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保护素及其配体在牙正畸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范蓬;周健;唐丽丽;王元银

关键词:牙移动, 正畸学, 骨保护素, 骨保护素配体, 破骨细胞
摘要:骨保护素(OPG)是生理性的抑制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因子,而骨保护素配体(0PGL)是能直接诱导破骨细胞分化发育并参与破骨细胞功能调节的细胞因子.牙周膜细胞可表达OPG和OPGL,揭示了在正畸牙移动中,牙周膜细胞可能是通过OPG/OPGL系统来调节牙槽骨代谢的.OPG和0PGL在多种骨病和牙正畸的治疗中具有很大潜力,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腰椎关节突关节不对称的病因学意义

    腰椎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在临床上是比较多见的一种腰椎解剖学的异常.腰椎关节突关节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力学意义,不对称的关节突关节势必引起其生物力学的改变,因而腰椎关节突关节不对称者更容易发生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退变及腰椎退变性滑脱而引发下腰痛.

    作者:赖必华;徐宏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双泛素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双泛素属于泛素相关蛋白,由两个泛素样部分前后融合而成,是p53基因的一个下游靶点,与人纺锤体聚集检测点蛋白(MAD2)非共价结合导致染色体不稳定,与许多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以下仅就双泛素的结构、分子生物学功能及其与p53基因、MAD2蛋白和肿瘤发生的关系作一综述,为肿瘤的发生及治疗开辟新的思路.

    作者:赵桂斌;叶建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支气管哮喘患儿IL-18及IL-13水平的初步研究

    支气管哮喘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与免疫功能状态有密切关系.作者对66例哮喘急性期、缓解期患儿进行了白细胞介素18(IL-18)及白细胞介素13(IL-13)的检测,以探讨哮喘患儿细胞因子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宝林;高惠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脑利钠肽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研究现状

    脑利钠肽(BNP)是利钠肽(NP)家族中的一员,循环中的BNP,作为一种激素,能够反映心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其浓度测量已经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不稳定心绞痛、心律失常和心脏外科中应用.本文简要概述其生物学特性,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BNP水平升高的可能机制,评价其与AMI后左室重构和左室功能的关系,阐述BNP在AMI的研究进展.

    作者:漆洁;张林潮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骨保护素及其配体在牙正畸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骨保护素(OPG)是生理性的抑制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因子,而骨保护素配体(0PGL)是能直接诱导破骨细胞分化发育并参与破骨细胞功能调节的细胞因子.牙周膜细胞可表达OPG和OPGL,揭示了在正畸牙移动中,牙周膜细胞可能是通过OPG/OPGL系统来调节牙槽骨代谢的.OPG和0PGL在多种骨病和牙正畸的治疗中具有很大潜力,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范蓬;周健;唐丽丽;王元银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进展

    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是我国的常见病和难治病,目前外科治疗是肝内胆管结石的主要治疗手段.对于早期病变,行规则性肝切除术,可达到治愈目的;中晚期结石患者,行以规则性肝切除术为主的联合手术方式,以阻止、延缓病情进一步发展;对终末期胆病患者可实行肝移植治疗,疗效良好.

    作者:姚向庆;陈燕凌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小肝癌的影像学诊断价值及进展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肝癌特别是小肝癌的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是延长其生存期的关键,本文对小肝癌的检查方法及影像表现作一综述,以提高对小肝癌的早期检出.

    作者:邱丽华;唐光才;漆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多因子研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存在明显的家族聚集及遗传倾向,研究表明多种体液因子与阻塞睡眠呼吸暂停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目前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研究已深入到基因水平.本文就其中研究较成熟的相关因子加以综述.

    作者:李红;王良兴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脑缺血梗死前期的CT灌注成像

    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及时干预、适当的干预措施对预后有很大影响.利用CT灌注成像技术,研究脑梗死超急性期的脑血流变化规律,根据脑局部血液动力学指标确定合适的治疗时间窗,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预测治疗结果具有实际的临床意义.CT灌注成像成为近期研究的热点.

    作者:曹立荣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预测研究进展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是妇女孕期特有的疾病,该病及其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孕产妇及胎儿新生儿的生命健康.众多学者致力于HDCP预测的研究,以期早期预测、早期干预,降低母婴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本文对近年来HDCP临床预测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凌玲;孙丽洲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线粒体在细胞凋亡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许多促细胞凋亡信号作用于线粒体,它们大部分,但不是所有,能够改变线粒体通透性,继而导致其内蛋白释放入胞质,由此构成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途径,这个过程也受Bcl-2调控.因此,线粒体可能是各种促细胞凋亡蛋白释放及其在胞质中发挥作用的门户.

    作者:刘伟丽;齐文成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治疗性超声介导微泡造影剂实现靶向性治疗的研究进展

    治疗超声介导微泡造影剂实现辅助给药及治疗(如基因转染),成为超声研究中的热点.这种方法已经在体内和体外多种模型中实现,并可能为靶向个体化诊断和治疗开辟新的领域.现就该技术的可能机制、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前景作一综述.

    作者:贾彩霄;周力学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肌腱移植前交叉韧带重建腱-骨愈合的研究现状

    肌腱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时,腱、骨之间的愈合方式可为直接愈合或间接愈合,出现了包括基因工程在内的多种促进腱-骨愈合的方法,但大多数方法尚处于试验阶段,在用于临床之前,需进一步探索.此外,腱-骨愈合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作者:龙显斌;曹盛俊;陈志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脂联素及其受体表达的调节因素

    脂联素作为肥胖患者中第一个下调的脂肪细胞因子,是所有脂肪细胞因子中惟一的负性调节激素,具有降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抗炎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脂联素的这些效应必须通过脂联素受体AdipoR1和AdipoR2的介导来完成.对脂联素及其受体调节因素的进一步研究可为其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作者:陈明;李兴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腹腔镜在异位妊娠诊疗中的应用

    异位妊娠是早期妊娠严重的并发症,威胁着广大女性的健康和生命.腹腔镜手术为异位妊娠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新的契机,休克型异位妊娠不是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合适的麻醉、先进的心电监护设备、必要的支持治疗,是顺利完成手术的重要保障.

    作者:王静;马彩玲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胸腹主动脉瘤手术方法的变迁

    胸腹主动脉瘤是一种凶险的血管疾病,手术操作复杂、难度大,手术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高,血管外科医师们为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在不断探索新的手术方法,本文简要介绍胸腹主动脉瘤手术方法的变迁,包括分型,手术方法,效果及优缺点.

    作者:任昊;戈小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转录因子Foxp3在免疫调节中的研究进展

    Foxp3是forkhead/winged-helix家族转录因子中的一员,近的研究表明其组成性表达于机体的CD+4 CD+25 T调节细胞(CD+4 CD+25 Treg cell),是调节性T细胞的特征性标志,介导T调节细胞在胸腺的发育、外周表达及功能维持.Foxp3对于维持机体免疫耐受和免疫应答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在X连锁的遗传性疾病(IPEX)、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和艾滋病的治疗以及移植耐受的诱导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广生;刘卓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的超声检查技术及临床研究

    冠脉造影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并不能探查冠状动脉微循环的病变情况.临床存在冠脉造影结果正常或接近正常而存在胸痛症状的患者,这部分患者有必要排除微血管性心绞痛.目前,探查微循环病变的检查方法逐渐增多但都各有利弊,本文就使用超声探查微血管的技术及当前临床开展的研究作出阐述.

    作者:李英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诊断指标的评价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是发生于造血干细胞水平的异常克隆性疾病,以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量增高为主要特征.至今国内外尚无明确的特异性诊断指标,但近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PV患者中有内源性红系集落形成而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降低,同时高表达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基因而低表达血小板生成素受体基因;在染色体异常中9p杂合性缺失较有意义,但特异的是JAK2V617F基因突变,而其他各种指标只是有一定鉴别意义的辅助指标.

    作者:潘湘涛;陆晔;夏学鸣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尸检5例报道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于各种肺内、外严重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高通透性肺水肿、进行性呼吸衰竭,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呼吸窘迫、难治性低氧血症等,病死率较高.其主要病理特征为肺毛细血管炎性损伤、通透性肺水肿以及肺泡内透明膜形成.本文5例临床诊断为ARDS,已经尸检证实,现提供如下以供借鉴.

    作者:何丽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