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汪顺银;王强
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对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5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5例采用微创穿刺治疗(微创组),25例采用保守方法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 微创组的血肿、水肿改善情况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且微创组的再出血率、生活能力及神经缺损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疗效肯定,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如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C-ski、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口腔鳞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和20例口腔正常黏膜组织中C-ski、TGF-β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C-ski蛋白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C-ski、TGF-β1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ski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0%(8/20)、75%(36/48),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TGF-β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0%(6/20)、68.8%(33/48),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ski蛋白的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的浸润深度、细胞分化程度、肿瘤分期均无相关性,而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χ2 = 5.807,P = 0.018);C-ski蛋白表达与TGF-β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 = 9.341,P = 0.002).结论 C-ski可能作为一个潜在癌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上调表达参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王琼;何欣蓉;郭晓光;朱治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止血装置在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1月在我院接受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ArstaTM AH止血材料覆盖手术创面)与对照组38例(不加止血材料).比较两组术后腹腔引流量液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别.结果 治疗组腹腔引流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胃癌根治术中应用止血装置可减少创面渗液,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国华;李建昌;余南荣;刘海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宫角妊娠诊断中的价值,以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角妊娠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并经宫腔镜或手术后病理证实的30例宫角妊娠患者的声像图表现及术前超声诊断资料.结果 声像图表现为孕囊型(11例),包块型(19例).术前超声诊断符合率73.3%(22/30),其中2例2~7 d后随诊演变为宫内妊娠;4例误诊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1例误诊为子宫肌瘤并宫内可疑早孕;1例误诊为滋养细胞疾病.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角妊娠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目前超声仍是诊断宫角妊娠的主要手段之一.
作者:张利霞;孙怀玉;胡瑞玲;闫国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制备多孔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聚乳酸乙醇酸(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复合支架并研究其相关性能.方法 溶液浇铸/粒子沥滤法制备多孔BC-PLGA-HA复合支架,扫描电镜观测所得支架表面形貌并测定其抗张强度和孔隙率;体外接种成骨样细胞MG-63培养,以细胞培养板作对照组,通过扫描电镜(SEM)、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以及碱性磷酸酶(ALP)检测来初步评价支架对MG-63细胞黏附、增殖活性以及ALP活性的影响.结果 多孔BC-PLGA-HA支架抗拉强度为(8.923 1±0.901 2)N/mm2,孔隙率为(64.73±5.65)%;扫描电镜、MTT及ALP检测结果显示支架对成骨样细胞MG-63具有较高的增殖活性及ALP活性.结论 多孔BC-PLGA-HA复合支架具良好的力学性能、孔隙率和生物相容性,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作者:姚志文;王红忠;蔡琛;杨安;刘唯;李红玖;程由勇;李春华;陈治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的因素.方法 将我院2010年1~12月400例自然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观察组给予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乳汁充足占87%,纯母乳喂养率为91%;对照组乳汁充足占55%,纯母乳喂养率为63%.两组母乳法充足及纯母乳喂养情况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 < 0.01).结论 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地提高产妇的乳汁分泌量,同时也提高了纯母乳喂养率.
作者:张红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制备并测定生姜速效滴丸中总姜酚的含量,以控制其有效成分姜酚类物质.方法 以PEG 4000和PEG 6000为(1∶2)基质,液体石蜡为冷凝液,将从鲜姜中提取纯化后的姜辣素制备成滴丸;以6-姜酚为对照品,采用铁氰化钾-三氯化铁比色法测定总姜酚,测定波长为680 nm.结果 滴丸圆整度、硬度好,重量差异和溶散时限均符合规定.6-姜酚溶液浓度在25.6~320.0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总姜酚平均含量为2.22 mg/粒.结论 本制备方法简便可行,可用于测定鲜姜滴丸中的总姜酚含量.
作者:许玲玲;李群力;麻佳蕾;汪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008年7月~2010年11月手术治疗的144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人工髋关节置换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功能恢复时间等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组(DHS组)(P < 0.05),但术后Harris评分低于DHS组.结论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身体素质较差,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首选治疗策略.
作者:谢嘉禧;徐尼亚;胡锡其;曾桂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步长脑心通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6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步长脑心通治疗.8周后评价总疗效、心绞痛、心电图、血脂及功能参数.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4%,对照组为75.47%,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均明显降低(P < 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对照组LDL-C也稍有降低,而TG、TC、HDL-C变化不明显(P > 0.05);观察组治疗后心排血量、心脏指数、射血分数均显著增加(P < 0.01),舒张末内径观察组有明显减少(P < 0.05),而对照组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步长脑心通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能有效降血脂,抗氧化,且疗效肯定.
作者:梁庆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结合素4(Nectin-4)是Nectin蛋白家族的一种,属于免疫球蛋超家族(IgSF),是一类新发现的细胞黏附分子.Nectins表达异常能使细胞失去原有的稳定性,从而促进了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其中Nectin-4在成人正常组织中不表达,但是在肿瘤细胞中却高表达,本文阐述了Nectin-4与肿瘤关系的研究现状,提出Nectin-4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记物为人类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作者:郭明海;赵金鹏;孙岩岩;纪艳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与阿糖胞苷联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确诊的7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治疗组给予阿糖胞苷(Ara-c)+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HA方案,三尖杉酯碱(H)和阿糖胞苷(A)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支持治疗,即血红蛋白<70 g/L,血小板<30×109/L,输注血小板悬液或新鲜血;有感染者给予抗细菌、抗病毒及抗霉菌药物治疗;同时,注意保护肝、肾功能.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后,治疗组VEGF下调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三氧化二砷与阿糖胞苷联合治疗能够提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三系血细胞,使骨髓原始细胞数减少,改善血液学反应,且耐受性高,不良反应少,是一种有效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方法.
作者:郭天剑;龚峻梅;吴必嘉;张卫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构建护理专业价值观评估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德尔菲法建立护理专业价值观评估指标体系,共构建护理专业价值观评估指标体系的5个因素,32个条目.并将此调查设计运用到实际中.结果 通过专家审核,各指标的评价得分均≥4.85分,变异系数均<0.10,说明各位专家对各指标的建立认同度一致.将此调查设计运用到护理人群中,调查的80名学生的关怀、信任、公正、专业、行动主义得分分别为(31.6±5.1)、(24.9±3.7)、(24.8±4.1)、(17.1±2.9)、(17.5±2.9)分,120名非学生的得分分别为(29.8±4.1)、(23.4±4.6)、(22.3±4.2)、(14.2±3.1)、(16.9±3.1)分,结果与国内常模基本一致.结论 本文构建的护理专业价值观评估指标体系具有可行性,为护理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作者:刘丽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对广州地区35家三甲医院骨科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s)使用情况进行用药分析与评价,为该类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广州地区35家三甲医院骨科2007~2010年非甾体抗炎药的应用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0年骨科NSAIDs的使用品种、购药金额、用药频度均逐年增加,总用药金额增长率分别为17.2%、11.4%和17.6%,其中,塞来昔布和布洛芬的用药金额一直稳居第1位和第2位,不良反应较小的COX-2抑制剂的市场份额迅速上升,但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尚待观察.结论 NSAIDs市场将进一步扩大,新型COX-2选择性抑制剂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作者:陈姗;季爱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单侧唇裂畸形存在的鼻畸形情况,用美学修复理念进行个体化的设计.方法 对270例单侧唇裂进行鼻畸形修复,根据原发和继发鼻畸形情况进行手术设计.结果 本组对收治的270例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进行了术后分析,单侧唇裂Ⅱ度的继发畸形术后满意度为96.2%,单侧唇裂Ⅲ度的继发畸形术后满意度为73.8%,唇裂早期修复进行鼻整形的面容恢复优于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后进行鼻整形的病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单侧唇裂的裂度与鼻畸形的程度呈正比,修复方法较为复杂和多样术式.对单侧唇裂鼻畸形采用对称性美学测量,重视鼻翼软骨的矫正,可达到对称性的美学效果.
作者:李丽雅;施生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维生素类药物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以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年1月~2011年8月间相关期刊文章,收集维生素类药物不良反应报道,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维生素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共297例,维生素K1所占比例大(48.8%),临床表现主要为全身性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多发生在用药30 min内,且静脉给药途径致不良反应所占比例大.结论 临床应用维生素类药物应严格掌握用量与疗程,在充分了解该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规律与特点之后,加强临床用药监测,以确保药物治疗全过程安全、合理、有效.
作者:朱金平;陈春枚;费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确定人参强心滴丸佳成型工艺.方法 采用熔融法,将药材提取物分散于熔融的基质中混合均匀,滴于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以滴丸的圆整度、硬度、均匀度、粘连、丸重变异系数作为综合评定指标,采用正交试验L9(34)优选滴丸佳成型工艺.结果 佳成型工艺为药物浸膏∶基质=1∶2,基质PEG 4000与PEG 6000配比为1∶1,药料温度为80℃,冷凝液为液体石蜡,冷凝柱长度为120 cm.结论 本试验筛选出的滴丸佳成型工艺成型率高,所制滴丸符合规定,适合于实验室制备和小批量生产.
作者:王捧英;陈琳;武朝阳;李春花;张一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学改变,结合测定血浆炎症介质水平综合评价斑块的易损性.方法 对68例首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A组)、62例无症状颈动脉硬化患者(B组)和56例健康对照者(C组)进行研究,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类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包括MMP-2、MMP -9)、CD40配体(CD40L)水平,并A组患者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A组IMT高于B组(P < 0.05).与无斑块和稳定斑块患者相比较,易损斑块患者在血浆hs-CRP、MMP-2、MMP-9、CD40L水平较高(P < 0.05).A组患者血浆hs-CRP、MMP-2、MMP-9、CD40L水平均高于B组(P < 0.05).易损斑块者血浆hs-CRP水平与MMP-2、MMP-9呈正相关;MMP-2水平与MMP-9、CD40L呈正相关;MMP-9与CD40L呈正相关.A组患者血浆hs-CRP、MMP-2、MMP-9、CD40L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呈正相关.结论 超声检查结合检测血浆炎症介质水平有助于判断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易损性.
作者:李华;方嘉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自从1971年Folkman提出血管生成与肿瘤生长有关的假说之后,对于血管形成的研究就一直是肿瘤学的热点.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的出现为恶性肿瘤的治疗翻开了崭新的篇章.本文集中总结了近胃癌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的临床前研究和发展现状,同时还着重指出并分析了目前该领域所存在的问题.
作者:苏丹;张婷婷;王李杰;李娟;白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联合益生菌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49例SAP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EN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通过鼻空肠管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并联用益生菌.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2周的APACHEⅡ评分、Balthazar CT积分,对两组的感染率、并发症及死亡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对比.结果 EN组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而两组Balthazar CT评分及差值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EN组在继发感染、并发症、住院时间和费用上均少于对照组(均P < 0.05);在死亡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SAP治疗中应用鼻空肠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可以改善SAP患者的营养状况,加快症状恢复,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减少医疗费用.
作者:刘雄祥;刘文;许剑;刘未雄;周皖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自2010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自愿接受检查的4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为入选者进行MSCT和肺功能检查,观察受检者的MSCT指标、肺功能指标及观察组患者的支气管扩张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MSCT各肺容积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患者MSCT肺容积指标与肺功能指标之间有良好地相关性;观察组患者支气管扩张柱状型21例,囊状型12例,静脉曲张型8例,混合型4例.结论 MSCT扫描能很好地评估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情况,并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石林波;李小兵;叶晓金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