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付力
肾间质纤维化导致多种肾脏疾病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TGF-β1/Smads信号通路是肾脏纤维化重要的转导通路.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不仅影响TGF-β1/Smads通路的信号转导,还与TGF-β1存在互逆作用,可多方面抵消TGF-β1的促肾纤维化作用.现就BMP-7/Smads/TGF-β1信号转导通路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张佩青;刘娜;王丽彦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由肠道内分泌L细胞分泌的一种十分重要的肠促胰岛素,其在体内的主要生理学作用包括进食后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和释放,促进胰腺β细胞的增殖并抑制其凋亡,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抑制胃的排空,促进饱食感产生等.GLP-1的受体分布十分广泛,除了胰腺组织外,还分布于脑、肺、心脏、肾脏等,其分布的广泛性也决定其作用的广泛性.近年来,人们对GLP-1的研究发现其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可能会为临床上糖尿病及心脏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作者:沙伟伟;谢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T波电交替是指在规则的心律时,体表心电图上T波振幅、形态逐搏交替变化,与器质性心脏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是心肌活动不稳定的指标.在现有的检测手段及检测仪器条件下,微伏级T波电交替检测是一种价廉、方便且无创的检查形式的代表,但微伏级T波电交替检测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测手段,其对于发生各种致死性心脏病危险分级的作用仍需要临床实验进一步研究证实, 现就T波电交替的发生机制、临床意义、影响因素及发展现状等进行综述.
作者:范影;黄织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鉴于该病常伴随缺血性心脏病而出现,故窦房结缺血再灌注诱导细胞凋亡可能为其原因之一.在窦房结的发育、成熟过程中,凋亡不足可留下引发心律失常的基础,凋亡过度可引起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病变.采用抑制窦房结病理性细胞凋亡的措施,可望为临床防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提供新的方法.中药具有效果明显,副作用小的优点,如何利用中药来诱导机体产生内源性心脏保护作用是现代中医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作者:谭双;刘如秀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围手术期肺损伤和如何进行肺功能保护日益受到重视.虽然麻醉、机械通气、手术类型、吸烟等多种因素可诱发肺损伤,但肺损伤的转归各不相同,与手术期间的肺功能保护密切相关.炎症和凋亡是围手术期肺损伤的主要机制,核因子κB的激活是其中的关键环节.目前提倡联合用药、保护性通气策略、术后镇痛等综合性治疗措施.文章就近年来在围手术期肺损伤的发病机制、促发因素、早期评估指标及肺功能保护措施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郭翠容;曹殿青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麻疹疫苗虽然已经使用了40余年,但麻疹仍是引起儿童死亡和其他严重疾病的主要原因.麻疹引起的并发症几乎存在于人体的每个器官.其中,肺炎、喉炎及脑炎是造成死亡的常见原因.近年麻疹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所升高,病死率虽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下降,但在发展中国家仍然很高.世界卫生组织美洲区以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辅以初始强化免疫和后续免疫,使麻疹发病例数大幅减少,从而阻断了麻疹病毒的传播.欧洲区也确定了消除麻疹的目标.而在全球,即使已有麻疹疫苗的今天,全球每年仍有新发病例4 300万,死亡人数100万.在发展中国家,麻疹是儿童的主要死因.
作者:罗小铭;张晋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颈椎小关节综合征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颈椎关节突关节的急慢性损伤或异常,而引起以颈痛并发肩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独立性疾病.由于颈椎小关节综合征既无特殊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又无明显的X线和CT表现,临床对其诊断甚为困难,易与椎间盘突出症相混淆.
作者:王晖;李云峰;何建新;陆坚;王劼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乙醇性肝病是一有特异性病理生理改变的肝脏损伤.乙醇性肝病在组织病理学上主要表现为3种形式:乙醇性脂肪肝、乙醇性肝炎和乙醇性肝硬化.乙醇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免疫机制和自由基损伤被认为起重要作用.乙醇性肝病的临床表现包括乏力不适,黄疸等.治疗的主要措施是戒酒、感染和门脉高压等并发症的处理、营养支持.
作者:黄庆科;林菊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病因及其分娩方式、新生儿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79例胎膜早破者病历资料,依破膜到分娩结束时间、不同孕周,同期是否破膜分组,对其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多次妊娠的胎膜早破发生率高(39.42%);其次是头盆不称、阴道炎、胎位异常及多胎妊娠.胎膜破裂距分娩结束不足24h者222例,阴道和手术分娩分别占81.08%和18.92%;新生儿窒息7例、感染1例;胎膜破裂距分娩结束超过24h 57例,阴道和手术分娩依次占77.19%和22.81%,新生儿窒息6例、感染7例;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新生儿窒息、感染差异有显著性.早产28例中,新生儿窒息5例、围生儿死亡2例、新生儿感染4例、颅内出血2例、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251例足月产中,新生儿窒息8例、新生儿感染4例、无IRDS、无新生儿颅内出血及围生儿死亡;两组新生儿窒息、感染、颅内出血、IRDS差异有显著性.胎膜早破组自然分娩222例,剖宫产率20.43%,低于同期无胎膜早破组54.03%的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胎膜早破应该预防病因,及早处理,以降低孕产妇难产率和减少孕产妇及围产儿发病率;胎膜早破并非难产的主要原因,应鼓励其阴道分娩.
作者:刘建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肿瘤持续性生长和转移需要新生血管的形成,在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因素中,有效和特异的因子就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通过与其受体结合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VEGF表达对于机体多种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与VEGF及其受体介导的血管生成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就VEGF及其受体在大肠癌转移中的作用及抗转移策略进行综述.
作者:杨朝晖;李学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近年研究发现,在肌腱损伤修复过程中一些细胞生长因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细胞生长因子合理调控有望成为一种促进肌腱愈合,减少肌腱粘连的新方法.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学、组织工程学等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这方面的研究有了更高更深的认识.现就有关细胞生长因子在肌腱损伤修复中作用的研究简要综述.
作者:聂继平;温树正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希佩尔-林道病(Von Hippel-Lindau,VHL)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和其他内脏器官多系统肿瘤为特征.VHL基因是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VHL基因突变导致VHL蛋白及pVHL-ElonginC-ElonginB-Cul2复合物形成障碍,引起形成富血管肿瘤重要步骤的缺氧诱导因子功能障碍,导致肿瘤发生.发生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网状细胞瘤是VHL病中的常见事件.
作者:毛晓春;郑伟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前,原癌基因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c-fos是研究多的原癌基因之一,作为即刻早期基因的c-fos原癌基因编码核内的一种转录因子,参与基因表达调控,可对外界刺激特别是脑缺血损伤做出快速反应.目前脑缺血应激后c-fos的表达被广泛研究,本文综述了即刻早期基因c-fos的生物学意义、脑缺血应激性表达的特点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作者:陈杰;冯超;宋建宁;戴海涛;倪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促红细胞生成素作为一种传统意义上的造血生长因子,有着造血作用以外的重要生物学作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可受缺氧诱导,在神经系统广泛表达;其对神经系统的保护是通过对神经元、神经胶质、神经祖细胞以及脑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而实现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强大神经保护潜力的发现,开辟了神经系统疾病新的治疗途径.
作者:刘小玲;汤永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肺心病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虽然近年来它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发病率和病死率仍较高.体液因子与肺心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已逐渐深入,近发现尾加压素Ⅱ与肺心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可能密切相关.尾加压素Ⅱ拮抗剂的研究也许可揭示肺心病患者的发病机制,为肺心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现就尾加压素Ⅱ与肺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简要综述.
作者:朱张国;阎红娥;鲍文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整合素是细胞表面重要的黏附分子,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将整合素作为肿瘤治疗靶点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目前采用针对整合素不同亚基的克隆抗体,整合素抑制剂,靶向节调整合素基因表达,整合素介导的溶细胞作用以及肿瘤细胞的整合素疫苗等方法通过调节整合素的生物学作用,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阻断肿瘤细胞侵袭迁移,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这些研究发现对开拓肿瘤治疗新方案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邹彩艳;文飞球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甲状腺核素显像因具有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且逐渐成为甲状腺疾病的一项常规检查.利用甲状腺显像独特的影像学特点及其定性、定量参数指标对Graves'病可做出准确诊断,并指导放射性碘(131I)治疗剂量优化的确定及对131I治疗后进行预后评估.甲状腺核素显像在Graves'病的临床应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作者:李亚范;韦智晓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近年来,上消化道恶性狭窄,如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癌性狭窄,晚期失去手术机会的食管、贲门癌患者,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可采用Savary Gilliard探条扩张、球囊扩张及内镜下记忆合金支架置放术,均取得了较好的近斯疗效,但对于疾病本身的进展并无益处,再狭窄可能较大.本院在开展了内镜下药物注射治疗晚期胃癌术后,我们又开展了内镜下探条扩张联合局部化疗药物注射治疗食管、贲门癌术后癌性狭窄,并对所有治疗患者进行随访,取得了较满意的近远斯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海良;华军;周士军;严永祥;刘立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超声心动图测量心肌作功指数(Tei指数)可综合反映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变化,受其他因素影响较传统指标小.心功能受损时,Tei指数升高,伴随原发病的好转心功能较前恢复时Tei指数降低.文章对Tei指数的定义、测量方法、与传统指标的比较、在评价儿童常见心脏疾病心功能的临床应用,及Tei指数局限性予以综述.
作者:齐悦;贡欣;徐兆峰;刘凤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树突状细胞是专职的抗原呈递细胞,具有激活T细胞和诱导免疫反应的特殊功能.大量研究显示,树突状细胞在抗肿瘤的免疫反应、肿瘤监视等过程中均起到重要作用.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一定的进展.在我国,肾癌是泌尿系统较为常见的肿瘤,现就树突状细胞与肿瘤免疫逃避关系,采用树突状细胞治疗肾癌的临床应用状况及其前景进行综述.
作者:闫东;丁国富;王勤章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