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冷冻后刮除疣体治疗跖疣的疗效观察

张有忠

关键词:跖疣, 冷冻, 刮除, 疗效
摘要:目的:寻找一种治疗跖疣的高效方法.方法:采用冷冻后立即刮除跖疣与单纯冷冻及单纯刮除跖疣进行比较.结果:(A组)冷冻后刮除组治愈率92%,(B组)单纯冷冻组70%,(C组)单纯刮除组86%,A组与B组相比,A组C与组相比治愈率比较,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冷冻后立即刮除跖疣对跖疣治愈率较单纯冷冻及单纯刮除治愈率高,为治疗跖疣较好方法.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40例临床观察

    目的:采用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40例,对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为本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甲氨喋呤50mg/m2,1次/日,肌内注射;米非司酮25mg,2次/日,口服,均连续应用5天.定期测血β-HCG直至正常.结果:治愈率92.5%,平均治愈时间为14.52±2.26天,平均住院日数10.23±2.31天.结论: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临床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郭桂娥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急诊科护理纠纷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医疗纠纷是医疗服务中不可回避、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医疗纠纷不断增多,与护理纠纷有关的问题也呈上升趋势,使护理人员有着沉重心理负担.

    作者:马文静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黄汗2例

    黄汗病名,出自<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多因汗出入水,壅遏营卫惑湿热内盛,风,水,湿,热交蒸溢渗所致,证见头面及四肢肿,身热不恶风,汗出黏衣,身黄如柏汁腰髋驰痛,两经冷,身痛重,小便不利,脉沉迟等.本人近年运用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黄汗病2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周新蓉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微创经皮肾镜术治疗肾结石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提高微创经皮肾镜术治疗肾结石治疗水平,减少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以肾结石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86例中,75例为一期取净结石,结石直径1.86~4.34cm,7天后,再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二期取石,共有9例,结石直1.92~4.37cm.手术时间40分钟~2.5小时.术中有有4例出现尿失禁,5例患者出现膀胱颈部痉挛,部分出现疼痛等不适症状,术后有2例出现肾周积水、感染、出血症状,在精心的护理下,并发症都得到有效的控制.患者平均住院8天,护理满意度高.结论:及时、精心、充分的手术护理,是微创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取得高效的有力保证,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银;何中伏;朱永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价值.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月CT检查资料齐全、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46例,分析其诊断及分型准确性.结果:急性单纯性阑尾炎8例,CT检出3例,正确分型3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1例,CT检出31例,正确分型29;急性坏疽性或穿孔性阑尾炎7例,CT诊断阑尾炎7例,正确分型5例.结论:CT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重要影像检查方法.

    作者:王亚莉;宋莉;覃由宣;付兵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类风湿因子检测在风湿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检测在风湿疾病诊断中的作用,为临床提供正确的诊断依据.方法:收集我院已经确诊的RA患者77例RF检查结果及选择同期本院健康职工80例RF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7例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因子阳性66例,阳性率85.7%,对照组1例阳性,阳性率为1.30%.结论:RF诊断RA的特异性较高,但是RF对RA患者并不具有严格特异性,RF阳性不能作为诊断RA的惟一标准.

    作者:热汗古丽·米吉提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基层医院急诊护士的必备素质

    急诊护理人员只有具备较全面的素质,才能胜任急诊护理工作.本文对急诊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进行了以下探讨.

    作者:高小兰;何喜定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老年脑出血38例护理难点分析与对策

    脑出血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老年人脑血管壁弹性差,应急能力较差,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液黏稠度增高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诱发脑血管破裂,出现昏迷、失语、肢体功能障碍等一系列临床表现,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分析护理难点与探讨对策.

    作者:罗艳妮;孙晓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锁骨解剖型钢板治疗锁骨骨折的体会

    锁骨是上肢与躯干的连接和支撑装置,呈S形.近端与胸骨柄形成胸锁关节,远端与肩峰形成肩锁关节.外侧有喙锁韧带固定锁骨.

    作者:陈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氯胺酮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氯胺酮属苯环己哌啶类静脉麻醉药,基本结构为环己胺.氯胺酮是一具有镇痛作用的静脉全麻药.可选择性抑制丘脑内侧核,阻滞脊髓网状结构束的上行传导,兴奋边缘系统.

    作者:韩晓玲;时向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早期胃癌的病理诊断

    胃癌的流行病学特点中国每年约有17万人死于胃癌,几乎接近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1/4,且每年还有2万以上新病人.胃癌发病率很高,每年死于胃癌的人数约16万[1].

    作者:毛小菁;曹永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浅谈血细胞自动分析仪的校准

    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校准作为提高血细胞自动分析质量的重要手段,可使血细胞分析具有溯源性,增强不同实验室间的可比性,同时,使血细胞自动分析检测参数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也更有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姜晓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诺氟沙星胶囊致固定性药疹1例

    诺氟沙星为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作用强的特点,尤其对革兰阴性菌,如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奇异变形杆菌、产气杆菌、沙门氏菌、沙雷氏菌、淋球菌等有强的杀菌作用,其低抑菌浓度(MIC)远较常用的抗革兰阴性菌药物为低.

    作者:吴景权;黄德锦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MRI对骶部硬膜外囊肿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骶部硬膜外囊肿的影像学特点及分析.方法:本组12例均行腰骶部及盆骨X线片检查,其中9例行CT扫描,11例行MRI检查,5例行脊髓造影.结果:本组影像检查X线诊断率14%,CT诊断率50%,MRI、脊髓造影检查诊断率100%.结论:骶部硬膜外囊肿影像学检查具有特征性表现,对该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本组12例通过影像的各种检查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分析,提高影像诊断价值.

    作者:陈丽;邱雨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维药养心达瓦依米西克蜜膏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体会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综合征,其特点是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可伴其他症状.

    作者:热比古·托乎提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头孢曲松钠皮试死亡1例

    病历资料患者,男,61岁,因为鼻塞、流滴、咳嗽数天,在大医院就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医院开了300多元钱的药,要为他输液,患者为了就近治疗,于8月7日回到校医院,来院时,神清,精神尚好,医生根据病情,开了头孢曲松钠皮试,准备为他输液,护士立即给他做了头孢曲松钠皮试,可是当护士做完皮试扔掉注射器时,患者突然感到胸闷、心悸、喉头堵塞感,紧接着,面色苍白,呼吸困难、护士边呼叫医生,边对他进行抢救,吸氧,遵医嘱,肌注地塞米松,肾上腺素等,医生迅速为患者测血压,发现血压急剧下降,<10.6/6.6kPa(80/50mmHg),几分钟后病情越来越重,患者嗜睡,可有频死感,意识障碍,神志不清,呼吸心跳突然停止,医生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抢救工作一直持续进行,在抢救的同时,有的医生拨打了120,直到120到来宣布患者死亡,抢救工作才停止.

    作者:冯桂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B超检查节育环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用B超检查节育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站用B超检测节育环的600例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节育环与子宫的位置、合并症以及带环妊娠等情况.结果:B超能清晰显示子宫与节育环的形状、子宫与附件的形态变化以及环与妊娠囊的关系,600例有87.5%位置异常,发生环移位、脱节、部分嵌入肌层等现象.结论:B超检查较为方便,其对节育环的检测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金兰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炎琥宁和氨溴索联合应用治疗支气管肺炎疗效分析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7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128例,全部病例均符合诊断标准[1].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其中男36例,女32例,年龄<1岁12例,1~3岁26例,4~5岁20例,>5岁10例.

    作者:万延永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规避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

    目的:从临床护理中容易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入手,针对护理缺陷引发的纠纷提出对策.方法:着重于护理中有效沟通与关爱的内容与方法,强调加强提高自身素质,规范操作规程、重视语言技巧,提高护理人员自我防范意识,规避风险等方法.结果: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提高,使护理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中,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根据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能够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

    作者:杨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121例

    目的:探讨胃肠镜下活检钳、高温活组织钳、高频电凝电切摘除消化道息肉的安全性及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在胃肠镜下用活检钳、高温活组织钳、高频电凝电切摘除消化道息肉.结果:121例212枚消化道息肉均成功摘除,无1例穿孔,5例出血,经内镜下处理均有效止血.结论:采用活检钳、高温活组织钳、高频电凝电切摘除消化道息肉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

    作者:丁云美;邱丽芬 刊期: 2011年第23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