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期肾病综合征对胎儿的影响

张碧藻;杨宗梅;段元元;茶一麟

关键词:妊娠期肾病综合征, 重度子痫前期, 胎儿, 预后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妊娠期肾病综合征对胎儿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08年7月大理州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妊娠期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 妊娠期肾病综合征发病孕周小,平均31.7周,早产45例,早产率91.8%(45/49);小于胎龄儿44例,占89.8%(44/49);新生儿窒息26例,窒息率为53.09%(26/49);呼吸窘迫综合征6例,新生儿死亡4例,病死率为8.16%(4/49).结论 妊娠期肾病综合征病情重,对围生儿危害极大,应重视对其早期防治.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体外射频热疗仪治疗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体外射频热疗仪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和前列腺痛(PD)的疗效.方法 采用体外射频热疗仪治疗NPB和PB患者,射频热疗仪工作频率为433 MHz,治疗温度为47℃,每次治疗时间为30 min,1次/d,连续治疗5次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多4个疗程.结果 本组215例患者,显效139例(占64.7%);有效58例(占27.0%);无效18例(8.3%),总有效率为91.7%.结论 体外射频热疗仪治疗NPB和PD安全,疗效好,患者无痛苦及无任何不适感.

    作者:林伟;黄海鹏;黄辉;孟栋良;何洁卿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102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进行穿刺引流清除血肿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102例与内科保守治疗84例作对照.结果 微创治疗组患者存活率与内科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生存者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微创治疗颅内血肿是一种抢救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 .

    作者:李利中;赵施竹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血清胱抑素C在肾功能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 证实血清胱抑素C是反映肾功能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方法 用颗粒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胱抑素C的浓度,同时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肌酐清除率.结果 125例肾脏疾病患者根据肌酐清除率的范围不同分成的4组中,血清胱抑素C异常检出率为56.52%、77.61%、100.00%和100.00%.结论 胱抑素C在肾病患者肾功能不同损害期均能准确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尤其能敏感提示早期肾功能损害,可成为判断肾功能损害程度的敏感指标.

    作者:金鲜花;齐艳春;陈美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心力衰竭患者血脑钠素与心功能相关研究

    心力衰竭患者血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并能较好地反映左室功能状态.

    作者:吴振西;尹欣;王联发;陈训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慢性肝病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的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是各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肝病的共同转归.慢性肝病的处理与预后取决于肝纤维化的程度.虽然肝活检是评估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仍有其一定的技术局限性与风险,由此导致了无创评估肝纤维化技术的发展.本文就这些无创检测和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及应用与局限予以综述.

    作者:陈靖;江家骥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阿司匹林抵抗机制的新认识

    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阿司匹林抵抗是指患者规律服用常规剂量的阿司匹林仍不能减少临床动脉血栓栓塞性缺血事件的发生,其可能机制包括依从性差、药物剂量不足、肠道吸收减少、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相关基因多态性、血小板更新加快、血栓素生成旁路途径等.明确抵抗机制并在临床上采取措施减少阿司匹林抵抗,将使广大患者获益,本文就近年来有关阿司匹林抵抗机制的新进展和新认识予以综述.

    作者:龚志刚;张程立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及诊断治疗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中老年多发病,始于青少年,发病于中老年,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折是老年人致残的重要因素.人体骨密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遗传、种族、年龄、营养、激素水平、环境、运动以及生活方式等.雌激素水平是影响女性骨密度的重要因素,随着女性一生中激素水平的变化骨密度发生明显改变.体质量尤其是人体瘦体质量成分与骨密度呈正相关.环境因素对骨密度的影响研究日益引起重视,如铅、镉、铝、钙等对骨密度的影响通过单一或协同作用发挥影响.

    作者:董瑞;崔宇洁;左海燕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麻醉与围术期脑电监护的相互影响

    围术期的脑电监测与多种麻醉药之间相关,因手术刺激而变化,能反映患者围术期的意识状态、镇静程度、应激反应水平等变化,有助于指导围术期麻醉用药,脑电监测在研究患者围术期功能状态变化上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常用的脑电监测有一定局限性.本文旨在对脑电图监护与麻醉的相互关系以及围术期应用予以综述.

    作者:张彦;梁禹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股骨头坏死是骨伤科的一种多发病、难治病,其病程长,致残率极高.而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更是病因复杂,起病隐匿,常不能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随着病情加重,终导致髋关节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本文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进一步了解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一般发病情况,明确主要致病因素的发病趋势,为其诊断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

    作者:刘铁钢;陈卫衡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调节性T细胞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根据来源可将调节性T细胞分为天然调节性T细胞和获得性调节性T细胞,其表达多种特殊标志物,如CD25、CD127、Foxp3等,其中具特异性的是Foxp3.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体内的调节性T细胞的频率升高,与HBV DNA载量、HBeAg呈正相关,并且能抑制HBV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分泌,在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林锦清;江家骥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AT1-AA和sFlt-1与子痫前期的关系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T1-AA)通过类血管紧张素Ⅱ的激动效应,激活活性氧簇和炎性反应,使滋养细胞侵袭变浅,胎盘血流量减少和胎盘血管硬化.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使机体处于抗血管发生状态,滋养细胞浅植入和不正常的子宫胎盘血管抵抗.AT1-AA可能促进sFlt-1的产生,共同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深入研究AT1-AA和sFlt-1的相关性,对了解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及预测、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邱中原;胡继芬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异硫氰酸苄酯的防癌抗癌作用与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异硫氰酸酯类(ITCs)是十字花科植物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防癌抗癌作用.极具营养价值的热带水果番木瓜中也含有此类成分--异硫氰酸苄酯(BITC),且含量较高.本文对BITC在防癌抗癌方面的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途径及植物分布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开发BITC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泽友;沈文涛;周鹏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麻醉深度监测的研究进展

    麻醉深度监测对提高麻醉质量,保障患者的围术期安全与康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适当的麻醉深度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创造良好手术条件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定量化的检测方法 以其直观方便将成为新的趋势.本文对临床常用的麻醉深度监测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周辉;黄宝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真菌性鼻-鼻窦炎3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提高对真菌性鼻-鼻窦炎的诊治水平.方法 31例患者术前均行CT检查;全部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对于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行鼻窦清理术;对于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除手术治疗外,给予抗真菌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均经病理检查确诊,随访6个月至3年无复发.结论 本病需病检确诊;CT对并发骨质破坏者及鼻窦恶性肿瘤有诊断价值;上颌窦根治术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

    作者:张翔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喉罩在小儿麻醉复苏中的应用进展

    喉罩在临床麻醉呼吸管理中随着工艺的不断改进和使用经验的不断积累,使其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尽管从用量上看,用于小儿的喉罩仅为成人型喉罩的1/5,但其在小儿呼吸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是很关键的,不容忽视.本文就喉罩在小儿麻醉复苏中的应用现状、喉罩的置入及应用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予以综述.

    作者:王勇;马武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双歧杆菌作用的研究进展

    双歧杆菌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生物学屏障、控制内毒素血症、预防和治疗细菌性腹泻、抗肿瘤、营养、延缓衰老等作用.双歧杆菌及其表面分子脂磷壁酸、细胞壁肽聚糖已广泛用于抗感染、抗肿瘤、免疫调节等的研究,尚未发现其在应用中有任何不良反应.国内外学者对双歧杆菌预防和治疗疾病,营养和保健的功效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普遍认为对双歧杆菌生态制剂的开发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者:张玲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我国院内获得性肺炎诊治现状

    院内获得性肺炎是常见的院内获得性感染,在我国医院感染类型中居首位,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住院时间长,增加医疗费用,而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加使治疗困难.因此在临床上有必要尽快明确诊断,根据院内获得性肺炎病原谱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估计可能的病原菌,制订经验性的初始抗菌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同时加强预防HAP发生的措施以降低其发病率.

    作者:金咏絮;林其昌;黄志华;陈公平;林晓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药物抗肝纤维化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早期阶段,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途径,也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因此阻断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对于慢性肝病的治疗和预后十分重要.所以人们对抗肝纤维化药物的研究十分重视,本文对近年来抗肝纤维化药物的研究予以综述.

    作者:董向前;段丽平;马岚青;梁兵;缪应雷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孕前肥胖及孕期体质量增加过多与妊娠结局

    产妇中,体质量超标和肥胖与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子痫、剖宫产和巨大儿相关,妊娠肥胖逐渐增多,不良妊娠结局增加,已引起多方关注.本文复习近几年相关文献,综述妊娠肥胖相关的生理、病理变化及妊娠肥胖妇女妊娠期、分娩期及远期母儿风险,提示肥胖妇女妊娠控制体质量增长或体质量不增可能会有较好的妊娠结局.

    作者:肖建平;许建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三氧化二砷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典型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传统疗法以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或免疫抑制剂为主,虽然能够延长存活期限,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严重不良反应,特别是感染,给治疗带来很多困难.因此,研究更多经济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仍为当务之急.目前国内外已有用三氧化二砷(As2O3)对SLE动物模型治疗的研究,现将As2O3对SLE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庞贵秀;郑文军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