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菊;金海清;罗本燕
某些抗癫痫药物治疗后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有关神经系统临床表现.托吡酯也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副作用,这是否与其对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有关?为此,我们对60例癫痫患儿托吡酯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了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胡之冬;吴俊庆;俞虹 刊期: 2004年第07期
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系同一系统疾病,两者统称为整体气道病[1].积极治疗过敏性鼻炎对有效控制哮喘发作有重要意义.为此,我科对40例哮喘伴过敏性鼻炎患儿进行两病同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陈明明;史晓霞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WT1基因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59例AML患者WT1基因的表达.结果 AML患者WT1基因的表达阳性率初发者(73.2%)与复发患者(75.0%)无差异,但均高于缓解患者(10.0%).WT1基因表达阳性患者的首次化疗缓解率(45%)低于WT1基因表达阴性患者(78%);首次化疗缓解率WT1基因相对表达量≥1的患者(22.2%)低于表达量<1的患者(57.1%).结论 WT1基因可能是AML患者的癌基因,与疾病的预后有一定关系,动态监测WTl基因的表达有助于临床判断预后和疗效.
作者:陆滢;金洁;徐伟来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坏疽性脓皮病(pyderma gangrenosum,PG)是一种少见皮肤病,以皮肤坏死、潜行性疼痛性溃疡为特点,并伴有发热等中毒症状和其他器官系统的慢性病变,如炎性肠病、关节病、血液病、糖尿病等.PG合并糖尿病较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石海兰;金永南;吕中法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一种病因和病理尚不十分清楚的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有学者认为其发生是由于黄斑部脉络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弥漫性功能失调导致的液体渗漏所致[1].患者感觉视物模糊,视物变形变小并伴色觉改变,急性期中心视野存在相对或绝对中心暗点,恢复期后可以恢复正常.但是对于病程长或反复发作的患者,中心视野可能遗留相对暗点.笔者通过Humphery自动视野计的黄斑阈值检查程序分别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黄斑光敏度检测,以了解患者黄斑视功能状况.
作者:陈峰;郑海华;杨顺海;章湘玮 刊期: 2004年第07期
青光眼眼内压升高是引起眼部症状及病理变化的重要原因,积极、快速地降低眼压可缓减视神经的损害.笔者采用前房穿刺术治疗14例经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眼压的青光眼患者,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胡勇平;项燕;张惠成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孕期肌注地塞米松对新生大鼠肺泡形态发育的影响.方法 16只SD孕大鼠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只,分别于孕18、19、20d肌注9g/L氯化钠溶液0.5ml和地塞米松0.8mg·kg-1·d-1,以9g/L氯化钠溶液稀释至0.5ml,足月自然分娩后取新生4、10、14日龄大鼠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肺泡形态学的改变,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同日龄新生大鼠比较,观察组肺泡间隔厚度、肺泡表面积/肺泡体积、肺泡数、次级隔高、次级隔数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肺泡面积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孕期肌注地塞米松可影响新生鼠肺泡形态发育,使呼吸膜面积减小,阻碍肺泡化.
作者:陈尚勤;李昌崇;陈超;郑亚兵;朱列伟;林振浪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SLE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且长期应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大大增加了结核感染的机会,而SLE合并结核感染往往缺乏典型症状,早期较难与活动期SLE鉴别,易造成误诊和漏诊.我院1997年1月至2003年10月共收治SLE合并肺结核27例,其中早期曾误诊为SLE合并肺部细菌感染6例,漏诊肺结核10例,误诊漏诊率达59%,现将16例误诊漏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永伟;韩咏梅;孙德本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在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实践中,由于对鉴定结论的异义而进行重复鉴定(称复鉴)的案件占鉴定总数的10%~30%9[1,2],3次及以上复鉴者大于7.1%[3],鉴定结论不一致的问题也日益突出.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及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申请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和复鉴的案例将进一步增加.为了解影响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结论一致性的因素,以减少鉴定结论的差异,提高鉴定质量,现就浙江省精神病鉴定专家委员会鉴定的130例资料作一分析.
作者:于恩彦;叶秀红;王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常并发不同程度的高凝状态,肾小球内纤维蛋白沉积和微血栓形成,故临床上常采用抗凝治疗[1].但普通肝素治疗易引起出血,临床监测繁琐,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是一种新型的抗凝剂,它与普通肝素相比具有生物利用度高,抗血栓作用强,对凝血系统影响小的特征.我们对53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激素加LMWH治疗,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周志宏;章圣泽;董芍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恶性淋巴瘤患者综合性治疗的重要手段.临床研究表明,高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恶性淋巴瘤患者的缓解率,延长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生长因子(rhG-CSF)广泛应用于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近,我们将国产rhG-CSF应用于2例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复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获得成功且未观察到明显的毒副作用.
作者:蓝建平;钱美华;汪涟明;孙酬经;杨天新;王文松 刊期: 2004年第07期
自从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国立心肺及血液研究中心(NHLBI)邀请有关专家提出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INA)以来,哮喘的管理和预防策略得到了不断的修改和完善.近该组织在全球范围进行的获得佳哮喘控制(Gaining Opti-mal Asthma Control,GOAL)临床研究中证实了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混合制剂在控制哮喘方面有更好的作用.我院儿科门诊从2002年7月至2004年2月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商品名舒利迭)吸入治疗中、重度哮喘45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对120名T2DM患者和50名健康人用颗粒增强免疫沉淀法测定超敏CRP(usCRP)及用高敏感B型超声仪测定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再根据所测usCRP水平将T2DM组分为低usCRP组(0~3mg/dl)80例,高usCRP组(3~10mg/dl)40例.结果高usCRP组较低usCRP组及正常对照组颈动脉平均IMT明显增厚(P<0.01),颈动脉斑块率也增高(P<0.01).在T2DM组,person相关分析显示,IMT与血清usCRP水平、糖尿病病程呈正相关(r=0.53、0.282,P<0.01、0.05);以IMT为应变量的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仅变量usCRP被选入模型,usCRP的偏回归系数b为0.036,P<0.001.结论 CRP与颈动脉IMT密切相关,提示CRP可能是导致T2DM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项危险因素.
作者:尤巧英;李成江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为观察Graves病患者外周血中CD5+B淋巴细胞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我们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Graves病患者药物治疗前后外周血CD5+B淋巴细胞,以探讨CD5+B淋巴细胞与Graves病病情活动的相关性.
作者:斯徐伟;詹乾钢;朱麒钱;官莉莉;俞钟明;楼大钧;金华伟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学不明的肠道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近年来认为肠黏膜免疫紊乱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中具有中心性地位,因而,针对介入免疫启动的生物学效应过程治疗IBD已成为研究热点.白介素(interleukin,IL)构成细胞因子网络在IBD炎症反应、免疫调节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国内外学者对IL在IBD中的生物学行为及特定靶向黏膜T细胞生物治疗IBD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项利娟;陈春晓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第2内含子VNTR(5-HTTVNTR)位点多态性与情感性精神障碍之间的分子遗传学联系.方法在中国汉族人群中,以情感性精神障碍核心家系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哈佛大学提供的遗传学研究用诊断性检查表(DIGS)自编家系调查表,采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并结合一些心理测评工具,以达到表型一致.在72个情感性精神障碍核心家系的222个家系成员(其中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56例,重性抑郁症34例)中,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5-HTTVNTR位点多态性与情感性精神障碍之间的分子遗传学联系进行了以家系为基础的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组和父母组之间无显著差异.GHRR和HHRR分析以及多等位基因ETDT统计分析也未发现存在连锁不平衡.5-HTTVNTR位点仅扩增出12和10拷贝两种形式的等位基因片段,其中等位片段12的频率为88%.结论 5-HTTVNTR位点多态性在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的发病中可能不起重要作用.
作者:高树贵;刘少文;蔡贵庆;刑玉华;姚宁 刊期: 2004年第07期
重症肌无力(MG)现今即便可通过检测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效价及单纤维肌电图(SFEMG)来诊断,重复神经刺激(repetitive nerve stimulation,RNS)仍是该类患者的诊断性检测手段[1].近研究发现,RNS在MG以外的可能累及神经肌肉传递的某些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2].笔者通过分析三角肌、肘肌不同刺激频率的检出阳性率,探讨RNS适宜的刺激频率及肘肌作为常规受检肌肉的可行性.
作者:张玲菊;金海清;罗本燕 刊期: 2004年第07期
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治疗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目前尚无统一的高效的治疗方案.笔者从1998年7月至2003年7月应用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方案治疗难治性白血病1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黎;匡跃敏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与胃肠功能障碍关系密切,两者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多脏器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目前,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现将1999年1月~2002年12月我科收治的42例新生儿HIE伴胃肠功能障碍患儿的临床特点分析报道如下,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蒋丽芳;杨连芳;刘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可在气管插管全麻下施行软腭前移手术治疗.但围麻醉期风险大、影响口腔手术视野且术后呼吸道管理难度大.我院于2001年7月始,对102例OSAHS患者采用了在0.2mg/kg氯诺昔康和0.6mg/kg哌替啶基础麻醉复合腭前神经及舌咽神经阻滞[1]和黏膜表面麻醉下,实施低温等离子射频组织消融(RFTVR)[2]一软腭前移术,结果满意.笔者就该手术的麻醉和镇痛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曹伟;侯铁宁;王宏伟;方晓;何非方;徐笑益;方向明 刊期: 200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