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普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情况调查

韩文斌

关键词:普外科, 围术期, 抗生素使用情况
摘要:目的:正确了解普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发现可能存在的不足现象具有较大意义.方法:抽取普外科住院手术患者病历244份,男123例,女121例,平均年龄46.1岁,调查分析评价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结果:主要的抗生素药物为头孢美唑钠、头孢硫咪、头孢呋辛钠、头孢匹胺、硫酸依替米星、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钠、头孢噻肟钠、头孢替胺、羧苄西林纳钠、克林霉素.在抗生素使用中,仍有术前和术中不用,而在术后使用,没有把握用药佳时机,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过长,标本送检和药敏监测还未受到重视.结论:抗生素在预防手术感染,提高治愈率等有着明显作用,因此,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就显得尤其重要,具有深远意义.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护理人员压力构成及减压对策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常见的压力构成及预防对策.方法:通过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常见的压力构成采取有效地预防措施.结果: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压力来自多方面,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减轻各种压力.结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常见的压力构成进行分析,采用相应的预防对策后,对于提高护理效率,使手术患者得到高质量的服务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作者:刘魁枝;翟頔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的护理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指妊娠20周以后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三大症候群,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发生母婴死亡.其基本病理变化是全身小动脉痉挛[1].

    作者:周本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选择性小切口切除甲状腺囊肿11例报告

    我科收治适合于选择性小切口切除甲状腺囊肿的患者11例,其中男3例,女8例,年龄30~51岁.典型病例病史:发现包块1个月~2年.症状:无心悸、多汗、乏力、声嘶、吞咽困难等症状.查体:甲状腺包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质稍硬,无压痛,随吞咽上下移动[1],直径<3cm.CT扫描:直径<3cm,边缘清楚,囊肿.

    作者:李顺昌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核桃花絮与核桃叶所含挥发性成分的对比

    目的:对比研究核桃花絮与核桃叶所含挥发性成分.方法:核桃花絮与核桃叶分别经水蒸汽蒸馏得挥发油,运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具体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个组分相对含量.结果:从核桃花絮中分离鉴定了34种化合物,其中含量较多的有邻苯二甲酸丁酯(25.24%)、二十三烷(22.61%)、二十四烷(22.62);从核桃叶中分离鉴定了36种化合物,其中含量较多的有金合欢醇(68.65%)、叶醇(8.62%)、沉香螺醇(7.43%)、茅苍术醇(7.43%).结论:为核桃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吕玉年;柴玉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老年脑出血38例护理难点分析与对策

    脑出血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老年人脑血管壁弹性差,应急能力较差,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液黏稠度增高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诱发脑血管破裂,出现昏迷、失语、肢体功能障碍等一系列临床表现,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分析护理难点与探讨对策.

    作者:罗艳妮;孙晓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类风湿因子检测在风湿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检测在风湿疾病诊断中的作用,为临床提供正确的诊断依据.方法:收集我院已经确诊的RA患者77例RF检查结果及选择同期本院健康职工80例RF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7例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因子阳性66例,阳性率85.7%,对照组1例阳性,阳性率为1.30%.结论:RF诊断RA的特异性较高,但是RF对RA患者并不具有严格特异性,RF阳性不能作为诊断RA的惟一标准.

    作者:热汗古丽·米吉提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无痛性心肌梗死53例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无痛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给予指导判断.方法:2007年4月~2010年12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其中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症状进行分析,作以浅析归纳总结.结果: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临床表现形式多种,无自觉症状.无痛性心肌梗死者明显潜在危害明显高于有痛性心肌梗死者.结论:临床诊断过程中,要提高无痛型或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认识与分析,避免无痛性心肌梗死的误诊、漏诊,加强对该病因的诊治研究的重视.

    作者:孙晓冀;刘辉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2010年新疆轮台县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分析

    资料与方法基本情况:轮台县位于新疆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全县总面积14789平方公里,辖区有7乡4镇3个农牧场,总人口11.8万人,有维、汉、回等7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族人口8.53万人,占总人口的66.4%,全县有35.6万头畜牧.以农业为主的半农半牧地区,也是人畜间布鲁氏病菌病高发地区,流行历史较久,长期以来影响着轮台县畜牧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作者:胡学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血乳酸代谢及其清除率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评估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由严重感染、创伤、休克、误吸等多种肺内或肺外的严重疾病引起肺泡和肺毛细血管膜炎症性损伤,通透性升高,继发非心源性肺水肿和顽固性、进行性的低氧血症.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和ARDS是性质相同但程度不同的连续病理过程,ALI代表早期阶段,ARDS代表晚期阶段.

    作者:叶东平;牛媛媛;张丽香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

    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脑部本身病变和(或)全身血液循环;紊乱导致脑血液供给障碍所造成的神经功能障碍,该病发病率及致残率较高.

    作者:刘静;史本迪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镜检查分析108例

    目的:探讨通过胃镜检查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分析术式溃疡病及其并发病情况.方法:2006年1月~2011年2月胃镜检查因良性病变而行胃大部分切除的术后患者108例,对术后胃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采取毕氏Ⅰ式手术26例(24.1%),毕Ⅱ式82例(75.9%).其中正常胃黏膜8例(8.3%),胆汁返流22例(20.4%),缝线残留13例(12.0%),残胃癌5例(4.6%),残胃溃疡5例(4.6%),吻合口溃疡13例(12.0%),吻合口糜烂14例(13.0%),吻合口炎、残胃炎28例(36.1%).结论:胃镜检查对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有疗效追踪和发现其他疾病和并发症的发生等情作用,尤其是对残胃癌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岳淑民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护理语言沟通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患沟通对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13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护士对观察组患者在入院、治疗、围术期出院时均进行前瞻性、可预见性的沟通:而对照组仅给予一些必需的健康教育.后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75.54%,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9.47%,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患者住院期间,有效的前瞻性护患沟通利于其身心处于佳治疗状态,提高了患者的从医性、疾病的治愈率,同时也提高了住院患者的满意度,促使了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

    作者:刘文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眼部碱烧伤综合治疗45例临床观察

    我院2004~2010年收治眼部碱烧伤45例(60眼),经过综合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我院自2004~2010年7年间治疗眼部碱烧伤45例(60眼).其中男37例(51眼),女8例(9眼);双眼伤15例,单眼伤30例;年龄9~61岁,平均36岁.

    作者:刘成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急性脑卒中并尿失禁临床分析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本病是以起病急,迅速出现局限性或者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临床事件,包括脑出血、脑梗死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一组临床综合征,脑卒中作为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3大疾病之一,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在我国均列首位.

    作者:唐晓磊;孙桂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体会(附4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降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方法.方法:对45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双管持续负压引流、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医用生物蛋白胶喷洒创面等多种措施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结果:45例中发生皮下积液5例,发生率11.1%.结论: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发生是多方面因素所致,只有采取综合预防和治疗措施才能减少和防止皮下积液的发生.

    作者:薛治国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半夏泻心汤治验举隅

    半夏泻心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是小柴胡汤证误下后损伤脾胃之气,少阳邪热乘机内陷,致寒热错杂于中,脾胃升降失常所致,由于寒热之邪痞塞中焦,脾胃升降失和,故当兼见恶心,呕吐等胃气不降及肠鸣,下利等脾气不升之证.

    作者:杜生强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内分泌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内分泌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找寻对策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方法: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对策的实施,观察能否减少不良时间的发生.结果:通过临床实践,确实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近几年来由于护士的规范操作和护士长的规范管理,护士们专科护理水平较高,从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马丽丽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及护理

    随着城市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习惯各有不同,由于粗纤维类食物的减少及工作环境紧张,混合痔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大多数采用手术治疗以减轻痛苦.

    作者:杨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不典型主动脉夹层1例诊治反思

    主动脉夹层(AD)临床表现复杂多样[1],是心血管危重症之一[2],病情凶险,极易漏诊和误诊[3],若诊治不力,预后极差[4].特别是不典型的主动脉夹层,由于临床表现、症状特征不典型,更容易误诊,本文在临床中就遇到1例,现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李玉周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我院普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情况调查

    目的:正确了解普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发现可能存在的不足现象具有较大意义.方法:抽取普外科住院手术患者病历244份,男123例,女121例,平均年龄46.1岁,调查分析评价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结果:主要的抗生素药物为头孢美唑钠、头孢硫咪、头孢呋辛钠、头孢匹胺、硫酸依替米星、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钠、头孢噻肟钠、头孢替胺、羧苄西林纳钠、克林霉素.在抗生素使用中,仍有术前和术中不用,而在术后使用,没有把握用药佳时机,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过长,标本送检和药敏监测还未受到重视.结论:抗生素在预防手术感染,提高治愈率等有着明显作用,因此,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就显得尤其重要,具有深远意义.

    作者:韩文斌 刊期: 2011年第23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