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苗;刘艳;张洁
三氧化二砷(As2 O3)可干扰细胞周期,影响增殖凋亡相关基因(如病毒性致瘤基因、Fas/FasL、Bcl-2/Bax、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微管相关蛋白等)和细胞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As2O3还可降低端粒酶活性,上调胞内活性氧水平,升高胞内钙离子浓度,改变线粒体及微管微丝结构功能,以干扰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As2O3亦可阻碍宫颈癌细胞侵袭、转移,增强放射治疗的敏感性,下调免疫抑制分子分泌,以有效阻碍肿瘤免疫抑制.其高效多靶点抗瘤功效,有助于遏制宫颈癌进展,并防止复发.
作者:崔澂;侯秀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桥本甲状腺炎(HT)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甲状腺外科行手术切除的甲状腺疾病患者147例,根据疾病和肿瘤生物学行为不同分成HT组(72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组(60例)、甲状腺腺瘤组(1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组患者ICAM-1的表达.结果 ICAM-1在HT组(30.1%,22/72)及PTMC组(85.0%,51/60)中高表达,在甲状腺腺瘤组中无表达.ICAM-1在伴有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样核特征的HT(61.9%,13/21)中表达显著高于不伴有者(17.6%,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性别、多灶性、有无复发和远处转移的ICAM-1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包膜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的ICAM-1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AM-1在PTMC和伴有PTC样核特征的HT中表达上调,提示其可能参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贾乐;徐嘉雯;王新营;王强修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骨性关节炎(OA)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临床上针对OA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分为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作了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对各种治疗方法作了一定的改进,并提出了软骨移植、基因治疗等新方法,为OA的治疗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作者:刘搏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就诊且需进行手术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各42例.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量表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全身麻醉组麻醉前、术后3h、6h、1d及3d的MMSE评分分别为(28.4±0.9)、(22.6 ±0.5)、(24.4±0.7)、(26.5±0.5)、(26.7±0.4)分,而硬膜外麻醉组分别为(28.8±0.7)、(21.1 0.5)、(25.6±0.6)、(26.6±0.5)、(27.0±0.6)分,不同时点间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间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方式和时间之间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h及术后6h硬膜外麻醉组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全身麻醉组[14.3% (6/42)比33.3% (14/42),4.8%(2/42)比19.0% (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两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全身麻醉组,硬膜外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患者术后早期的MMSE评分无明显差别.
作者:陈永浩;尹述洲;文世雄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蒺藜皂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y)和核因子κB (NF-κB)炎症信号途径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潜在的机制.方法 将40只SD大鼠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蒺藜皂苷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脑缺血/再灌注24h后检测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大鼠脑组织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的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PPAR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蒺藜皂苷治疗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明显减轻[(1.8±0.7)分、(1.3±0.5)分比(2.3±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NF-κB、TNF-α、IL-1β[(18.4±1.5) μg/mg、(916±128) pg/mg、(169±16) pg/mg]比较,蒺藜皂苷低剂量[(16.4±1.3) μg/mg、(257±110) pg/mg、(148±16) pg/mg]和高剂量组[(15.0±1.2) μg/mg、(665±72) pg/mg、(139±14) pg/mg]缺血脑组织NF-κB、TNF-α和IL-1β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蒺藜皂苷可能通过激活PPARγ的表达,进而抑制NF-κB炎症信号途径,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降低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而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翟凤国;李厚忠;周福波;林峰;关利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miRNA-487a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泌尿外科手术切除的45例配对ccRCC组织及癌旁正常肾组织,常规提取45例新鲜ccRCC与癌旁组织中总RNA,应用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标本中miRNA-487a的表达状况;分析miRNA-487a表达差异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与癌旁组织(1.00)比较,miRNA-487a在ccRCC表达水平为(3.30±1.03),明显上调(P<0.05).miRNA-487a的表达在不同肿瘤浸润程度及Fuhrman分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年龄、局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均无关(P>0.05).结论 miRNA-487a在肾透明细胞中表达上调,可能为促进ccRCC的发生、发展的因素之一.
作者:刘有黄;徐锋;张征宇;葛京平;高建平;程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丹参及其主要提取成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促进成纤维细胞、肝细胞、神经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内皮祖细胞、干细胞、免疫效应细胞等多种细胞的分化增殖;还可通过活化肿瘤细胞、上调生长因子表达、促进新生血管生成及活化雌激素受体等作用,显著促进胃癌、肝癌、乳腺癌、肺癌等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及转移播散.因此作为中老年人群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活血化瘀类普遍性药物,其临床应用尚需谨慎.
作者:崔澂;刘秀萍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胶原蛋白(PC-Ⅲ)和肝功能的关系,评价HA、LN和PC-Ⅲ对诊断肝纤维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十堰市中医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14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慢性乙型肝炎(A组)6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B组)42例、慢性HBV携带者(C组)40例,同期选择20例健康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D组).采用生化法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HA、LN、PC-Ⅲ,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DNA载量.分析4组纤维化指标及其与ALT、HBV-DNA载量的关系.结果 4组血清HA、LN、PC-Ⅲ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B组血清HA、LN、PC-Ⅲ水平高[(475±103)μg/L、(158±43) μg/L、(224±78) μg/L],与A组[(298±23)μg/L、(124±33) μg/L、(186±44)μg/L]、C组[(82±22) μg/L、(73±18) μg/L、(45±13) μg/L]、D组[(78±14) μg/L、(68±13)μg/L、(38±10)μg/L]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HA、LN、PC-Ⅲ和ALT、HBV-DNA呈正相关(均P<0.05);B组患者HA、LN、PC-Ⅲ和ALT、HBV-DNA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HA对肝硬化纤维化诊断的灵敏度高(93.4%),PC-Ⅲ特异度高(88.4%).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A、LN、PC-Ⅲ明显升高,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联合诊断有助于早期诊断肝纤维化,及早干预.
作者:陆明海;张军艳;杨宏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卒中后疲劳是独立于抑郁的常见症状,可能与社会心理及生物学因素均有关,它严重影响患者的临床康复与生存质量.因此,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卒中后疲劳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以非药物治疗手段为主,包括正念减压治疗、正念认知治疗、认知分级活动训练等.该文介绍了卒中后疲劳的概念、分类、诊断标准及评估工具,概括了卒中后疲劳的发生率及其对预后的不利影响、心理社会学相关因素以及临床干预.
作者:梁志;陈钫;夏学林 刊期: 2015年第24期
自主神经系统在顽固性高血压、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自主神经系统主要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系统构成.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主要集中于交感神经,证实交感神经张力增高与多种疾病相关.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迷走神经在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晕厥、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中也有重要作用.该文就迷走神经调节与心血管病的关系及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金爱卿 刊期: 2015年第24期
肠神经胶质细胞(EGC)是肠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EGC表现为一种“星形”外观的小细胞,包裹肠神经元胞体及神经束.EGC对肠神经元具有营养和保护作用.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主要侵及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病因尚未阐明.EGC除了营养和保护肠神经元外,还具有调节肠道黏膜屏障完整性的作用,并且通过释放和影响细胞因子参与UC的炎症过程.但EGC和UC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
作者:吴志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子宫癌肉瘤(UCS)是一种较少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其病因至今尚不明确,临床表现亦无特异性,很难在术前确诊,其诊断金标准为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因其发病率低,大部分报道均为小样本回顾性研究,尚无统一的治疗模式,目前多推荐行全面分期手术及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行个体化辅助治疗,多推荐行化疗±放疗.虽然UCS在临床较少见,但其侵蚀性强,易于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即使是早期患者,预后亦极差,因此广大临床工作者需提高对UCS的认识以利于早期诊治.
作者:田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意识障碍在临床工作中非常常见,意识障碍水平可以评估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目前意识障碍的评估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各种量表评估,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是目前评估意识障碍患者病情及预后应用广泛的量表,随着应用经验的积累,GCS量表暴露了不便于记忆、信度低、未包括脑干功能指标等不足,这促使GCS量表被不断改良及新的评分指标被不断提出,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学者设计制订出了全面无反应性(FOUR)量表,该表由4项分量表组成,分别为眼睛反应、运动反应、脑干反射和呼吸类型,有简便、一致性好、便于掌握等优势,一定程度弥补了GCS量表的不足,有可能取代传统GCS量表,有良好应用前景,近几年收到广泛的关注.
作者:石齐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大自由尿流率(Qmax)与残余尿联合评估膀胱出口梗阻致逼尿肌损伤的价值.方法 选择在2011年7月至2014年2月在达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经尿动力学压力-流率测定(IPFs)确诊的膀胱出口梗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126例,根据IPFS结果分为逼尿肌损伤组(48例)和无损伤组(7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Qmax和残余尿,应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建立逼尿肌损伤诊断指数(DDI)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DDI、Qmax、残余尿诊断逼尿肌损伤的效率.结果 损伤组患者的Qmax显著低于无损伤组[(9.2±2.8) mL/s比(10.5±3.1) mL/s,t=2.370,P<0.05],残余尿显著高于无损伤组[(62.7±13.6) mL比(40.5±15.4) mL,t =2.992,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逼尿肌损伤诊断指数模型DDI=0.127×残余尿-0.516×Qmax+ 3.268.以DDI、Qmax、残余尿诊断逼尿肌损伤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6%、72.9%、47.9%和83.3%、46.2%、76.9%,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2、0.579和0.685.结论 DDI能较准确地诊断膀胱出口梗阻患者的逼尿肌损伤,为临床医师的决策提供参考.
作者:任衢军;成泽民;杜义堂;曾东升;黄超;袁宗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外阴营养不良是一种妇产科常见的慢性疾病,目前此病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该病的发生可能与细胞异常凋亡、细胞异常增殖、自身免疫障碍等有关.在治疗方面,西医常选用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性激素等药物来进行治疗.目前国内在临床上常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两者结合可取长补短.近年,在维吾尔医学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尝试治疗外阴营养不良,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阿尔孜古丽·阿布迪海力力;热敷哈提·赛买提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甲泼尼龙对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白细胞介素(IL) 23、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巴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2例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甲泼尼龙针1.0g/次,静脉滴注3d,1次/d;3 d后减量为0.5g/次静脉滴注4d,1次/d;4 d后改为口服泼尼松片60 mg/d,渐递减(口服3d后减量为40 mg/d),维持1 ~3个月内停服.同期选择30例体检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及对照组血清、脑脊液IL-23、IL-17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血清IL-23、IL-17水平为(688±90) ng/L、(88±10) ng/L,治疗后血清IL-23、IL-17水平为(399±56) ng/L、(49±6) ng/L,对照组血清IL-23、IL-17水平为(93±10)ng/L、(18±3) ng/L,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23、IL-17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但治疗前后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1).观察组治疗前脑脊液IL-23、IL-17水平为(765±68) ng/L、(90±10) ng/L,治疗后脑脊液IL-23、IL-17水平为(321±19)ng/L、(49±6) ng/L,对照组脑脊液IL-23、IL-17水平为(86±8)ng/L、(18±3)ng/L,观察组治疗后脑脊液IL-23、IL-17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治疗前血清IL-23和IL-17呈正相关(r =0.402,P=0.039);脑脊液血清IL-23和IL-17呈正相关(r =0.516,P=0.004).结论 RRMS患者血清、脑脊液IL-23、IL-17水平呈现高表达.甲泼尼龙治疗可降低RRMS血清、脑脊液IL-23、IL-17水平.
作者:李岚欣;徐世成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对产妇分娩方式、产程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香河县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213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12例)和对照组(10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干预措施,观察组在活跃期宫口开大时给予静脉注射山莨菪碱10 mg.观察两组产妇宫颈扩张速度、胎头下降速度、疼痛评级、产程及分娩方式,同时观察两组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宫颈扩张速度、胎头下降速度、宫颈开全时间、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宫颈消肿时间均优于对照组[(3.3±0.6) cm/h比(4.8±1.1) cm/h,(0.84±0.22) cm/h比(1.92±0.37) cm/h,(3.07±0.24)h比(3.85±0.21)h,(126±16) min比(207±29) min,(190±19) min比(266±33) min,16.9% (19/112)比46.5% (47/101),(62±4) min比(84±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山莨菪碱可显著提高宫颈口扩张速度及胎头下降速度,降低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和剖宫产率,对于母婴均无不良影响.
作者:杨志会;张艳梅;顾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腹腔镜手术对胆囊结石患者CD细胞、C反应蛋白(CRP)、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入宝鸡市妇幼保健院的胆囊结石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并对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肝功能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应激反应指标及细胞因子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肝功能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5±4) mL比(95±9) mL,(1.87±0.22) cm比(13.52±2.45) cm,(14.8±2.2)h比(35.7±5.8)h,(11.6±2.0)h比(37.5±5.5)h,P<0.01].手术后,观察组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97±1.23) g/L比(15.66±3.51)g/L,(8.57±1.03)ng/L比(14.29±2.68) ng/L,(9.39±1.26) ng/L比(20.52±3.29) ng/L,P<0.01].术后3d,观察组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31.25±2.26)%比(23.64±2.89)%,(25.76±2.27)%比(21.55±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观察组ALT、y-谷氨酰转肽酶(GG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高于对照组[(42.84±3.61) U/L比(34.22±3.18) U/L,(60.16±6.53)U/L比(51.88±7.32) U/L,(30.18±4.16) U/L比(21.62±5.36)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两组凝血功能障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感染、低蛋白血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6.0%(3/50)比26.0% (13/50),8.0%(4/50)比30.0% (1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患者创伤小、恢复快,对患者应激反应、免疫功能影响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宝林;任晓菊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前,全球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流行趋势十分严峻,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AIDS患者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这会对治疗产生不良影响.该文分别从社会大众、医院治疗及患者自身三方面阐述了影响AIDS患者心理健康的因素以及现状,并认为应提高对AIDS患者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以期改善患者的生存和治疗现状.
作者:李易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石斛来源于兰科石斛属的多种植物,是大的兰科属之一.石斛多糖是其重要的药用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抗炎、等多种功效,属于活性多糖的一种,临床上主要用于癌症、糖原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的治疗.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以及对多糖生物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对于石斛多糖药理作用的研究越来越成为石斛研究的热点.
作者:郭冕 刊期: 201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