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玲玲;李群力;麻佳蕾;汪妍
目的 对野葛提取液中总黄酮的纯化分离进行了研究,旨在促进野葛药用价值的进一步发展.方法 通过对5种不同型号的大孔树脂:HPD-750、HPD-600、AB-8、NKA-Ⅱ、ADS-17进行静态吸附解吸试验,筛选出AB-8型树脂进行动态试验,确定佳纯化工艺条件.结果 所得佳条件为:上样液浓度9.82 mg/mL,上样液体积2BV,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70%,洗脱pH 5~6,在此条件下吸附率可达91.21%,解吸率可达93.61%.结论 AB-8型树脂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可用于野葛提取液总黄酮的纯化.
作者:陈雅维;王丹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126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干预组与对照组都给予一般心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心理干预、康复训练、自我监测等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组血脂明显改善,血压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组认知行为评分为(91.47±3.20)分,与对照组[(41.13±4.20)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肯定与推广.
作者:符岸秋;程世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C-ski、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口腔鳞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和20例口腔正常黏膜组织中C-ski、TGF-β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C-ski蛋白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C-ski、TGF-β1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ski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0%(8/20)、75%(36/48),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TGF-β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0%(6/20)、68.8%(33/48),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ski蛋白的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的浸润深度、细胞分化程度、肿瘤分期均无相关性,而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χ2 = 5.807,P = 0.018);C-ski蛋白表达与TGF-β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 = 9.341,P = 0.002).结论 C-ski可能作为一个潜在癌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上调表达参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王琼;何欣蓉;郭晓光;朱治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为严重髋关节疾患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63例确诊为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观察组)与35例同期确诊为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未行手术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采用SF-36量表和Harris评分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总体健康得分接近于正常人群(P > 0.05),除社会功能外的生存质量各项指标、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可明显改善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功能严重障碍者的生存质量,减少髋关节功能障碍引起的并发症.
作者:罗伟;陈顺兴;游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完善的考核体系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基础化学实验考核方式进行了探讨,考核成绩采用形成性成绩和终结性成绩相结合的形式,建立了既注重实验结果更注重实验过程、既注重基本技能又注重综合能力的完善考核体系.
作者:朱鑫;李合平;武香香;武雪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确定人参强心滴丸佳成型工艺.方法 采用熔融法,将药材提取物分散于熔融的基质中混合均匀,滴于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以滴丸的圆整度、硬度、均匀度、粘连、丸重变异系数作为综合评定指标,采用正交试验L9(34)优选滴丸佳成型工艺.结果 佳成型工艺为药物浸膏∶基质=1∶2,基质PEG 4000与PEG 6000配比为1∶1,药料温度为80℃,冷凝液为液体石蜡,冷凝柱长度为120 cm.结论 本试验筛选出的滴丸佳成型工艺成型率高,所制滴丸符合规定,适合于实验室制备和小批量生产.
作者:王捧英;陈琳;武朝阳;李春花;张一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甲硝唑和替硝唑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门诊进行治疗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共160例.根据不同的给药途径将患者分为四组:甲硝唑口服组(A组)、替硝唑口服组(B组)、甲硝唑栓剂组(C组)、替硝唑栓剂组(D组).疗程7 d,治疗结束后比较四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A、B、C、D四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98%、46%、50%,口服治疗组的疗效与栓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与A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组与D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D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口服甲硝唑和替硝唑对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明显,甲硝唑栓剂和替硝唑栓剂局部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疗效差,临床不推荐局部应用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
作者:杨绍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上海市静安区公务员身体形态指标的分析,从中发现潜在的健康威胁,促使公务员密切关注自身身体形态指标的变化,达到对某些相关疾病的预防.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上海市静安区机关党工委和税务局262名公务员的身体形态指标进行测量与分析.结果 仅36.2%的静安区男性公务员拥有健康体重,超重和肥胖的比例高达48.3%和11.4%.71.7%的女性公务员拥有健康体重,轻体重比例占8.0%,超重比例占15.9%.结论 静安区男性公务员的体形肥胖趋势明显,女性公务员肥胖和消瘦两极分化趋势显著;静安区公务员腰腹部脂肪堆积比较严重.
作者:苏坚贞;徐波;王琛夏;毛坚刚;季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步长脑心通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6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步长脑心通治疗.8周后评价总疗效、心绞痛、心电图、血脂及功能参数.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4%,对照组为75.47%,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均明显降低(P < 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对照组LDL-C也稍有降低,而TG、TC、HDL-C变化不明显(P > 0.05);观察组治疗后心排血量、心脏指数、射血分数均显著增加(P < 0.01),舒张末内径观察组有明显减少(P < 0.05),而对照组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步长脑心通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能有效降血脂,抗氧化,且疗效肯定.
作者:梁庆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肿胀、疼痛程度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评价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联合常规护理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6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综合功能锻炼等护理干预配合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61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膝关节肿胀和疼痛程度,术后治疗2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AKSS)、膝关节活动范围(ROM)、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在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观察组膝关节屈曲度数明显大于对照组(P < 0.05);无论是对照组还是观察组,患者在第3天膝关节肿胀和疼痛程度为严重;在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观察组膝关节肿胀人数和疼痛人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AKSS评分和V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ROM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肿胀、疼痛程度对膝关节功能恢复有一定影响,膝关节肿胀、疼痛程度越严重恢复越慢,做好消除肿胀和疼痛的护理,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及时补充营养,同时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武迪;段敏;王卫青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制备多孔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聚乳酸乙醇酸(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复合支架并研究其相关性能.方法 溶液浇铸/粒子沥滤法制备多孔BC-PLGA-HA复合支架,扫描电镜观测所得支架表面形貌并测定其抗张强度和孔隙率;体外接种成骨样细胞MG-63培养,以细胞培养板作对照组,通过扫描电镜(SEM)、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以及碱性磷酸酶(ALP)检测来初步评价支架对MG-63细胞黏附、增殖活性以及ALP活性的影响.结果 多孔BC-PLGA-HA支架抗拉强度为(8.923 1±0.901 2)N/mm2,孔隙率为(64.73±5.65)%;扫描电镜、MTT及ALP检测结果显示支架对成骨样细胞MG-63具有较高的增殖活性及ALP活性.结论 多孔BC-PLGA-HA复合支架具良好的力学性能、孔隙率和生物相容性,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作者:姚志文;王红忠;蔡琛;杨安;刘唯;李红玖;程由勇;李春华;陈治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维生素类药物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以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年1月~2011年8月间相关期刊文章,收集维生素类药物不良反应报道,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维生素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共297例,维生素K1所占比例大(48.8%),临床表现主要为全身性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多发生在用药30 min内,且静脉给药途径致不良反应所占比例大.结论 临床应用维生素类药物应严格掌握用量与疗程,在充分了解该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规律与特点之后,加强临床用药监测,以确保药物治疗全过程安全、合理、有效.
作者:朱金平;陈春枚;费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对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5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5例采用微创穿刺治疗(微创组),25例采用保守方法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 微创组的血肿、水肿改善情况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且微创组的再出血率、生活能力及神经缺损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疗效肯定,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如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互动模式随访在糖尿病患者饮食和运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74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对其使用互动模式的饮食和运动健康教育随访,并与75例常规健康教育的患者(对照组)比较,出院后6个月,饮食和运动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情况,并评估互动模式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对饮食治疗的意义、食物热卡计算、食物搭配的了解程度在一般了解以上者分别为56例、60例和54例,观察组对运动疗法的意义、运动处方、运动疗法注意事项的了解程度在一般了解以上者分别为68例、58例和62例,观察组患者出院后随访发现其对饮食和运动疗法的了解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复诊时发现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 h血糖值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互动式饮食和运动健康教育模式,对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调节和运动控制效果是一种较好的干预措施,并且其能达到更好地控制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效果.
作者:付英;孙悦芬;陈志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与黄芪注射液,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在临床疗效上,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为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心电图疗效上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4%,对照组则为6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的血清肌酸磷酸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肌钙蛋白Ⅰ(cTnⅠ)、C反应蛋白(CRP)及脑钠肽(BNP)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CK-MB、cTnT、cTnⅠ、CRP及BNP治疗后的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勇;汪顺银;王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C反应蛋白(CRP)及心肌酶水平在新生儿肺炎中的检测意义,以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1年10月本院的37例新生儿肺炎患者为观察组,检测其血清SIL-2R、CRP及心肌酶水平,并与同期的37名健康新生儿(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SIL-2R、CRP及LDH、CK、CK-MB、AS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急性期、重症及病毒性肺炎患者的水平均较其他患者要高(P < 0.05),而感染性与吸入性肺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血清SIL-2R、CRP及心肌酶水平与新生儿肺炎有较为明显的相关性,可为其治疗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张国华;陈春喜;何建青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六味地黄滴心丸总糖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以蒽酮-硫酸比色法,检测波长为625 nm,用葡萄糖为对照品对六味地黄滴心丸中总糖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葡萄糖对照品溶液的线性范围为0.005 4~0.026 8 mg/mL(r = 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30%.结论 本研究确定的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六味地黄滴心丸中总糖的含量测定.
作者:闫荟;杨立红;王苏会;张瑞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胸腰椎骨折微创手术是当代脊柱外科的必然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微创理念的影响力也将越来越大.然而在不断发展的同时,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要求进行思考和探讨.本文将对胸腰椎骨折微创手术的进展及思考简单作一综述,旨在为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黄剑峰;宁锦龙;岑定善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和护理组30例.60例患者全部为行胸腔闭式引流手术后,观察组只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化护理.3个月后进行随访记录两组的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发生并发症18例,占手术人数的60%;而护理组随访后,无一例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观察组相比,护理组日平均引流量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两组引流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疗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患者大程度的恢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邓国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讨论椎体成形术(PVP)经椎弓根中下1/3进针在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时的可行性及技术优势,总结手术经验.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6月采用椎体中下1/3进针PV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8例,共21个伤椎.术前依据X线片、CT、MRI设计进针通道,术中在C型臂透视下完成穿刺.结果 18例手术均完成,穿刺针针尖均到达椎体前1/3.疼痛于术后明显缓解,VAS评分由术前(8.3±0.9)分到术后3 d(2.7±0.5)分(P < 0.01);3例3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泄漏.结论 在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时经椎弓根中下1/3进针具有可行性、安全性及较大优势.
作者:霍霁;孙利明;智新力;康献刚;邢振广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