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糖尿病肾病

LI Yi-nan;金建生

关键词:细胞间黏附分子1, 耱尿病肾病, 糖尿病
摘要: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是在细胞表面表达的具有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的糖蛋白,属黏附分子中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ICAM-1在生理情况下呈低水平表达,受到高糖、氧化应激、细胞因子等各种刺激因素影响后表达则明显上调.近年研究发现,细胞黏附分子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关系密切.现就ICAM-1与耱尿病肾病关系进行综述.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缺氧诱导因子1α及其靶基因对脑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调控作用

    缺氧诱导园子1α(HIF-1α)是一种具有转录活性的核蛋白.能与靶基因结合并通过转录和转录后调控,产生相应的生物活性,使机体在缺血缺氧时产生适应性反应.近年研究发现,HIF-1α和其靶基因对脑组织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YANG Yun;周名雄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并发SIRS致MODS的研究进展

    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自由基清除剂,通过转移一个电子给自由基以打断脂质过氧化反应链来保护神经细胞.临床研究巴显示,依达拉奉对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有神经保护和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并且通过清除自由基及保护细胞功能等多途径在急性脑出血并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时发挥对脑组织及全身多脏器的保护作用,在脑出血中具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SU Mou-xiao;李小刚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生长抑素加全胃肠外营养在低位恶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思他宁加全胃肠外营养在低位恶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5月,本科收治64例低位恶性肠梗阻,其中全胃肠外营养基础上加思他宁治疗组33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全胃肠外营养治疗基础上加用思他宁(6 mg/d静脉微泵滴注维持72 h)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胃肠减压量、急诊手术率及急诊术中梗阻肠管近远端改变.结果 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治疗组临床症状较对照组在48 h腹痛和腹胀的缓解率(P=0.041)及胃肠减压量(P=0.000)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急诊手术情况:急诊手术率;急诊术中梗阻肠管近远端10 cm肠管管径差值,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对缓解和改善梗阻肠管更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全胃肠外营养基础上应用生长抑素思他宁治疗低位恶性肠梗阻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保守治疗的成功率.更有利于择期手术实施.

    作者:XIE Zhao-xiong;孙卫江;XU Guo-ping;黄振添;YE Shao-guang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羟基磷灰石被广泛应用于眼眶重建术.本文简要介绍羟基磷灰石义眼台在眼眶重建术中的应用、术后并发症及并发症的处理的研究进展.其改良植入方法主要是前部巩膜壳切开成花瓣状,同时游离后极部巩膜与视神经.植入术后并发症常见有植入物暴露及结膜裂开、残留上眶区凹陷、眼座移位、脓性肉芽肿等.处理并发症的主要手术方法有筋膜囊扩大缝合术,结膜筋膜瓣滑行覆盖术等,经过处理疗效良好.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NO与心肌细胞KATP关系的研究进展

    机体内一氧化氮(NO)是左旋精氨酸(L-arginine)与氧气经一氧化氮合酶(NOS)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活性气体,适当浓度的NO可通过NO-cGMP途径调控心肌细胞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的功能,调节心肌细胞对组织缺血缺氧的耐受性,参与心肌细胞的自身保护机制.NO生成不足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NO生成和释放增多也可直接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即NO与心功能密切相关,对多种疾病有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和临床意义.

    作者:MIAO Miao;曹硕;CAO Fang-fang;曹放;CHEN Lei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壳聚糖支架材料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壳聚糖是由β-(1-4)-2-乙酰氨基-D-葡萄糖单元和β-(1-4)-2-氨基-D-葡萄糖单元共聚而成的天然多糖.在结构上类似于动物体内的糖胺聚糖,可促进骨形成,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非抗原性、无毒性,有抑菌作用,同时对温度相对稳定,因此壳聚糖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显示出巨大的优势.现将壳聚糖作为支架材料在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予以展望.

    作者:五味子;TANG Zhao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牙周病与全身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牙周病是口腔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成人失牙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牙周病也能影响全身健康或疾病,牙周病与全身健康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对牙周病与全身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低体质量早产儿、肺部感染、疱疹病毒感染、消化道疾病等的关系予以综述,结果表明牙周病与许多系统性疾病存在相关性,全身系统性疾病可能促进或加剧牙周病的发生、发展,而牙周病是系统性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甚至可能是某些系统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MU Hong-wen;于静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新疆地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分析

    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现状,并加以分析.以提高其治疗水平.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及随访,分析64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降压药物治疗情况.结果 64例患者中,应用钙离子拮抗剂39例(60.9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29例(45.31%),β-受体胆滞剂13例(20,31%),利尿剂11例(17.18%),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9例(14.06%);其中单一用药34例(53.12%),联合用药30例(46.88%);治疗后血压达标23例(36.36%).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加钙离子拮抗剂联合治疗效果为优,达标率57.14%.结论 新疆地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降压治疗以钙离子拮抗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为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结合钙离子拮抗剂的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降压达标率.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胆红素对缺氧致心肌损伤时SOD及MDA影响

    胆红素一直被认为是人体内一种有害的代谢产物,血清胆红素常作为一项重要生化指标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但随着近年来人们对血红素加氧酶/一氧化碳-胆红素系统研究不断深入,发现传统观念对胆红素的认识不够完全.胆红素不只是体内的代谢产物,在一定浓度下,它还是一种内源性强抗氧化剂,具有抗氧化、抗脂质过氧化、抗炎、抑制细胞凋亡、保护细胞免受损伤以及增强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抗氧化能力等作用.因此,本文就胆红素及胆红素对缺氧致心肌损伤时SOD及MDA影响进行综述.

    作者:ZHANG Bing;何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Th1/Th2细胞因子网络失衡与毛细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耍幼儿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炎症,但其临床表现及转归与一般感染性炎症不同,而是与哮喘有许多相似之处,且病后哮喘发生率高,国内外许多实验证据也显示其与哮喘有内在联系,如在哮喘发作期出现的许多细胞因子及炎性物质都能在毛支中找到,本文正是以Th1/Th2细胞因子网络为主要切入点,对近年有关毛细支气管炎的免疫学发病机制进行综述,并从这一角度揭示毛支与哮喘的内在联系.

    作者:黄燕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碘摄入量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之一,适宜的碘摄入水平对维持正常的甲状腺形态和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碘摄入过多可诱发或加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的发生、进展,这在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模型中均得到了证实.建立碘摄入量的安全范围,对AITD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PENG Wen;王晓东;LIU Chao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氯吡格雷在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血小板在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和斑块破裂后血栓形成中起关键作用.氯吡格雷为新一代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是目前在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疾病预防治疗中广泛研究的抗血小板药物.现就氯吡格雷在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予以综述.

    作者:鲁胜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脂氧合酶与前列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脂氧合酶(Lox)是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途径的一个关键酶,按照组织分布被分为5-,8-、12-、15-LOX 4个家族.花生四烯酸通过LOX途径代谢产生多种生物活性脂类,这些脂类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人前列腺癌组织和细胞株中存在LOX的异常表达,LOX抑制剂能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因此,LOX途径可能成为肿瘤防治的新靶点.

    作者:TAN Hua-kai;朱绍兴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左旋卡尼汀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左旋卡尼汀(L-CN)与环磷腺苷葡胺(MCA)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58例确诊的CHF患者随机分为L-CN与MCA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30例和MCA治疗组28例.MCA治疗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加用MCA 180 mg静脉滴注,1次/d,联合治疗组在MCA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国产L-CN 3 g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2周.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的NYHA分级、6 min步行距离及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容积等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均明显改善,LVEF明显升高,LVEDD明显降低(P<0.05),但联合治疗组比MCA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联合应用左旋卡尼汀与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的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JIANG Jing-bo;伍二斌;ZHANG Wei;潘迪光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体外震波碎石术后残留输尿管结石

    目的 探讨输尿管结石行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后残留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B5例ESWL术后残留输尿管结石患者,应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结果 82例中79例原位一次碎石成功,3例有较大结石返回肾脏,加行1次ESWL,术后2个月复查结石均排净.仅1例结石下方输尿管明显狭窄进镜困难而改开放手术、另2例结石下方有较大内芽组织粘连进镜时出现输尿管穿孔而改行开放手术取石.结论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ESWL术后残留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可作为本病的首选治疗.

    作者:LIU Jin-yuan;何德辉;MAI Yin-ying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糖尿病肾病

    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是在细胞表面表达的具有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的糖蛋白,属黏附分子中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ICAM-1在生理情况下呈低水平表达,受到高糖、氧化应激、细胞因子等各种刺激因素影响后表达则明显上调.近年研究发现,细胞黏附分子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关系密切.现就ICAM-1与耱尿病肾病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LI Yi-nan;金建生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WISP-3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Wnt-1诱导分泌蛋白3(WISP-3),是CCN家族成员之一,也称CCN6.它与大多教CCN家族成员的结构和功能相似,可编码多种细胞外基质蛋白,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与凋亡的调控,并可促进神经、血管、骨骼的发育.WISP-3表达水平的不同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已成为CCN家族的研究热点之一.

    作者:MAO Yan;周霞;TANG Qiong-lan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尼莫地平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对耱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0例耱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尼莫地平治疗组(35例,尼莫地平片口服30 mg,每日3次);石杉碱甲对照组(35例,石杉碱甲片口服100 μg,每日3次).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状况,并进行治疗前后P300检查.结果 治疗前两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P300的潜伏期及波幅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30、60 d时,两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显著提高(尼莫地平组P<0.01,石杉碱甲组P<0.05),P300潜伏期均有缩短,波幅均有提高(两组P<0.01);治疗后60 d时认知功能改善尼莫地平组明显优于石杉碱甲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57%)(P<0.05).两组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尼莫地平片能够改善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比石杉碱甲组更有效,这可能与尼莫地平能改善脑微循环有关.

    作者:ZHANG Wei;覃少东;LV Ze-ping;吴建洲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肠内免疫营养的研究进展

    营养支持在疾病治疗中日趋重要,随着人们对肠功能的再认识,尤其是肠道黏膜屏障、细菌易位及肠道是应激反应的一个中心器官等概念的确立,肠内营养越来越受到重视,无论是理论研究、应用技术还是制剂研制等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而肠内免疫营养更是近年来现代外科研究的方向之一.

    作者:桂翔;CHEN Si-zeng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加强财务管理促进公立医院改革

    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已经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所以公立医院应该一方面致力于提高医疗技术效率,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加快病床周转,提高医生、护士的工作效率,根据社会需求,开展新的服务项目,开辟新的服务领域,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医疗保健需求,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