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辉;黄宝生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T1-AA)通过类血管紧张素Ⅱ的激动效应,激活活性氧簇和炎性反应,使滋养细胞侵袭变浅,胎盘血流量减少和胎盘血管硬化.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使机体处于抗血管发生状态,滋养细胞浅植入和不正常的子宫胎盘血管抵抗.AT1-AA可能促进sFlt-1的产生,共同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深入研究AT1-AA和sFlt-1的相关性,对了解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及预测、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邱中原;胡继芬 刊期: 2009年第17期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发病率正逐年上升,临床多使用药物治疗.二膦酸盐类药物作为骨质疏松治疗药物中研究全面、疗效确切的药物,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本文对二膦酸盐类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的研究情况作了概述,介绍了其化学结构及分类、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常用品种等情况.
作者:蒋秋瑾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评价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7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卡维地洛治疗组和基础治疗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左心室功能和病情变化.结果 在试验结束后,两组的射血分数均增高,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及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均减少;但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在卡维地洛组的改变更明显.结论 在积极控制血压及纠正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是安全和有效的.
作者:李青;陈丽英;郑强荪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炎性肠病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在世界各国普遍流行,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炎性肠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所广泛接受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牛奶及油炸饮食、吸烟、饮酒、精神紧张、麻疹疫苗接种、阑尾切除术等,本文综述了这些因素在炎性肠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陈明;王承党 刊期: 2009年第17期
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阿司匹林抵抗是指患者规律服用常规剂量的阿司匹林仍不能减少临床动脉血栓栓塞性缺血事件的发生,其可能机制包括依从性差、药物剂量不足、肠道吸收减少、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相关基因多态性、血小板更新加快、血栓素生成旁路途径等.明确抵抗机制并在临床上采取措施减少阿司匹林抵抗,将使广大患者获益,本文就近年来有关阿司匹林抵抗机制的新进展和新认识予以综述.
作者:龚志刚;张程立 刊期: 2009年第17期
股骨头坏死是骨伤科的一种多发病、难治病,其病程长,致残率极高.而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更是病因复杂,起病隐匿,常不能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随着病情加重,终导致髋关节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本文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进一步了解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一般发病情况,明确主要致病因素的发病趋势,为其诊断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
作者:刘铁钢;陈卫衡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妊娠期肾病综合征对胎儿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08年7月大理州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妊娠期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 妊娠期肾病综合征发病孕周小,平均31.7周,早产45例,早产率91.8%(45/49);小于胎龄儿44例,占89.8%(44/49);新生儿窒息26例,窒息率为53.09%(26/49);呼吸窘迫综合征6例,新生儿死亡4例,病死率为8.16%(4/49).结论 妊娠期肾病综合征病情重,对围生儿危害极大,应重视对其早期防治.
作者:张碧藻;杨宗梅;段元元;茶一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LRI)的疗效及细菌对该药的耐药性.方法 LRI住院患者114例,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治疗有效率为91.2%,分离出33株致病菌,药物敏感率为75.7%,中度敏感率为15.2%,耐药率为9.1%.结论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LRI临床疗效好,细菌耐药低,是一种抗菌谱广、杀菌作用强的抗生素.
作者:杜运华;傅振英;吴迪 刊期: 2009年第17期
近几十年来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胆石成因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对胆汁成分的改变、细菌感染、致石基因、促成核因子和抗成核因子的失衡病理因素作了较多研究.从全世界范围来看,胆囊结石主要为胆固醇结石.该综述将从以上方面对胆固醇结石的发生机制进行阐述.
作者:倪健彬;徐松波;李波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提高对真菌性鼻-鼻窦炎的诊治水平.方法 31例患者术前均行CT检查;全部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对于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行鼻窦清理术;对于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除手术治疗外,给予抗真菌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均经病理检查确诊,随访6个月至3年无复发.结论 本病需病检确诊;CT对并发骨质破坏者及鼻窦恶性肿瘤有诊断价值;上颌窦根治术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
作者:张翔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典型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传统疗法以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或免疫抑制剂为主,虽然能够延长存活期限,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严重不良反应,特别是感染,给治疗带来很多困难.因此,研究更多经济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仍为当务之急.目前国内外已有用三氧化二砷(As2O3)对SLE动物模型治疗的研究,现将As2O3对SLE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庞贵秀;郑文军 刊期: 2009年第17期
三酰甘油贮存在哺乳动物细胞内脂滴中,脂滴表面镶嵌着多种蛋白,对脂滴功能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因此脂滴也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一种代谢活跃的细胞器.新近的研究表明脂滴表面PAT家族蛋白perilipin对脂肪细胞内三酰甘油的代谢起全局性调控作用,本文就脂肪细胞内perilipin的功能予以综述.
作者:刘梅芳;朱苏红;王俊杰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双歧杆菌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生物学屏障、控制内毒素血症、预防和治疗细菌性腹泻、抗肿瘤、营养、延缓衰老等作用.双歧杆菌及其表面分子脂磷壁酸、细胞壁肽聚糖已广泛用于抗感染、抗肿瘤、免疫调节等的研究,尚未发现其在应用中有任何不良反应.国内外学者对双歧杆菌预防和治疗疾病,营养和保健的功效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普遍认为对双歧杆菌生态制剂的开发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者:张玲 刊期: 2009年第17期
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检索和归纳,回顾并总结了缺血性脑损伤时脑脊液中各种离子的变化情况.发现脑脊液中各种离子的变化与缺血性脑损伤病理过程有重要的相关性,因此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将为进一步开展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提供借鉴.
作者:齐悦如;潘彦舒 刊期: 2009年第17期
肝纤维化是各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肝病的共同转归.慢性肝病的处理与预后取决于肝纤维化的程度.虽然肝活检是评估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仍有其一定的技术局限性与风险,由此导致了无创评估肝纤维化技术的发展.本文就这些无创检测和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及应用与局限予以综述.
作者:陈靖;江家骥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心力衰竭患者血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并能较好地反映左室功能状态.
作者:吴振西;尹欣;王联发;陈训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喉罩在临床麻醉呼吸管理中随着工艺的不断改进和使用经验的不断积累,使其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尽管从用量上看,用于小儿的喉罩仅为成人型喉罩的1/5,但其在小儿呼吸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是很关键的,不容忽视.本文就喉罩在小儿麻醉复苏中的应用现状、喉罩的置入及应用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予以综述.
作者:王勇;马武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麻醉深度监测对提高麻醉质量,保障患者的围术期安全与康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适当的麻醉深度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创造良好手术条件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定量化的检测方法 以其直观方便将成为新的趋势.本文对临床常用的麻醉深度监测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周辉;黄宝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环氧化酶(COX)是一种花生四烯酸代谢限速酶,其中一种同工酶环氧化酶2(COX-2)通过多种途径参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并和预后密切相关.微血管及微淋巴管的生成在食管癌的生成和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COX-2可能通过促进微血管及微淋巴管的生成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与发展.本文就COX-2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与食管癌组织中微血管及微淋巴管生成的关系予以综述.
作者:李震;杨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和病理性血栓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血小板活化参与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他汀类药物为内源性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随着他汀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其效应已不局限于调脂作用.近年一系列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在有效调节脂代谢的同时,还可通过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释放等途径降低高脂血症患者的血小板活性.后者可能与他汀类药物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有一定关系.
作者:贾圣英;黄全跃 刊期: 2009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