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脓毒症诊断要点

关键词:脓毒症
摘要: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肢体不等长的评价和治疗

    肢体不等长是骨科常见的问题,所谓不等长是指单一或多个骨短缩或生长过度.不等长的病因很多,矫正前应预先明确病因,分析其病理生理和临床后果,特别是发育期患者(骨不成熟)的评价和治疗方案的出台更需要知道病因和发展情况,还要预知骨成熟后的差异情况,以便取得恰当的治疗方案,并取得良好的治疗结果.

    作者:蔡迎;杨建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激素替代疗法研究进展

    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妇女跨入了绝经后期阶段,同时妇科恶性肿瘤发病趋于年轻化,患者因手术切除卵巢或放疗损伤卵巢功能而出现人工绝经.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引发了一系列健康问题如:潮热、出汗、烦躁、焦虑、失眠、抑郁、记忆力减退、骨质疏松、泌尿生殖道萎缩和心血管疾病等,严重影响了广大妇女的生活质量,因此绝经后激素替代疗法(HRT)愈来愈受到临床医师和广大妇女的关注.

    作者:袁芳;王惠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2)

    1概述1.1定义ALI是指由多种病因损伤肺脏的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后使功能形态异常,通过炎症介质导致肺表面活性物质降低、水肿、肺膨胀不全.临床表现严重的呼吸困难.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一种病态.

    作者:刘桂蕊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与麻醉

    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高达50%~70%,严重者造成肺栓塞致患者猝死.围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防治日益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其中围术期应用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是其中一项很重要的措施.但是对于应用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的患者实施椎管内麻醉时,麻醉医师特别担心椎管内血肿的形成.现仅就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以及对应用低分子肝素的患者实施椎管内麻醉时应该注意的问题综述如下.

    作者:张宗旺;刘忠;修培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CD36、PPAR-γ、炎症因子与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的发生率非常高,是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除了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危险因素外,如高血脂、高血压等,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还有其特殊的原因.识别危险因素、探讨发病机制和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成为糖尿病性心血管病变研究的迫切课题.现仅就CD36、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某些相关炎症因子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作者:王芳;陈国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肝气郁结证的实验研究进展

    中医证候是中医辨证施治的依据,肝气郁结证是中医精神科常见的证候,隶属于心境障碍性疾病,多见于抑郁症、焦虑症、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中,其发病与心理-应激有关.针对该证候的研究,近几年有不少的文献报道,综述如下:

    作者:王爱成;王玉来;陈锦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由多种原因所致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病变,以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主要特征.其发病与年龄、体质量、炎症、外伤、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无明显地域及种族差异,是人类致残的重要病因之一.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根治措施,通过建立OA动物模型来深入探讨其病理病机并寻找合理有效的诊疗手段是研究OA的重要方法.OA造模方法有:通过人工筛选或基因改造获得自发性OA动物模型;通过关节固定、人工造成关节不稳定或关节腔注射致软骨降解变性物质等方法诱导关节退行性变.无论是何种OA造模方法,目的就是要尽大程度模仿人类OA的病生理过程.

    作者:谢希;高洁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内源性阿片肽与电针镇痛的研究

    电针具有镇痛作用已被国际学术界公认,我国在这一领域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我国已从神经生理学、神经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不同的角度对电针镇痛原理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内源性阿片肽是针刺镇痛的重要的物质基础.以β-内啡肽(β-EP)及亮脑啡肽(LEK)的研究多.

    作者:吴月兵;张灿珍;沈丽达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胶囊内镜的应用及进展

    消化道内镜技术的发展有150多年的历史,在2000年以前,经历了硬式内镜(1868~1932年)、半曲式内镜(1932~1957年)、光导纤维内镜(1957年至今)、电子内镜(1983年2000)4个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后,胶囊内镜的出现标志着消化内镜技术发展史上又一新的里程碑之诞生.

    作者:陈远园;何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深低温体外循环脑保护脑灌注方法的研究进展

    深低温停循环技术(deep hpothermia circulatory arrest,DHCA)是国际上目前应用较多的一种在体外循环下纠治困难复杂心血管畸形的方法.近年来已发展到许多止血困难手术中的应用.如用于巨大脑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手术.但有关DHCA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报道亦渐增多.如nas等[1]研究认为,直肠温度18℃,停循环时间>40min,患者既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近期表现如手足徐动,短暂惊厥;远期表现如精神运动发育迟缓,认识障碍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单纯深低温体外循环不能保护大脑耐受时间较长的缺血、缺氧.因此,在DHCA期间用合适的脑灌注方法成为深低温体外循环脑保护的研究方向之一.

    作者:姜涛;徐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肿瘤抗原NY-ESO-1研究进展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肿瘤抗原被鉴定出来,以之为靶位的肿瘤特异性免疫治疗也因而掀起高潮.这些肿瘤抗原可分为以下几类[1],①组织特异性分化抗原这类抗原只表达在特定类型的组织,无论是肿瘤组织或是正常组织,如黑色素细胞分化抗原Tyrosinase、Melan-A/MART-1和gp100.②基因突变所致的抗原:肿瘤细胞中发生突变的基因所编码的蛋白产物成为新的抗原,如突变的CDK4、caspase-8和Ras基因.

    作者:韩振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重症SARS诊断标准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肝素类药物雾化吸入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研究

    1935年肝素作为抗凝药物首次应用于临床,在以后几十年的应用和研究中发现,肝素还具有多种非抗凝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其中肝素对炎症过程的影响和免疫调节、抑制过敏反应的作用正日益受到关注,呼吸系统疾病是常见的多发病,约占内科疾病的1/4,肝素类药物可用于某些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动脉高压和肺栓塞等,这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现着重就雾化吸入肝素类药物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常晓悦;许建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1型糖尿病的分子免疫学研究进展

    1型糖尿病是一种T细胞介导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其发病中有许多免疫细胞参与,包括CD+4和CD+8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其中CD+4T淋巴细胞起中心性作用,按其分泌细胞因子的不同大致分为Th1和Th2两亚群.许多研究表明,在胰岛β细胞的损伤、胰岛炎的加重、糖尿病的发生过程中,Th1细胞及细胞因子和Th2细胞及细胞因子起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逄曙光;赵家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挥发性麻醉剂预处理对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随着器官移植、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的广泛开展,缺血再灌注损伤已成为临床麻醉面临的一种常见的病理生理变化,麻醉药对缺血再灌注中的影响已得到广泛的实验研究.现就挥发性麻醉剂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作者:胡宁利;段世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胸腺髓质区的阴性选择

    阴性选择是去除能与自身抗原肽发生反应的T细胞,从而达到自身耐受.它是通过TCR与自身抗原肽-MHC复合物具有高亲和力,并引发强烈的信号传导,导致细胞凋亡来实现的.阴性选择不仅需要TCR的信号,还需抗原呈递细胞(APC)的辅助刺激分子提供第二信号.但具体阴性选择的位点、哪一种或哪几种协同刺激分子以及细胞因子起主要作用,目前还不十分清楚.现就近期国际、国内胸腺细胞的阴性选择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李红梅;陈慰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RNAi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应用前景

    RNA干涉(RNA interference,RNAi)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重要基因沉默现象.1995年,康奈尔大学的Su Guo博士用反义RNA阻断线虫基因表达的试验中发现,反义和正义RNA都阻断了基因的表达,他们对这个结果百思不得其解.直到1998年,Fire的研究证明,在正义RNA也阻断了基因表达的试验中,真正起作用的是双链RNA.

    作者:刘莉;谢晓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3)

    1概述1.1定义SARS是由一种变异性的新冠状病毒,入侵呼吸道,其病毒可以通过直接损害肺组织,也可以超敏感免疫反应造成ALI.临床表现为严重的呼吸困难及其他脏器损伤,是复杂的兼症,是一综合病征.

    作者:刘桂蕊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急性呼吸综合征(ARDS)诊断标准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脓毒症诊断要点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