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丰
辅助性T细胞17(Th17)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效应T细胞亚群,该细胞由天然T淋巴细胞前体分化而来,具有独立的分化和发育调节机制,并特异性地产生白细胞介素17,在防御胞外病原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调节性T(Treg)细胞是一类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T淋巴细胞亚群,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是Treg细胞的特异性标志,通过细胞间接触依赖机制和抑制性因子依赖机制对效应T淋巴细胞起抑制作用.Th17细胞与Treg细胞的失衡是感染性疾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肺部细菌感染患者而言,针对其免疫异常的研究,有助于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为肺部感染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刘颖;周仪 刊期: 2012年第24期
CD151作为一个跨膜4超家族的细胞表面蛋白,具有调节肿瘤细胞的生长、侵袭、转移、黏附及促进肿瘤内血管的生成的重要作用,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因此,其在多种消化系统肿瘤中高表达,并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有密切的联系.现就近年来关于CD151的结构、作用及其与消化系统肿瘤关系的研究予以综述.
作者:麦桥勋 刊期: 2012年第24期
鼻窦内镜手术中出血的处理是个重要问题.严重的出血会使解剖标志难以辨认,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手术并发症风险.术者在解剖不清、模糊的术野中操作,产生严重的手术损伤和气房残留的风险增高.减少鼻窦内镜术中出血对保持术腔术野清晰、方便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十分重要.现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就鼻窦内镜围术期治疗、麻醉选择、手术器械选择、手术技巧等进行综述,探讨减少鼻窦内镜术中出血的策略,以期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
作者:王锦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一氧化氮(NO)在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门诊接受治疗的川崎病患儿3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硝酸酶还原法分别检测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中MMP-9和NO水平,同期检测同年龄段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 川崎病急性期患儿血清MMP-9和NO水平明显高于同年龄段健康儿童,川崎病组和健康组MMP-9含量分别为(765.33±178.31) ng/L和(380.43±138.24) ng/L,NO含量分别为(39.13±6.24) μmol/L和(32.1±3.08) μmol/L,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川崎病急性期患儿血清MMP-9和NO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64,P<0.01).结论 MMP-9和NO在川崎病急性期明显升高,两者在川崎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是川崎病早期重要的血清学标志.
作者:刘丽莎;戈建军;高岭;朱纯亮;钟天鹰 刊期: 2012年第24期
量子点是一类直径<100 nm的半导体纳米晶粒,是一种很有潜力的荧光标志物.量子点标记探针广泛应用于动物移植瘤的体内外研究,尤其是在肿瘤靶向成像、前哨淋巴结成像、血管成像、肿瘤标志物检测、肿瘤转移和治疗等方面.基于量子点技术在移植瘤动物模型中建立一种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的肿瘤检测体系,实时动态地监测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为量子点探针应用于临床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建立一个新的平台,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作者:李艳芬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比较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徐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n=43)和美托洛尔组(n=43),两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每搏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观察治疗后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改善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两组LVEDd、LVEDs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SV及LVEF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但卡维地洛组LVEDd减少及LVEF增加更显著(P<0.05).卡维地洛组NYHA心功能改善有效率显著高于美托洛尔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美托洛尔组(P<0.05).结论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效果优于美托洛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坤 刊期: 2012年第24期
长期以来,人们注意到性别差异以及两性之间在激素水平的差异,是形成两性之间心血管疾病不同发生率、不同疾病进展乃至不同预后转归的原因.鉴于此,对绝经后女性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绝经后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并对实际病例也产生一定的治疗作用.但雌激素本身广泛的作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高乳腺癌和高子宫内膜癌发生率严重限制了雌激素替代疗法的应用.现代药物研发注重保留雌激素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同时去除其不良的刺激组织增生作用,开发了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并将其应用于雌激素替代疗法,以发挥其对绝经后女性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作者:孟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对温州市区固定献血者人群分布调查,为建立一支固定献血者队伍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献血次数与年龄、血型的关系,对固定献血者人群与其中成分献血者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不同年龄固定献血者献血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型固定献血者献血次数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献血者与参与成分献血人群在职业与文化程度分布情况有差别.结论 加大宣传,明确招募固定献血者与成分献血者目标人群,可以提高固定献血者招募效率,巩固并扩大固定献血者队伍.
作者:谢熙熙;苏虹;陈通;陈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缺血性心脏病以及心脏手术后心功能不全的主要病理基础.寻找有效的心肌保护措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重要意义.各种心肌保护措施,如心脏停搏液、缺血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等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ATP敏感性钾通道在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的心肌保护策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心肌保护的重要作用机制.
作者:李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共同的病理基础,近年来中药在治疗肝纤维化中有明显优势,随着对中药成分研究的深入,中药提取物的研究已成热点,其实验研究作用显著或临床应用疗效较好,呈现了广阔的前景.现将近年来常用来研究或治疗肝纤维化的九味中药的提取物在防治肝纤维化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进一步为临床用药和新药的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王一丹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吸切器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63例4 ~12岁腺样体肥大的患儿行鼻内镜下吸切器吸切治疗,所有病例鼻咽侧位片示腺样体厚度/鼻咽腔前后径≥0.71,纤维鼻咽镜检查腺样体阻塞后鼻孔的程度Ⅲ°52例;Ⅳ°11例.其中以鼻塞、流涕首诊15例,睡眠打鼾、憋气、张口呼吸39例,听力下降9例.11例并发扁桃体Ⅲ°,肥大者予以切除,3例鼓室积液同期行鼓膜置管术.结果 9例伴分泌性中耳炎复查声导抗鼓室功能曲线均呈A型,语频听力恢复到发病前水平,12例鼻腔通气正常,3例明显改善,37例睡眠打鼾和张口呼吸症状消失,2例好转.全部患儿术后无大出血、无鼻咽粘连和损伤等症状.结论 手术是治疗临床症状明显的腺样体肥大的较好手段,鼻内镜下吸切器行腺样体切除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视野清晰、创伤小、出血少、不易残留、治疗效果好等优点,可以推广.
作者:邵鑫;张维天;吴涛;陈瑶 刊期: 2012年第24期
S100蛋白家族是一个钙结合蛋白家族,钙离子在体内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改变钙离子的浓度可激发多种生理反应,而钙结合蛋白是钙离子执行生理功能过程中的关键成分,S100蛋白通过对钙离子的调节及与靶蛋白的相互作用在体内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S100A12在炎症调节中起关键作用,参与机体的免疫防御反应或炎性反应等,在炎症性肠病、关节炎、心血管疾病等许多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慕然 刊期: 2012年第24期
微小核糖核酸(miRNA)是一种近年来发现的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非编码调控RNA,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在转录后水平上调控基因的表达.不同 miRNA在炎性反应以及组织缺血/再灌注(I/R)过程中的表达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炎性反应是介导I/R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一现象初步揭示了miRNA在I/R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深入研究将miRNA早期诊断和治疗I/R损伤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邓君 刊期: 2012年第24期
腹腔镜技术是微创外科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腹部外科手术中已经得到广泛开展,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更好地发展,现介绍国内外单孔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开展现状,对经脐单孔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诞生背景、发展过程、应用前景、优缺点以及相关适应证和禁忌证进行全面阐述.
作者:肖功亮 刊期: 2012年第24期
Galectin-3 是半乳糖凝集素家族中的一员,能通过其糖识别域与细胞内糖蛋白、细胞表面分子和细胞外基质蛋白相互作用,参与胚胎着床、胚胎发生和胎盘形成等过程,与妊娠成功建立和维持密切相关.凋亡抑制蛋白Bcl-2与Galectin-3有明显的序列相似性,可能存在共同细胞凋亡通路,在人早孕过程中参与了绒毛滋养层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子宫内膜蜕膜化的过程,在绒毛的发生、发育、胎盘形成和组织结构改建及功能完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徐耀辉 刊期: 2012年第24期
咪唑斯汀是第二代新型抗组胺药物,对H1受体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和特异性,其抗组胺作用不仅起效快,而且持续时间长,药效能维持24 h,且无抗胆碱、抗肾上腺素及抗5-羟色胺活性.如今,咪唑斯汀被广泛应用于皮肤科各种疾病的治疗中,如急性及慢性荨麻疹、湿疹、各种皮炎等.现就近年来此药在皮肤科临床应用中的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徐敏;乔亮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慢性胆囊炎湿热证经中药利胆汤治疗后黄腻苔变化,探讨黄腻苔变化在中药治疗慢性胆囊炎湿热证临床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将52例慢性胆囊炎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7)和对照组(n=25),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抗炎、解痉等)的同时口服利胆汤;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服药2周后的黄腻苔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舌苔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且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胆汤对慢性胆囊炎湿热证黄腻苔有显著的消退作用,且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晨光;封光男;吴京涛;刘绍辉;王海;李月廷 刊期: 2012年第24期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肝癌的基础与临床治疗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外科手术仍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手段,肝移植是唯一能治愈肝癌的疗法,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是当前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非手术患者的首选,疗效肯定,综合序贯治疗可提高介入疗法的疗效.索拉菲尼是首个被批准用于治疗晚期肝癌的标准药物.现就目前常用的现代医学治疗方法进行总结,探讨其适用范围及优缺点.
作者:黄赞松;仇仪英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芦山县血吸虫病调查中抽样村的技术指标和代表性.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3个样本村,分析其涵盖的各项技术指标特点.结果 抽样村表现出不同的流行类型、综合疫情程度和地理位置分布、山脉、水系及无急性血吸虫患者发生的年限,具有一定规模且相对稳定的常住人口数,近5年内均无感染性钉螺检出,防治措施各有侧重.结论 抽样村具有对总体的代表性,能较全面地反映芦山县血吸虫病流行区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作者:祝继英;王承祥;汪世忠;王朝富;罗小莉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评价乳酸及乳酸清除率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观察183例ARDS患者入重症监护病房(ICU)即刻及24 h血乳酸水平、24 h乳酸清除率、临床及预后相关资料.按28 d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28 d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其差异性,并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评价24 h乳酸清除率与ARDS患者预后的关系;进一步将存活患者分为乳酸升高组和正常组,比较其差异性.结果 死亡组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但两组即刻血乳酸值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组患者24 h乳酸清除率较存活组明显下降(P<0.05);以24 h乳酸清除率>30%作为生存预测的界点,灵敏度为64.1%,特异度为81.7%.在存活患者中,血乳酸升高组的ICU住院天数及机械通气时间明显长于正常组(P<0.05).结论 血乳酸水平及24 h乳酸清除率与ARDS患者预后相关,其可以预测ARDS患者的预后.
作者:刘壮;段美丽;李昂 刊期: 2012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