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杰;陈翔;曾小兵;耿春华
β1受体阻滞剂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重要药物之一,已有大规模临床实验证实,β1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AMI心脏事件的发生[1].
作者:刘淑萍;徐艳秋;李晓雄;杨文生;魏文芳;薛增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阿片类物质及其受体在心肌组织中能够产生缺血预适应作用,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Gi/o蛋白、线粒体ATP敏感钾通道、蛋白激酶C、环氧化酶2等都有关.现综述近年来关于阿片类物质参与心肌保护的信号转导及其机制;阿片类物质心肌保护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作者:徐亮;吕国义;邓迺封 刊期: 2007年第23期
造血生长因子是促进骨髓造血细胞分化增殖和定向成熟的一类细胞因子的总称.研究发现以促红细胞生成素、血小板生长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为代表的造血生长园子.除了传统地作用于造血细胞外,还具有保护心肌的作用,它们能对抗细胞凋亡,促进血管生长和动员干细胞修复损伤组织,从而缩小梗死面积,减轻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作者:欧晓敏;肖大伟 刊期: 2007年第23期
慢性乙型肝炎我国是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我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域,全国大约有1.2亿以上的人群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作者:马福霞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神经导航是将影像学技术、计算机技术、立体定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融为一体的综合系统.它可确定术前病变的位置、选择佳手术入路、术中实时了解病变的范围,可以更精确、大范围地切除病变组织,有效地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达到佳疗效.兹将神经导航系统在神经外科卞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康俊龙;张俊卿 刊期: 2007年第23期
1 病案资料患者杨某某,男,38岁,病案号1197355.患者于2007年6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睾丸肿大伴同侧阴囊下坠感,无触病及压痛,局部皮肤无红肿,皮温无异常.
作者:尚宇;李学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大肠黏膜下肿瘤的内镜特点、病理分类及内镜治疗方法 .方法 所有病例均行常规电子结肠镜检查,并在内镜下用圈套器行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果 16例中脂肪瘤9例,类癌3例,恶性淋巴瘤2例,平滑肌瘤2例.均予内镜下肿物切除术,并经病理检查证实诊断;无一例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结肠镜检是大肠黏膜下肿瘤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提高对大肠黏膜下肿瘤内镜形态特点的认识,对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内镜下肿瘤切除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黄洪涛;贾丽萍;赵洪川;李靖涛;王远新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在自缢后缺血缺氧综合症病人抢救中的价值.方法 观察并总结我科收治自缢后缺血缺氧综合症患者,在应用药物同时,对患者进行早期积极护理,包括病情观察、体征、呼吸道、口腔、眼部、皮肤、饮食、语言等护理,使患者安全渡过急性期.结果 注重早期护理,配合药物治疗,准确及时监护,使患者转危为安.结论 早期进行认真准确及时护理,密切配合药物治疗,减少了并发症均痊愈出院.
作者:司国英 刊期: 2007年第23期
我院自1995年以来和吉林省第二荣复军人医院外科协作应用自制槽状带齿自动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
作者:全健 刊期: 2007年第23期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一组病情迁延,缓慢进展,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终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化,目前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朱成栋 刊期: 2007年第23期
血液灌流作为一种体外血液净化技术,多年来一直只应用于急性中毒的治疗.目前,血液灌流技术逐步应用到重型肝炎、危重症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的患者抢救过程中,为血液灌流的临床应用及推广提供新的信息.血液灌流是治疗中毒,清除细胞因子,抢救危重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
作者:刘丽茹;尹雪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参芪扶正注射液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恶性肿瘤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放、化疗组)和治疗组(放、化疗合并参芪扶正注射液组),比较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生活质量变化及放、化疗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组骨髓抑制情况、消化道反应及全身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1).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在治疗恶性肿瘤过程中可以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的一般情况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龙慧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联合中药治疗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 将40例重症IT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用MP1 000mg/d,静点,共3d,并以MP 0.8mg/(kg·d),口服维持治疗,根据血小板(PLT)计数逐渐减量,在此基础上治疗组联合中药滋阴养血汤治疗.对照组用MP使用方法 同治疗组,不联合滋阴养血汤治疗,2周后无明显反应者,可再给予1疗程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后PLT计数均有显著提高,且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中药治疗重症ITP可显著提高疗效,且效果巩固.
作者:杜艳林;王泽民;陈广垠;李燕郴 刊期: 2007年第23期
1 病案资料患者,女性,61岁,主因间断性发热,厌食,恶心呕吐,腹胀痛10d,于2005年12月18日收住入院.
作者:章少华;王伟钢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细胞因子通过活化细胞表面受体复合物而发挥其在调控细胞生物学功能中的重要作用,信号转导被一些负性蛋白严格控制,其中以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OCS)为重要,SOCS主要通过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对细胞因子的作用强度及持续时间进行调控.近几年研究显示,SOCS不仅与全身免疫疾病有关,而且在哮喘、肺癌、急性肺损伤等肺部疾病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许雯;陈少贤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提高对孤立性蝶窦良性疾病症状、体征的认识和首诊准确率.方法 分析32例孤立性蝶窦良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和鼻内镜手术32例的手术.结果 经鼻内镜蝶寞开放术,治愈27例.其中17例手术后症状立即消失,10例术后3~5d症状缓解;好转5例其中3例仅感轻微头痛和嗅觉失灵,鼻内镜见窦口黏膜肿胀.CT/MRI复查未见窦腔病变.术后1个月复诊窦口开放率为93.75%(30/32),随访6~48个月无病变及症状复发,未再次手术.结论 孤立性蝶窦良性疾病经CT或MRI等高清晰度的影像学检查加之以鼻内镜检查均可明确诊断,且经鼻内镜手术对其治愈有显著的优越性.
作者:刘军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1例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亚叶酸钙方案化疗,200mg/(m2·d),静脉注入后续用5-氟尿嘧啶400mg/(m2·d),连用5d为1周期.间隔21d重复使用,连用2个周期.治疗组患者化疗同时和间歇期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入,每天1次,26d为1疗程,连用2个疗程.结果 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有效率为51.61%,单用化疗有效率26.66%,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是一种治疗中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有效的药物.
作者:罗金键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迈格尔(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肿瘤患者放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0例放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肿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治疗组25例.应用迈格尔50μg/kg·d)皮下注射,直至血小板数量达到≥80×109/L;对照组25例,不治疗.观察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恢复时间.结果 给药第5天,第9天.治疗组血小板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血小板计数恢复到80×109/L以上所需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01).结论 迈格尔可有效治疗肿瘤患者放化疗后所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
作者:杨全良;李鹏;周彤;孙毅;朱振华;曾冬香;凌扬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提高上尿路梗阻并发肾积脓及肾积水的诊治水平.方法 分析396例上尿路梗阻并发肾积脓或积水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诒疗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396例均经手术证实,依临床症状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其中104例行肾切除:258例肾盂或输尿管切开取石术;34例行肾盂成形术.结论 早期正确的诊断和诒疗是避免肾切除的关键.
作者:西尔艾力牙生;木克木·吾部力海热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细胞毒性T细胞介导的造血抑制因子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分析健脾补肾活血方药的免疫调控机制.方法 采用流武细胞仪检测不同拆方分组免疫介导再障小鼠脾淋巴细胞表面抗原CD8、γ δ TCR的表达,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培养细胞γ-IFN、α-TNF水平,观察其变化.结果 再障组CD8+、γ δ TCR+T比例明显上升,γ-IFN、α-TNF水平亦升高,健脾补肾活血全方组CD8+,γ δ TCR+T下降,γ-IFN、α-TNF水平降低,与再障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01),健脾补肾组、温肾组、滋肾组、CSA组均有不同影响,健脾组、活血组作用不显.结论 细胞毒性T细胞增加与造血负调控因子表达升高是导致再障的主要机制,两者具有相关性,健脾补肾活血方药可通过调节该免疫环节恢复骨髓造血,组方中以补肾中药为核心,健脾、活血中药起协同作用.
作者:陆嘉惠;周永明;胡明辉 刊期: 200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