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满;许勇;焦华波;刘荣
赵开美是明代著名文献学家,保藏、整理了<古今杂剧>,翻刻了<宋板伤寒论>,明清学者对他保藏、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贡献有高度评价.明钱谦益撰赵开美<墓表>,对全面了解赵开美有重要价值;清末孙毓修撰<脉望馆书目跋>对了解赵开美书目成书过程、内容特点、抄录人士有重要意义;日本森立之读书得间,发现开美晚年又名琦美.
作者:钱超尘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汉代名医张仲景的名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不仅在中国,而且在邻国日本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于<金匮要略方>的古本元邓珍本、善本明吴迁抄本的发现,均与现代日本学者相关.为了使文献流传史实得以延续,本文将介绍其中缘由.
作者:梁永宣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伏羲氏和五帝时的炎帝、黄帝、祝融,以及西周时的郐国、密国和春秋早期的郑国,均曾在河南省新密市立国建都,留下了大量的上古医药文化史迹,通过这些史迹,可以推断新密是中华医药诞生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应当充分开发和利用新密的岐黄文化资源,为新密经济、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服务.
作者:范敬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政和本草>在明代曾大量刊行,其中有文献记载的书坊刻本有正德十四年书林刘氏日新堂刊本、万历六年书林归仁斋杨先春刻本和金陵唐氏富春堂刻本.其中,日新堂刻本以成化四年本为底本;杨先春归仁斋刻本又以日新堂本为底本,承袭了成化本的错讹、脱漏,其校勘粗滥,讹误百出;唐氏富春堂刻本以归仁斋本为底本,但校勘更为粗滥,几乎每页均有错讹.除校勘粗滥之外,书坊为招揽顾客,每标新立异,改头换面,去<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之名,改为<大观本草纲目全书>或<大观本草>等.
作者:李健;张瑞贤;张卫;梁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河南省新密市三面环山,其山缓而不高,又有溱水和洧水流经,非常适合古人类的生存,也与文献记载相符.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新密地区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周,其文化传承从未间断.至今,在新密市及周边县仍遗存有大量与黄帝、岐伯、伏羲、雷公等医药始祖有关的历史遗迹.因此,新密可以称之为医药文化的发祥地.
作者:郑观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活人书>是宋代著名伤寒学家朱肱的代表作,是书初名<伤寒百问>,经历了数次刊刻.二书现存较早的版本是元燕山活济堂刊本<伤寒百问经络图>与宋刊本<重校证活人书>.二者相对照,其间增补与删改之处甚多.这些改动一方面是考虑到读者检阅的方便,另一方面反映了朱肱伤寒观点的前后变化,同时也透露出北宋末年伤寒学术发展的趋势.
作者:逯铭欣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考古研究表明,位于河南省新密市曲梁乡大樊庄的古城寨是一处龙山文化城址,这与文献记载的黄帝轩辕丘相符.从时间上看,黄帝时代相当于龙山文化的早中期之际,古城寨的龙山文化古城正处于这一时期.在轩辕丘周围,还存留有大量的岐黄遗迹,如具茨山、岐伯山、西太山、风后岭等与上古医家岐伯、鬼臾区、雷公等相关,可以称之为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
作者:曹桂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1991年,Reich开展了世界上首例腹腔镜肝切除术.此后,多位学者应用并逐步完善了腹腔镜肝切除术,如wayand(1993)、Fermi(1995)、Cherqui(2002)、Descottes(2003)等.1994年,周伟平率先报道了国内首例腹腔镜肝切除术.2004年,腹腔镜肝切除术经过10年的发展,已逐步成熟,并展开了国际范围内的交流.到2006年,国内外的学者逐渐统一并制定了腹腔镜肝切除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为国内外腹腔镜肝切除术进入推广应用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2007年至今,腹腔镜肝切除术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得到推广和应用.腹腔镜肝切除术虽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有赖于腹腔镜超声的完善,肝脏的切割闭合器技术的改良,以及实质脏器切割、电凝设备的发展,体外模拟设备的进步等,才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作者:朱自满;许勇;焦华波;刘荣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