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是在细胞表面表达的具有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的糖蛋白,属黏附分子中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ICAM-1在生理情况下呈低水平表达,受到高糖、氧化应激、细胞因子等各种刺激因素影响后表达则明显上调.近年研究发现,细胞黏附分子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关系密切.现就ICAM-1与耱尿病肾病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LI Yi-nan;金建生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多糖是生物有机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类生物大分子,作为天然生物效应调节剂,不仅能促进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功能,还能促进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的产生.大量的药理和临床研究表明,多糖类药物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而且具有抗肿瘤的作用.撰文对多糖抗肿瘤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辛晓明;WANG Da-wei;赵娟;WANG Hao;费洪荣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牙周病是口腔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成人失牙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牙周病也能影响全身健康或疾病,牙周病与全身健康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对牙周病与全身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低体质量早产儿、肺部感染、疱疹病毒感染、消化道疾病等的关系予以综述,结果表明牙周病与许多系统性疾病存在相关性,全身系统性疾病可能促进或加剧牙周病的发生、发展,而牙周病是系统性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甚至可能是某些系统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MU Hong-wen;于静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壳聚糖是由β-(1-4)-2-乙酰氨基-D-葡萄糖单元和β-(1-4)-2-氨基-D-葡萄糖单元共聚而成的天然多糖.在结构上类似于动物体内的糖胺聚糖,可促进骨形成,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非抗原性、无毒性,有抑菌作用,同时对温度相对稳定,因此壳聚糖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显示出巨大的优势.现将壳聚糖作为支架材料在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予以展望.
作者:五味子;TANG Zhao 刊期: 2008年第16期
肿瘤细胞耐药性的产生是导致肿瘤化疗失败的重要因素,其产生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研究发现,PI3K/Akt通路不仅与细胞的增殖、凋亡有关.而且在肿瘤的生长、对化疗的反应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异性抑制PI3K/Akt通路的活性可减少肿瘤细胞的化疗耐药性,通路抑制剂联合化疗可增强化疗效果,这提示了PI3K/Akt通路可作为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
作者:HUANG Zhuo-ya;姜汉国 刊期: 2008年第16期
葡萄球菌尤其是酎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所致的感染日益增多,夫西地酸作为一种窄谱、高效抗生素在国外被广泛应用干预防和治疗葡萄球菌感染近40年仍疗效显著.而且耐药率低、不良反应少,因而越来越受关注.撰文针对其抗菌机制、耐药性、不良反应,以及近年国内外应用于治疗葡萄球菌gI起的肺炎、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和外科手术预防葡萄球菌感染等方面的研究进晨进行总结,以便引起广大医护人员的重视,提高防治葡萄球菌感染的显效率,降低耐药率.
作者:李传杰 刊期: 2008年第16期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能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病,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改进.近研究表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γ(PPARα/γ)双重激动剂具有降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是一类治疗糖尿病的新药,对其相关研究将有助于今后临床上更好的治疗2型糖尿病.
作者:YANG Jun;邹秀兰 刊期: 2008年第16期
随着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它在临床应用上非常重要,文章着重对目前EPO相关的检测方法的发展予以简要综述对其发展趋势作一展望.同时介绍EPO的检测的临床应用,如反映肾性贫血、癌症相关疾病以及神经保护等,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加以点明.相信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会使EPO有一个更加广阔的前景.
作者:ZENG Zhao-wei;丁红梅;王学谦 刊期: 2008年第16期
进展性卒中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发生率高.分析引起进展性卒中的因素,研究发现某些因素与其发生有关.干预这些因素可阻止其发生、发展.这些因素包括高血压、低血压、高血糖、发热、感染、动脉硬化程度和缺血状态等.早期CT局灶性低密度影,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影,临床扩散加权成像不匹配等,可预测卒中进展的发生.
作者:任中秀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桂枝茯苓丸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情况,为临床应用桂枝茯苓丸治疗肿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发现,桂枝茯苓丸使荷瘤小鼠肿瘤细胞凋亡数目明显多于模型组,出现亚二倍体峰(Ap峰).结论 桂枝茯苓丸能够诱导瘤细胞凋亡,起到抑瘤作用.
作者:徐晓焱;HAN Yan-long;邓代千 刊期: 2008年第16期
营养支持在疾病治疗中日趋重要,随着人们对肠功能的再认识,尤其是肠道黏膜屏障、细菌易位及肠道是应激反应的一个中心器官等概念的确立,肠内营养越来越受到重视,无论是理论研究、应用技术还是制剂研制等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而肠内免疫营养更是近年来现代外科研究的方向之一.
作者:桂翔;CHEN Si-zeng 刊期: 2008年第16期
血小板在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和斑块破裂后血栓形成中起关键作用.氯吡格雷为新一代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是目前在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疾病预防治疗中广泛研究的抗血小板药物.现就氯吡格雷在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予以综述.
作者:鲁胜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尽管20世纪应用抗生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以来,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病死率,但社区获得性肺炎仍然是危胁人类生命的常见疾病之一,是感染性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较高,治疗费用昂贵,值得深入研究.现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新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魏风芹;CHAI Wen-shu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思他宁加全胃肠外营养在低位恶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5月,本科收治64例低位恶性肠梗阻,其中全胃肠外营养基础上加思他宁治疗组33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全胃肠外营养治疗基础上加用思他宁(6 mg/d静脉微泵滴注维持72 h)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胃肠减压量、急诊手术率及急诊术中梗阻肠管近远端改变.结果 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治疗组临床症状较对照组在48 h腹痛和腹胀的缓解率(P=0.041)及胃肠减压量(P=0.000)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急诊手术情况:急诊手术率;急诊术中梗阻肠管近远端10 cm肠管管径差值,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对缓解和改善梗阻肠管更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全胃肠外营养基础上应用生长抑素思他宁治疗低位恶性肠梗阻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保守治疗的成功率.更有利于择期手术实施.
作者:XIE Zhao-xiong;孙卫江;XU Guo-ping;黄振添;YE Shao-guang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微炎症状态是以促炎性细胞因子释放为中心的缓慢发生和持续存在的轻微炎性反应.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普遍存在,与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血管病变、营养不良、贫血等密切相关.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心脑血管事件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微炎症状态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微炎症状态的治疗方法尚不理想,人们尝试从透析的各环节及使用药物阻断或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本文针对微炎症状态的原因所采取的防治对策如改善透析器透析液生物相客性及药物的使用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ZHANG Wen-xin;龚智峰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现状,并加以分析.以提高其治疗水平.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及随访,分析64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降压药物治疗情况.结果 64例患者中,应用钙离子拮抗剂39例(60.9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29例(45.31%),β-受体胆滞剂13例(20,31%),利尿剂11例(17.18%),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9例(14.06%);其中单一用药34例(53.12%),联合用药30例(46.88%);治疗后血压达标23例(36.36%).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加钙离子拮抗剂联合治疗效果为优,达标率57.14%.结论 新疆地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降压治疗以钙离子拮抗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为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结合钙离子拮抗剂的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降压达标率.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穿孔的非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68例上消化道穿孔病例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65例上消化道穿孔病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3例因腹膜炎加重中转手术.结论 对于空腹穿孔,腹膜炎症比较局限,中度症状较轻的上消化道穿孔病例,非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稳妥的治疗方法.
作者:JIA Bao-qing;李荣 刊期: 2008年第16期
重症肌无力及其动物模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是一种抗体介导,具有细胞免疫依赖的,神经肌肉接头处信号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细胞因子通过复杂的机制参与重症肌无力发病与进展.撰文综述了与重症肌无力有关的几类细胞因子(干扰素、自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转化生长因子、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园子),井对近年来基于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传导通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实验研究进行探讨.
作者:GUO Su-jie;孟和宝力高;E Er-den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结石行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后残留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B5例ESWL术后残留输尿管结石患者,应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结果 82例中79例原位一次碎石成功,3例有较大结石返回肾脏,加行1次ESWL,术后2个月复查结石均排净.仅1例结石下方输尿管明显狭窄进镜困难而改开放手术、另2例结石下方有较大内芽组织粘连进镜时出现输尿管穿孔而改行开放手术取石.结论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ESWL术后残留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可作为本病的首选治疗.
作者:LIU Jin-yuan;何德辉;MAI Yin-ying 刊期: 2008年第16期
胆红素一直被认为是人体内一种有害的代谢产物,血清胆红素常作为一项重要生化指标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但随着近年来人们对血红素加氧酶/一氧化碳-胆红素系统研究不断深入,发现传统观念对胆红素的认识不够完全.胆红素不只是体内的代谢产物,在一定浓度下,它还是一种内源性强抗氧化剂,具有抗氧化、抗脂质过氧化、抗炎、抑制细胞凋亡、保护细胞免受损伤以及增强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抗氧化能力等作用.因此,本文就胆红素及胆红素对缺氧致心肌损伤时SOD及MDA影响进行综述.
作者:ZHANG Bing;何平 刊期: 200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