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楠;吴玉梅;刘爱蕙;唐欣
本文拟探讨运用循证医学指导医院药学工作的具体实践和意义.总结循证医学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的新药引进制度、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药物临床应用评价和药学管理信息数据库建设等多个方面的实际应用情况,并对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循证医学为临床药学服务提供了科学可行的理念和实践方法,发挥了重要作用.要进一步对其进行探索和研究,不断完善制度和方式方法,全面提升药学服务质量.
作者:张虹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系统评价药物洗脱支架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SinoMed等数据库中国内外关于药物洗脱支架介入治疗(DES-PCI)和CABG治疗多支病变对比的临床研究,采用RevMan 5.2分析,主要结果为死亡、心肌梗死、脑血管事件等.结果 纳入12篇文献,31 980例研究对象,结果显示DES-PCI组的病死率(OR=0.92,95%CI:0.84~1.00,P=0.06)、心肌梗死率(OR=1.14,95%CI:0.91~1.44,P=0.25)与CAB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DES-PCI组脑血管事件(OR=0.52,95%CI:0.38~0.72,P=0.002)、靶血管血运重建(OR=3.66,95%CI:2.23~5.76,P<0.000 01)、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OR=1.46,95%CI:1.00~2.14,P=0.05)显著增高.结论 DES-PCI与CABG在治疗多支冠状动脉病变上病死率与心肌梗死率相当,但使用DES-PCI的患者发生脑血管事件、靶血管血运重建与复合终点事件的风险较高.
作者:李扬;杨渊;高东平;杜然然;魏晓瑶;孙晓北;池慧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藏药十五味云鹏散含汞制剂和无汞制剂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90只Balb/c种雌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环磷酰胺)组、阳性(胸腺肽肠溶片0.01 g/kg)组、十五味云鹏散含汞制剂高、中、低剂量(0.38、0.18、0.09 g/kg)组及无汞制剂高、中、低剂量(0.38、0.18、0.09 g/kg)组,每组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造成免疫功能低下的动物模型.各给药组于第4天开始灌胃给药,连续给药10d,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在末次给药1h后,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分别测定小鼠的脾脏系数、胸腺系数、血清溶血素水平(HC50)以及二硝基氯苯诱导迟发性变态反应(DTH)发生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十五味云鹏散含汞制剂高、中剂量组和无汞制剂高、中剂量组均能明显提高免疫低下小鼠脾脏系数、胸腺系数和HC50(P<0.05);可改善DTH.结论 十五味云鹏散含汞制剂和无汞制剂可以增强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
作者:袁发荣;李先加;普措多杰;红梅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对大鼠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PCs)迁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差速贴壁法体外纯化培养大鼠OPCs,免疫荧光法鉴定OPCs纯度和形态,将其分为两组,ACOP组:将细胞放在密闭容器内,根据体积比例注入1%一氧化碳,建立ACOP的OPCs细胞模型,处理6、24 h和48 h;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在5%CO2、37℃条件下培养6、24 h和48 h.两组均在6、24 h和48 h利用Transwell方法观察OPCs迁移情况.结果 免疫荧光显示纯化培养的OPCs 95%以上表达NG2和PDGF-α,不表达GFAP和C-D11b;对照组迁移到小室穿透膜上的OPCs细胞数量白6h到48 h逐渐增多,而ACOP组迁移的OPCs细胞数量逐渐减少;与对照组比较,ACOP组迁移到小室穿透膜上的OPCs细胞数量在6h开始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4 h及48 h时迁移到小室穿透膜上的OPCs细胞数量明显下降(P<0.05);其中,在ACOP后48 h迁移的OPCs细胞数量下降显著(P<0.01).结论 ACOP会抑制OPCs细胞迁移能力,且随着中毒时间的增加而加重,从而阻碍损伤CNS髓鞘的修复,进一步阐明该机制可能对认识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及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郭大志;冯园;沈晨;胡慧军;张禹;潘树义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比较非球面与球面人工晶体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晶体植入术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7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白内障患者60例共计72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愿选择的人工晶体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36眼.两组患者均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其中对照组36眼选择球面人工晶体,观察组36眼选择非球面人工晶体.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视力恢复情况,术后1个月角膜、晶状体及全眼高阶像差(瞳孔直径分别为3 mm和5 mm时)和术后满意度调查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视力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3 mm及5 mm瞳孔直径时观察组角膜、晶状体和全眼高阶像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夜间视力、眩光、视物变色、单眼复视和视觉舒适度等方面的术后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术后视力和减少术后高阶像差,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上进一步优化推广.
作者:赖文娟 刊期: 2016年第36期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是指冠状动脉内膜自发撕裂或冠状动脉壁内滋养血管出血形成血管夹层,临床较为少见,主要表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心源性猝死,其发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激素水平变化、肌纤维发育不良、全身性炎性疾病和结缔组织缺陷等因素相关,可累计单支、多支冠状动脉,可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成像技术等明确诊断.
作者:孙元隆;王肖龙;阮小芬;郭蔚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高危型HPV-18E6对树突细胞中p53蛋白磷酸化的作用.方法 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GFP-18E6,转染小鼠骨髓源性的树突细胞,采用磷酸化的p53抗体免疫荧光化学染色,共聚焦显微镜下动态观察其表达水平.选用p53磷酸化位点的抗体(包括Ser6、Ser9、Ser15、Ser20、Ser37、Ser46和Ser392)对GFP-18E6融合蛋白表达的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一步探讨磷酸化的p53蛋白在转染后12~72 h的动态表达水平.结果 树突细胞在转染pGFP-18E6和pEGFP-C1质粒后,GFP-18E6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内,而对照组只表达GFP的蛋白则均匀分布于树突细胞.GFP-18E6诱导了p53蛋白的Ser15、Ser20和Ser392三个位点磷酸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细胞荧光强度显示,GFP-18E6的表达与时间有相关性.结论 高危型HPV-18E6可以诱导树突细胞的p53蛋白发生多个位点的磷酸化,包括Ser15、Ser20和Ser392,p53多个位点磷酸化是病毒宿主相互作用的一种机制.
作者:孙丽娜;韦超;吉兴照;李振军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雷利度胺对胃癌MFC细胞体外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MTT法检测雷利度胺对MFC细胞增殖的影响,荧光显微镜观察雷利度胺作用后MFC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雷利度胺作用后MFC凋亡率,Western blot分析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3表达.结果 雷利度胺能显著抑制MFC细胞的增殖,呈现出剂量效应及时间效应趋势.雷利度胺作用MFC细胞后呈现典型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凋亡增加.与对照组比较,60 mg/L雷利度胺诱导72 h组及120 mg/雷利度胺诱导72 h组的细胞可以明显抑制MFC细胞的生长(P<0.01).与对照组比较,雷利度胺作用后Bcl-2表达明显下降(P<0.01),Cleaved Caspase-3表达有所增加(P<0.05).结论 雷利度胺可抑制MFC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Caspase-3、下调Bcl-2表达有关.
作者:李红玲;张玲芳;李明玉;王艳红;张旭霞;齐发梅;王芳 刊期: 2016年第36期
口腔癌是指发生于口腔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致畸、致残率及死亡率.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手术结合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对此已有所改善,但仍然不是佳的治疗方案.纳米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靶向治疗肿瘤的手段,纳米药物载体在口腔癌的诊疗中得到不断深入的研究,如纳米粒、脂质体、聚合物胶束、水凝胶以及纳米晶体等.现对纳米药物载体在口腔癌靶向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纳米技术在口腔癌诊疗中的应用和进展,并为口腔癌的诊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杨雪垠;金武龙 刊期: 2016年第36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导致膀胱出口梗阻(BOO)的重要原因.手术切除增生腺体是解除梗阻症状的主要治疗原则,由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并发症高,激光已经成为TURP的替代治疗方案.自20世纪90年代初,利用激光凝固及消融技术治疗BPH,532 nm激光(俗称绿激光)汽化术广泛应用于临床,钬激光剜除术在随机对照实验中体现出持久的疗效.然而,一些新的激光,如铥激光、半导体激光,仍需进一步的长期数据研究.本研究主要评估常用激光技术的疗效及副作用.
作者:徐建;胡云飞;王潇 刊期: 2016年第36期
人工气道是指将导管经鼻腔、口或气管切开插入气道内建立的气体通道,其目的是保证气道通畅,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有效连接,改善患者通气功能,纠正机体缺氧状态并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人工气道湿化是气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人工气道湿化可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近年来,随着重症医学的快速发展,人工气道管理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国内外关于人工气道湿化技术的研究较多.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人工气道湿化方法的研究现状和进展,通过比较气道滴注湿化、气泡湿化、加温蒸汽型湿化、雾化吸入等多种湿化方式的优缺点,总结影响湿化效果的各种因素和人工气道湿化效果的评价方法,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梁娟;白博;胡雪慧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需机械通气脓毒症患者腹内压(IAP)及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综合ICU 2013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的需机械通气治疗的腹腔感染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DEX组和咪达唑仑组,每组20例.DEX组予负荷剂量1.0 μg/kg,以0.2~0.8μg/(kg·h)的剂量维持;咪达唑仑组予负荷剂量0.05 mg/kg,以0.06~0.2 mg/(kg·h)剂量维持,两组均使Ramsay镇静评分维持在3~4分,分别记录患者镇静治疗前、镇静后24及48 h的IAP水平,并检测血浆D-乳酸含量和二胺氧化酶(DAO)的活性.结果 镇静前两组I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X组于镇静后24及48 h的IAP水平显著低于同时间点咪达唑仑组(P<0.05).DEX组24及48 h的D-乳酸含量和DAO活性亦明显低于同时间点咪达唑仑组(P<0.05).结论 与咪达唑仑相比,DEX可以更有效地降低机械通气脓毒症患者的IAP,且能有效降低患者肠道黏膜通透性,减少肠道细菌易位,改善肠功能障碍.
作者:尹江涛;万兵;孙志伟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颈动脉硬化(CA)导致的兔压力感受器敏感性(BRS)变化,及其对注食前后血压的影响.方法 17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按抽签法随机分为4组:A组(普通喂养)、B组(高脂喂养)、C组(高脂喂养+单侧手术)和D组(高脂喂养+双侧手术);其中A组2只,其余每组5只,喂养8周.C组、D组均于喂养1周后行右侧颈动脉内膜气体干燥术,D组再于5周后行左侧手术.喂养前和喂养结束称重并测定总胆同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喂养结束后,记录4组兔注食前及注食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计算平均动脉压(MAP)、BRS.术后取颈动脉段做病理观察.结果 喂养结束时,B组、C组、D组的TG、TC、LDL-C均高于A组(P<0.05),C组、D组体重分别较各自喂养前增加(P<0.05),B组、C组、D组的TG、TC、LDL-C较喂养前升高(P<0.05).光镜下观察,经气体干燥术的颈总动脉至窦部段形成CA病变.4组兔注食前及注食后的BRS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食前D组HR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注食后D组SBP、DBP、MAP均较注食前下降,C组MAP较注食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D组注食前后SBP、MAP变化均与BRS相关(P<0.05).结论 双侧CA与注食后血压降低相关,可能与双侧CA导致的BRS水平下降有关.
作者:卢水焕;邓泽熙;詹球;刘学员;赵蕾;廖立;何杰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对四肢粉碎性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择山东省烟台市烟台山医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四肢粉碎性骨折的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PRP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切开复位钢板螺钉或髓内钉内固定,PRP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PRP治疗.术后1、3、6、9个月,分别应用Fernandez-Esteve骨痂评分法评价患者的骨痂生长情况,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骨折部位的疼痛严重程度,记录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和关节活动度.结果 PRP组患者术后1、3、6、9个月的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ernandez-Esteve骨痂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P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P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P治疗四肢粉碎性骨折可有效缓解患者骨折部位的疼痛,促进骨折愈合,改善关节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涛;栾景杰;高复峪;王建航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激进康复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4年9月~2016年3月收治的72例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资料,患者均采用激进康复,根据是否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36例.对照组仅采用激进康复训练,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均进行为期6周的治疗,随访6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4、6周关节活动度,关节功能和治疗及随访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6周,两组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联合组关节活动度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4、6周,两组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联合组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及随访期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情况,安全性好.结论 激进康复联合神经肌肉刺激可以帮助更快获得满意的功能,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伟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酸枣仁中6种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检测器(HPLC-ELSD)法.方法 经70%乙醇超声提取80 min,采用Kromasil C18(250 mm×4.6 mm,5.0 μm)色谱柱进行分离,以乙腈-0.1%乙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35℃;ELSD检测,载气流速为2.9 mL/min,漂移管温度为100℃,测定酸枣仁中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酸枣仁皂苷D、酸枣仁皂苷B、酸枣仁皂苷B1和白桦脂酸6种成分的含量.回收率计算采用外标法,按峰面积计算.结果 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酸枣仁皂苷D、酸枣仁皂苷B、酸枣仁皂苷B1和白桦脂酸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4.91%~ 99.35%,RSD为0.78%~1.23%.不同产地酸枣仁中6种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斯皮诺素和白桦脂酸的含量高,3批样品中检测到酸枣仁皂苷B1.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酸枣仁中多成分的同时快速检测.
作者:赵祥升;杨美华;弓宝;陈德力;周亚奎;孔维军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基因(PCK1)启动子-232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3年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28例为脑梗死组,同时选择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70名健康成人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进行PCK1启动子-232基因多态性分析;测定血糖、血脂;颈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查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结果 脑梗死组GC、GG基因型餐后2h血糖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水平均高于CC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GC、G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GG+GC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在易损斑块和非易损斑块中的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基因型之间左、右侧颈总动脉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K1启动子-232基因多态性与广东地区汉族人群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密切,G等位基因可能是脑梗死的易感因素.
作者:刘秦;邵明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了解肠道病毒在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及病房急性呼吸道感染共计13 47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肠道病毒筛查.其中,肠道病毒通用核酸定量阳性病例1222份,进行肠道病毒分型鉴定,分析其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13 472份鼻咽部拭子标本中共检出肠道病毒阳性1222例,其中,EV71阳性150例,CVA16阳性266例,CVA6阳性230例,其他hEY阳性576例;男女比例为1.69:1;年龄小的5d,大的12岁,中位年龄为3.1岁;5岁以下是肠道病毒感染的高发年龄段,EV71、CVA16、CVA6感染高发年龄为6个月~5岁,而在其他hEY感染中2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高发.每年4~7月是肠道病毒流行感染高峰期,主要引起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峡炎,症状以发热、皮疹为主,但在其他hEY感染中,以咳嗽、喘息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呼吸道感染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道病毒是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各不同血清型肠道病毒导致的疾病谱略有不同,临床症状及疾病谱交叉,应重视肠道病毒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分型鉴定.
作者:郝金斗;李宁;刘培辉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建立新霉素氯己定软膏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HTAB)-溴试液显色法和乙酰丙酮-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显色法对新霉素氯己定软膏中的醋酸氯己定和硫酸新霉素进行鉴别;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在254 nm处测定,对新霉素氯己定软膏中的醋酸氯己定进行测定;采用旋光法对新霉素氯己定软膏中的硫酸新霉素进行测定.结果 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均有良好的专属性.醋酸氯己定的含量测定中,线性范围为5.02~15.06 mg/L,线性相关系数(r)为1.0000,精密度、重复性和12 h稳定性的RSD分别为0.03%、0.73%和0.11%,百分回收率在100.5%和101.1%之间;硫酸新霉素的含量测定中,线性范围为0.50~8.00 mg/L,r=0.9999,精密度和重复性的RSD分别为0.61%和0.44%,溶液在4h内稳定,百分回收率在99.67%和100.7%之间.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新霉素氯己定软膏的质量控制.
作者:金鹏飞;何笑荣;吴学军;邝咏梅;姜文清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8月在湖北省武汉市第三医院诊治的96例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内同定组及置换组,其中内固定组44例,置换组52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术后早期并发症(压疮、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髋关节脱位)及远期并发症(股骨头缺血坏死、骨不连),术后1个月和12个月的Harri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评分.结果 内同定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短于置换组,术中出血量、医疗费用明显少于置换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内同定组股骨头缺血坏死、骨不连发生率均高于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术后12个月的Harris评分、ADL评分、WHO-QOL评分均高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个月的Harris评分、ADL评分、WHO-QOL评分均高于术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少,远期肢体功能恢复、ADL及生存质量均明显优于内同定患者,其应作为老年移位型股骨颈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
作者:李漌涼;李章华 刊期: 2016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