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硝普钠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影响的研究

丁枭伟;那开宪;王华;杨新春;李桂芹;崔亮;张麟

关键词:硝普钠, 充血性心力衰竭, 患者, 肾功能不全, 硝酸酯类药物, 血浆尿素氮, 静脉应用, 血尿素氮, 肌酐, 功能变化, 安全可行, 小剂量, 消心痛, 治疗, 显示, 评价, 检测, 监测, 滴注, 程度
摘要:检测8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有33例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不全)在静脉应用硝普钠或硝酸酯类药物(消心痛)前后的血尿素氮、肌酐水平,评价硝普钠对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结果显示其用药前后血浆尿素氮、肌酐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提示短期、小剂量滴注并严密监测肾功能变化的情况下,应用硝普钠治疗心力衰竭是安全可行的.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解读《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六)

    (上接2004年第5期第291页)七、基层医生如何识别和处理高血压危象高血压危象是高血压严重危急的并发症,也是高血压致死的主要原因.对于基层医师来讲,常常可以早接触此类患者,尽早的发现和及时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处理得当可以避免患者重要功能器官不可逆的损伤及减少死亡.

    作者:明广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方法的评价与诊断标准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发病及迁延不愈的重要原因,常规检测Hp并根除Hp感染是治愈胃炎和溃疡、防止复发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万岱;徐智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磺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

    目的了解磺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SF)者的胰岛功能及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的变化.方法临床设计分为3组:SF组50例,非继发失效组(NSF)49例及健康对照组(C)35例.胰岛素强化治疗使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7.0%达6个月,在治疗前后做75 g葡萄糖刺激的C肽释放实验,并与C组及NSF组进行比较.结果SF组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的C肽释放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升高,峰值: 4.4±1.4比3.0±1.7;曲线下面积: 13±3比8±4(P<0.05).治疗前SF组的C肽释放峰值与NSF组及C组相比明显降低,3.0±1.7比4.4±1.4和5.9±1.7(P<0.01).治疗后SF组的C肽峰值与NSF组相近,为4.4±1.4比4.5±1.4(P>0.05),但与C组比较峰值仍低且明显后移.结论磺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者胰岛功能损害明显重于非失效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明显有助于胰岛功能的恢复.

    作者:职冬悦;邵晋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奥美拉唑治疗胃石症临床观察

    我院自1998年3月至2003年8月应用奥美拉唑治疗胃石症26例,效果良好.1.临床资料:26例中男9例,女17例,年龄30~66岁,平均42.6岁.病史3 d~2年.

    作者:王向前;李玉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自制加压氧气袋介绍

    为了不中断患者转科途中输氧,我们将氧气袋用乳胶管加压捆扎后使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罗东宁;孙成华;刘建敏;陈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综合性教学医院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探索和实践

    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学教育模式,加快培养品学兼优的全科医生是当务之急,现将1997~2003年我院全科医学教育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陆远强;葛松林;鲍德国;姒健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期糖尿病妇女的影响

    将56例已处于绝经期的糖尿病妇女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倍美安(结合型雌孕激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连续治疗半年.激素替代治疗后糖尿病妇女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甘油三酯、胆固醇等均明显下降.说明绝经期糖尿病妇女可能更适合激素治疗.

    作者:梁志忠;黄克坚;陈幼萍;邝慧薇;汤耀斌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所致的临床综合征.有些糖尿病患者发病时年龄较大,胰岛功能呈渐进性破坏,开始时不发生酮症酸中毒,也不依赖胰岛素治疗,而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但随着病程进展,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终将依赖胰岛素生存,并且有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危险.1993年Toumi等[1]把这类称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近年来将其纳入1型糖尿病的范畴[2,3].LADA并非少见,据欧美资料,LADA患者占2型糖尿病者的15%~20%,非肥胖者占50%.我国目前虽无确切统计数字,但实际患者不会少.全科医师是初级医疗保健的专业人员,对此应有充分认识.

    作者:张丽;张曼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高海拔地区拉西地平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我科于2000年6月至2003年6月对168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给予拉西地平、依那普利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刘争建;李显全;王立志;周军;张雪红;刘丽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与冠心病的关系

    有研究发现炎性细胞因子升高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可使内皮功能下降,从而促进动脉硬化斑块形成[1].C反应蛋白(CRP)作为一种炎症标志物,其合成受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调控,血清CRP水平能很好地反应机体细胞因子的变化.我们对血清CRP与冠心病患者病变程度和病变积分的相关性做了进一步探讨.

    作者:孔令文;吴莉;赵海山;郭蕾;刘晓静;石健;闫丽妲;邓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出血性脑梗死22例误诊原因分析

    出血性脑梗死(HI)易误诊为进展性脑梗死(SIP),现将我院神经内科22例HI患者误诊为SIP的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王永健;翟秋菊;魏彬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长期合用福辛普利和吲哚帕胺对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及糖耐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长期联合应用福辛普利和吲哚帕胺对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IR)、血糖和血脂代谢等的影响. 方法124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福辛普利和吲哚帕胺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用福辛普利),92例完成研究(观察组48例,对照组44例),服药14个月,观察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压、血糖、血脂、血钾等的变化.结果观察组降压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9% 比75.0%,P<0.01),治疗后ISI显著下降(55±16比48±13,P<0.05),血糖和血脂升高;其中29例患者停服吲哚帕胺后,ISI显著升高(P<0.01),血糖和血脂改善.对照组治疗后ISI显著升高(52±16比59±19,P<0.01),血糖和血脂改善.结论联合应用福辛普利和吲哚帕胺比单用福辛普利能更有效降低血压,但长期应用可加重高血压患者IR,恶化血糖和血脂代谢.而单用福辛普利能改善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血脂代谢.提示吲哚帕胺可诱发糖尿病,停服后部分患者糖耐量损害可以逆转.

    作者:章建梁;秦永文;郑兴;郑国龙;刘明;赵仙先;陈少萍;郭冀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基本医疗保险不同支付方式对贫困职工医疗服务的影响

    分析城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不同支付方式的运营以及贫困职工医疗服务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各种支付制度运行情况良好,其效率有进一步提高的潜力,不同支付方式对贫困职工医疗服务利用有间接影响.需继续完善各种支付制度,及时调整有关支付政策,加强对医院行为的监督力度.

    作者:迟慧;董素花;王文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腹痛误诊36例分析

    分析近10年来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36例患者的误诊情况,提出对腹痛进行鉴别诊断时,除考虑局部病变外,还应考虑全身性疾病和放射性神经痛.临床医师应扩大知识面,不要仅满足于消化系统疾病或急腹症的诊断.

    作者:杨崇美;朱强;李延青;刘吉勇;朱菊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几个重要的问题

    幽门蚴杆菌(Helicobacter pylore,Hp)发现至今已有20多年了,多年来Hp感染治疗的研究一直是Hp研究领域中的热点,但目前仍有许多争议性问题而导致了治疗中的困惑.

    作者:胡伏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蜂蜇伤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35例

    蜂蜇伤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现报告35例.1.资料与方法:本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7~69岁,平均(25±13)岁.

    作者:夏成云;周京国;李斌;宋明珠;伍尚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心血管疾病院前急救109例

    现代医学的发展和社区医疗的普及,使基层门诊处理急诊、抢救的机会越来越多,如何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减少院前抢救死亡事件的发生,是院前急救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我部自1996年1月~2004年1月共出诊抢救心血管病例109人次,现就其临床相关特点作如下分析.

    作者:李锁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迟发性脾破裂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迟发性脾破裂是由中央型破裂和包膜下破裂发展而成的真性破裂,约占外伤性脾破裂的15%[1].作者两院1998~2003年共收治迟发性脾破裂患者6例,报告如下.

    作者:高利丽;徐力;刘晓春;毕俊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小剂量利尿剂治疗糖尿病合并轻中度高血压112例

    用小剂量双氢克尿噻治疗糖尿病合并轻中度高血压112例.停用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双氢克尿噻25 mg/d, 每天测血压2次, 试验开始时和开始后每周测定1次血脂、血糖、血钾、尿酸、尿素氮.结果治疗第1周末、第8周末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血糖、血钾等指标无显著变化.

    作者:彭小雨;邱妙龄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美国WISCONSIN大学医学院与北京首都医科大学的家庭医生培训情况比较

    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及全科医学发展与已经开展数年的欧美国家相比明显缺乏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并借鉴国外全科医学教育与培训的先进经验,有助于提高我国全科医学教育与培训水平.

    作者:钱宁;杜雪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