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外科中脑血管痉挛的现代诊治

李斌;谭卫

关键词:神经外科, 脑血管痉挛, 诊断, 治疗
摘要:脑血管痉挛(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尽管对CVS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红细胞分解产物、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以及血管损伤在其中起关键作用.脑血管造影仍然是诊断CVS的金标准,但经颅多普勒、MRI和CT等无创性手段在SAH和CVS诊断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其治疗也取得一些进展.本文对CVS的现代诊治进行综述.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JC3000·B型仿真模拟系统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国家赋予教学医院救死扶伤和教书育人两个职能,而它在新时期与患者的维权发生了激烈的冲击,考虑到学生能力和经验的缺乏以及患者的安全需要,许多临床病例不能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实际操作,理论和实践难以结合.在临床实验实习教学中,使用模拟系统进行训练,可以使医学生在反复练习中掌握临床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实际工作的需要.

    作者:刘宾娜;徐敏;李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NMDA受体亚基的研究进展

    NMDA受体是包含谷氨酸和甘氨酸结合位点的配体门控性离子通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传递和突触可塑性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已证实的3种NMDA受体亚基,在体内有着不同的分布和功能,通过基因的选择性剪切可产生多种亚单位,组成不同构成的异聚体.NMDA受体是具有多个不同结合位点的大分子复合物,其生理特性同异聚体通道的装配密切相关.神经元中NMDA受体不同亚单位的构成及分布将会影响通道的活性和信号转导.

    作者:吴涛;王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神经外科中脑血管痉挛的现代诊治

    脑血管痉挛(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尽管对CVS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红细胞分解产物、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以及血管损伤在其中起关键作用.脑血管造影仍然是诊断CVS的金标准,但经颅多普勒、MRI和CT等无创性手段在SAH和CVS诊断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其治疗也取得一些进展.本文对CVS的现代诊治进行综述.

    作者:李斌;谭卫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医学英语教学

    医学英语水平直接影响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的深造和发展.医学院校应该借助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加强专业英语教学,这样做可以打破医学英语教学单一方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形成交互式的新型教学模式.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的医学英语教学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创造了一个真实的教学场景,提高学生对医学英语的学习兴趣,保证医学英语教学的良好效果.

    作者:杨琳;闫秀静;王丽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升麻药理学活性研究进展

    升麻族植物在我国资源丰富、分布广泛、药用历史悠久.近年来,从升麻族植物中提取出了许多具有独特药理学活性的化合物,具有抗病毒、抗肿瘤、调节内分泌、抗骨质疏松、消炎等多种活性,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升麻族植物的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学活性及存在的问题予以综述.

    作者:吴德松;卿晨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牙外伤固定技术的研究现状

    牙外伤是口腔科中常见的急诊病种,可靠的固定技术是治疗牙外伤的关键.现代的牙外伤固定技术利用酸蚀后釉质-树脂之间的黏接特性,对外伤牙进行弹性固定,促进患牙的牙髓、牙周组织的恢复.目前的牙外伤黏接固定装置包括钢丝-树脂黏接固定夹板、正畸固定装置、专用黏接钛板、玻璃纤维夹板等,其固定外伤牙的效果在实验室研究及临床应用中都获得了肯定,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钢丝结扎夹板固定技术.

    作者:梁非照;雷荣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及治疗

    胎儿宫内窘迫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如果处理不及时常导致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是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人类基本素质降低的主要原因.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大多是可以发现、预防和治疗的.治疗胎儿宫内窘迫,提高宫内复苏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完善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措施,对提高围生儿的存活率及其生存质量有重要的临床和现实意义.

    作者:孔双;马生秀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血红素加氧酶对肝硬化肾脏血流的影响机制

    肝硬化时肾功能损害的原因未明,可能由于严重的肝功能障碍而导致肾脏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所致,随着肝硬化病程加深,肾血管收缩逐渐加剧,肾血管阻力增加.血红素加氧酶(HO)可能对肝硬化肾脏的血流调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HO及肝硬化肾脏的血流变化对提高肝肾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改善肝肾综合征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利娜;姜慧卿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是育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疾病,PCOS患者以长期不排卵或稀发排卵、卵巢多囊性增大、高雄激素血症为基本特征,临床表现异质性.PCOS不仅涉及生殖系统,而且是一个复杂的多系统综合征.近年愈来愈多的研究发现,PCOS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目前许多学者对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机制,诊断方法及治疗做了大量的研究,现对其予以综述.

    作者:谢文玲;蒋凤艳;黎红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抗耐药菌中草药成分的研究进展

    耐药菌,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出现是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临床后产生的越来越严重的难题:普通抗生素难以奏效,虽然万古霉素是MRSA感染的有效的抗生素,临床上广泛应用可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而且对万古霉素耐药的细菌已见报道.由抗生素应用引起的耐药性问题使国内外医药界把注意力转向具有抗菌活性的中草药,如何从中草药中筛选出抗耐药菌的活性成分引起更多的关注,本文介绍抗耐药菌中草药成分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树玲;左国营;徐贵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 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157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甲氨蝶呤50 mg/m2单次肌内注射;观察组82例:甲氨蝶呤 50 mg/m2单次肌内注射并口服米非司酮,定期监测血β-HCG水平及阴道B超监测包块情况直至正常.结果 治愈率对照组76.0%,观察组81.7%,经χ2检验 P >0.05,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较对照组能明显缩短血β-HCG降至正常所需的时间,减少住院日,经χ2检验 P <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能明显缩短血β-HCG转阴时间、平均住院日,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雷贝拉唑预防慢性肾衰竭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对慢性肾衰竭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 2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雷贝拉唑20 mg,每天1次口服,疗程l周.于用药前24 h至用药后72 h连续监测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和胃内pH的变化.结果 雷贝拉唑组患者无呕血和黑粪出现,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黑粪,发生率为15.4%.用药后,治疗组患者的胃内pH 和pH>3、pH>4、pH>5的时间百分比均显著升高( P <0.05),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雷贝拉唑均能升高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胃内pH,对慢性肾衰竭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有预防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黄文硕;盛平;容海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锌α2糖蛋白与脂代谢和胰岛素抵抗

    锌α2糖蛋白存在于人血浆和多种体液中,近发现也可由脂肪细胞分泌,是一种新的脂肪因子.锌α2糖蛋白对于脂代谢有重要的影响,能促进脂肪分解和利用;同时也与其他细胞因子相互作用.脂代谢障碍和脂肪因子所导致的胰岛素抵抗在肥胖病、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中有重要作用.因此,锌α2糖蛋白的研究有助于为这些疾病诊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施良;陈军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病研究进展

    非乙醇性脂肪肝作为肝硬化和终末期肝病的病因之一,在临床上日益受到重视.时至今日,非乙醇性脂肪肝在发病机制方面仍有许多问题尚未阐明,在临床治疗上也缺乏相应的特效药物.本文从现代医学与中医学两个方面深入探讨了脂肪肝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诊断,以及应用药物治疗脂肪肝的新进展.认为只有中西医结合,才能使非乙醇性脂肪肝的治疗获得新的突破.

    作者:徐晶莹;朱肖鸿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原发病与兼症的时空观

    3 年龄、时空与疾病人的一生寿命可长可短,由出生分秒至寿终正寝百年计算,生命过程中均处于不同的空间,受着不同的自然环境、社会制度、文化宗教的影响.同时同一个人由出生到死亡约百十年间,其自身个体有明显差异,由新生儿、幼儿、儿童、少年、青年、成年、老年前期、老年,不同时期的个体又是一个新空间.同一疾病在不同时期人生阶段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血脂在非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现状

    血脂学是一门涉及多个专业的边缘学科.近年来由于血脂异常的发生率迅速增加,血脂的临床研究不仅在传统的心血管领域得到长足发展,而且在创伤、感染、肿瘤等非传统领域也备受关注.本文就目前血脂在非传统领域临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刘舰杭;欧阳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浅谈贵阳地理信息系统在疾病控制中的应用

    为了探索地理信息系统在疾病控制领域的应用,提高疾病应急处理效率.2007年贵阳市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结合数字社区资料,研发了贵阳地理信息系统,包括应急指挥系统、GIS触摸屏系统、数字社区服务系统、防洪决策系统、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等子系统,帮助人们将电子表格和数据中无法看到的数据之间的模式和发展趋势以图文的形式清晰直观地表现出来,进行空间可视化分析,实现数据可视化,从而满足决策多维性的需求.

    作者:李家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进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具有高发病率、高致盲率.DR的发生可能与多元醇通路激活、细胞因子、蛋白质的非酶糖基化、糖化血红蛋白(GHb)、高血糖记忆及易感基因等有关.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视觉诱发电位是诊断DR的新的手段.非增生期DR的治疗主要包括血糖、血脂及血压控制,糖基化终产物(AGE)抑制剂、蛋白激酶C抑制剂和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治疗.当DR进入增生前期及增生期时,视网膜光凝和玻璃体手术成为主要治疗手段.新的药物为中晚期DR治疗提供了帮助.

    作者:张保琴;胡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人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2研究进展

    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是细胞内惟一合成胆固醇酯的酶,在细胞和生物体胆固醇代谢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存在两种基因编码的ACAT(ACAT1和ACAT2).ACAT2选择性地在肝脏及小肠细胞中表达,参与胆固醇的吸收和载脂蛋白的装配.本文主要介绍ACAT2的生理功能和病理作用,概述ACAT2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慧元;马丽雅;张权;王楠;李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阻隔材料预防肌腱粘连的研究进展

    随着对肌腱愈合过程认识的不断深入及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肌腱修复后预防粘连的材料越来越多.局部应用防粘连屏障物预防肌腱粘连因效果肯定、使用方便、全身不良反应轻受到重视,各种阻隔材料各具有优缺点.本文就可吸收材料、不可吸收材料、生物材料等阻隔材料预防肌腱粘连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予以综述.

    作者:宋根套;赵胡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