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桂英;杜中颀
癌症常伴随疼痛,传统镇痛血药浓度波动大,副作用多.透皮芬太尼控释剂(transdermal fentanyl,TDF)可降低药物的峰谷效应[1],提高癌痛治疗的满意度.
作者:张素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初步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三级医院专科之间双向转诊临床路径的应用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用同期非随机对照试验对开发研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双向转诊临床路径进行评价,比较就诊情况、转归情况、就诊时间、患者满意度、医疗费用等.对22名2型糖尿病患者(试验组)按照双向转诊临床路径从社区向复兴医院内分泌科病房转诊,并在出院后转回社区;对照组27例,为直接到复兴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结果出院后试验组患者再次就诊率21.4%,低于对照组的59.1%(P<0.01);试验组糖化血红蛋白7.3±1.1,低于对照组的7.9±0.8(P<0.05);试验组就诊时间(6±15)h,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医疗费用等试验组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三级医院专科之间实施2型糖尿病患者的双向转诊有利于缩短患者的就诊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服务项目、节约医疗费用、提高治疗效果,并使服务具有连续性.
作者:周海虹;杜雪平;钱宁;梁万年;曹红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邓家栋教授是著名的前辈医学家,原协和医学院内科副主任、天津血液病研究所所长,1960年调任北京医院副院长,兼中央保健局副局长.
作者:曾昭耆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近10年来世界各国日益关心与重视的一种疾病.说到COPD,就不得不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说起,我们知道,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部分有喘息等症状.现在规定,咳嗽、咳痰每年持续3个月、连续2年以上,在排除其他相同症状的疾病(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等)后,即可做出诊断.肺气肿的定义为,终未细支气管远端气腔持续性异常扩大,肺泡壁破坏、且无明显纤维化者.慢性支气管炎与肺气肿为两种不同的病理改变,但两者关系密切,往往合并存在,难以区分.
作者:赵鸣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患儿女,2岁6个月,曾于1岁6个月来我院保健门诊就诊时发现其语言发育落后,不会说简单的字词,很少有语言-动作的条件反射.查体格和智力发育正常,听力正常.追问生活史,患儿生后即哭,3个月时能发一些元音,6个月左右咿呀学语,说明发音器官正常.但患儿1岁半都对语言的反应不敏感.
作者:毕桂英;杜中颀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应用阴道镜与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对423名20~50岁已婚妇女进行宫颈癌普查.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的灵敏度只有33.3%,而阴道镜检查弥补了细胞学检查不能定位的缺陷.
作者:李梅;王黎娜;张咏梅;张卓梅;陈红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我们以针刺足三里,治疗因一过性胃肠功能障碍引起的单纯性呃逆患者29例,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本组男11例,女18例,12~64岁,病程2 h~2 d,均为单纯性呃逆.我们取足三里穴常规消毒,直刺 2寸,强刺激1~2 min,边捻转提插边询问患者局部针感,然后留针5 min,让患者注意针感.一次未止者1 h后再针,可连针2~3次.一般针单侧足三里,对呃逆较频者可针双侧.
作者:温安东;马建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回顾2001年3月~2003年2月收治的肺部白色念珠菌感染40例.1.临床资料:40例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50~88岁,平均68岁,其中>70岁24例(占60%).有基础疾病的38例(占95%);使用抗生素治疗的36例(占90%),大多为联合用药;低蛋白血症22例(占28%),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15例(占38%),放疗及应用细胞毒药物8例(占20%),鼻饲、胃肠减压6例(占15%).所有病例均有咳嗽、咳痰、气促,拉丝样痰3例(占8%);肺部均可闻湿啰音,半数有干鸣音;发热22例(占55%),口腔痛10例(占25%).X线表现形态不一,血象无特征改变.以连续3次痰液或深部支气管分泌物培养出白色念珠菌而确定诊断.
作者:王建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我院干部病房、医院急诊和驻军27个干休所卫生所的院前急救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2000年9月~2001年8月3个部门共行院前急救238人次,其中误诊为冠心病8例.
作者:齐丽娟;王勇征;魏士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2000~2001年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调查资料显示,35~74岁的中国成年人的高血压治疗率为28.2%,控制率仅为8.1%[1].因此,深入了解影响目前北京市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的因素,可以为更有效地控制高血压提供参考.
作者:杨晓辉;李海宴;姚崇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对居家镇痛治疗的晚期癌性疼痛患者进行镇痛效果的观察和评估.方法选择512例经病理证实的晚期癌症患者,以世界卫生组织三阶梯止痛原则为指导,在家中镇痛药物为主,辅以其他麻醉技术和心理疏导进行综合镇痛治疗.镇痛效果采用数字分级法、生存质量评估和卡诺夫斯基功能状态评分评估.结果 512例患者中途退出3例;497例药物镇痛有效,有效率97.1%;出现顽固性疼痛12例,辅以经静脉病人自控镇痛术和神经阻断术镇痛成功.患者治疗前后数字分级法、生存质量评估和卡诺夫斯基功能状态评分均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晚期癌性疼痛患者居家镇痛治疗安全可靠、镇痛有效,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王庆善;王莉;孙建纯;杨云辉;赵双莉;门桂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2000年以来,采用泰亨光热治疗仪(北京市泰亨生物医学技术开发公司)配合中药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患者102例.
作者:李瑞环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的疾病.他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地位就像高血压,冠心病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地位,而且它在全世界的患病率还在继续增加.COPD的危险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外因)和宿主因素(内因), 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下患病.
作者:翁心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由于通气功能障碍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和肺弥散功能降低,即使在临床缓解期,也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从而导致肺动脉压升高,长此下去容易发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右心衰竭.对于此类患者进行长程家庭氧疗,可以提高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增加组织氧供,缓解缺氧性肺动脉痉挛和红细胞增多,减轻水钠潴留,降低肺动脉压和血液的黏稠度,改善心、脑、肾、肺等重要脏器功能,改善呼吸困难,改善睡眠和生活质量,增强患者运动耐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减缓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从而减少失代偿性呼吸衰竭的发生次数,减少住院次数、时间和医疗费用.国外循证医学研究结果显示,在所有的干预措施中只有戒烟和家庭长程氧疗这两项措施可以改善COPD患者的预后.
作者:何权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稳定期康复治疗的根本目的在于预防急性发作,改善日常活动能力,尽可能恢复受损的心肺功能,防止或减缓心肺功能的继续减退,预防或减轻慢性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所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作者:林江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患者女,73岁.6年前接受乳腺癌治疗,有骨转移.半年前开始卧床.1周前肺部感染、呼吸困难,1 d前进行性加重.外院转入时呈深昏迷状态;大动脉搏动微弱,130次/min,测不到血压;呼吸6~8次/min,呼吸道有较多分泌物;双瞳孔扩大,对光反射不明显;颈静脉与四肢浅静脉不可见;睑结膜与口唇黏膜苍白;四肢末梢皮肤冰凉.
作者:赵旅;杨蕊;卢玉霞;安亚东;张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利塞膦酸钠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共4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服安慰剂;试验组24例,服利塞膦酸钠5 mg/d.另外,两组患者每日均服钙维生素D3合剂(凯思立) 1片,两组共服药12个月,试验后0、1、3、6、9、12个月进行随访.结果利塞膦酸钠组腰椎、股骨颈及大粗隆的骨密度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腰椎骨密度治疗前为0.80±0.09,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均达到0.82±0.09,增加率为2.93%及2.8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及12个月治疗总有效率试验组为80.95%及7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45%及31.82%(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副作用.结论利塞膦酸钠能明显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副作用轻.
作者:姚斌;许雯;李建娟;胡国亮;翁建平;梁奕铨;胡少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世界家庭医生组织(WONCA)提出,一个效率高、成本效益好的卫生体系须由全科医师对患者进行筛选,在社区用较少的资源解决大多数患者的健康问题,而很少一部分患者(如疑难重症患者)转诊给专科医生,同时指出高效的卫生服务系统应该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的双向转诊制度,这是国际会议对各国卫生事业发展经验的总结,也将是我国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双向转诊主要可分为门诊转诊和住院转诊两种形式.
作者:杜雪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自1998年1月~2003年6月对早产儿硬肿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韭菜汁洗浴和维生素E按摩,其治愈率、病死率及硬肿消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作者:段捷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检测260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家庭成员的乙肝五项指标(HBV-M)和HBV-DNA.对96例HBV感染者的配偶婚前注射乙肝疫苗(HBVV)和/或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46例HBV感染的孕妇及其新生儿采用HBVV和HBIG行母婴阻断;2年后检测所有被观察者的血清HBV-M.结果示男性HBV感染者的配偶HBV感染率较高(19.9%),而女性感染者的子女HBV感染率较高(36.4%);婚前注射HBVV可使HBV感染率明显降低;采用HBIG加HBVV母婴阻断可显著降低新生儿的HBV感染率.
作者:侯春生;闫香芹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