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律失常诱发的心肌病

梁峰;胡大一;沈珠军

关键词:心律失常, 心肌病, 心力衰竭
摘要:快速心室率、心律不规则以及非同步已被认为是心律失常诱导心肌病的主要病因,但患者通常进展到症状明显时才就诊,此时致病性心律失常可能已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导致心肌重构、舒张和收缩功能障碍.某些病例出现心律失常并在检查时一定出现的,必须治疗后才能对诊断进行回顾性证实.由于不同研究差异较大,严格的诊断标准难以确立.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导管介入治疗以及再同步治疗.治疗后大部分患者部分或完全恢复,并需严格随访监查复发且仍需要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优化患者的危险分层和治疗策略.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秋水仙碱治疗白塞病25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口服秋水仙碱治疗白塞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已经确诊无重要脏器损害的白塞病患者25例,给予口服秋水仙碱0.5 mg,每天2次,共8周,观察该药对白塞病患者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结节性红斑、关节疼痛的疗效,并评价其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结束时,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结节性红斑及关节损害的治愈率分别为20.0%、87.5%、80.0%和85.7%;治疗开始时,外阴溃疡、结节性红斑及关节损害的平均数量分别为(4.80±3.24)、(7.31±3.44)、(6.60±3.24)、(3.57±1.81)个,治疗8周后分别为(3.84±3.54)、(1.41±0.50)、(2.42±1.10)、(1.89±0.71)个,外阴溃疡、结节性红斑及关节损害的平均数量在治疗8周后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 0.01).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腹痛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秋水仙碱可以作为白塞病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

    作者:尹涛;张玉芳;周琳;钟连生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参肽茶多酚粉剂配方优化研究

    目的 确定参肽茶多酚粉剂辅料的佳配方用量.方法 以麦芽糊精、木糖醇、三氯蔗糖为考察因素,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用L9(34)正交表设计试验,以综合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结果 每1 000袋参肽茶多酚粉剂配方中添加麦芽糊精1 300 g、木糖醇340 g、三氯蔗糖10 g时,综合感官评分高.结论 该法配方合理,适于放大生产.

    作者:张树丹;李海涛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微波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创伤性口腔溃疡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微波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创伤性口腔溃疡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3月90例创伤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微波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维生素B2及维生素C等传统方法治疗,观察7 d.从止痛效果和总体疗效两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7 d后,治疗组有效率(95.6%,43/45),与对照组(77.8%,35/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7.089,P = 0.029);疼痛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治疗组疼痛明显减轻,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微波配合康复新液治疗创伤性口腔溃疡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王金龄;闫志敏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艾迪注射液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复发转移性大肠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和比较艾迪注射液联合FOLFOX4(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奥沙利铂)方案与单纯FOLFOX4方案治疗转移性或复发性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将经病理组织学及影像学确诊为转移性或复发性晚期大肠癌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艾迪注射液联合FOLFOX4方案组(联合治疗组)56例及单纯FOLFOX4方案组(对照组)52例.每例患者至少治疗2个周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联合治疗组可评价疗效56例: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2例,稳定(SD)24例,有效率为42.86%,临床获益率(CR+PR+SD)为85.71%,疾病进展时间(TTP)为(8.4±0.2)个月,中位生存期(MST)为15.6个月;对照组可评价疗效52例:CR 1例,PR 18例,SD 21例,有效率为36.54%,CR+PR+SD为76.92%,TTP为(7.9±0.6)个月,MST为14.9个月;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联合治疗组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提高率为78.57%,对照组提高率为55.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联合治疗组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复发转移性大肠癌使用FOLFOX4方案化疗时加用艾迪注射液,虽在临床疗效上未见明显提高,但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明显减轻.

    作者:刘威;钟小溱;王科明;王朝霞;王继荣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HPV分型、LEEP环状电切术在宫颈疾病中的诊治意义

    目的 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HPV分型、LEEP环状电切术在宫颈疾病中的诊治意义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0年1~12月在恩施州中心医院就诊的4 613例患者行妇检、宫颈液基细胞学刷片检查,其中液基细胞学检查阳性336例行电子阴道镜检查及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125例行HPV分型检测.其中宫颈重度糜烂者及反复物理治疗无效的慢性宫颈炎、CINⅡ及部分CINⅠ以及早期宫颈癌诊断性锥切,采用LEEP环状电切术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组织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宫颈液基刷片细胞学检查建议行电子阴道镜检查及阴道镜下宫颈活检、HPV分型检查,HPV分型检查阳性125例与LEEP环状电切术术后切除物病理检查诊断符合率达98.6%,手术中无一例大出血,术后宫颈创面脱痂大出血5例,术后无一例感染.结论 电子阴道镜、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HPV分型及宫颈活检对宫颈癌前病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LEEP环状电切术治疗宫颈疾病手术风险性小,操作简单,出血少,成功率高,LEEP环状电切术在宫颈疾病的诊治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价值.

    作者:谷新;邓雷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活体肾移植供体围术期液体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探讨亲属供肾切取术围术期合理的液体管理方案.方法 选取2006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中心施行亲属供肾切取术的124例患者,将其分为两组,A组(49例)为早期术后补液方案组(2008年1月以前),B组(75例)为改良术后补液组(2008年1月以后).两组术前晚均补液1 000~2000 mL,补充术中生理需要量和液体丢失量.A组术后按患者体重给予补液1 500~2 500 mL,按5%葡萄糖注射及乳酸钠林格液1∶1给予,如出量过大,则适当增加液体.B组记录患者24 h出入量及每小时尿量,用输液泵控制每小时液体入量,每小时入量按上一小时尿量进行加减.尿量为100~150 mL时,入量为尿量+50 mL;尿量为151~200 mL时,入量等于尿量;尿量为>200 mL时,入量为尿量-50 mL;尿量为<100 mL时,入量为100 mL/h;持续2 h尿量<50 mL,给予速尿5 mg,静脉推注.结果 124例患者均无围术期急性肾功能衰竭;术后1周肾功能、电解质、血压、尿量均正常.术后两组分别有6例和1例出现一过性低血压(平均动脉压下降>20 mm Hg),OR值为10.09,95%CI为1.18~86.6;术后3 d,两组分别有12例和8例肾功能暂时未恢复正常,表现为短期肾功能延迟恢复,OR值为2.72,95%CI为1.02~7.24.结论 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液体治疗方案,能获得更稳定的术后血压、肾功能等指标,并能够明显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

    作者:刘铁石;李笑弓;张古田;甘卫东;赵晓智;刘光香;郭宏骞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27例的疗效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超声引导下应用Cool-tip射频消融系统治疗小肝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1年10月在我院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小肝癌患者27例,其中原发性小肝癌(sHCC)9例,转移性小肝癌(sMHC)18例,共40枚病灶.随访分析术后肿瘤局部消融效果、术后并发症、围术期肝功能变化、生存率等情况.结果 术后1、3个月肿瘤局部完全消融率达95.0%(38/40)、90.0%(36/40);患者术后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3%、88.9%;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围术期肝功能主要指标14 d内基本恢复.结论 对于sHCC和sMHC,射频消融可以取得与手术治疗相当的疗效,并具有并发症少、损伤小的优点.

    作者:陈宝定;魏金文;薛玉;谢荣;吴新财;邓宏伟;陈德玉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腹腔镜下手术联合大剂量甲氨蝶呤对异位妊娠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手术联合大剂量甲氨蝶呤对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219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10例及对照组109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手术联合大剂量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手术联合常规剂量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情况以及再次妊娠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7 d β-HCG降低率、β-HCG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以及术后妊娠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腹腔镜下手术联合大剂量甲氨蝶呤对异位妊娠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妊娠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刘丽萍;龚敏;李靖;范锡平;陈慧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2011年我院门诊处方点评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门诊处方的点评,旨在了解我院门诊处方的用药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1~12月的门诊普通成人西药处方(不包括毒、麻及精神类处方)1 200张,按照<医院处方评价管理规范(试行)>要求点评,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合理处方共273张,不合理率为22.75%,其中包含书写不规范处方167张及用药不适宜处方106张.结论 我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问题,临床药师应协助医师做好合理用药工作,减少不合理处方的发生率.

    作者:薛昀;赵熙婷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异常类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异常类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21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检测结果分为高胆固醇组(73例)、高三酰甘油组(28例)、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组(79例)、混合血脂异常组(35例).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特征.结果 高胆固醇、高三酰甘油、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混合血脂异常例数分别为73(33.95%)、28(13.02%)、79(36.74%)、35(16.28%);四组颈动脉硬化斑块检出率分别为86.30%(63/73)、89.29%(25/28)、82.28%(65/79)、71.43%(25/53);颈动脉粥样硬化多发生于双侧颈动脉.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患者血脂异常类型密切相关,胆固醇增加、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诱发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作者:石蕾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鉴定山芝麻水提取液的化学成分

    目的 鉴定山芝麻水提取液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法提取山芝麻药材,提取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鉴定其中的化学成分.结果 从山芝麻水提取液中共分离得到10个主要的化学成分,并采用多级质谱对其进行了结构鉴定,其中8个化学成分通过对照品得到了确证,分别为奎尼酸、柠檬酸、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C、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B.结论 本实验为该药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基础.

    作者:宋伟峰;罗淑媛;李瑞明;梁耀荣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健脾补肾方治疗白细胞减少症121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健脾补肾方治疗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121例白细胞减少症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59例),治疗组给予健脾补肾方口服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阿胶浆治疗.两组均治疗21 d,治疗前后观察白细胞的变化及总有效率、临床症候改善、副作用及复发情况等.结果 治疗21 d后,治疗组白细胞、临床症候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 0.05),副作用及复发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 < 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9%和72.9%,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健脾补肾方可改善骨髓造血功能,升高白细胞,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何东初;肖静静;林惠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HPLC法同时测定皱皮木瓜中原儿茶酸和绿原酸的含量

    目的 建立皱皮木瓜中主要有效成分原儿茶酸和绿原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Dikma Diamonsil C18色谱柱 (4.6 mm×250.0 mm,5 μm),甲醇-0.1%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原儿茶酸在16.66~533.00 μg(r = 0.999 9),绿原酸在23.91~765.00 μg(r = 0.999 5),线性关系良好;两个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1%(RSD = 0.90%,n = 6)及99.06%(RSD = 0.52%,n = 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为全面控制皱皮木瓜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李霞;杨颖博;李君丽;陈程;陈万生;孙连娜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药学专业本科新生入学教育探索与实践

    从高中阶段进入大学的药学专业本科新生,面对大学生活、专业学习和今后的职业生涯,难免会迷茫,新生入学教育能起到答疑解惑、排忧解难的重要作用.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笔者近年来参与我校药学专业本科生入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分析了我校药学专业本科入学新生的总体情况;围绕思想道德教育、学科专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内容提出了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还探讨了今后进一步完善入学教育的努力方向.

    作者:宁俊波;王涛;郭春花;杨金香;郑王巧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组织因子、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对脓毒症凝血异常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脓毒症时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与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剂(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TFPI)的表达及其平衡对凝血异常的影响.方法 昆明小鼠72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模型(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造模组,每组根据不同时间点(2、4、8、12 h)分4个亚组,每个亚组各6只,检测血小板计数和凝血指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TF和TFPI浓度.结果 盲肠结扎穿孔后,造模12 h组PT、TT、APTT和DD显著升高,Fbg和PLT计数显著降低,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造模2 h组TF与TFPI均显著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TF浓度随时间呈进行性升高,而TFPI未见进一步升高.结论 脓毒症时,血小板减少及TF、TFPI表达增加的失衡可能是诱发凝血异常进而参与MODS发生的关键因素.

    作者:郑少玲;郭振辉;孙杰;姜巧;陈蕊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大众化教育视野下现代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中医学是世界上唯一从古到今没有中断过的一门学科,经过五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基本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中医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也日益凸显.本文试对大众化教育视野下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探讨.

    作者:谢雪姣;卓海燕;熊辉;李江山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在氯吡格雷抵抗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血管舒张剂刺激磷蛋白(VASP)磷酸化(VASP-P)程度、血小板α颗粒糖蛋白(CD62P)的变化规律,探讨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在氯吡格雷抵抗患者(Clopidogrel resistance,CR)行PCI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行冠状动脉支架术的患者201例,随机分为标准组(n = 100)及优化组(n = 100).标准组给予标准抗血小板治疗,优化组患者术中给予替罗非班持续泵入36~72 h,其后氯吡格雷改为150 mg/d.另外选择3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VASP-P、CD62P、血小板反应性指数(PRI)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及出血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标准组及优化组CR患者药物治疗后的CD62P和PRI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优化组CR患者PCI术后36 h的CD62P和PRI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患者PCI术后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优化组低于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出血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两联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可进一步抑制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

    作者:李勇;杨大成;马文健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与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分析比较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与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两种不同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探讨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选取在我科进行手术治疗的50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两组,其中,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24例作为舌形瓣入路组,尺骨鹰嘴截骨入路26例作为截骨入路组,观察比较两种入路方法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肘关节功能评价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指标的差异.结果 舌形瓣入路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截骨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手术时间也明显长于截骨入路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截骨入路组术后优良率为88.46%,明显高于舌形瓣入路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更有利于恢复肘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颂波;张耀强;徐火荣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老姜茶颗粒治疗空调病药效学研究

    目的 研究老姜茶颗粒的发汗、镇痛、肠推进作用,探讨其防治空调病的药效机制.方法 通过汗液着色实验观察药物对正常小鼠足跖汗液分泌的影响;通过醋酸扭体实验观察给药后小鼠的扭体潜伏期和15 min内的扭体次数;通过小肠炭末推进实验观察其对正常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结果 老姜茶颗粒高剂量可显著增加小鼠足跖部汗点密度(P < 0.05),显著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P < 0.05),高、中、低各剂量对小鼠的肠推进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 < 0.05或P < 0.01).结论 老姜茶颗粒具有促进汗液分泌和肠运动、镇痛的作用,与其防治空调病的中医治则相符.

    作者:张玲玲;廖慧丽;刘明平;黄海洋;张炜华;陈斯泰;单丽囡;李耿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溶媒对四氧嘧啶诱导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影响

    目的 考察溶媒生理盐水和柠檬酸缓冲液对四氧嘧啶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成模率的影响.方法 分别比较溶媒生理盐水和pH值为4.4的柠檬酸缓冲液对四氧嘧啶不同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及两次腹腔注射在成模率、死亡率及成模后空腹血糖值的影响.结果 以柠檬酸缓冲液为溶媒,低剂量四氧嘧啶给药成模优于同剂量以生理盐水为溶媒四氧嘧啶,但当四氧嘧啶一次性给药剂量高至200 mg/kg,以柠檬酸缓冲液为溶媒成模率降低,死亡率升高.结论 以pH 4.4柠檬酸缓冲液溶液为溶媒1%四氧嘧啶100、80 mg/kg两次腹腔注射成模率高.

    作者:郭莉;王桂华;杨丽娟;马中女 刊期: 2012年第34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