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绛
目的 探讨茵陈多糖对梗阻性黄疸幼鼠肝脏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Wistar幼龄大鼠40只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模型组、茵陈多糖高剂量组[0.8 mg/(kg·d)]、茵陈多糖低剂量组[0.4 mg/(kg·d)].后三组采用胆总管结扎法制作梗阻性黄疸模型,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采用茵陈多糖干预,高剂量组胃灌茵陈多糖0.8 mg/(kg·d),低剂量组胃灌茵陈多糖0.4 mg/(kg·d),对照组、模型组胃灌生理盐水,并于术后2周分别测定各组幼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直接胆红素(ndirect bilirubin,DBIL)及肝脏组织层粘连蛋白(laminin,LA)、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HA)、Ⅲ型前胶原(Type Ⅲ procollagen,PC-Ⅲ)及Ⅳ型胶原(type Ⅳ collagen,Ⅳ-C)表达水平,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病例变化.结果 高、低剂量组术后2周血清ALT、AST活性及TBIL、IBIL、DBIL水平低于模型组,高于对照组(P < 0.05);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血清LA、HA、PC-Ⅲ及Ⅳ-C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高于对照组(P < 0.05),模型组肝脏组织肝小叶结构破坏,纤维组织增生明显,低剂量组及高剂量干预组肝小叶结构破坏及维组织增生较轻.结论 茵陈多糖能够减轻梗阻性黄疸幼鼠肝脏病理损伤,减轻肝脏纤维化.
作者:赫长胜;李源渊;岳洪义;薛峰;刘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CO2激光联合艾拉-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的护理体会.方法 2011年6~9月期间,第二炮兵总医院皮肤科采用CO2激光联合艾拉-光动力疗法治疗33例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患者.按照操作标准方案严格进行CO2激光联合艾拉-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并在治疗全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同时在治疗后指导患者处理不良反应并作好随访工作.观察患者治疗后效果.结果 共对33例CA患者进行了调查,全部病例经过2~4次治疗后在1个月内痊愈,并持续进行1个月的随机随访,无再发病例.结论 CO2激光联合艾拉-光动力疗法是治疗尖锐湿疣非常有效的方法,同时良好的护理工作和心理辅导与健康教育,增加了患者依从性和心理承受能力,可以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李雪;刘艳春;安琪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利奈唑胺用于治疗重症监护室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各类基础疾病患者中出现革兰阳性球菌感染者42例,均给予利奈唑胺抗感染治疗,1 200 mg/d静脉滴注,治疗14 d.观察患者症状改善、细菌清除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治愈13例(31.0%),显效21例(50.0%),进步5例(11.9%),无效3例(7.1%),总有效率为81.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为100.0%(16/16),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为100.0%(4/4),屎肠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为83.3%(5/6),溶血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为88.9%(8/9).本组患者治疗中出现腹泻2例,恶心1例,血小板减少2例,未出现其他明显并发症.结论 利奈唑胺治疗重症监护室阳性球菌感染,可有效缓解感染症状,清除病菌,且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好.
作者:杜玉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不同给药方法对患者的疼痛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6年1月~2010年6月接受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的患者21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7例患者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的同时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 μg,观察组107例患者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 μ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再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0 d,同时给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疗程结束后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血管疼痛11例(10.3%)、局部红肿6例(5.6%)、静脉炎3例(2.8%)、发热2例(1.9%)、胃肠道反应3例(2.8%)、继发性出血1例(0.9%)、头疼1例(0.9%)明显少于对照组[疼痛39例(36.4%)、局部红肿21例(19.6%)、静脉炎14例(13.1%)、发热13例(12.1%)、胃肠道反应16例(15.0%)、继发性出血7例(6.5%)、头疼8例(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采用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注射液的方法临床疗效显著,大幅度减轻了患者的血管疼痛,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少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程晓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全髋置换术后护理中预防血栓栓塞、减轻疼痛及肿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80例行全髋置换术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术后均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患肢进行物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肿胀指数、血栓栓子直径情况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0 d均未发生血栓栓塞,研究组疼痛程度、肿胀指数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预防全髋置换术后减轻患者疼痛及肿胀有较好的效果,能有效降低静脉栓子形成的风险,而且舒适、安全、方便,经济实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明珍;姚水梅;金绍莉;李丽芳;张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高脂血症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97名血脂正常的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206例高脂血血症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总胆红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结果 两组血清总胆红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3.78、3.17、5.71,均P < 0.001);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r = -0.62、-0.67,均P < 0.05).结论 高脂血症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测定对患者预后和心血管事件的预测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渠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随着乳腺癌诊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在其病程中,发生远处转移的几率逐渐上升.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计算机技术及放射物理学的快速发展,放射治疗技术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精确放疗在减少正常组织损伤的同时大限度提高了转移病灶的局部控制,使得放射治疗在转移性乳腺癌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者:聂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182名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82名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为20.3%;孕期抑郁知识缺乏的产妇较孕期抑郁知识丰富产妇的产后抑郁症患病率高(P < 0.05);睡眠状况差的产妇较睡眠好产妇产后抑郁症患病率高(P < 0.05);剖宫产的产妇较顺产的产妇产后抑郁症患病率高(P < 0.05);不同学历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孕期抑郁知识了解缺乏、睡眠状况差、剖宫产的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症的风险增大.
作者:周晨慧;廖少玲;刘琼玲;庞小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我院抗菌药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9~2010年收集并上报的抗菌药致ADR报告23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237例ADR报告共涉及27种抗菌药,其中,喹诺酮类引起的ADR多(占33.76%),其次为头孢菌素类(占29.96%);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引起ADR常见(占86.92%);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占50.21%),消化系统损害次之(占13.92%);新的严重ADR报告共6例(2.53%),其余231例ADR中,好转69例(29.11%),治愈162例(68.35%),无死亡病例.结论 临床应加强抗菌药ADR的监测工作,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俞冰;刘志承;童光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改良去骨瓣减压术与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优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将2008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224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2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患者GCS评分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33.04%,对照组为54.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8.130,P < 0.05).两组手术时间(t = 11.720,P = 0),术中出血量(t = 17.904,P = 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GCS评分结果为(10.57±1.47)分,对照组为(8.59±3.20)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6.659,P < 0.05).观察组恢复良好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12.570,P < 0.05).结论 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验证.
作者:肖志红;曾继培;曹大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针刺督脉经穴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对照组和针刺督脉组共四组,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针刺后NF-κB蛋白表达的变化;以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NF-κB转录活性.结果 大鼠MCAO后NF-κB转录和蛋白表达增加,针刺督脉组MCAO 24 h和72 h NF-κB蛋白表达减少,在MCAO 24 h NF-κB转录活性减弱.结论 针刺督脉经穴可能通过抑制MCAO急性期NF-κB蛋白的过度表达,减少细胞凋亡,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罗文舒;饶晓丹;吴永刚;于海波;皮敏;杨卓欣;徐绍刚;潘孝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联合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4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单用组使用文拉法辛缓释片,合用组为无抽搐电休克联合文拉法辛缓释片,疗程为6周.采用Yale-Brown强迫量表(Y-BOCS)和哈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用症状量表(TESS)评定用药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检查以评价安全性.结果 治疗6周后,合用组有效率为80.0%,单用组有效率为5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7,P < 0.05).两组Y-BOCS和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 0.01),合用组Y-BOCS和HAMA评分较单用组下降更显著(t = 4.69、4.39,P < 0.01).两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35,P > 0.05).结论 无抽搐电休克联合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能显著提高强迫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作者:唐锴;叶庆红;陈志斌;何敏;刘树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开窗手术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72例单纯性肝囊肿患者分为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手术组(腹腔镜组40例)和开腹肝囊肿开窗手术组(开腹组32例);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要明显短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效果.方法 61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显微外科手术组(31例)和血管内栓塞组(30例),分别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和血管内栓塞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GO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显微外科手术组术中平均出血量[(362.4±70.8)mL]显著少于血管内栓塞组[(713.1±110.7)m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 = 4.88,P < 0.01=.术后GOS评分显示,显微外科手术组疗效较血管内栓塞组好,两组术后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3% vs 63.3%,χ2 =3.92,P <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6.5% vs 10.0%,χ2 =1.33,P > 0.05).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效果好、安全性高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薛山;张贤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消化道类癌的内镜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11年1月确诊的19例消化道类癌患者的资料,总结其内镜下表现特点、治疗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 消化道类癌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病理确诊前,11例内镜下被误诊为息肉,1例胃镜下误诊为腺癌,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类癌.内镜下治疗14例,外科手术切除5例.随访1~5年,预后较好.结论 消化道类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内镜及病理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方法,超声内镜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要作用,内镜下治疗及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作者:吴利娟;董彩红;李敏;赵勇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PTE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它们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肾癌组织和65例正常肾脏组织中PTEN基因和MMP-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抑癌基因PTEN和MMP-2蛋白在肾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69%(18/65)、69.23%(45/65);而在正常肾脏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92%(50/65)、35.38%(23/65).抑癌基因PTEN和MMP-2蛋白在肾癌中的表达与有无包膜、有无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有关(P <0.05);两种蛋白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 <0.05).结论 抑癌基因PTEN和MMP-2蛋白在肿瘤侵袭转移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检测抑癌基因PTEN和MMP-2蛋白的表达可作为预测肾癌的转移趋势指标,为肾癌的诊治提供临床参考.
作者:胡晓晖;陈洪波;朱圣亮;廖兆林;赵纯雄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93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193例)以及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舒张压以及脉压均明显降低(P<0.05),但其收缩压无明显变化(P>0.05);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相关炎性因子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以及治疗前(P<0.05).结论 厄贝沙坦不但可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而且可降低其血清中炎性因子的水平,降低患者出现不良事件风险.
作者:郭小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建立复方薏蓝颗粒制剂的生产工艺.方法 通过对复方薏蓝颗粒制剂的处方分析,根据药物组成成分的不同性质,选择确定不同的精提工艺;同时通过对制剂的中试生产及中试成品的质量检查,以评价复方薏蓝颗粒的制剂质量.结果 生产的复方薏蓝颗粒外观性状好,粒度及溶化性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颗粒剂项下的要求.结论 复方薏蓝颗粒的生产工艺合理,制剂质量稳定.
作者:杨志华;陈义华;刘镇锋;陈玉兴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头孢替安的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检索文献,对头孢替安的配伍禁忌和不良反应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结果 头孢替安与夫西地酸钠、谷氨酸诺氟沙星、盐酸氨溴索有配伍禁忌;其不良反应表现为过敏反应、神经反应、药物热、血尿、腹痛、静脉炎、呼吸困难等.结论 临床使用头孢替安应密切注意其药物配伍并谨防其不良反应,以达到合理、安全用药.
作者:刘玉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我院儿科门诊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儿科门诊处方2 620张,逐张统计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我院儿科门诊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为3.36种,口服药物处方占总处方数的46.68%,注射剂处方占总处方数的32.10%,中药配方颗粒处方占19.42%;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占62.81%,使用中药注射剂处方占23.02%.结论 我院儿科用药基本合理,中、西药并重,但处方用药仍存在许多问题,如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中药注射剂应用有待规范.
作者:李慧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