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进展

尔兆娟

关键词:脑卒中, 痉挛性偏瘫, 针灸治疗
摘要:近年来,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治疗受到重视,针灸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报道较多,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现状和进展,从取穴、针法、针灸结合其他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认为针灸能够缓解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状态,而且疗效好、无不良反应,并提出优化选穴、规范临床试验设计、统一疗效标准、进行机制研究等建议.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TCD评价的脑血管储备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

    脑血管储备是指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脑血管通过自身调节维持正常稳定脑血流的能力.经颅多普勒作为一种非损伤性超声检查,可用来评价脑血管储备,具有简便、无创、价格低廉、可重复等特点,能够有效地监控脑血管储备功能,对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以及预后和疗效的评价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贾艳红;李月春;张京芬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及曲张程度的无创性指标分析

    脏厚度及外周血象可为判断门静脉高压提供参考,但无创性单一指标不能准确判断有无食管静脉曲张及其程度.

    作者:毛朝亮;周力;谭莹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氯胺酮与异丙酚联合罗哌卡因用于小儿疝麻醉的临床研究

    氯胺酮总用量少,母子分离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术后哭闹时间短均少于K组,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胺酮和异丙酚静脉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用于小儿疝手术,麻醉更平稳,苏醒快,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刘勇;吕志平;曹娟;黄泽飞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盐酸替罗非班在冠心病治疗中的进展

    抗血小板治疗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盐酸替罗非班是一种新型可逆性非肽类血小板表面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竞争性抑制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的结合,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时间,抑制血栓形成.近年来该药广泛应用于冠心病治疗,特别是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极具前途的抗血小板药物.

    作者:王雪梅;李鹏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蛋白激酶C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蛋白激酶C属于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家族成员,在各种生命现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调控细胞整个生长周期,表达异常会对神经细胞造成毒性,甚至导致细胞凋亡.本文介绍蛋白激酶C在调控神经细胞增殖与凋亡、发挥神经细胞损伤保护及抑制神经毒性中的作用,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为了解蛋白激酶C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作者:杨红;董海松;林逸玲;周天鸿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脑电图监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

    接地反映脑细胞的功能状态及损害程度,对早期发现窒息缺氧后脑功能异常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静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聚硅酮在瘢痕防治中的作用机制和应用

    瘢痕形成是组织创伤修复的正常过程,但过度瘢痕增生和瘢痕疙瘩给患者带来心理、身体、容貌上的缺陷.硅胶制品应用于瘢痕的防治日益受到重视.本文较系统阐述了其作用机制和使用范围,并对其疗效予以客观评价.

    作者:李俊男;刘流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白细胞介素6与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6(IL-6)是白细胞介素家族中多功能的细胞因子,也是机体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中的关键成分.IL-6在调节神经递质和神经内分泌,影响神经细胞膜稳定性及神经细胞凋亡等方面,广泛参与了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理生理过程.仅就IL-6与精神分裂症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作者:赵若莲;王玉明;段勇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LESS在肾脏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腹腔镜技术目前已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其优势在于手术切口小、操作精细.而进一步缩小穿刺切口能够在避免并发症发生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手术的美容效果.单切口腹腔镜手术的出现在不影响手术效果的同时满足了患者对美容方面的要求.目前,泌尿外科领域已经进行了一些手术的尝试,现对该技术在肾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胡海龙;韩瑞发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磁共振诊断颞叶癫痫的研究进展

    颞叶癫痫占药物难治性癫痫的70%~80%,大多数可通过手术治疗.因此,术前对致痫灶的定位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海马硬化是难治性颞叶癫痫常见的病理学类型,而海马硬化的诊断标准,尤其是早期硬化诊断标准是什么?本文就目前海马硬化诊断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艾丛慧;孙学进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米托蒽醌和阿糖胞苷方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30例

    目的 探讨米托蒽醌和阿糖胞苷(MA方案)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MA方案治疗30例ANLL患者,其中米托蒽醌10 ~15 mg/d静脉滴注,连续3 d;阿糖胞苷100 mg,2次/d静脉滴注,连续7 d,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MA方案治疗初治/复发ANLL患者总有效率为90%,其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继发感染,脱发和肝功能损害.结论 MA方案治疗初治/复发ANLL患者总有效率高,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梅君;李哲;金洁萍;李斌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65例胸骨后甲状腺肿诊治分析

    免术后呼吸道梗阻.

    作者:丁志平;任朝林;练涛峰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针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进展

    近年来,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治疗受到重视,针灸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报道较多,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现状和进展,从取穴、针法、针灸结合其他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认为针灸能够缓解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状态,而且疗效好、无不良反应,并提出优化选穴、规范临床试验设计、统一疗效标准、进行机制研究等建议.

    作者:尔兆娟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灯盏花素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灯盏花是云南特色的野生天然药用植物.灯盏花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止痛、改善微循环的特殊功效,市场前景广阔,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灯盏花经提取后的总黄酮为灯盏花素,是灯盏花的主要活性成分.本文对有关灯盏花素的提取分离方法、结构修饰及其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雷婷;王建超;刘光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淋巴毒素α及半乳凝素2与冠心病关联性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脏疾病,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其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淋巴毒素α是重要的前炎性因子,参与趋化因子的释放、细胞之间的黏附和聚集等,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半乳凝素2参与淋巴毒素α的分泌过程,降低其表达水平可能会减弱动脉炎性过程.本文就淋巴毒素α及半乳凝素2与冠心病的关联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李文龙;惠汝太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Claudins整合膜蛋白研究进展

    Claudins整合膜蛋白为细胞间紧密连接的主要成分,在调节生物体内各区间溶质流以及维持内稳态平衡中发挥重要功能.Claudins对上皮或内皮细胞间黏附、极性发育、上皮增生的微环境和屏障功能的调控发挥重要作用,其变化直接影响细胞旁屏障渗透性,与肿瘤、炎症、遗传疾病、病毒感染、细菌毒素等多种临床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吕健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研究概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AD的病因不明、发病机制复杂,其动物模型的建立对AD的防治研究起重要作用.理想的AD动物模型不仅要模拟出AD的行为学改变,而且应能模拟复制AD的主要病理、生化及神经递质等多方面的改变.从早期单因素诱导的动物模型发展到今天的多因素复合动物模型,AD动物模型已更趋理想.本文对AD各类动物模型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简要综述,从文献报道看,D-gal是复合模型中常用的处理因素.

    作者:于天莲;赵小贞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与特点

    慢性咳嗽是儿科常见的临床病症,是一组多病因、涉及多系统的临床综合征,缺乏特异性且简便易行的检查,难以确诊.儿童慢性咳嗽的三大常见病因是哮喘及相关疾病、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和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呼吸道感染与感染后咳嗽及心因性咳嗽也不少见,少见原因包括异物吸入、先天性气道疾病、耳源性咳嗽、药物诱发性咳嗽及胸腺肥大压迫等.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应重视病史,根据病史选择有关检查,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作者:迟磊;黄燕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疾病家庭负担状况及影响因素

    顾者家庭负担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疾病家庭负担较重,婚姻状况、并发症情况、付费方式、每月收入情况、照顾者职业、与患者关系是其影响因素.护理人员应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减轻其负担.

    作者:王淑秀;王鹏;张敏丽;夏伟伟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脑出血术后应用机械通气的疗效观察

    后转归.

    作者:李淑刚 刊期: 2009年第18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