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进军;向雪琼
目的 探讨氯沙坦钾联合脉络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我院于2009年1月~2011年9月共收治7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低盐、低蛋白饮食并口服氯沙坦钾片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静脉滴注脉络宁注射液.2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后对疗效进行分析.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24 h Pro)、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变化情况.结果 2个疗程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1.76%和8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24 h Pro,Scr、BUN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治疗组治疗后24 h Pro,Scr、BUN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对照组9例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3例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氯沙坦钾联合脉络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尚云霄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开窗手术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72例单纯性肝囊肿患者分为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手术组(腹腔镜组40例)和开腹肝囊肿开窗手术组(开腹组32例);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要明显短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当前,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医院作为医疗保险制度运行的中心环节,要主动适应变化,紧跟改革步伐,特别是医院医保管理部门,是医保政策的执行窗口,通过认真学习医保政策,增强执行医保政策的意识,提升自身素质和政策水平;强化医保管理检查监督机制,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开发医保基金运行监管系统,实时监控医保各类信息;同时更新观念,诚信服务,努力为医保患者提供满意的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以及良好的就医人文环境,确保各项医保政策的正确实施,促进医院建设持续、稳步发展.
作者:褚晓静;王继伟;李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高脂血症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97名血脂正常的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206例高脂血血症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总胆红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结果 两组血清总胆红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3.78、3.17、5.71,均P < 0.001);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r = -0.62、-0.67,均P < 0.05).结论 高脂血症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测定对患者预后和心血管事件的预测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渠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腰椎椎间盘突出症需要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其相应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在我院诊治的资料完整的腰椎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患者56例,回顾性分析其再次手术的原因及治疗措施,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56例患者中,再次手术的原因为术中定位错误3例,椎间盘突出原位复发21例,内固定失败1例,遗漏相邻椎间盘多间隙突出10例,继发椎管狭窄6例,游离髓核清除不彻底9例,腰椎不稳6例;再手术方式为单纯开窗髓核摘除术7例,半椎板椎间盘切除术12例,全椎板椎间盘切除减压术5例,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29例,内固定3例,再手术后,症状均好转.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需再次手术的原因为术中定位不准确、椎管继发狭窄或减压不充分、内固定失败、椎间盘突出复发、遗漏相邻间隙椎间盘突出等,再次手术可改善症状,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徐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头孢替安的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检索文献,对头孢替安的配伍禁忌和不良反应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结果 头孢替安与夫西地酸钠、谷氨酸诺氟沙星、盐酸氨溴索有配伍禁忌;其不良反应表现为过敏反应、神经反应、药物热、血尿、腹痛、静脉炎、呼吸困难等.结论 临床使用头孢替安应密切注意其药物配伍并谨防其不良反应,以达到合理、安全用药.
作者:刘玉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调强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综合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46例颅内恶性胶质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调强放疗组(RT组)和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组(RT+TMZ组),各23例.两组均在术后开始接受调强放射治疗,RT+TMZ组加服TMZ化疗.评价两组患者1、2、3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及近、远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RT+TMZ组的1、2、3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均高于RT组(均P < 0.05).发生Ⅲ度以上白细胞下降、急性及晚期放射性脑损伤等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可提高恶性脑胶质瘤患者治疗有效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陈达桂;李桂生;黄海欣;黄东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和研究蚓激酶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脑循环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采用蚓激酶胶囊2粒/次,3次/d,饭前半小时口服,丹参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肠溶阿司匹林100 mg,1次/d,口服,连续15 d治疗.对治疗前后的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脑循环动力学参数(CVDI)、血管活性物的变化等进行对比.结果 ①82例患者中有75例病情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总有效率为91.46%;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蚓激酶胶囊治疗前[(10.85±3.26)分]与治疗后[(5.04±1.89)分]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③患者经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④蚓激酶用药后与用药前比较,颈内动脉(ICA)、椎动脉(VA)的峰值流速(VP)、阻力指数(RI)、加速时间(AT)所得数值明显降低(P < 0.05、P < 0.01);⑤蚓激酶治疗前后血浆TXB2、6-K-PGF1a含量、CGRP/ET、6-K-PGF1a/TXB2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结论 蚓激酶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好,能明显改善脑血流灌注,降低脑循环阻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从而达到治疗脑梗死的目的,作为脑梗死的治疗药物安全有效.
作者:杨敏;唐明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临床教学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操作能力并帮助其实现从医学生向临床医师角色转换的关键环节.由于与近年来腔内泌尿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相脱节,传统的临床教学模式已不能胜任当前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要求.高清数字影像技术的普及,为利用腔内视频资料进行信息化教学创造了条件.本文分析了当前泌尿外科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将腔内视频资料应用于泌尿外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和优势.
作者:阴雷;张洁;李崴;徐丹枫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独活寄生汤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来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93例,其中采用独活寄生汤治疗的45例患者为治疗组,采用前列地尔治疗的48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痊愈、显效、有效、无效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间歇性跛行(χ2=5.23,P < 0.05)、疼痛感(χ2 = 4.64,P < 0.05)、麻木(χ2=5.34,P < 0.05)、冷沉感(χ2 = 5.23,P < 0.05)的痊愈率和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后血流连续性、血管壁光滑性、血流波形、足背动脉血流量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 < 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独活寄生汤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滨;陈莉娜;马宁宁;何雄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PTE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它们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肾癌组织和65例正常肾脏组织中PTEN基因和MMP-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抑癌基因PTEN和MMP-2蛋白在肾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69%(18/65)、69.23%(45/65);而在正常肾脏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92%(50/65)、35.38%(23/65).抑癌基因PTEN和MMP-2蛋白在肾癌中的表达与有无包膜、有无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有关(P <0.05);两种蛋白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 <0.05).结论 抑癌基因PTEN和MMP-2蛋白在肿瘤侵袭转移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检测抑癌基因PTEN和MMP-2蛋白的表达可作为预测肾癌的转移趋势指标,为肾癌的诊治提供临床参考.
作者:胡晓晖;陈洪波;朱圣亮;廖兆林;赵纯雄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改良去骨瓣减压术与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优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将2008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224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2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患者GCS评分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33.04%,对照组为54.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8.130,P < 0.05).两组手术时间(t = 11.720,P = 0),术中出血量(t = 17.904,P = 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GCS评分结果为(10.57±1.47)分,对照组为(8.59±3.20)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6.659,P < 0.05).观察组恢复良好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12.570,P < 0.05).结论 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验证.
作者:肖志红;曾继培;曹大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关于嗜酸粒细胞对肿瘤组织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国内的报道较少.现阶段对肠癌、鼻咽癌、乳腺癌的研究表明,嗜酸粒细胞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方面有重要意义.但对胃癌与嗜酸粒细胞的相关研究,尚无报道.该幽门螺旋杆菌抗体阳性患者血常规显示WBC 7.5×109/L,嗜酸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45.5%.病理诊断为胃体低分化腺癌.本个案提示在胃癌致嗜酸粒细胞增多的现象中,幽门螺旋杆菌起了一部分作用.本例有助于以后进一步研究嗜酸粒细胞在胃癌肿瘤细胞生长中的意义.
作者:熊祝嘉;王虹;黄艳;王晓岩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我院抗菌药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9~2010年收集并上报的抗菌药致ADR报告23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237例ADR报告共涉及27种抗菌药,其中,喹诺酮类引起的ADR多(占33.76%),其次为头孢菌素类(占29.96%);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引起ADR常见(占86.92%);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占50.21%),消化系统损害次之(占13.92%);新的严重ADR报告共6例(2.53%),其余231例ADR中,好转69例(29.11%),治愈162例(68.35%),无死亡病例.结论 临床应加强抗菌药ADR的监测工作,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俞冰;刘志承;童光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利奈唑胺用于治疗重症监护室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各类基础疾病患者中出现革兰阳性球菌感染者42例,均给予利奈唑胺抗感染治疗,1 200 mg/d静脉滴注,治疗14 d.观察患者症状改善、细菌清除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治愈13例(31.0%),显效21例(50.0%),进步5例(11.9%),无效3例(7.1%),总有效率为81.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为100.0%(16/16),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为100.0%(4/4),屎肠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为83.3%(5/6),溶血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为88.9%(8/9).本组患者治疗中出现腹泻2例,恶心1例,血小板减少2例,未出现其他明显并发症.结论 利奈唑胺治疗重症监护室阳性球菌感染,可有效缓解感染症状,清除病菌,且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好.
作者:杜玉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不同效应室浓度舒芬太尼对肺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57例患者随机分为不同效应室浓度舒芬太尼三组,0.3 ng/mL(A组),0.4 ng/mL(B组),0.5 ng/mL(C组),每组19例,分别于术中多个时点采取静脉血,测定血中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白细胞介素-8(IL-8)、血糖(BS)的变化,同时记录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A组血液动力学和应激激素指标均变化明显,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舒芬太尼0.4 ng/mL的效应室浓度可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有效抑制肺切除术中的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更适合于开胸手术.
作者:刘新峰;闫书娜;李国锋;郭东旭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182名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82名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为20.3%;孕期抑郁知识缺乏的产妇较孕期抑郁知识丰富产妇的产后抑郁症患病率高(P < 0.05);睡眠状况差的产妇较睡眠好产妇产后抑郁症患病率高(P < 0.05);剖宫产的产妇较顺产的产妇产后抑郁症患病率高(P < 0.05);不同学历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孕期抑郁知识了解缺乏、睡眠状况差、剖宫产的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症的风险增大.
作者:周晨慧;廖少玲;刘琼玲;庞小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9月~2009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分别给予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注射液和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疗程为2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肌电图显示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 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MCV和SCV传导速度均好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显效17例,有效2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5.3%,显著高于对照组60.5%(P < 0.01).结论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怡;宋晓华;刘金艳;曲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不同给药方法对患者的疼痛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6年1月~2010年6月接受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的患者21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7例患者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的同时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 μg,观察组107例患者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 μ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再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0 d,同时给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疗程结束后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血管疼痛11例(10.3%)、局部红肿6例(5.6%)、静脉炎3例(2.8%)、发热2例(1.9%)、胃肠道反应3例(2.8%)、继发性出血1例(0.9%)、头疼1例(0.9%)明显少于对照组[疼痛39例(36.4%)、局部红肿21例(19.6%)、静脉炎14例(13.1%)、发热13例(12.1%)、胃肠道反应16例(15.0%)、继发性出血7例(6.5%)、头疼8例(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采用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注射液的方法临床疗效显著,大幅度减轻了患者的血管疼痛,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少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程晓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近新的靶向治疗药物依维莫司渐渐成为靶向药物的研究热点,其用于乳腺癌治疗的临床前和临床实验已开始涌现.本文对近期关于依维莫司在乳腺癌方面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的情况作一总结与分析.
作者:孙少梅;霍介格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