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加重

姚婉贞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呼吸衰竭, 呼吸功能, 病情恶化, 治疗, 死亡, 判定, 临床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漫长的病程中,反复急性加重发作,病情恶化,呼吸功能不断下降,终导致呼吸衰竭,以致死亡.因此COPD急性加重的判定与治疗成为临床关注的重要问题.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家庭教育不当造成小儿语言发育落后一例

    患儿女,2岁6个月,曾于1岁6个月来我院保健门诊就诊时发现其语言发育落后,不会说简单的字词,很少有语言-动作的条件反射.查体格和智力发育正常,听力正常.追问生活史,患儿生后即哭,3个月时能发一些元音,6个月左右咿呀学语,说明发音器官正常.但患儿1岁半都对语言的反应不敏感.

    作者:毕桂英;杜中颀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北京市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00~2001年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调查资料显示,35~74岁的中国成年人的高血压治疗率为28.2%,控制率仅为8.1%[1].因此,深入了解影响目前北京市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的因素,可以为更有效地控制高血压提供参考.

    作者:杨晓辉;李海宴;姚崇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老年院前急救中误诊为冠心病八例浅析

    我院干部病房、医院急诊和驻军27个干休所卫生所的院前急救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2000年9月~2001年8月3个部门共行院前急救238人次,其中误诊为冠心病8例.

    作者:齐丽娟;王勇征;魏士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对膝关节炎患者社区干预46例

    选择已经确诊的膝关节炎患者92例,以分层随机抽样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医生对干预组患者进行社区干预,对照组在门诊治疗.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膝关节的骨关节炎严重指数低于对照组(P<0.01).

    作者:吴剑峰;邢海英;张卫;张建宝;李俊海;王庆甫;黄沪;周政新;孙滨;王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肺部白色念珠菌感染40例分析

    回顾2001年3月~2003年2月收治的肺部白色念珠菌感染40例.1.临床资料:40例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50~88岁,平均68岁,其中>70岁24例(占60%).有基础疾病的38例(占95%);使用抗生素治疗的36例(占90%),大多为联合用药;低蛋白血症22例(占28%),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15例(占38%),放疗及应用细胞毒药物8例(占20%),鼻饲、胃肠减压6例(占15%).所有病例均有咳嗽、咳痰、气促,拉丝样痰3例(占8%);肺部均可闻湿啰音,半数有干鸣音;发热22例(占55%),口腔痛10例(占25%).X线表现形态不一,血象无特征改变.以连续3次痰液或深部支气管分泌物培养出白色念珠菌而确定诊断.

    作者:王建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吸烟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的疾病.他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地位就像高血压,冠心病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地位,而且它在全世界的患病率还在继续增加.COPD的危险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外因)和宿主因素(内因), 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下患病.

    作者:翁心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搞好家庭长程氧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由于通气功能障碍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和肺弥散功能降低,即使在临床缓解期,也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从而导致肺动脉压升高,长此下去容易发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右心衰竭.对于此类患者进行长程家庭氧疗,可以提高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增加组织氧供,缓解缺氧性肺动脉痉挛和红细胞增多,减轻水钠潴留,降低肺动脉压和血液的黏稠度,改善心、脑、肾、肺等重要脏器功能,改善呼吸困难,改善睡眠和生活质量,增强患者运动耐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减缓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从而减少失代偿性呼吸衰竭的发生次数,减少住院次数、时间和医疗费用.国外循证医学研究结果显示,在所有的干预措施中只有戒烟和家庭长程氧疗这两项措施可以改善COPD患者的预后.

    作者:何权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老年人不同空腹血糖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关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不同空腹血糖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积水潭医院60岁以上的职工378例,检测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糖、血脂、血尿酸及纤维蛋白原,依据美国糖尿病学会空腹血糖诊断标准分为3组:糖尿病组、空腹血糖异常组和正常空腹血糖组,对3组人群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糖尿病组40例,空腹血糖异常组54例,空腹血糖正常组284例.糖尿病组体重指数、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空腹血糖正常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空腹血糖正常组(P<0.05);空腹血糖异常组体重指数明显高于空腹血糖正常组(P<0.05);糖尿病组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空腹血糖异常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空腹血糖异常组(P<0.05).结论依据美国糖尿病学会标准诊断的老年糖尿病病前状态(空腹血糖异常阶段)有低估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倾向,需要寻找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筛查方法确定糖尿病病前状态,发现并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

    作者:王红;李明升;邓丽丽;王继红;左庆瑶;彭璐;郭朝晖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关系的探讨

    近几年研究认为C反应蛋白(CRP)可以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危险性预测因子[1].我们旨在探讨CRP与ACS的关系及其对ACS预后的影响.

    作者:崔国方;王娜娜;杨健;高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桡动脉给药成功抢救重度休克伴呼吸停止一例

    患者女,73岁.6年前接受乳腺癌治疗,有骨转移.半年前开始卧床.1周前肺部感染、呼吸困难,1 d前进行性加重.外院转入时呈深昏迷状态;大动脉搏动微弱,130次/min,测不到血压;呼吸6~8次/min,呼吸道有较多分泌物;双瞳孔扩大,对光反射不明显;颈静脉与四肢浅静脉不可见;睑结膜与口唇黏膜苍白;四肢末梢皮肤冰凉.

    作者:赵旅;杨蕊;卢玉霞;安亚东;张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加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漫长的病程中,反复急性加重发作,病情恶化,呼吸功能不断下降,终导致呼吸衰竭,以致死亡.因此COPD急性加重的判定与治疗成为临床关注的重要问题.

    作者:姚婉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治进展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 SBP)指无腹腔脏器穿孔而发生的腹腔急性细菌感染,常发生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也见于其他严重肝脏疾患,如重症肝炎、肝癌、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等.肾病综合征、心源性腹水、孕产妇、术后乳糜性腹水亦可发生SBP,但发生率相对较低.SBP多发生于腹水的基础上,亦有报道可发生于无腹水的肝硬化患者,据国内统计SBP占住院肝硬化腹水患者的20.6%,肝硬化无腹水患者的10.3%,其发生率与基础肝病的严重程度有关,如合并肝性脑病者SBP可达36%[1].

    作者:陈倩;邹健;张渊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创伤后亚临床型脂肪栓塞综合征八例

    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1993年6月~2001年12月发现8例创伤后亚临床型脂肪栓塞综合征(subclinical fat embolism syndrome,SFES)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荆拓;文军;曲智杰;王雅萍;常洪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韭菜与维生素E治疗早产儿硬肿症

    自1998年1月~2003年6月对早产儿硬肿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韭菜汁洗浴和维生素E按摩,其治愈率、病死率及硬肿消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作者:段捷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晚期癌性疼痛患者的居家镇痛治疗

    目的对居家镇痛治疗的晚期癌性疼痛患者进行镇痛效果的观察和评估.方法选择512例经病理证实的晚期癌症患者,以世界卫生组织三阶梯止痛原则为指导,在家中镇痛药物为主,辅以其他麻醉技术和心理疏导进行综合镇痛治疗.镇痛效果采用数字分级法、生存质量评估和卡诺夫斯基功能状态评分评估.结果 512例患者中途退出3例;497例药物镇痛有效,有效率97.1%;出现顽固性疼痛12例,辅以经静脉病人自控镇痛术和神经阻断术镇痛成功.患者治疗前后数字分级法、生存质量评估和卡诺夫斯基功能状态评分均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晚期癌性疼痛患者居家镇痛治疗安全可靠、镇痛有效,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王庆善;王莉;孙建纯;杨云辉;赵双莉;门桂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阴道镜用于宫颈癌筛查的价值

    应用阴道镜与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对423名20~50岁已婚妇女进行宫颈癌普查.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的灵敏度只有33.3%,而阴道镜检查弥补了细胞学检查不能定位的缺陷.

    作者:李梅;王黎娜;张咏梅;张卓梅;陈红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和早期预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因此,其早期预防比较困难.通过研究发现多种因素与COPD的发病率增高有关,这些危险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外因(即环境因素)与内因(即个体易患因素)两类.

    作者:徐永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提高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近10年来世界各国日益关心与重视的一种疾病.说到COPD,就不得不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说起,我们知道,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部分有喘息等症状.现在规定,咳嗽、咳痰每年持续3个月、连续2年以上,在排除其他相同症状的疾病(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等)后,即可做出诊断.肺气肿的定义为,终未细支气管远端气腔持续性异常扩大,肺泡壁破坏、且无明显纤维化者.慢性支气管炎与肺气肿为两种不同的病理改变,但两者关系密切,往往合并存在,难以区分.

    作者:赵鸣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透皮芬太尼控释剂在晚期癌痛患者中的应用

    癌症常伴随疼痛,传统镇痛血药浓度波动大,副作用多.透皮芬太尼控释剂(transdermal fentanyl,TDF)可降低药物的峰谷效应[1],提高癌痛治疗的满意度.

    作者:张素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北京某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公司托管后的运营状况变化及思考

    2002年11月~2003年4月北京顾邻康公司托管了东城区某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该站在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经营管理权交给顾邻康公司,实行独立核算,人员工资与盈亏均由顾邻康公司承担,每月上交所属医院一定比例的流水营业额.将托管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曹杰;代爱英;崔静;顾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