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酒石酸美托洛尔不同给药途径对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图像质量和检查耗时的影响

沈虹;秦远章;梁秀梅

关键词:酒石酸美托洛尔, 舌下含服, 口服, 冠状血管造影
摘要:目的 对比口服和舌下含服酒石酸美托洛尔两种给药途径对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冠脉CTA)图像质量和检查耗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11月在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接受冠脉CTA检查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口服组和舌下含服组,每组各40例.口服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25 mg,温开水吞服;舌下含服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25 mg,舌下含服.服药后每隔15 min测量心率和血压,若心率降至65次/min及以下,立即行冠脉CTA.若60 min后还未达目标心率(≤65次/min),则同样方法重复给药,直至达到目标心率.重复给药大剂量不超过100 mg.比较两组冠脉CTA图像质量和检查耗时.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服用酒石酸美托洛尔后均成功达到目标心率.舌下含服组图像质量I级率明显高于口服组(P<0.05),检查时间明显短于口服组(P<0.05),酒石酸美托洛尔用量也明显少于口服组(P<0.05).结论 在冠脉CTA检查前舌下含服酒石酸美托洛尔较口服方式更能提高冠脉CTA的图像质量,缩短检查时间.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金关固精方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治疗原发性早泄的效果

    目的 研究金关固精方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治疗原发性早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门诊就诊的45例原发性早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于性交前阴茎头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B组患者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中药金关固精方.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阴道内射精潜伏期(IELT),采用中国早泄患者性功能评价表(CIPE-5)评价疗效,并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IELT均长于治疗前(P<0.01),两组治疗后IE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CIPE-5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1),且B组CIPE-5评分高于A组(P<0.01),其中B组CIPE-5量表中的性生活满意度、焦虑紧张程度评分均高于A组(P<0.01、P<0.05).A组患者药物副作用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 金关固精方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治疗原发性早泄效果确切,并且中药复方可以降低复方利多卡因引起的药物副作用.

    作者:金明昱;袁少英;覃湛;耿立果;何超拔;张兆磊;王伟光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治疗策略

    桥本甲状腺炎(HT)是目前尚无法根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的危害是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形成甲状腺结节而增加肿瘤的风险,同时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中医称HT为瘿病,中医治疗策略在于控制病情的进展,以及改善西药治疗不能缓解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对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HT患者尽早应用调肝健脾补肾的中药干预,避免出现不可逆的甲减;其次是甲状腺肿大或甲状腺结节的患者采用益气祛痰化瘀法治疗,以降低癌变的风险;再就是甲减替代治疗不满意的患者、生殖健康受到影响的育龄期女性西药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需中医辨证治疗.中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自身免疫状态,降低甲状腺自身抗体,消除甲状腺肿大和结节,能够阻止或延缓HT的发生和发展以及改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江潮;周涛;邵迎新;周云;汪虹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重症感染引起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比较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与常规疗法对重症感染引起急性肾损伤患者临床效果及血清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8月~2016年8月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重症感染引起急性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CRRT.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病死率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血肌酐、血尿素氮、血钾和血乳酸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4、白介素-6和白介素-10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及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RRT可明显改善重症感染引起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敏雄;黄永鹏;叶燕红;伍增龙;庞荣锋;范小龙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miR-10b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目的 探讨miR-10b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搜集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46例肝癌组织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18例正常肝组织作为对照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方法检测受试者miR-10b的表达水平,分析miR-10b表达与肝癌组织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利用脂质体2000向肝癌细胞系HepG2转染人工化学合成miR-10b模拟物(miR-10b mimics)、miR-10b抑制剂(miR-10b inhibitor),同时设置阴性对照组(NC+脂质体2000),采用MTT实验检测HepG2肝癌细胞增殖能力,采用Transwell实验及细胞划痕实验检测HepG2肝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结果 肝癌组miR-10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调表达(P<0.05),且肝癌转移组miR-10b水平明显高于未转移组(P<0.05);miR-10b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有无肝硬化以及肿瘤数量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患者miR-10b表达与肝癌是否转移以及肝癌的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分期有关,且肝癌转移患者miR-10b表达高于未转移患者(P<0.05),Ⅲ~Ⅳ期患者miR-10b表达高于I~Ⅱ期(P< 0.05);miR-10b过表达组HepG2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miR-10b抑制组,过表达阴性对照组与抑制表达阴性对照组HepG2细胞生长趋势接近一致;miR-10b过表达组HepG2细胞侵袭、迁移能力较过表达阴性对照组均明显增强,miR-10b抑制组HepG2细胞侵袭、迁移能力较抑制表达阴性对照组明显减弱,过表达阴性对照组与抑制表达阴性对照组HepG2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基本一致.结论 miR-10b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抑制miR-10b表达可有效降低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转移能力.

    作者:王勇强;吴林波;陈帆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优质服务在初产妇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中的干预效果

    目的 探讨优质服务在初产妇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分娩的86例前置胎盘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3例患者,分娩过程中给予优质服务;对照组43例患者,分娩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24h出血量、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评估情况等.结果 实验组有1例产妇出现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3%;对照组有4例产妇出现产后出血,发生率为9.3%;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为(123±82)mL;对照组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为(295±86)mL;两组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5.3%,高于对照组的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护理前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两组产妇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优质服务在初产妇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率,减少出血量,提高产妇满意度,缓解其产后心理状态,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洁盈;刘月改;李小赏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布鲁杆菌感染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在布鲁杆菌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5年10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确诊的感染布鲁杆菌疾病以及同期健康体检的60名健康人群的白细胞计数、NLR及PLR结果,并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下面积评价各指标对布鲁杆菌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64例布鲁杆菌疾病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疲劳乏力(24例,37.5%)、食欲不振(22例,34.4%)、关节疼痛(22例,34.4%)、肌肉痛(20例,31.3%)、发烧(12例,18.8%)及寒颤(12例,18.8%)等,偶尔伴有腹痛(4例,6.3%)、恶心(2例,3.1%)、呕吐(2例,3.1%)、便秘(2例,3.1%)等消化道不适反应.布鲁杆菌疾病患者的白细胞计数、PLR及NLR均较健康人群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NLR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为0.756,诊断价值较高,而白细胞计数ROC曲线下面积为0.512,PLR为0.621,血红蛋白为0.585,诊断价值较低.结论 布鲁杆菌疾病患者NLR及PLR均升高,但NLR的诊断价值更高.

    作者:汪瑞霞;张润爱;杨佳;张哲林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主观全面评价法与微型营养评价法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主观全面评价法(SGA)和微型营养评价法(MNA)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分别应用SGA和MNA进行营养评估,并分析其与单项营养评价指标的关系,从而筛选出适合食管癌患者的佳营养评价方法.结果 SGA评价显示,食管癌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0.00% (18/60),MNA评价提示,食管癌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概率为45.00%(27/60),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51,P=0.01).依据SGA评定分级,营养良好和轻-重度营养不良的体重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AMC)、视黄醛结合蛋白(RBP)、前清蛋白(PAB)、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氮平衡(NB)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淋巴细胞计数(T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MNA评定分级,营养良好和轻-重度营养不良的BMI、AMC、RBP、Hb、TLC、NB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SF、PAB和AL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GA和MNA在食管癌患者营养状况评估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与传统单项营养评价指标的关系方面,SGA更优于MNA.

    作者:薛志芳;刘力婕;武雪亮;袁美锦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施小墨辨证使用对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的经验介绍

    胃食管反流是指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导致的一系列慢性症状和食管黏膜损伤,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施小墨教授认为,本病是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虽然病位在食道,但肝胃不和是本,气火痰热互结为标,治疗仍以固护脾胃为本,并归纳总结其病因病机分为五型,即肝胃不和、脾胃虚寒、胃阴不足、肝胃郁热、痰气瘀阻,临床灵活应用多组对药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本文同时从现代药理研究、针药并用等多角度阐述本病,旨在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李智;杨柳;李思成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酒石酸美托洛尔不同给药途径对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图像质量和检查耗时的影响

    目的 对比口服和舌下含服酒石酸美托洛尔两种给药途径对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冠脉CTA)图像质量和检查耗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11月在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接受冠脉CTA检查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口服组和舌下含服组,每组各40例.口服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25 mg,温开水吞服;舌下含服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25 mg,舌下含服.服药后每隔15 min测量心率和血压,若心率降至65次/min及以下,立即行冠脉CTA.若60 min后还未达目标心率(≤65次/min),则同样方法重复给药,直至达到目标心率.重复给药大剂量不超过100 mg.比较两组冠脉CTA图像质量和检查耗时.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服用酒石酸美托洛尔后均成功达到目标心率.舌下含服组图像质量I级率明显高于口服组(P<0.05),检查时间明显短于口服组(P<0.05),酒石酸美托洛尔用量也明显少于口服组(P<0.05).结论 在冠脉CTA检查前舌下含服酒石酸美托洛尔较口服方式更能提高冠脉CTA的图像质量,缩短检查时间.

    作者:沈虹;秦远章;梁秀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阿托伐他汀钙对野百合碱介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ATV)对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增殖与凋亡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将PASMCs随机分为对照组、野百合碱组、野百合碱+ATV组以及野百合碱+ATV+SC79组.应用MTT法检测PASMCs细胞的生长情况,荧光TUNEL法分析PASMCs细胞凋亡情况,并用免疫印迹法检测PASM-Cs细胞中PI3K、AKT、p-AKT、Bcl-2以及Bax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野百合碱组PASMCs细胞增殖明显增强(P<0.01),ATV能明显抑制MCT诱导的PASMCs细胞增殖(P<0.01),且ATV可明显降低PI3K/AKT通路蛋白及Bcl-2蛋白的表达,而升高Bax蛋白的表达,诱导PASMCs细胞凋亡(P<0.01).此外,AKT特异性激动剂SC79能逆转ATV的作用.结论 ATV通过作用于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PASMCs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为肺动脉高压治疗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作者:黄军霞;李颖;范玉华;涂应锋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以上消化道症状为主的成人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临床诊断分析

    目的 总结以上消化道症状为主的成人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检索2010~2014年中国医院知识总库全文数据库,对19例以上消化道症状为主的成人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病例的临床表现、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及百分比升高情况、腹部CT及腹部超声检查异常情况、病理获得途径、临床分型、确诊及误诊情况进行汇总,并分析其与临床诊断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占94.7%,可有上消化道所有症状.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或百分比全部升高,达100%.腹部CT有助于发现肌层型和浆膜型病变.病理多数可由胃肠镜检查获得,肌层型病理获得较困难.临床分型以黏膜型为主,也可有肌型及浆膜型病变.本组患者临床误漏诊率较高,误漏诊率达89.5%(17/19),其中,错误诊断发生率为47.4%(9/19),延误诊断发生率为36.8%(7/19),漏诊发生率为5.3%(1/19).误诊为慢性胃病和胰胆疾病的占比较高,部分错误诊断造成的后果较为严重.多数患者经多次就诊方确诊.结论 临床应加强对以上消化道症状为主的成人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认识,注重与其他上消化道疾病和上腹部疾病的鉴别,重视胃镜检查的同时勿忽略结肠镜检查,重视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异常情况,胃肠镜多次多点活检,注意结合腹部CT检查是减少误诊漏诊的关键.

    作者:王丽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卵泡膜细胞瘤-纤维瘤组肿瘤的超声表现和病理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纤维瘤组肿瘤(OTFG)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OTFG患者的超声表现,并与病理资料对照分析.结果 82例患者OTFG均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呈圆形或类圆形.检出实性肿块63例,其中41例(65.08%)为低回声,18例(28.57%)为等回声,4例(6.35%)为高回声.囊实性肿块19例(23.17%).24例(29.27%)肿瘤内部未探及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56例(68.29%)探及少许血流信号,2例(2.44%)探及较丰富血流信号.超声诊断误诊13例(15.85%).超声表现为均匀低回声型误诊为子宫浆膜下肌瘤7例,阔韧带子宫肌瘤4例;超声表现为囊实性回声型误诊为卵巢癌2例(2.44%).结论 OTFG的超声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超声结合临床对其具有诊断价值.

    作者:王艳华;张帆;贺立新;郑健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一种新型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联合快速检测胶体金试剂盒的性能评价

    目的 评价一种新型恶性疟和间日疟联合快速检测胶体金试剂盒的检测性能.方法 对2001年1月~2016年4月解放军第三○二医院及协助医院留取的疟原虫感染患者及其他发热患者全血样本345例,分别采用疟原虫免疫胶体金法与显微镜检法进行疟原虫检测,以显微镜检法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免疫胶体金快速检测试剂的灵敏度、特异度和一致性.结果 发热患者中血涂片镜检法检出疟原虫感染204例,快速检测胶体金试剂盒检出疟原虫感染207例.其中恶性疟原虫免疫胶体金法检出111例,显微镜检法检出112例,灵敏度为99.11%,特异度为100.00%,两种方法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993,两种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间日疟原虫免疫胶体金法检测出96例,显微镜检法检出92例,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98.42%,两种方法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0.971,两种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 新型快速检测试剂盒疟原虫抗体免疫胶体金法与显微镜检法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无需专业仪器和专门技术人员等优点,适合于临床实验室疟疾的辅助诊断和筛查.

    作者:何叶莉;赵晓茹;赵利利;申艳;李波;毛远丽;李伯安;王晗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辛味中药与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中药治疗胰岛素抵抗已经成为热点.本文对胡椒、荜茇、葛根、半夏、苍术、石膏、茺蔚子、柴胡、荔枝核、川芎、红花、紫苏子、附子、肉桂、淫羊藿15种辛味中药的药性、现代药理学研究、相关临床报道等进行总结,尤其关注15味中药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有较多的辛味中药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部分辛味中药的有效成分对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明确,且已有较为清晰的作用机制;辛味中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可能与其促进津液的正常输布有关,但目前对辛味中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研究尚欠深入,今后可运用“以方测证”的思维方法进一步研究.

    作者:房昉;赵杰;温伟波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急诊见习中的应用

    临床见习是医学学习过程中由理论到临床实践的转折点,是通过临床实践促进理论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习兴趣、培养逻辑思维的重要阶段.理论与临床实践脱节时,面对实际临床问题就会手足无措,不利于急危重症的快速鉴别诊断与针对性治疗.胸痛、腹痛、呼吸困难是急诊科常见症状,北京安贞医院急诊科尤以心血管疾病见长.近年来,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PBL)在临床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急诊见习中PBL教学具有特殊意义,有助于医学生系统性认识、分析疾病,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笔者总结了PBL教学在典型急诊病例中应用的经验和体会,以期为急诊医学教学提供经验与帮助.

    作者:李红;孟帅;孔祥赟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莲子心总生物碱栓剂制备工艺

    目的 优选莲子心总生物碱栓剂的制剂处方.方法 以硬脂酸聚烃氧(40)酯和聚乙二醇2000为主要基质,甘油为保湿剂,吐温-80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莲子心总生物碱栓剂的制剂处方,以栓剂外观及30 min体外溶出度的综合评分为指标评价栓剂质量.同时考察脱模时间及成型温度对栓剂质量的影响.结果 优选出的佳处方组成为硬脂酸聚烃氧(40)酯∶聚乙二醇2000∶甘油(7.5∶2∶1.5),吐温-80适宜的含量为1.5%,佳脱模时间为30 min,成型温度为70℃.结论 优选出的制剂工艺设计合理可行,外观完整光滑,体外释药迅速.

    作者:张翔;宋金春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正交试验优选维U颠茄铝胶囊中维生素U的HPLC柱前衍生条件

    目的 探索维U颠茄铝胶囊中维生素U的佳衍生条件.方法 选取二硝基氟苯(DNFB)为柱前衍生剂,以反应温度、介质pH、衍生剂DNFB与维生素U的摩尔比、反应时间4个考察因素设计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优选佳工艺,并进行验证试验.在优选的条件下进行衍生反应,确定维生素U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 优选的衍生化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70C,介质pH=10.0,衍生剂DNFB与维生素U的摩尔比为1.3,反应时间40 min.维生素U的两种构型分别在8~40 μg/mL(r=0.9992)和12~60 μg/mL(r=-0.9997)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按照正交试验确定的佳反应条件,对同一样品安排3次试验,衍生剂DNFB的转化率分别为99.2%、99.5%、99.4%,表明该工艺稳定可行.结论 该衍生方法简单方便、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维生素U的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作者:王林凤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蒙药材手掌参总皂苷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 优化手掌参中总皂苷的提取工艺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同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超声提取法,应用正交试验优化手掌参总皂苷的提取工艺,并以薯蓣皂苷元为对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皂苷的含量.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评价总皂苷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手掌参总皂苷佳提取条件:95%乙醇提取、料-液比1∶50(g/mL)、提取2次,每次90 min,薯蓣皂苷元在6.14~21.49 μg/mL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3.6%,RSD=1.77%(n=6),总皂苷含量在0.22%~1.09%.手掌参总皂苷对DPPH自由基有清除作用,且清除能力与总皂苷的含量有关.结论 该提取工艺稳定,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手掌参总皂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作者:苏瑞林;温爱平;张秀艳;向萍;马丽丽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南瓜叶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目的 研究南瓜叶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系统溶剂法将南瓜叶的乙醇提取物分别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水等5种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得到5种萃取物,以抗坏血酸为阳性对照,测定各萃取物的总还原能力、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通过比较半清除率浓度(IC50)的大小判断各萃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强弱.结果 南瓜叶不同极性部位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其中乙酸乙酯极性部位和水提部位的抗氧化能力强,清除ABTS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0389 mg/mL和0.0272 mg/mL,清除羟基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2731 mg/mL和0.3474 mg/mL,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1847 mg/mL和0.1876 mg/mL,在总还原能力上,乙酸乙酯极性部位和水提部位明显强于其他三个极性部位.同一提取物在不同的评价体系中表现出不同的抗氧化能力,可能与其所含成分及活性氧的性质有关.结论 南瓜叶提取物的乙酸乙酯相和水相的抗氧化作用强,是天然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

    作者:孙崇鲁;吴浩;汤小蕾;俞松林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张惠丽:临床药师在合理用药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每年的9月份,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设立的“全国安全用药月”,当月会在全国范围内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用药主题宣传活动.因活动期限为一个月,甚至还会视活动数量和周期而适当延长,故称全国安全用药月.

    作者:刘志学 刊期: 2016年第34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