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风芹;CHAI Wen-shu
牙周病是口腔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成人失牙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牙周病也能影响全身健康或疾病,牙周病与全身健康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对牙周病与全身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低体质量早产儿、肺部感染、疱疹病毒感染、消化道疾病等的关系予以综述,结果表明牙周病与许多系统性疾病存在相关性,全身系统性疾病可能促进或加剧牙周病的发生、发展,而牙周病是系统性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甚至可能是某些系统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MU Hong-wen;于静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现状,并加以分析.以提高其治疗水平.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及随访,分析64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降压药物治疗情况.结果 64例患者中,应用钙离子拮抗剂39例(60.9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29例(45.31%),β-受体胆滞剂13例(20,31%),利尿剂11例(17.18%),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9例(14.06%);其中单一用药34例(53.12%),联合用药30例(46.88%);治疗后血压达标23例(36.36%).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加钙离子拮抗剂联合治疗效果为优,达标率57.14%.结论 新疆地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降压治疗以钙离子拮抗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为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结合钙离子拮抗剂的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降压达标率.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6期
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自由基清除剂,通过转移一个电子给自由基以打断脂质过氧化反应链来保护神经细胞.临床研究巴显示,依达拉奉对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有神经保护和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并且通过清除自由基及保护细胞功能等多途径在急性脑出血并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时发挥对脑组织及全身多脏器的保护作用,在脑出血中具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SU Mou-xiao;李小刚 刊期: 2008年第16期
血小板在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和斑块破裂后血栓形成中起关键作用.氯吡格雷为新一代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是目前在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疾病预防治疗中广泛研究的抗血小板药物.现就氯吡格雷在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予以综述.
作者:鲁胜 刊期: 2008年第16期
Wnt-1诱导分泌蛋白3(WISP-3),是CCN家族成员之一,也称CCN6.它与大多教CCN家族成员的结构和功能相似,可编码多种细胞外基质蛋白,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与凋亡的调控,并可促进神经、血管、骨骼的发育.WISP-3表达水平的不同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已成为CCN家族的研究热点之一.
作者:MAO Yan;周霞;TANG Qiong-lan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心病重要的治疗方法,迄今已走过30余年,目前已成为与药物治疗、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并驾齐驱的治疗手段.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裸金属支架置入技术、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技术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三个里程碑.特别是近期药物洗脱支架的应用拓宽了PCI的适应证,看到了战胜支架内再狭窄的曙光.
作者:LIU Jian;丛洪良 刊期: 2008年第16期
淋巴结肿大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病理现象,多因感染引起,少数因恶性肿瘤性疾病所致.穿刺烫细胞学检查是一种创痛小,操作简便易行,禁忌证少,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病理学诊断的方法[1].
作者:HAN Zhen-long;蔡伦 刊期: 2008年第16期
近年来,羟基磷灰石被广泛应用于眼眶重建术.本文简要介绍羟基磷灰石义眼台在眼眶重建术中的应用、术后并发症及并发症的处理的研究进展.其改良植入方法主要是前部巩膜壳切开成花瓣状,同时游离后极部巩膜与视神经.植入术后并发症常见有植入物暴露及结膜裂开、残留上眶区凹陷、眼座移位、脓性肉芽肿等.处理并发症的主要手术方法有筋膜囊扩大缝合术,结膜筋膜瓣滑行覆盖术等,经过处理疗效良好.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6期
营养支持在疾病治疗中日趋重要,随着人们对肠功能的再认识,尤其是肠道黏膜屏障、细菌易位及肠道是应激反应的一个中心器官等概念的确立,肠内营养越来越受到重视,无论是理论研究、应用技术还是制剂研制等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而肠内免疫营养更是近年来现代外科研究的方向之一.
作者:桂翔;CHEN Si-zeng 刊期: 2008年第16期
随着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它在临床应用上非常重要,文章着重对目前EPO相关的检测方法的发展予以简要综述对其发展趋势作一展望.同时介绍EPO的检测的临床应用,如反映肾性贫血、癌症相关疾病以及神经保护等,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加以点明.相信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会使EPO有一个更加广阔的前景.
作者:ZENG Zhao-wei;丁红梅;王学谦 刊期: 2008年第16期
肝干细胞是肝内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与肝脏发育和再生修复密切相关.近年研究表明,肝干细胞有多种来源,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支持肝癌干细胞来源于正常肝干细胞转化的假说.肝干细胞的研究可能为肝癌靶向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作者:ZHONG Xiao-gang;殷舞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嗜铬细胞瘤是肾上腺髓质来源的一种产生儿茶酚胺引起高血压的少见内分泌性肿瘤.嗜铬细胞瘤合并妊娠的症状复杂,容易误诊或漏诊,因而对母亲和胎儿均有严重威胁.母亲和胎儿是否存活取决于早期的诊断、正确的治疗、适时的分娩和手术.认识这一疾息的特殊性和严重性,及时诊断、合理处理对预后有较大影响.本文就嗜铬细胞瘤合并妊娠的病理生理、诊断及治疗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李秋玲;WENG Kai-zhi;尹春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人体内一组降解细胞外基质(ECM)的关键酶,特别是MMP-2、MMP-9.MMP-2、MMP-9通过降解ECM,在肿瘤血管生成、肿瘤生长及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通过探讨MMP-2、MMP-9与宫颈上皮瘤样变、宫颈癌的相关性研究,提出MMP-2、MMP-9与宫颈癌的进展相关,检测MMP-2、MMP-9有助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判定预后.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6期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而胰岛素是体内惟一的降血糖激素,对于维持机体血耱的动态平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胰岛B细胞分泌的调节机制十分复杂,至今仍未完全阐明.胰十二指肠同源盒1(PDX-1)参与胰腺早期发育和较晚期B细胞的分化,在成年机体内通过调节一系列基因的表达来维持B细胞的形态和正常功能,尤其是通过调控胰岛素及胰岛素相关基因如葡萄糖激酶、葡萄糖转运蛋白2等基因的表达,促进胰岛素分泌和维持胰岛B细胞的正常功能,其在胚胎期胰岛细胞发育、增殖、分化和成熟以及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的调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PDX-1还可以诱导非胰岛素分泌细胞如肝细胞等转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在糖尿病的治疗方面也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作者:ZHANG Xu-dong;张雷 刊期: 2008年第16期
葡萄球菌尤其是酎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所致的感染日益增多,夫西地酸作为一种窄谱、高效抗生素在国外被广泛应用干预防和治疗葡萄球菌感染近40年仍疗效显著.而且耐药率低、不良反应少,因而越来越受关注.撰文针对其抗菌机制、耐药性、不良反应,以及近年国内外应用于治疗葡萄球菌gI起的肺炎、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和外科手术预防葡萄球菌感染等方面的研究进晨进行总结,以便引起广大医护人员的重视,提高防治葡萄球菌感染的显效率,降低耐药率.
作者:李传杰 刊期: 2008年第16期
重症肌无力及其动物模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是一种抗体介导,具有细胞免疫依赖的,神经肌肉接头处信号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细胞因子通过复杂的机制参与重症肌无力发病与进展.撰文综述了与重症肌无力有关的几类细胞因子(干扰素、自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转化生长因子、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园子),井对近年来基于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传导通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实验研究进行探讨.
作者:GUO Su-jie;孟和宝力高;E Er-den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手术的应用.方法 选择60例需急诊行剖宫产术的健康临产妇.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每组30例.麻醉过程中监测血流动力学;麻醉效果记录阻滞平面达T8水平的时间及注射局部麻醉药到胎儿娩出的时间;新生儿娩出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恶心呕吐、头痛、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并于出院前随访患者有无神经系统症状.结果 两组术中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不良反应及新生儿娩出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硬膜外麻醉组相比.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麻醉起效时间及注射局部麻醉药到胎儿娩出的时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隔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可视为急诊剖宫产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作者:彭旭 刊期: 2008年第16期
肿瘤细胞耐药性的产生是导致肿瘤化疗失败的重要因素,其产生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研究发现,PI3K/Akt通路不仅与细胞的增殖、凋亡有关.而且在肿瘤的生长、对化疗的反应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异性抑制PI3K/Akt通路的活性可减少肿瘤细胞的化疗耐药性,通路抑制剂联合化疗可增强化疗效果,这提示了PI3K/Akt通路可作为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
作者:HUANG Zhuo-ya;姜汉国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左旋卡尼汀(L-CN)与环磷腺苷葡胺(MCA)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58例确诊的CHF患者随机分为L-CN与MCA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30例和MCA治疗组28例.MCA治疗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加用MCA 180 mg静脉滴注,1次/d,联合治疗组在MCA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国产L-CN 3 g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2周.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的NYHA分级、6 min步行距离及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容积等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均明显改善,LVEF明显升高,LVEDD明显降低(P<0.05),但联合治疗组比MCA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联合应用左旋卡尼汀与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的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JIANG Jing-bo;伍二斌;ZHANG Wei;潘迪光 刊期: 2008年第16期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能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病,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改进.近研究表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γ(PPARα/γ)双重激动剂具有降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是一类治疗糖尿病的新药,对其相关研究将有助于今后临床上更好的治疗2型糖尿病.
作者:YANG Jun;邹秀兰 刊期: 200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