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瑶;李俊峰;王安伟;张亚西;高金全
目的 评价电针结合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9年6月~2014年12月河北以岭医院收治的164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2例给予基础的膀胱功能训练,治疗组8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电针疗法.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动力学指标(残余尿量、膀胱容量及膀胱压力)、3d排尿日记(每日排尿次数、单次尿量及大排尿量)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尿动力学指标、3d排尿日记及VAS评分等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治疗组残余尿量[(78.8±18.2)mL]显著少于对照组[(98.4±21.6)mL],膀胱容量[(289.6±4.5)mL]显著大于对照组[(235.5±44.3)mL],膀胱压力[(48.1±10.6)cmH2O]显著低于对照组[(54.7±11.2)cmH2O];治疗组每日排尿次数[(13.8±4.7)次/d]显著少于对照组[(16.4±4.1)次/d],单次尿量[(112.3±26.2)mL]显著大于对照组[(91.5±23.6)mL],大排尿量[(198.6±41.1)mL]显著大于对照组[(177.7±36.8)mL];治疗组VAS评分[(4.54±0.7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63±0.51)分],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电针联合膀胱功能训练能显著改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排尿功能障碍,且优于单纯的膀胱功能训练.
作者:王晶;焦永波;刘春茹;樊利敏;李永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四君子汤对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循环内皮祖细胞(EPC)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1月~2015年9月于华北石油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儿科门诊确诊的30例HSP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四君子汤治疗,同时选取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15名健康儿童作为正常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分别检测EPC数量和功能以及血清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循环EPC数量和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而EPC功能则显著下调(均P< 0.01).经治疗1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循环EPC数量、功能和TNF-α水平均有所恢复.相比之下,实验组的恢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且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四君子汤能够更快地促进HSP患儿循环EPC和TNF-α的恢复.
作者:王旭辉;刘永红;李哲敏;郭顺红;李红霞;刘俊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患者全身麻醉恢复期气管拔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8月在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行全身麻醉剖宫产手术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0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D0组)和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1~D4组),每组各20例.所有手术均于全麻下完成,静脉注射丙泊酚、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和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术中持续泵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使BIS值维持在40~50,并维持循环稳定.D1~D4组在胎儿娩出后分别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4、0.6、0.8、1.0 μg/kg,D0组输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药物输注时间均为15 min.手术结束时停止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术后带管回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监测并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T0)、拔管后1 min(T1)、拔管后5 min(T2)、拔管后10 min(T3)和拔管后15 min(T4)时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血氧饱和度(Sp02);观察患者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转出PACU时间;观察泵注右美托咪定后心血管系统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血流动力学变化:各组间T0时的HR、SBP和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0组比较,D1组T1~T4时的HR、SBP和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D2、D3、D4组T1~T4时的HR、SBP和DBP均明显降低(P<0.05).与T0时比较,D0和D1组T1~T4时的HR、SBP和DBP均明显升高(P<0.05);D2、D3、D4组T1~T4时的HR、SBP和DBP均明显降低P<0.05).苏醒时间的变化:与D0组比较,D1、D2组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转出PACU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3、D4组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转出PACU时间明显延长(P<0.05).所有患者输注右美托咪定后均未出现需要处理的心血管系统不良事件.结论 术中单次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6 μg/kg能明显抑制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患者全身麻醉恢复期的气管拔管反应,且不影响麻醉恢复时间.
作者:王文凯;郭文斌;陈慧琦;叶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针刺治疗对原发性痛经患者性激素及前列腺素分泌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月于邯郸明仁医院就诊的15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75)和治疗组(n=75),对照组患者口服少腹逐瘀汤,治疗组除口服少腹逐瘀汤外还给予针刺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雌二醇(E2)、孕酮(P)]、前列腺素[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F2α(PGF2α)]变化.结果 ①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两组治疗前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E2水平降低,P水平升高,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治疗组E2水平由治疗前的(42.25±12.31)pg/mL下降至治疗后的(36.05±10.33)pg/mL,而P水平由治疗前的(0.69±0.64)ng/mL上升至治疗后的(0.75±0.34)ng/mL,治疗组治疗后E2、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③两组治疗前血清中前列腺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GE2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PGF2α水平和PGF2α/J/PGE2水平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前列腺素水平的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刺疗法可调节原发性痛经患者的激素水平,改善痛经症状,临床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贾小红;巩海亮;宋兰英;刘莉宁;徐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计算机应用是面向医学院校研究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培养研究生医学信息素养的重要环节,针对当前该门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在培养研究生医学信息素养方面的欠缺,提出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以Blackboard平台为网络学习环境,从更新教学理念、重构课程目标、重组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以及课程考核方式五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深度教学改革,探索医学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作者:王苹;唐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近年来,心肌梗死患病人数逐年增加,急性应激可导致突发的心源性猝死,紧张和沮丧的情绪会诱发心肌梗死.抑郁症的特点是心情郁闷,缺乏愉快的刺激,感觉绝望,是公认的与心脏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相关的危险因素.音乐疗法作为一种非药物干预手段已越来越多地被研究者在临床上运用,然而在具体应用时,应该考虑到辨证施乐,五行音乐疗法则是一种可行的思路和方法.本研究通过理清心梗与抑郁之间的联系,探讨五行音乐疗法的原理以及如何在心梗后抑郁中正确选乐,将五行音乐融入到疾病的防治康养中,为其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代雅琪;陈芳;刘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地佐辛联合罗哌卡因局部麻醉预处理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男性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12月于江山市人民医院择期行LC的男性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法相同,治疗组在手术结束前20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手术结束后0.75%盐酸罗哌卡因行切口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不予处理.术后转入麻醉恢复室.观察两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记录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和程度;记录麻醉前(T0)、拔管前(T1)、拔管后5 min(T2)、拔管后10 min(T3)、拔管后30 rain(T4)、拔管后1 h(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在拔管后30 min、1h、4h、12h各时间点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观察患者导尿管不适程度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与T0比较,对照组在T1、T2、T3、T4、T5时SBP、DBP、HR均升高(P<0.05);治疗组在T1、T2、T3、T4、T5各时点的SBP、DBP、HR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清醒后导尿管无不适(0级)患者21例(70%),多于对照组的3例(10%)(P<0.01);治疗组在拔管后30 min、1h、4 h VAS评分低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P< 0.05或P<0.01);治疗组安静无烦躁(0级)患者23例(76.67%),多于对照组的5例(16.67%)(P<0.01).结论 地佐辛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预处理能有效预防LC男性患者苏醒期躁动,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不延长苏醒时间.
作者:姜景卫;鲁华荣;周召文;黄建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深刺咽部穴位治疗老年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3年9月~2014年4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的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治疗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上加深刺咽部穴位治疗,比较两组近、远期疗效.结果 近期疗效显示,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51,P<0.05);随访结束评定远期疗效,治疗后治疗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及饮水试验评分分别为(19.16±6.02)、(1.62±0.2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30.37±6.81)、(2.73±0.51)分](t=8.276、4.143,均P<0.05);治疗组吞咽障碍评分为(18.29±7.3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0.12±6.68)分](t=9.137,P<0.05);治疗组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为(194.43±18.45)、(87.27±15.4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51.23±19.86)、(70.56±16.29)分](t=7.365、9.224,均P< 0.05).结论 深刺咽部穴位治疗老年中风后吞咽障碍的近远期效果明显,能明显改善患者吞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萧言菘;杜健茹;章娟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责任制小组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手术的胃癌患者60例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责任制小组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术后一般情况(住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及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术前及术后8d的营养情况(体重、总蛋白、前白蛋白及清蛋白水平)、护理满意度、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及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体重、总蛋白、前白蛋白及清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8d的总蛋白、前白蛋白及清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责任制小组护理方案提高了肠内营养护理质量和水平,提高了服务满意度,促进了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静;赵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胃铋镁四联疗法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4~9月桂林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28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治疗组给予胃铋镁四联疗法(胃铋镁颗粒、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10d后,再继续服用胃铋镁颗粒、雷贝拉唑至28 d;对照组给予标准三联疗法(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疗程同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溃疡愈合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6.9%)高于对照组(78.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溃疡治愈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9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铋镁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在幽门螺杆菌根除、溃疡治愈等方面,较标准三联疗法具有显著优势.
作者:张伟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谷氨酸所致脑缺血再灌注的钙超载损伤,探究谷氨酸参与调控钙超载的分子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以及体外培养小鼠的小脑颗粒神经元,随机分组:对照组(5只)、二甲基亚砜溶剂组(3只)、谷氨酸组(5只)、硝苯地平组(4只)、谷氨酸+硝苯地平组(4只)、TRPC1中和性抗体组(5只)、谷氨酸+TRPC1中和性抗体组(5只).采用干湿重法测定大鼠脑水肿程度,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fura-2探针检测神经元细胞内Ca2+水平.结果 在大鼠MCAO模型中,谷氨酸明显增加脑水肿(P<0.05),硝苯地平显著抑制由谷氨酸引起的脑水肿(P>0.05),而TRPC1中和性抗体无此效应(P<0.05).在体外神经元培养中,谷氨酸显著增加细胞内Ca2+水平,而硝苯地平能降低由谷氨酸引起的神经元内Ca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PC1中和性抗体只能部分降低谷氨酸引起的神经元内Ca2+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谷氨酸在脑缺血再灌注中所致钙超载,主要通过L-型钙通道钙内流后激活钙库释放,终导致脑水肿.钙库调控的TRPC1通道不参与谷氨酸所致的钙超载.
作者:柳四新;何丹;余孝君;王家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征(AIDS)合并支气管结核(EBTB)患者的支气管镜下特点,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长沙市第一医院51例经支气管镜确诊的HIV/AIDS合并EBTB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 51例患者中,支气管镜下累及左主支气管17例(33.34%),累及右主支气管4例(7.84%),两个以上部位支气管受累达41.76%.本组患者以溃疡坏死型占首位(64.71%),病变范围广泛者达40.2%,镜下分型常见的是溃疡坏死型(Ⅱ型,33例,64.71%)和炎症浸润型(Ⅰ型,12例,23.53%).结论 HIV/AIDS合并EBTB以青年男性多见,支气管镜下改变具有多发性,左肺病变多于右肺,以活动性病变(Ⅰ型、Ⅱ型)为主,各型病变常重叠存在.
作者:李科宇;潘频华;汤渝玲;周志国;李榜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老年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诊治依从性状况,探讨患者不依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3月于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108例老年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自制的诊治依从性量表分为不依从组(<24分)和依从组(≥24分),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及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认知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患者发生不依从的影响因素.结果 全部患者的诊治依从性量表总分为(22.9±7.3)分,其中总分<24分者有68例,占63.0%,归为不依从组,其余40例归为依从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认知水平是患者诊治依从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诊治依从性状况不容乐观,认知水平降低会显著增高患者不依从的发生风险,提高疾病的认知是当前改善患者依从性和疾病预后的关键.
作者:王来芳;王亚强;吴爱瑜;丁艳杰;张冰毅;赵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启肝毓坤汤治疗卵巢早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3月~2013年12月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卵巢早衰患者85例,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单号为对照组(39例),双号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采用西药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组采用启肝毓坤汤,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3%,对照组为79.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烦急躁、腰酸坠胀消失率(89.47%、87.50%)均高于对照组(77.27%、73.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治疗组E2[(15.39±6.23)、(90.47±7.02)ng/L]、FSH[(81.65±18.12)、(31.25±4.12)U/L]、LH[(42.18±5.52)、(23.46±4.09) U/L]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E2 [(14.28±5.89)、(57.62±4.75) ng/L]、FSH [(79.24±16.72)、(35.47±5.19) U/L]、LH [(4.13±4.69)、(22.25±4.13)U/L]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启肝毓坤汤可有效改善由卵巢早衰引起的激素水平变化,且能缓解其临床症状,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王雪莉;王华杭;姜波;呼军明;闫俊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在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背景下,医学生无论从就业还是升学的角度,都面临着尽快适应医生角色、规范医疗行为、并将良好的医德修养带入日常临床实践中的艰巨挑战.本文结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多年临床德育工作经验和医德修养相关课程教学效果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医德教育应运用“将临床带入课堂,再将课堂带入临床”的方法,即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系统化的理论学习,同时通过临床实践不断提升医德修养水平,从而达到在医学生院校教育全过程中(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培养阶段)实现德育教育、医德修养和医疗实践培养相结合的目的.
作者:蒙世佼;许蓉;王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为了促进医学专科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为了帮助医学专科生顺利就业,展开对医学专科生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分析医学生就业形势,实现就业指导的市场化;培养医学生职业精神,实现就业指导的专业化;完善医学生知识结构,实现就业指导的全程化;创新医学生实践活动,实现就业指导的社会化;构建医学生就业平台,实现就业指导的信息化.通过实施市场化、专业化、全程化、社会化、信息化的医学专科生“五位一体”就业指导体系,形成医学生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学校促进就业的就业良性循环.
作者:汪慧英;刘高华;唐元兢;张凡;卢世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对新媒体视阈下昆明市社区居民中医健康素养等级进行评价.方法 基于文献调查和专家评价法建立居民新媒体中医健康素养评价体系,应用Fuzzy-AHP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一致性检验(CR<0.1),在此基础上开发量表,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昆明市1100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发放问卷1200份,剔除不合格问卷,有效问卷1100份,有效率为92%.昆明市社区居民新媒体中医健康素养综合评分为75分,其中,新媒体中医健康认知、获取、评价、应用及信息道德分别为75、74、76、72、80分.结论 建设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社区中医健康信息服务首先要加强居民新媒体中医健康应用能力,开发满足居民个性化、多层次健康需求的在线互动系统.
作者:孙艳玲;章涤凡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考察雪蛤颗粒的安全性.方法 以SD大鼠和昆明种小鼠为受试动物,对雪蛤颗粒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 d喂养试验的研究.结果 SD大鼠急性毒性试验经口大耐受量(MTD)大于15 g/kg,判断雪蛤颗粒属无毒类;Ames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3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高剂量为人体推荐摄入量的100倍,未引起大鼠整体健康状况、生理生化功能和器官组织形态学等各项重要指标的异常变化.结论 雪蛤颗粒无明显毒副作用,为其安全性评价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作者:彭晓辉;于向红;乐智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机械振动排痰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大叶性肺炎合并肺不张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4年8月中山市坦背医院收治的80例大叶性肺炎合并肺不张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机械振动排痰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并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排痰效果和血氧饱和度、肺复张率以及恢复正常体温所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后遗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儿排痰治疗的总有效率(87.5%)显著高于对照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肺复张改善率90.0%明显优于对照组(67.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儿治疗后血氧饱和度[(98.12±1.77)%]显著高于对照组[(92.11±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恢复正常体温平均所用时间、平均住院治疗时间[(2.23±0.65)、(8.13±2.37)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4.94±1.26)、(10.25±3.43)d],实验组患儿后遗症发生率(7.5%)也明显低于对照组(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械振动排痰联合阿奇霉素能够有效治疗大叶性肺炎合并肺不张,其治疗时间较短、安全性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岑小玲;李晓;刘全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超声造影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以探讨超声造影对肝细胞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5月在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就诊的51例肝细胞癌患者,在其接受手术治疗之前给予超声造影检查,详细记录各项参数,同时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CD34的表达情况,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以探讨各项指标的关系.结果 39例门静脉期表现为快进快出型低增强回声,有24例为低分化癌.12例患者在门静脉期表现为快进慢出型等回声或稍低回声,在实质期则表现为低增强,其中高分化和中分化的有11例.中分化与低分化肿瘤的造影剂增强时间以及消退时间明显短于高分化肿瘤,而曲线下的面积则明显大于高分化肿瘤(均P< 0.05).VEGF表达阳性的患者,其微血管密度、曲线下面积均明显高于表达阴性的患者,而造影剂增强时间以及造影剂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表达阴性的患者(P<0.05);肿瘤直径<5 cm的患者其微血管密度明显低于肿瘤直径≥5 cm的患者(P<0.05);汇管区有癌栓的患者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无癌栓的患者,造影剂增强时间则明显短于无癌栓患者(P< 0.05).微血管密度与造影剂增强时间呈负相关(r=-0.609,P< 0.05),与曲线下面积呈正相关(r=0.558,P<0.05).结论 超声造影能够反映出肝细胞癌肿瘤内的微血管密度与血流供应情况,能够为临床诊断肝细胞癌以及明确其临床病理特征提供重要的参考,帮助临床制订更有针对性的治疗策略.
作者:方蕾;李世岩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