢救老年呼吸心搏骤停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武装警察部队重庆市总队医院接诊的实施心肺复苏的76例呼吸心搏骤停患者.按照抽签法将患者分为面罩通气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8侧.面罩通气组在心外按压的基础上给予面罩通气,联合治疗组在面罩通气组的基础上联合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博恢复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脉搏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血压、心肺复苏率和存活率等.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呼吸、心搏恢复时间及意识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面罩通气组[(9.1±1.5)min比(11.9±2.5) min、(5.2±1.4) min比(6.9±1.1) min、(33.5±2.2) min比(40.4±4.9)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的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面罩通气组[(84.8±9.5)%比(40.5±11.7)%,(32.6±7.6) mmHg(1 mmHg=0.133 kPa)比(70.9±10.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患者的心肺复苏率、自主循环恢复率以及存活率均高于面罩通气组[76.32%(29/38)比34.21% (13/38);94.73% (36/38)比44.74% (17/38);63.16% (24/38)比26.32%(1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面罩通气联合气管插管急诊抢救老年呼吸心搏骤停患者的效果良好,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自主循环恢复,提高患者的心肺复苏率,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作者:鲁基永;米忠友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病证结合模型是中医药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研究素材,只有复制出满意的病证结合模型,才能使研究更深入.历来中西医研究者一直在努力制造出更贴近人类疾病的模型,方法较多,评价指标也日新月异,因此始终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通过研究相关文献,对病证结合模型的沿草、制作方法、评价方法等进行了评述,掌握该领域的新动态,同时认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取长补短,以使病证结合模型的研究更加规范、科学.

    作者:郭春荣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氨溴索对婴幼儿肺炎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氨澳索对婴幼儿肺炎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临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婴幼儿重症肺炎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儿均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30 mg氨溴索加入5 mL0.9% NaCl注射液中混匀后雾化吸入;观察组患儿在雾化吸入氨澳索的同时静脉注射剂量为1 mg/(kg·d)的低分子肝素.另选取同期来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婴幼儿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Master Screen Paed肺功能仪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各项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并与健康婴幼儿比较.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疗效及临床症状、体征的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0% (46/50)比70.0% (35/50),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气促、咳嗽、发绀、三凹征、肺部湿啰音等症状及体征的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3.18±1.27)d比(6.4±1.6)d、(1.38±0.91)d比(3.7±1.2)d、(2.04±0.86)d比(3.9±1.5)d、(2.42±0.67)d比(4.0±1.1)d、(3.46±0.84)d比(6.8±1.7)d](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儿的呼吸频率(RR)、潮气量(TVr)、吸气时间(t1)、呼气峰值流速(PEF)、呼气时间(tE)、达蜂时间比(tPEr/tE)、达峰容积比(VPEF/VE)、呼气中期流速/吸气中期流速(ME/MI)分别为(39±4)次/min、(6.9±1.4) mL、(0.65±0.16)s、(1.13±0.22)s、(22±5)、(21±5)、(101±43) mL/s、(0.69±0.23),观察组RR、TV、tI、tE、tPEF/tE 、VPEF/VE、PEF、ME/MI分别为(38±5)次/min、(7.0±1.2)mL、(0.67±0.13)s、(1.16±0.29)s、(25±6)、(24±4)、(100±47) mL/s、(0.70±0.18),两组患儿各项指标(ME/MI除外)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儿治疗各项治疗(ME/MI除外)均明显改善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疗效指标(TPEF/TE、VPEF/VE除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氨澳索对婴幼儿重症肺炎的疗效显著,不仅临床症状及体征得到明显改善,且患儿的潮气呼吸肺功能损害也明显减轻,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王洪洲;祝介云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右美托咪定应用于手术麻醉和镇痛的研究进展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选择性的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抗应激、镇痛等作用.在围术期,右美托咪定常用于辅助全身麻醉、局部麻醉以及镇痛等,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近年来,右美托咪定开始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心血管手术麻醉,其在镇静、镇痛、抗交感、抑制应激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等方面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该文就右美托咪定的药理学特点、药效学、围术期麻醉、围术期镇痛等方面进行综述,以系统全面地了解右美托咪定在临床方面的应用情况.

    作者:邝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郑州地区过敏性鼻炎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及患者认知现状

    目的 调查郑州地区684例过敏性鼻炎(AR)患者的流行病学及患者认知现状.方法 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在郑州人民医院就诊的AR患者684例按照过敏性鼻炎评分量表评分分为轻度组216例、中度组279例和重度组189例,设计调查问卷,调查AR的发病情况、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并检测患者的气道反应性及肺功能水平.结果 AR主要诱因分别为吸入刺激气体,其中重度组发生率显著高于中度组[81.0% (153/189)比45.2% (126/279)],中度组发生率显著高于轻度组[12.5% (27/216)] (P <0.05),各种患者树木组合、室内尘螨、动物、蛋清、牛奶、牛羊肉、海鲜水产过敏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者AR相关防治知识知晓率、吸入糖皮质激素、肥大细胞稳定剂、抗组胺药依从性显著高于轻度组[85.7%(162/189)比45.8% (99/216),81.0% (153/189)比50.0% (108/216),90.5% (171/189)比62.5% (135/216),85.7%(162/189)比25.0% (54/216)](P<0.05).重度组峰值呼气流量(PD20-FEV1)、脉冲振荡频率在20 Hz时呼吸阻力(R20)显著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12.9±2.6) μmol比(9.5±2.1) μmol,(8.5±1.9) μmol;(102.4±10.3)%比(95.7±8.9)%,(92.5±8.7)%],肺活量为75%时大呼气流量(MEF75%)、肺活量为50%时大呼气流量(MEF50%)、呼吸蜂流速(PEF)显著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64.1±3.5)%比(73.5±4.3)%,(78.5±5.8)%;(48.9±3.2)%比(60.4±3.7)%,(66.7±4.3)%;(80.4±4.6)%比(86.6±7.8)%,(91.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郑州地区AR患者发病主要诱因分别为吸入冷空气、接触花粉、接触刺激性气体、运动/劳累等,患者存在气道高反应性和肺功能损害;且患者对疾病认知依然不够,需要引起重视.

    作者:张卫东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肺实质内医源性异物1例及文献复习

    气管及肺实质内异物统称为肺内异物,气管内异物常由误吸造成,肺实质内异物包括子弹、弹片、金属碎片、金属钉等,医源性异物主要包括金属内固定物、气管导管等.现有肺实质内医源性异物1例,患者肺内异物为胸锁关节脱位内固定使用的克氏针,异物已完全进入肺实质.术前通过医用胶准确定位肺内异物,在胸腔镜手术下成功将异物取出,此方法为后续肺内异物的外科治疗提供了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涛;崔凯;张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三拗汤雾化吸入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小儿咳嗽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三拗汤雾化吸入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12月荆门市康复医院就诊的200例咳嗽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三拗汤煎汁制剂雾化吸入,每次10 mL,每日2次,并联合小儿咳喘膏外敷;对照组给予氨溴特罗,每次2.5~15 mL口服,每日2次.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8.0% (88/100)比98.0% (98/1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10.0±2.3)d比(20.2±1.2)d],痰鸣、喘息、咳嗽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2.21±0.3)d比(4.08±1.2)d、(3.35±0.3)d比(5.23±0.8)d、(10.12±3.0)d比(12.65±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1例出现敷贴局部皮肤红、伴痒感,未作任何处理并继续治疗,其余患儿未出现不良反应症状.结论 以三拗汤雾化吸入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小儿咳嗽,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增加了小儿咳嗽的临床治疗手段,医疗设备简单,价格低廉,操作简便,依从性高,预期可缩短病程,明显减轻患儿家庭经济及心理负担,前景广阔,值得推广.

    作者:马荆慧;徐桂池;罗景涛;何珊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冠状动脉慢血流研究进展

    随着当前冠状动脉造影的普及,临床上发现的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并不少见,患者常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CSF可能是系统性血管紊乱的一部分,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心血管事件,甚至有猝死的风险.其在心绞痛患者中的发生率占相当部分比例.因此,CSF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CSF发病可能是多种混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黄文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从肝郁脾虚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是以证候分型为基础,不同的证型治则治法各有区别.以较为常见的肝郁脾虚证为例,目前将采用中药内服、穴位中药外敷、穴位埋线、针灸等内外合治的中医综合疗法作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一种有效措施,其在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症状、阻断病情进展等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陈延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上海浦东新区肺科医院就诊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参芪扶正注射液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45例.常规治疗组予以常规治疗,参芪扶正注射液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予以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每次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采用master screen型肺功能仪对患者的功能残气量、大呼气流量(PEF)以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在预计值中的百分比(FEV1%)进行检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脑钠肽、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变化.结果 参芪扶正注射液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 (42/45),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75.56%(3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45,P<0.05),且参芪扶正注射液组的疗效也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Z=3.908,P=0.048).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残气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EF和FEV1%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参芪扶正注射液组患者功能残气量低于常规治疗组[(2.6±0.6) L/s比(3.0±0.4) L/s],而PEF和FEV1%高于常规治疗组[(4.2±1.1)L比(3.8±0.4) L;(74.3±13.7)%比(66.0±11.73)%],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脑钠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参芪扶正注射液组患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和脑钠肽低于常规治疗组[(6.4±1.2) mg/L比(11.8±1.8) mg/L;(0.4±0.1) μg/L比(0.7±0.1) μg/L;(55.9±18.7) pg/L比(107.4±22.4) pg/L](P<0.01).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其能够改善肺功能,缓解机体的炎性反应,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顾浏樱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糖尿病膀胱病变合并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尿动力学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糖尿病膀胱病变(DCP)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尿动力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8例糖尿病合并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合并膀胱病变分为单纯糖尿病合并BPH组(57例)和DCP合并BPH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膀胱功能障碍情况、尿动力学检查结果[膀胱大容积(MCC)、初始尿意容量(FDV)、膀胱顺应性(BC)、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Qmax)、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结果 DCP合并BPH组IPSS中排尿不尽、尿频、尿中断、延迟排尿、排尿无力、夜尿次数以及症状总得分均高于单纯糖尿病合并BPH组[(4.8±0.4)分比(3.7±0.3)分,(4.7±0.5)分比(3.7±0.4)分,(3.3±0.2)分比(3.1±0.2)分,(3.8±0.3)分比(2.9±0.1)分,(3.1±0.4)分比(2.2±0.2)分,(3.9±0.3)分比(3.8±0.2)分,(28.3±3.7)分比(23.9±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尿流变细得分高于单纯糖尿病合并BPH组[(4.7±0.5)分比(4.6±0.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P合并BPH组不稳定膀胱、低顺应性膀胱以及膀肮感觉减退发生率均高于单纯糖尿病合并BPH组[58.5% (24/41)比35.1% (20/57),36.6%(15/41)比17.5% (10/57),61.0% (25/41)比33.3%(1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的尿动力学检查结果,DCP合并BPH组MCC、BC、PdetQmax与单纯BP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DV、PVR较单纯糖尿病合并BPH组升高[(203.5±15.7)mL比(149.5±10.4) mL,(148.6±10.6) mL比(74.6±5.3) mL],Qmax较单纯糖尿病合并BPH组降低[(3.6±0.4)mL比(6.1±0.6)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CP并BPH患者FDV、PVR显著升高,膀胱功能障碍发生率也显著升高,可见尿动力学检查能够为DCP合并BPH患者临床分期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作用.

    作者:顾鑫;王岸迪;薛秀荣;景立伟;李永禄;王元松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院前急救对危急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者的抢救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对危急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者的抢救效果.方法 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三二○一医院收治的危急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78例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急救组,各39例.中毒送至医院后对其采取抢救措施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以院前抢救措施治疗的患者作为急救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死亡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急救组患者在症状消失时间、阿托品用量、阿托品化时间、氯磷定用量、胆碱酯酶恢复时间、住院时润低于对照组[(66±17) min比(112±20) min、(4.1±1.5) mg比(6.1±1.6) mg、(487±123) min比(599±145) min、(13.6±2.5)g比(22.1±3.5)g、(64±20)h比(100±30)h、(7.5±1.5)d比(12.6±2.6)d,P<0.05].急救组阿托品中毒、中间型综合征、呼吸衰竭显著低于对照组[2.56%(1/39)比20.51%(8/39)、5.13% (2/39)比20.51%(8/39)、2.56% (1/39)比15.38% (6/39),P<0.05].对照组入院前死亡6例(15.38%),其中包括患者服毒时间过长,呼吸困难所致心跳停止死亡2例,毒物导致消化道出血死亡4例,总病死率为23.08% (9/39);急救组入院前死亡2例(5.13%),包括心律失常,经抢救无效死亡1例,胃穿孔死亡1例,总病死率为10.26% (4/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前急救对于抢救危急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具有良好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中毒症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范新;牛庆学;李伟荣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麻醉进展

    颅内动脉瘤破裂是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复杂原因之一,致残率、病死率高.其主要治疗方法有血管内治疗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过去依赖于开颅动脉瘤夹闭手术,以防再次出血.目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其麻醉方法众多,由早期的局部麻醉发展至神经安定、监护下麻醉,以至目前选择较多的全身麻醉方法,麻醉方法选择范围广泛.

    作者:阮剑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核因子κB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引起女性肿瘤相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基因表型分析提示乳腺癌是一种异质性的疾病.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情况,可将乳腺癌分为不同亚型.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通过与ER及HER2相互作用,促进乳腺癌千细胞自我更新,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NF-κB信号通路可能是乳腺癌治疗中的一个潜在靶点.

    作者:聂俊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循环microRNA-21对癌症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循环微RNA21(miR-21)对不同类型癌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等,检索时间为1990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集关于循环miR-21诊断癌症的相关文献.依据诊断试验文献质量评价标准(QUADAS-2)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Metadisc 1.4和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绘制合并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倚的评估.结果 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26篇,包含31个研究,共计3421例研究对象.纳入文献存在非阔值效应引起的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循环miR-21诊断癌症的合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8(95%CI0.76 ~0.80)和0.79(95%CI0.77 ~0.82),其诊断比值比(DOR)为16.92(95%CI11.91 ~24.04),SROC-AUC为0.875,标准误(SE)为0.015.结论 循环miR-21对癌症诊断效能属中等,尚不能确定其诊断癌症具有高度准确性,但可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之一,仍需要更多的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作者:甄滢滢;马静;姚广涛;金若敏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计算机辅助技术应用于困难气道评估的研究进展

    困难气道的早期预测及评估,对于每个麻醉医师都非常重要,而目前国内外对于困难气道的预测方法都不尽完善.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计算机辅助医学技术,尤其是基于影像学特点进行的模型重建技术,已在多个领域取得巨大进步.将三维模型重建技术运用于困难气道的研究,不但可以更加精确地分析气道各组织解剖特点,还可以进行气管插管的生物力学分析,对困难气道评估方法的完善、新的气管插管设备的研发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冯肖肖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骨质疏松症骨生化指标检测分析

    目的 对骨质疏松痘骨生化指标进行分析.方法 将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73例OP患者作为OP组,另将在医院体检的101例人群按照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查结果分为骨量减少组(43例)和正常对照组(58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定量检测三组受试者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骨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 OC)、25-羟维生素D(25-OH-VD)水平,并分析OP患者骨密度(BMD)与TRACP 5b、BAP、N-MID OC、25-OH-VD的相关性.结果 OP组血清TRACP 5b[(5.81±0.07)U/L]、N-MID OC[(26.9±2.8) μg,/L]显著高于骨量减少组[(5.18±0.05) U/L,(18.7±1.4)μg/L]和正常对照组[(4.69±0.03) U/L,(12.4±0.8)μg/L],BAP[(15.9±0,9)μg/L]、25-OH-VD[(8.04±0.17) nmol/L]显著低于骨量减少组[(20.1 ±1.6)μgg/L,(9.79±0.21) nmol/L]和正常对照组[(24.3±2.5) μg/L,(10.24±0.23) 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血清TRACP 5b、N-MID OC水平显著低于女性患者[(5.19±0.37) U/L比(6.29±0.48) U/L,(23.1±3.4) μg/L比(29.9±4.3) μg/L],BAP、25-OH-VD水平显著高于女性患者[(18.3±3.5)μg/L比(14.1±2.1)μg/L,(8.67±0.21) nmol/L比(7.55±0.15) 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1~80岁组血清TRACP 5b、N-MID OC水平高子61~70岁组[(7.48±0.53) U/L比(5.98±0.33) U/L;(32.9±3.7)μg/L比(28.7±2.8)μg/L],BAP、25-OH-VD低于61~70岁组[(11.3±1.9) μg/L比(13.4±2.4)μg/L;(5.78±0.13) nmol/L比(7.77±0.21) 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OP患者BMD与TRACP 5b、N-MID OC呈负相关,与BAP、25-OH-VD呈正相关(P<0.05).结论 TRACP 5b、BAP、N-MID OC、25-OH-VD与OP的发生密切相关,骨代谢指标可诊断、预测OP.

    作者:陈伟;张红梅;张静;陈丹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巨噬细胞功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也是严重心血管急症发生及致死的重要原因.As的发生是一个慢性长期的病变过程,不同分期阶段的致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也有一定的差异.目前认为炎症反应在As的发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贯穿了致病的全过程,但具体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巨噬细胞作为炎症反应中的重要功能细胞,其分化、吞噬、分泌及凋亡功能在As的不同阶段影响着疾病的进展.

    作者:安豫;党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