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垠;金武龙
目的 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8月在湖北省武汉市第三医院诊治的96例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内同定组及置换组,其中内固定组44例,置换组52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术后早期并发症(压疮、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髋关节脱位)及远期并发症(股骨头缺血坏死、骨不连),术后1个月和12个月的Harri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评分.结果 内同定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短于置换组,术中出血量、医疗费用明显少于置换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内同定组股骨头缺血坏死、骨不连发生率均高于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术后12个月的Harris评分、ADL评分、WHO-QOL评分均高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个月的Harris评分、ADL评分、WHO-QOL评分均高于术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少,远期肢体功能恢复、ADL及生存质量均明显优于内同定患者,其应作为老年移位型股骨颈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
作者:李漌涼;李章华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基因(PCK1)启动子-232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3年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28例为脑梗死组,同时选择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70名健康成人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进行PCK1启动子-232基因多态性分析;测定血糖、血脂;颈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查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结果 脑梗死组GC、GG基因型餐后2h血糖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水平均高于CC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GC、G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GG+GC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在易损斑块和非易损斑块中的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基因型之间左、右侧颈总动脉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K1启动子-232基因多态性与广东地区汉族人群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密切,G等位基因可能是脑梗死的易感因素.
作者:刘秦;邵明 刊期: 2016年第36期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是指冠状动脉内膜自发撕裂或冠状动脉壁内滋养血管出血形成血管夹层,临床较为少见,主要表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心源性猝死,其发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激素水平变化、肌纤维发育不良、全身性炎性疾病和结缔组织缺陷等因素相关,可累计单支、多支冠状动脉,可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成像技术等明确诊断.
作者:孙元隆;王肖龙;阮小芬;郭蔚 刊期: 2016年第36期
Wnt信号通路是一条保守复杂的信号通路,调节干细胞自我更新、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参与胚胎发育、组织稳态及细胞癌变等.Wnt蛋白是一类富含L-半胱氨酸的分泌型糖蛋白,通过影响由结直肠腺瘤性息肉蛋白(APC)、轴蛋白(Axin)、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及酪蛋白激酶1(CK1)等组成的降解复合物的磷酸化作用调控胞质内β-catenin的浓度变化,参与Wnt信号通路的激活.经典Wnt/β-catenin通路的异常激活与人类恶性肿瘤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该信号通路相关转录因子及与其他信号通路(Notch通路、TGF-β/BMP通路、Hedgehog通路、Hippo/YAP/TAZ通路)在肿瘤中的相互串话,进一步了解Wnt信号通路与肿瘤关系,为治疗提供潜在靶点.
作者:万小亚;杨泽;李阳;张梦梅;唐妍;马虎;柏玉举 刊期: 2016年第36期
本文就目前高校附属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构建与意义进行分析总结,客观介绍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及必要性,明确预算管理体系的目标及原则.深入探讨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建立,包括建立健全的预算编制与审批程序,建立完善的预算执行、分析及反馈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预算编制,建立健全完善的预算考核及奖惩制度;为在高校附属医院更好地推广及应用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军 刊期: 2016年第36期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发病率高、对人们健康危害大的疾病之一,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就高血压病的病因和预防进行总结,现代医学认为高血压病的主要原因:活跃交感神经过度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同酮系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小板功能受损,血栓形成.多数中医认为高血压病病名属眩晕、头痛的范畴,基本病机可分为虚实两个方面.应提高人们对高血压病的认知,从饮食习惯、情志作息、身体锻炼等几个方面来预防高血压病.
作者:戴娜;胡晶;何迎春;谢雪姣;庹勤慧;陈剑雄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了解肠道病毒在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及病房急性呼吸道感染共计13 47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肠道病毒筛查.其中,肠道病毒通用核酸定量阳性病例1222份,进行肠道病毒分型鉴定,分析其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13 472份鼻咽部拭子标本中共检出肠道病毒阳性1222例,其中,EV71阳性150例,CVA16阳性266例,CVA6阳性230例,其他hEY阳性576例;男女比例为1.69:1;年龄小的5d,大的12岁,中位年龄为3.1岁;5岁以下是肠道病毒感染的高发年龄段,EV71、CVA16、CVA6感染高发年龄为6个月~5岁,而在其他hEY感染中2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高发.每年4~7月是肠道病毒流行感染高峰期,主要引起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峡炎,症状以发热、皮疹为主,但在其他hEY感染中,以咳嗽、喘息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呼吸道感染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道病毒是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各不同血清型肠道病毒导致的疾病谱略有不同,临床症状及疾病谱交叉,应重视肠道病毒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分型鉴定.
作者:郝金斗;李宁;刘培辉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淋巴瘤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水平与抑郁情绪的相关性.方法 2014年6月~2016年7月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癌症疲乏量表(CF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入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的150例进行化疗的淋巴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测量淋巴瘤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量表得分和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并对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为99.33%,总体疲乏得分为(23.18±8.06)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为躯体疲乏>情感疲乏>认知疲乏.患者抑郁发生率为66.77%,SDS得分为(42.26±7.04)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淋巴瘤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总分、躯体维度、情感维度、认知维度得分均与抑郁总分呈正相关(r=0.587、0.462、0.494、0.352,均P<0.01).结论 淋巴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较高,其中,躯体疲乏较情感疲乏和认知疲乏更为严重.淋巴瘤化疗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且较为严重.癌因性疲乏与抑郁呈正相关.临床工作人员应密切关注淋巴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和抑郁情绪,及时评估并进行干预.
作者:马莉;李红;李小寒 刊期: 2016年第36期
2016年12月2日,由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国胸痛中心总部等单位主办,天津市胸科医院、河北省人民医院协办的“京津冀胸痛中心工作小组成立及座谈会”在天津召开;当天,京津冀胸痛中心工作小组宣布成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天津市胸科医院郭志刚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波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傅向华教授担任组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颜红兵教授、河北省人民医院齐晓勇教授和天津市胸科医院李春洁教授担任执行组长.业内人士认为,这一组织的成立,为进一步加速京津冀地区胸痛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将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
作者:刘志学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比较非球面与球面人工晶体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晶体植入术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7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白内障患者60例共计72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愿选择的人工晶体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36眼.两组患者均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其中对照组36眼选择球面人工晶体,观察组36眼选择非球面人工晶体.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视力恢复情况,术后1个月角膜、晶状体及全眼高阶像差(瞳孔直径分别为3 mm和5 mm时)和术后满意度调查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视力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3 mm及5 mm瞳孔直径时观察组角膜、晶状体和全眼高阶像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夜间视力、眩光、视物变色、单眼复视和视觉舒适度等方面的术后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术后视力和减少术后高阶像差,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上进一步优化推广.
作者:赖文娟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高危型HPV-18E6对树突细胞中p53蛋白磷酸化的作用.方法 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GFP-18E6,转染小鼠骨髓源性的树突细胞,采用磷酸化的p53抗体免疫荧光化学染色,共聚焦显微镜下动态观察其表达水平.选用p53磷酸化位点的抗体(包括Ser6、Ser9、Ser15、Ser20、Ser37、Ser46和Ser392)对GFP-18E6融合蛋白表达的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一步探讨磷酸化的p53蛋白在转染后12~72 h的动态表达水平.结果 树突细胞在转染pGFP-18E6和pEGFP-C1质粒后,GFP-18E6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内,而对照组只表达GFP的蛋白则均匀分布于树突细胞.GFP-18E6诱导了p53蛋白的Ser15、Ser20和Ser392三个位点磷酸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细胞荧光强度显示,GFP-18E6的表达与时间有相关性.结论 高危型HPV-18E6可以诱导树突细胞的p53蛋白发生多个位点的磷酸化,包括Ser15、Ser20和Ser392,p53多个位点磷酸化是病毒宿主相互作用的一种机制.
作者:孙丽娜;韦超;吉兴照;李振军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需机械通气脓毒症患者腹内压(IAP)及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综合ICU 2013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的需机械通气治疗的腹腔感染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DEX组和咪达唑仑组,每组20例.DEX组予负荷剂量1.0 μg/kg,以0.2~0.8μg/(kg·h)的剂量维持;咪达唑仑组予负荷剂量0.05 mg/kg,以0.06~0.2 mg/(kg·h)剂量维持,两组均使Ramsay镇静评分维持在3~4分,分别记录患者镇静治疗前、镇静后24及48 h的IAP水平,并检测血浆D-乳酸含量和二胺氧化酶(DAO)的活性.结果 镇静前两组I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X组于镇静后24及48 h的IAP水平显著低于同时间点咪达唑仑组(P<0.05).DEX组24及48 h的D-乳酸含量和DAO活性亦明显低于同时间点咪达唑仑组(P<0.05).结论 与咪达唑仑相比,DEX可以更有效地降低机械通气脓毒症患者的IAP,且能有效降低患者肠道黏膜通透性,减少肠道细菌易位,改善肠功能障碍.
作者:尹江涛;万兵;孙志伟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对四肢粉碎性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择山东省烟台市烟台山医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四肢粉碎性骨折的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PRP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切开复位钢板螺钉或髓内钉内固定,PRP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PRP治疗.术后1、3、6、9个月,分别应用Fernandez-Esteve骨痂评分法评价患者的骨痂生长情况,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骨折部位的疼痛严重程度,记录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和关节活动度.结果 PRP组患者术后1、3、6、9个月的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ernandez-Esteve骨痂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P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P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P治疗四肢粉碎性骨折可有效缓解患者骨折部位的疼痛,促进骨折愈合,改善关节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涛;栾景杰;高复峪;王建航 刊期: 2016年第36期
口腔癌是指发生于口腔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致畸、致残率及死亡率.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手术结合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对此已有所改善,但仍然不是佳的治疗方案.纳米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靶向治疗肿瘤的手段,纳米药物载体在口腔癌的诊疗中得到不断深入的研究,如纳米粒、脂质体、聚合物胶束、水凝胶以及纳米晶体等.现对纳米药物载体在口腔癌靶向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纳米技术在口腔癌诊疗中的应用和进展,并为口腔癌的诊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杨雪垠;金武龙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优化鸡骨草中生物碱的提取工艺,建立相思子碱、下箴刺桐碱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测定方法.方法 以相思子碱、下箴刺桐碱的提取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色谱条件:Shim-pack XR-ODSⅡ色谱柱(2.0 mm×75 mm,2.2 μm);流动相:甲醇-乙腈-水-乙酸-三乙胺(6∶2∶92∶0.2∶0.3);检测波长280 nm;流速0.4 mL/min;进样量2μL;柱温30℃.结果佳提取条件为加10倍量45%乙醇,提取时间40 min,超声提取2次;相思子碱和下箴刺桐碱分别在1.49~148.80 μg/mL(r=0.9998),0.84~84.20 μg/mL(r=0.9998)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8.9%、98.2%,RSD均<2%.结论 本提取方法简单、快速、效率高;测定方法准确、高效;不同产地鸡骨草中相思子碱、下箴刺桐碱含量差异明显,以根部含量多,其次为茎部,少的部位是叶子.为鸡骨草药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陈冉;彭冰;李德慧;孙科;黄锁义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雷利度胺对胃癌MFC细胞体外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MTT法检测雷利度胺对MFC细胞增殖的影响,荧光显微镜观察雷利度胺作用后MFC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雷利度胺作用后MFC凋亡率,Western blot分析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3表达.结果 雷利度胺能显著抑制MFC细胞的增殖,呈现出剂量效应及时间效应趋势.雷利度胺作用MFC细胞后呈现典型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凋亡增加.与对照组比较,60 mg/L雷利度胺诱导72 h组及120 mg/雷利度胺诱导72 h组的细胞可以明显抑制MFC细胞的生长(P<0.01).与对照组比较,雷利度胺作用后Bcl-2表达明显下降(P<0.01),Cleaved Caspase-3表达有所增加(P<0.05).结论 雷利度胺可抑制MFC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Caspase-3、下调Bcl-2表达有关.
作者:李红玲;张玲芳;李明玉;王艳红;张旭霞;齐发梅;王芳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建立新霉素氯己定软膏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HTAB)-溴试液显色法和乙酰丙酮-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显色法对新霉素氯己定软膏中的醋酸氯己定和硫酸新霉素进行鉴别;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在254 nm处测定,对新霉素氯己定软膏中的醋酸氯己定进行测定;采用旋光法对新霉素氯己定软膏中的硫酸新霉素进行测定.结果 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均有良好的专属性.醋酸氯己定的含量测定中,线性范围为5.02~15.06 mg/L,线性相关系数(r)为1.0000,精密度、重复性和12 h稳定性的RSD分别为0.03%、0.73%和0.11%,百分回收率在100.5%和101.1%之间;硫酸新霉素的含量测定中,线性范围为0.50~8.00 mg/L,r=0.9999,精密度和重复性的RSD分别为0.61%和0.44%,溶液在4h内稳定,百分回收率在99.67%和100.7%之间.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新霉素氯己定软膏的质量控制.
作者:金鹏飞;何笑荣;吴学军;邝咏梅;姜文清 刊期: 2016年第36期
人工气道是指将导管经鼻腔、口或气管切开插入气道内建立的气体通道,其目的是保证气道通畅,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有效连接,改善患者通气功能,纠正机体缺氧状态并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人工气道湿化是气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人工气道湿化可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近年来,随着重症医学的快速发展,人工气道管理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国内外关于人工气道湿化技术的研究较多.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人工气道湿化方法的研究现状和进展,通过比较气道滴注湿化、气泡湿化、加温蒸汽型湿化、雾化吸入等多种湿化方式的优缺点,总结影响湿化效果的各种因素和人工气道湿化效果的评价方法,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梁娟;白博;胡雪慧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miR-27b在雌激素受体(ER)阳性的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及他莫昔芬耐药中的调控机制.方法 通过反转录实时定量PCR测定miR-27b的表达.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和蛋白质印迹实验验证miR-27b对HMGB3的靶向调控作用.在他莫昔芬敏感(TamS)或耐药(TamR)的MCF-7细胞中过表达miR-27b或敲减HMGB3后测定细胞活力,分析上皮和间质标志物的表达,检测细胞侵袭力.结果 TamR MCF-7细胞中miR-27b的水平约为TamS MCF-7细胞的20%.过表达miR-27b增加了4-羟基他莫昔芬(4-OHT)对TamR MCF-7细胞的活力抑制.TamS与TamR细胞在miR-27b过表达后,穿膜细胞数目均明显减少.在TamR MCF-7细胞中,转染miR-27b mimics增加了约3倍的E-cadherin表达,同时也降低了约70%的N-cadherin表达.miR-27b可以结合预测的HMGB3 3'非翻译区(UTR)结合位点并降低HMGB3在蛋白水平的表达.HMGB3敲减和miR-27b过表达具有类似的生物学功能.结论 miR-27b可以通过抑制HMGB3的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并增强乳腺癌细胞他莫昔芬敏感性.
作者:李秀楠;吴玉梅;刘爱蕙;唐欣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药枕方”眼部敷贴对调节及辐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眼科就诊的视疲劳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药枕方组、眼保健操组、信流丁组、安慰剂组,各30例.分别给予“药枕方”眼部敷贴,眼保健操每日2次自行眼部操作按摩,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每日2次滴用,生理盐水+赋形剂局部敷贴.对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1周调节灵敏度、辐辏近点、调节储备进行检测.结果 ①组间比较结果显示,药枕方组治疗2周、治疗结束1周的调节灵敏度、调节储备与眼保健操组、信流丁组及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辐辏近点组间比较结果显示,药枕方组治疗2周、治疗结束1周与信流丁组、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眼保健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显示,药枕方组调节灵敏度、辐辏近点、调节储备治疗2周、治疗结束1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眼保健操组辐辏近点治疗2周、治疗结束1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调节灵敏度治疗2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而治疗结束后1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枕方对调节灵敏度、调节储备、辐辏力具有改善作用,且疗效具有持续性.眼保健操对辐辏近点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石晶琳 刊期: 2016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