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东;冯华越;谢宗梅
对我院60例异位妊娠患者保守治疗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异位妊娠患者,均经B超,血β-HCG检测等确诊,必要时诊刮进一步明确诊断,用药前全血分析血小板、肝功、尿素氮、肌酐及hCG.60例患者的年龄21~34岁,平均27.5岁;停经时间30~62天,平均46天;初产妇36例,经产妇10例,未婚15例.
作者:丁海梅;任艳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为基层医院规范处方书写和实施点评制度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分析基层医院处方书写不规范的表现及原因,探讨处方书写规范和点评制度的构建.结果和结论:规范处方书写和实施点评制度,可以改善医患关系,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降低患者医药费用,防范医疗风险.
作者:张旭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锁骨是上肢与躯干的连接和支撑装置,呈S形.近端与胸骨柄形成胸锁关节,远端与肩峰形成肩锁关节.外侧有喙锁韧带固定锁骨.
作者:陈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内分泌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找寻对策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方法: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对策的实施,观察能否减少不良时间的发生.结果:通过临床实践,确实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近几年来由于护士的规范操作和护士长的规范管理,护士们专科护理水平较高,从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马丽丽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炎琥宁冻干粉针剂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6例确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炎琥宁冻干粉针剂 静脉注射,对照组采用病毒唑和青霉素静脉注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7.3%,对照组98.2%,两组经统计学检验u=0.46,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炎琥宁冻干粉针剂制剂稳定、安全、疗效可靠,无不良反应,不需皮试,患儿及家长易于接受.是治疗急性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理想抗病毒,抗细菌药物.
作者:胡晓光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我院自2004年1月~2005年5月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全都符合1996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且经脑CT或脑MRI证实,均为首次发病,病程均在24小时以内,住院后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42~72岁,平均56.6岁;梗死部位:基底节区26例,脑叶9例,脑干4例,多发性11例,另外,伴有高血压病35例,糖尿病18例.
作者:廉超玲;陆阿楠;廉霞;范波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病历资料患者,男,61岁,因为鼻塞、流滴、咳嗽数天,在大医院就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医院开了300多元钱的药,要为他输液,患者为了就近治疗,于8月7日回到校医院,来院时,神清,精神尚好,医生根据病情,开了头孢曲松钠皮试,准备为他输液,护士立即给他做了头孢曲松钠皮试,可是当护士做完皮试扔掉注射器时,患者突然感到胸闷、心悸、喉头堵塞感,紧接着,面色苍白,呼吸困难、护士边呼叫医生,边对他进行抢救,吸氧,遵医嘱,肌注地塞米松,肾上腺素等,医生迅速为患者测血压,发现血压急剧下降,<10.6/6.6kPa(80/50mmHg),几分钟后病情越来越重,患者嗜睡,可有频死感,意识障碍,神志不清,呼吸心跳突然停止,医生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抢救工作一直持续进行,在抢救的同时,有的医生拨打了120,直到120到来宣布患者死亡,抢救工作才停止.
作者:冯桂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新生儿无陪病房是目前医学界推崇的一种规范的新生儿医学治疗模式,治疗期间全面取消陪护,由专业医师、护士全权负责新生儿的治疗及护理,减轻家长的负担和非专业的护理操作给新生儿带来不必要的伤害.自2008年9月开设新生儿室,收治新生儿408例,通过短短几个月的实践,不断探索,逐步培养了一支专业护理队伍,在抢救治疗新生儿,降低新生儿致残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陈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在全院开展患者防脱管工作模式及效果.方法:专科护士制订防脱管工作计划,对全院的护理管理人员、临床护士进行患者防脱管知识培训,通过专科护士检查督促患者预防脱管措施落实情况,并开展复杂个案讨论.对医院发生的脱管病例进行资料回访,总结、分析.结果:护理人员及患者或其家属的预防脱管知识知晓率提高.2010年全院脱管发生率(0.060%)较2009年(0.20%)有明显下降.培训干预前后护士及患者或家属对防脱管知识知晓状况调查:在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防脱管知识培训前后随机发放调查表,对评估为脱管高风险患者,护士进行防脱管干预前及干预后1周对防脱管知识了解程度调查结果:护士知识知晓率培训前58%培训后85%.患者及家属知识了解率干预前12%干预后50%.结论:专科护士发挥职能,创建新的工作模式,在全院开展防脱管工作,保障患者的安全,降低了脱管的发生率.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分析毒鼠强致中毒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总结救治经验.方法:总结分析46例毒鼠强致中毒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心肌酶学变化,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T)变化,心电图演变,治疗经验及转归.结果:46例中,发生中毒后1天出现心肌损害6例,占13%;3天出现30例,占65%;5天出现10例,占21.7%;休克6例,占13%,CK及CK-MB升高46例,占100%.cTnT升高46例(正常2倍以上)占100%.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25例,占54.3%;窦性心动过速7例,占15.2%;心肌缺血表现16例,占34.7%,左前分支阻滞和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律各1例.10天恢复14例,占30.4%;15天恢复15例,占10.8%;21天恢复6例,占13%;30天恢复14例,占45.6%.结论:毒鼠强致中毒性心肌损害3天后出现多,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高,患者均有cTnT、CK及CK-MB升高.
作者:李祖美;艾力·依明;陈刚;李青松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情况,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0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发生医院感染223例,感染率1.2%.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49.8%).医院感染较高的科室外科2.2%、内科2.1%.年龄≥60岁的患者医院感染率(2.9%)高于<60岁的患者(0.9%).结论:加强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侵入性操作等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培东;冯华越;谢宗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研究在社区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中的效果.方法:2009年7月~2011年1月将社区228例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对患者进行评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个体化的综合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指导,并对两组患者受健康教育前后的知识水平进行评估.结果:通过个体化健康教育后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以及对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水平均有所提高,同时学会自我检测的方法.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个体化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以及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提高患者质量、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作者:赵彬;冯辉;谢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了解桂林市城区急性中毒流行病学资料,为急性中毒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标准的<急性中毒患者登记表>,进行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调查病例中男性346例(58.3%),女性247例(41.7%);高发年龄21~30岁(199例,占33.6%);职业分布以工人,学生,农民,以及无业人员排前4位(占全部人群的72%);中毒类型中乙醇中毒排第一位(213例,35.9%),一氧化碳(CO)中毒排第二位(199例,33.6%);1、2、3、11、12月CO中毒高发,乙醇中毒时间分布无特殊规律;中毒原因以意外中毒常见(321例,54.1%);死亡病例7例,6例CO中毒导致.结论:急性中毒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且不同种类急性中毒不同的流行病学特点,根据急性中毒的规律做好宣教和防范预案,能有效提高急诊救治急性中毒能力.
作者:范峻峰;江炫光;郑小凡;何建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建立温寒平喘口服液的质量标准及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对温寒平喘口服液处方中炙麻黄、白芍、丹参等药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该制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丹参酮ⅡA在10~3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n=6)99.7%,RSD为0.6%.结论: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温寒平喘口服液进行质量控制,方法可行.
作者:罗林云;梁春娥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精神病患者伴发妊娠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而精神病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已被大量研究反复证实[1],临床表现为情感表达、感知、思维、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2],因此对精神病患者实施人工流产术有其特殊性.23例精神病患者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翠萍;何县利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我院2004~2010年收治眼部碱烧伤45例(60眼),经过综合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我院自2004~2010年7年间治疗眼部碱烧伤45例(60眼).其中男37例(51眼),女8例(9眼);双眼伤15例,单眼伤30例;年龄9~61岁,平均36岁.
作者:刘成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脑出血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老年人脑血管壁弹性差,应急能力较差,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液黏稠度增高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诱发脑血管破裂,出现昏迷、失语、肢体功能障碍等一系列临床表现,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分析护理难点与探讨对策.
作者:罗艳妮;孙晓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对比研究核桃花絮与核桃叶所含挥发性成分.方法:核桃花絮与核桃叶分别经水蒸汽蒸馏得挥发油,运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具体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个组分相对含量.结果:从核桃花絮中分离鉴定了34种化合物,其中含量较多的有邻苯二甲酸丁酯(25.24%)、二十三烷(22.61%)、二十四烷(22.62);从核桃叶中分离鉴定了36种化合物,其中含量较多的有金合欢醇(68.65%)、叶醇(8.62%)、沉香螺醇(7.43%)、茅苍术醇(7.43%).结论:为核桃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吕玉年;柴玉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慢性湿疹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皮肤病,临床上很难查出致病因素,而且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以剧烈瘙痒,皮肤增厚呈苔藓化为主要症状由于病复杂,临床上尚无满意疗法.所以慢性湿疹的患者都有多年不愈的病史.在临床工作中用西药抗组胺药和养血润肤治疗慢性湿疹57例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赵德成;赵璐;胡春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低体温对手术患者危害较大,也可导致很多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意外的痛苦,甚至死亡,应该引起手术室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综述低体温发生的原因、对机体的影响极其护理措施.
作者:马小梅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