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曌(综述);肖震心(审校)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与不同类型脑卒中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收治的病程<24 h的脑卒中患者260例,其中160例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出血性卒中组,10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组,同时选择同期入院的非脑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将260例出血性卒中患者按照总胆固醇( TC)水平分为低TC患者组( TC<6.00 mmoL/L)组218例和高 TC 患者组( TC≥6.00 mmoL/L)组42例,再按三酰甘油( TG)水平分为低TG患者组( TG<2.00 mmoL/L)156例和高TG患者组( TG≥2.00 mmoL/L)104例。比较各组受试者血脂水平及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结果出血性脑卒中组血清TC、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低于缺血性脑卒中组[(4.26±0.94) mmol/L比(5.91±1.22) mmol/L,(1.67±0.66) mmol/L比(2.60±0.58) mmol/L,(2.84±1.22) mmol/L比(3.50±1.12) mmol/L],出血性脑卒中组疾病严重程度评分(SSS评分)显著低于缺血性脑卒中组[(28.7±8.8)分比(41.9±10.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 TC 患者组 SSS 评分显著低于高 TC 患者组[(31±14)分比(42±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TG患者组SSS评分显著低于高TG患者组[(30±12)分比(45±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清TC和TG水平显著低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脂水平较低的脑卒中患者病情较严重。
作者:慈光胜;潘丽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美国化学文摘社( CAS)是全球大、全面的化学和科学信息数据库提供机构,是美国化学学会( ACS)的分支机构。美国《化学文摘》是涉及学科领域广、权威性高、影响力大、实用性强、收集文献类型全、提供检索途径多、部卷也为庞大的一种著名的世界性检索工具。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卵巢是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既担负着重要的内分泌功能,还承担着延续后代的生育功能。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卵巢疾病日趋增多。腹腔镜手术由于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妇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对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来说,在腹腔镜手术中如何有效地保护其卵巢功能,成为了妇科腔镜临床实践中备受重视的关键问题。该文主要总结腹腔镜手术对于卵巢功能的影响,并概括有效应对卵巢损伤的腹腔镜手术方法。
作者:王政;邓锁(综述);卢美松(审校) 刊期: 2015年第20期
脑梗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中后循环梗死预后差,病死率高,为提高本病存活率,需进行早期积极有效的治疗。近年来有关后循环的临床治疗与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后循环梗死的中医治疗方法极少,无论是中药还是针灸都缺少相关研究报道。在未来的实践中,有必要对后循环梗死的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作者:武曌(综述);肖震心(审校) 刊期: 2015年第20期
近年来随着空气质量下降,人们更加重视环境污染的危害性。相关研究表明,空气污染物(主要是PM2.5)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 PM2.5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血栓形成,血管功能障碍,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和心脏自主调节功能紊乱等也被认为与空气污染物有关。 PM2.5对血压影响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其可能机制是 PM2.5通过直接作用、氧化应激、炎症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继而导致血管舒缩功能受损,终引起血压的变化。
作者:徐建辉(综述);何荣华(审校)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高血压现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主要的危险因素。近年来研究发现,高血压与炎症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白细胞是反映炎症的一项重要指标,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白细胞起着重要作用。既往研究显示,白细胞升高与血压水平升高有关,两者存在正相关性,且这种作用独立于其他多重危险因素。该文通过研究白细胞与血压水平之间的关系,以期为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其有效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王坤伟(综述);刘军(审校)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对妊娠结局及胎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宝鸡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15例妊娠合并甲减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经治疗后51例患者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观察组),64例患者甲状腺功能仍未达正常指标(对照组)。比较不同孕期孕妇的促甲状腺激素( TSH)水平和甲状腺激素需求量,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胎儿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孕中期、孕晚期TSH水平较孕早期显著升高( P<0.05),产后TSH水平显著下降( P<0.05);孕中期、孕晚期对甲状腺素需求量较孕前显著提高( P<0.05);观察组患者妊娠高血压、胎儿宫内窘迫、糖代谢异常和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早产、新生儿窒息、胎儿畸形和死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合并甲减孕妇应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在妊娠期间要调整甲状腺激素的用药剂量,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王情;牟英辉;高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兼症医学是临床医学在应用诊断、治疗、预防的一种方法学。这方法学强调了“统一同一时体论”在医疗、教学、科研实践上的重要性。统一性强调了共性(整体性),同一时性明确了个性(差异性)。人是由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组成的自身整体的个体,也是宇宙间的独立体,但是必须统一于宇宙。
作者:刘桂蕊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老年牙缺失患者植体周牙龈状况及植体周齿槽骨吸收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实施牙缺失治疗的1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年龄不同分为老年组(94例)和非老年组(82例),并在术后随访1年。对两组患者的成功率、植体周牙龈状况及植体周齿槽骨吸收水平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种植体成功率均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植体周牙龈状况较非老年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齿槽骨吸收水平均降低,术后1个月老年组患者的骨吸收水平高于非老年组,之后在术后3、6、12个月,两组患者吸收水平的差异逐渐减小。不同时点间、组间?不同时点间的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老年牙缺失患者的植体周牙龈状况及植体周齿槽骨吸收水平均较非老年人差,但其对手术成功率影响不明显。
作者:韩永洁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骨性关节炎(OA)是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好发于老年人,是造成老年人疼痛和残疾的主要原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OA将会给我国造成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然而至今仍缺乏改变OA疾病进程的药物。近些年,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OA从基础及临床层面都取得了一些进展。相关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具有抗炎、抗软骨细胞老化及退变、防止细胞外基质降解等作用。故他汀类药物有望成为改变OA疾病进程的药物。
作者:陆万里(综述);滕华建;蒋青(审校)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结肠癌术后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联合区域灌注化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淄博市淄川区医院收治的90例结肠癌术后发生肝转移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分为全身化疗组和 TACE 联合区域灌注化疗组,各45例。全身化疗组给予500 mg 氟尿嘧啶+40 mg顺铂静脉全身给药,TACE联合区域灌注化疗组先给予500 mg氟尿嘧啶+40 mg顺铂灌注给药,后使用超液态碘油2~3 mL加羟基喜树碱注射液10 mg。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不良反应和随访情况。结果①TACE联合区域灌注化疗组甲胎蛋白及肝内转移灶体积均显著小于全身化疗组[(56±4)μg/L 比(290±25)μg/L,(22±4) cm3比(45±9) cm3,P<0.01];②TACE 联合区域灌注化疗组治疗后 CD3+、CD4+、CD4+/CD8+、CD16+CD56+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TACE联合区域灌注化疗组CD3+、CD4+、CD4+/CD8+高于全身化疗组[(74±10)%比(62±4)%,(44±10)%比(31±7)%,(2.7±0.6)比(1.3±0.4),P <0.01];③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全身化疗组2、3年生存率显著低于TACE 联合区域灌注化疗组(44.4%比66.7%、26.7%比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TACE联合区域灌注化疗可有效预防结肠癌术后肝转移,且可提高患者的总生存率。
作者:商斌;曹成海 刊期: 2015年第20期
肺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长快。放疗是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体部立体定向放疗在肺癌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定位是放疗的重要步骤,定位是否准确及图像清晰程度直接影响靶区勾画的准确性。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PET/CT)弥补了 CT 定位困难和 PET 假阳性及定位不精确的不足。该文就 PET/CT 在 NSCLC 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等方面的应用予以综述。
作者:邹蕴(综述);宛红娥(审校)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在许多胎儿疾病(包括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先天性心脏病、双胎输血综合征、特发性水肿及胎儿心律失常等)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中,胎儿心功能异常作为一个重要标志已在临床得到证明。超声评价胎儿心脏功能一般是以针对患者进行管理和评价的模式,使其为先天性心脏病提供相对完整、准确的诊断依据,从而进行患者咨询,或对胎儿心脏进行介入治疗。该文就超声评价胎儿心脏功能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吴晶(综述);张志坤;吴钟瑜(审校) 刊期: 2015年第20期
脂肪组织不仅是能量储存器官,还是功能活跃的内分泌器官。研究已阐明,脂肪分泌的脂肪因子作为炎性因子参与机体的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促进代谢相关疾病(如肥胖、动脉粥样硬化、胰岛素抵抗等)的发生、发展。另外,脂肪因子还具有调节免疫的作用,参与风湿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研究脂肪因子的作用机制有助于认识风湿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为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作者:孔秀芳(综述);姜林娣(审校)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不孕不育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妇科不孕不育症患者1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和宫腔镜联合诊断与治疗,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两组患者的护理方法相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育功能和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73例患者中,妊娠72例,占98.6%,分娩70例,占95.9%,胎儿存活率100.0%;对照组73例患者中,妊娠65例,占89.0%,分娩57例,占78.1%,胎儿存活率100.0%。结论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不孕不育症与保守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相比,诊断准确性更高,治疗效果好,预后快,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赵海鸣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单肺通气( OLV)期间吸入纯氧能使动脉血氧分压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但也会导致吸收性肺不张和氧中毒。虽然OLV期间降低吸入氧浓度会使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增加,但在充分评估围术期患者全身情况下,适当降低吸入氧浓度( FiO2)能够减轻肺损伤。该文主要描述 OLV 期间氧中毒肺损伤的机制,介绍近年来OLV期间降低FiO2对肺损伤的研究现状。
作者:李彭依(综述);顾连兵(审校)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关节活动度和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规范三级康复治疗。6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6个月后两组患者髋关节、膝关节活动度均显著提高,其中观察组髋关节、膝关节活动度显著高于对照组[(15.4±3.6)°比(12.3±2.4)°、(26.6±3.5)°比(22.0±3.5)°,P<0.01];观察组上肢简式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AM)评分、下肢FAM评分及独立性检测量表(FIM)评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26±8)比(22±7)、(27±7)比(22±8)、(58±10)比(44±12),P<0.05或P<0.01]。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身体功能、情绪功能以及总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6±0.4)比(0.9±0.4)、(1.07±0.41)比(0.79±0.27)、(1.87±0.21)比(1.55±0.18)、(1.8±0.5)比(1.0±0.3)、(5.0±1.2)比(4.0±1.1),P<0.01]。结论规范三级康复能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髋关节、膝关节活动度,促进患侧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闫星晨;刘培茹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原发性肝癌( PHC)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 PHC的治疗方法目前采用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其常用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经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经皮无水乙醇注射、射频消融、生物疗法、中医治疗等。近几年PHC的非手术治疗方式取得明显进展,应用也日益广泛,尤其是生物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姚冬雪(综述);秦成勇(审校)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采用 Meta 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中国儿童 HLA-DQA1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关联性。方法以“幽门螺杆菌”“HLA-DQA1”“基因多态性”“儿童”为检索词,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disc)、清华同方( CNKI)系列数据库、维普数据库( VIP)、万方数据库、Pubmed和Medline数据库,全面检索1995年1月至2015年1月国内外正式刊物上公开发表的有关HLA-DQA1与中国儿童Hp感染的病例对照研究的文献,应用RevMan 5.0软件对符合筛选标准的研究以OR值作为效应指标,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相应模型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共11项病例对照研究,共计 Hp感染组445例和正常对照组317例。对11项研究中涉及较多的HLA-DQA1*0101,0102,0103,0104,0201,0301,0302,0401,0501,0601共10个位点进行了Meta分析。经综合分析:①HLA-DQA1*0103和HLA-DQA1*0301可能为中国儿童 Hp感染的易患性基因OR合并及其95%CI 分别为1.77(1.18,2.64),P =0.005;1.80(1.09,2.98),P =0.02;②HLA-DQA1*0104和HLA-DQA1*0302位点存在异质性,按民族进行亚组分析,结果为:对于HLA-DQA1*0104,HLA-DQA1*0302位点汉族组间无异质性,而少数民族组仍有异质性,亚组结果显示,HLA-DQA1*0302可能是我国汉族儿童的保护基因[OR合并及其95%CI为0.50(0.26,0.98),P=0.040];HLA-DQA1*0104可能是少数民族儿童感染易患基因[OR合并及其95%CI为2.15(2.13,3.77),P=0.007];③换用模型对其进行敏感性分析显示,除 HLA-DQA1*0104和 HLA-DQA1*0301两位点结论发生改变外,其余位点结论均未发生变化。而剔除小样本后进行敏感性分析显示结论均未发生改变。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结果较可靠。结论中国儿童Hp感染可能与HLA-DQA1*0103和 HLA-DQA1*0301位点有关联,未发现其余位点与感染有关。
作者:张铁民;张天哲;陈银苹;朱红俐;陈晓青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酒精性心肌病( ACM)是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一种特异的心肌病,其起病隐匿,通常发展至心力衰竭时才受到重视。 ACM的发病与心肌内一些组织、细胞及结构的变化有关,其发病机制涉及多方面,包括氧化应激、细胞凋亡、钙稳态失衡、神经内分泌系统失衡以及自噬等。该文总结相关文献探讨ACM的发病机制,以期为ACM的防治提供干预靶点。
作者:马旭阁(综述);周立君;赵继义(审校)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