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健明
多瘤病毒增强子激活因子3基因(PEA3)是Ets家族中PEA3亚家族的成员,Ets家族是大的信号依赖转录调控因子家族之一.Ets家族与人类各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是参与了肿瘤的浸润和转移过程.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卵巢癌极易浸润和转移是卵巢癌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肿瘤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与新生血管的形成是肿瘤浸润和转移的两个重要环节,其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起主要作用,而PEA3转录因子可通过调节MMPs及VEGF来促进卵巢癌的浸润和转移.
作者:唐慧子;李菲菲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高龄骨折患者围术期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收治的老年骨折围术期合并HAP患者39例(HAP组),并随机选择同期老年骨折患者围术期不合并HAP患者39例(非HAP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OPD(OR =23.317;95% CI:2.702~ 60.312;P =0.000)、入住ICU(OR =14.163;95% CI:1.624~112.012;P=0.005)、机械通气(OR =30.210;95% CI:8.164~ 134.203;P=0.007)、手术时间(OR =9.018;95% CI:1.074~ 88.119;P =0.022)为高龄骨折患者围术期合并H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骨折患者存在COPD、入住ICU、机械通气及手术时间长等因素时应警惕术后发生HAP的可能性.
作者:欧阳卫东;陈晓文;胡开来;廖凡琼;张洪钦 刊期: 2014年第18期
胸腰椎骨折在临床上以爆裂性骨折常见,其治疗问题历来争议较大,有赖于分类作指导.尽管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相关分类较多,但均不完善,目前尚无一种被医师广泛接受而又非常实用的分类方法,而科学、实用的分类方法对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此,该文对目前临床常见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分类予以综述.
作者:何斌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血清脂连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新乐市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96例T2DM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8例合并CHD的患者作为T2DM-CHD组,48例单纯T2DM患者为T2DM组,另外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并比较研究对象血清脂连蛋白、hs-CRP、空腹血糖(FBG)的水平.结果 三组血清脂连蛋白、hs-CRP、FBG水平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81、4.256、3.470,P=0.016、0.007、0.034);其中T2DM-CHD组和T2DM组的脂连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q =7.603、4.028,P<0.05),hs-CRP和FB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2DM组患者血清脂连蛋白水平显著高于T2DM-CHD组(q=3.752,P<0.05),hs-CRP、FBG水平显著低于T2DM-CHD(q=5.627、3.217,P<0.05),而且血清脂连蛋白水平与hs-CRP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 =-0.692,P<0.05).结论 T2DM患者血清中脂连蛋白、hs-CRP的水平能够反映CHD的严重程度,其对于T2DM并发CHD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习伟然;安素芬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阿托品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宫内妊娠40~ 70 d要求无痛人工流产的孕妇8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00例)在实施无痛人流术前服用米索前列醇片,实施无痛人流术中用阿托品,其中孕6~8+6周受术者236例,孕9~12周受术者164例;对照组(400)未行术前药物处理的常规人工流产术,其中孕6~8+6周受术者225例,孕9~12周受术者175例.观察两组患者扩宫器、术中出血量、宫颈松弛、扩宫时间、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征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两组术后的镇痛效果.结果 观察组孕6~8+6周和孕9~12周的宫颈松弛有效率、扩宫时间、无痛率、出血量与对照组孕6~8+6周和孕9~12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缩良好,宫缩率为66.75%(267/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00%(104/400)(x2=16.018,P<0.05).观察组不全流产发生率为0.25%(1/400),对照组发生率为0.5%(2/4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2.102,P >0.05).两组患者均无子宫穿孔、漏吸、空吸及宫颈撕裂者.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1.25% vs43.5%)(P<0.05).结论 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米索前列醇能有效地软化宫颈,协同阿托品使宫颈肌肉松弛的同时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并能减轻术后恶心、呕吐和腹痛的程度,有利于保证手术质量和安全性,可推广应用.
作者:周艳;孙红红;何永杰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炎症是一个井然有序的生物反应,在骨折或损伤后促进骨修复中起着直接和关键的作用.然而,在一些临床情况中,如炎症性疾病或植入医学材料的严重异物反应,不但使原先的炎性反应没有解决,反而会加重或造成慢性炎症,严重影响骨组织生成.因此,该文将总结体内外研究中炎症及调节炎症的细胞因子对骨修复的影响和调控,并认识其在该领域的重要性.
作者:郝健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前椎管内麻醉仍是产科麻醉的主流,但对于急诊危重产科(重度子痫前期、HELLP综合征、妊娠合并严重心脏病等)、椎管内麻醉有禁忌或产妇拒绝椎管内麻醉等情况,全身麻醉(全麻)仍然是一种必要的选择.产科全麻主要考虑母体和胎儿两个方面,对于母体主要考虑的问题是插管困难和如何防止反流误吸,对胎儿主要考虑麻醉及药物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
作者:黄星辉 刊期: 2014年第18期
肝脏是人体内大的实质性器官,是人体的“化工厂”.肝脏组织60%~ 80%由肝细胞组成,肝细胞通过特异性地表达一系列功能与分化相关基因,为肝脏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保障.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是细胞核受体超家族成员,在分化成熟的肝细胞中高表达,能与成熟肝脏中12%的基因的启动子结合,对促进正常的肝细胞分化和维护正常的肝细胞生物学功能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来,人们开始研究HNF4α与各种肝脏疾病间的关系,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为肝脏疾病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刘新育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产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选取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关山院区妇保科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期间住院分娩的产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艾氏产后抑郁问卷(EPDS)对378例产妇予以评定,分为产后抑郁组和非抑郁组,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睡眠状况(82.3% vs 26.2%)、婴儿健康情况(92.2% vs 79.8%)、夫妻关系(84.0% vs 63.1%)、家庭月收入(52.7% vs 31.0%)、母乳喂养(63.6% vs41.7%)和产后工作压力(74.5% vs54.8%)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夫妻关系、母乳喂养和产后工作压力均为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 产后抑郁与夫妻关系、母乳喂养和产后工作压力等多种因素有关,根据上述因素制订有效防治措施可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病率.
作者:周琼;张飞忠 刊期: 2014年第18期
核受体家族是一组能在生物体内调控发育、代谢、炎症、免疫等多种生物作用的转录因子,而孤儿核受体则是指一群非配体依赖或未知配体的核受体,其中包括NR4A孤儿核受体亚家族.NR4A孤儿核受体亚家族由高度同源的3种受体:Nur77(NR4A1)、Nurr1(NR4A2)和NOR1(NR4A3)组成,他们可被环境中的刺激信号快速诱导,作为非配体依赖的转录因子和早期反应基因行使功能.近的研究表明,NR4A受体亚家族成员在代谢综合征的各个组分,包括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池 刊期: 2014年第18期
吗啡是临床上常用的强效阿片类镇痛药,但是大剂量应用时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镇静、便秘、尿潴留、呼吸抑制及皮肤瘙痒等,降低了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满意度,而且长期应用又易出现耐受和依赖.小剂量的吗啡硬膜外注射不但能减轻吗啡引起的不良反应,还能满足术后镇痛的要求.硬膜外缓释吗啡的出现更为术后镇痛提供了更好的选择.该文将就术后疼痛的机制、吗啡硬膜外镇痛原理以及临床应用方面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孟祥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不同年龄组发病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诊治的GERD患者,根据年龄不同分为在年龄18~60岁的年轻组和年龄在61~85岁的年老组两组,采用反流性疾病问卷方式,由经培训的医师进行抽样调查.对相关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比较6个变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饮酒、进食过饱、高脂食物、Hp感染、焦虑、抑郁;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食过饱、高脂饮食年轻组患者所占比重显著高于年老组,焦虑在年老组患者所占比重显著高于年轻组.结论 GERD的发生是由多种危险因素作用的引起的,但在不同年龄组分布存在着显著差异.
作者:周荣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天疱疮是一组慢性、复发性、严重的表皮内棘层松解性大疱性皮肤病,皮损表现为在皮肤或黏膜上出现松弛的水疱,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天疱疮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被认为是由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环境因素中,病原体感染与天疱疮的关系是学者们不断研究的一个方向,特别是疱疹病毒研究多.该文就感染与天疱疮关系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杨焦丽 刊期: 2014年第18期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的“四高”特点,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心血管疾病患者是脑卒中的潜在高危人群,降低心血管患病人群的脑卒中发病率,对我国脑卒中防控效果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众多,包括高血压、心房颤动、左心室肥厚、糖尿病、颈动脉斑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该文通过分析以上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了解这些危险因素促进脑卒中发生的相关机制及危险程度,从而更好地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作者:阴文丽;薛军;吴迪;范煜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并总结体外循环下行重症心瓣膜病外科手术中体外循环的管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心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10例,主动脉瓣置换术7例,二尖瓣并主动脉瓣置换术7例,二尖瓣置换术合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例,主动脉瓣置换术合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合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流转期间灌注压维持60~70 mm Hg,中心静脉压0~5 cmH2O,对合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采用顺灌+逆灌相结合的灌注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超滤技术,记录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心脏复跳比例及手术结局.结果 体外循环时间为(189.5±44.8) 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115.4±28.5) min;心脏自动复跳率为88.6%,除颤复跳率为11.4%;体外循环中患者均成功脱机;术后2例(5.7%)死于合并肾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结论 选择合适的灌注方法、进行心肌和肾脏保护、适时采用超滤技术、准确掌握脱机指征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郭海涛;鲁传龙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骨折的影响.方法 选择新西兰大耳白兔7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VEGF组,制作左侧桡骨中段骨折模型,对照组给予青霉素消炎处理,VEGF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耳缘静脉推注VEGF.分别于术后8、24、72 h和1、3、5、8周测定两组动物骨折端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两组新西兰大耳白兔伤后不同时相骨折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bFGF1)的表达均是逐渐升高降低的过程,VEGF组每一时点bFGH分泌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新西兰大耳白兔的骨化程度在手术后1、2、3周的例数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折愈合是一个多因子均参与及协调的过程,VEGF可能属于其中一种极为重要的因子,在骨折愈合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余旭辉;张雪珍;余辉映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 探究针对地震后灾区儿童心理应激障碍表现进行心理疏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被四川省南充精神卫生中心确诊为心理应激障碍的患儿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00例,实验组针对患儿及家属采用心理疏导方法;对照组则单纯地引导家属帮助患儿进行心理疏导,比较两组患儿的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恢复效果优良率为98%;对照组的恢复效果优良率为55%,实验组的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疏导对灾后重建有重要的价值,不单纯是对儿童进行心理干预,更重要的是对其监护人进行心理疏导,建立彼此间的信任度,更好地帮助患儿重视生活、学习的信心.
作者:唐莉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肿瘤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合理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新沂市人民医院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患者134例,对其临床资料、手术疗效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及总结.结果 121例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中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13例(10.7%),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2例(1.6%),甲状旁腺功能低下5例(4.1%).13例恶性甲状腺肿瘤患者中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3例(23.0%),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7.6%),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7.6%).所有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为18.6%.结论 外科手术治疗可靠、有效,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
作者:蔡安庆;吴新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肾上腺髓质素(AM)是一种含52个氨基酸的环状结构肽,初在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中发现,其具有舒张血管、调节细胞生长和凋亡等作用.AM及其受体在肺、心、肾脏等多种组织中表达,其作为配体通过激活细胞表面的受体而发挥作用.AM与纤维化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其在肺、心、肾等脏器纤维化过程中表达升高,并且可以抑制与纤维化密切相关的细胞生长,减轻或缓解组织纤维化,在肺、心、肾肝脏的纤维化中发挥保护作用.
作者:郝淑玲 刊期: 2014年第18期
高血压与主动脉夹层的形成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众多因素导致的高血压长期作用于血管壁可引起主动脉血管壁发生病变,其结构极易在高血压的进一步影响下被撕裂出现损伤,从而使血液进入血管壁形成血肿,剥离管壁形成主动脉夹层.该文主要阐述血管的结构、血压的形成、调节及高血压的形成、高血压与主动脉内膜撕裂之间的联系,在解剖学与组织学的知识层面上探究并整合高血压与主动脉夹层发病机制间的关系以及容易致病的相关因素及联系.
作者:袁重红;杨志昌;王凯玲;杨晓蕾 刊期: 2014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