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永丽
分析35例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并发多器官衰竭(MSOF)病例的临床资料,旨在研究重症急性胆管炎导致MSOF因素[1].结果发现器官衰竭个数越多,死亡越高,病死率较受累器管的数目成正比;以肝功能衰竭早,并在整个病情演变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肝脏感染是导致MSOF的中心环节.重症急性胆管炎的综合治疗,尽早控制肝脏感染是降低MSOF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马海雁;蒋增强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通过对13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成功救治,总结出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住院136例产后出血产妇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约占产后大出血总数的60.3%,其他如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也占一定比例.产后大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结论: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护理工作,能降低其发病率、病死率,进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李韶霞;曾宇玉;邱彩凤 刊期: 2011年第27期
消化性溃疡周期长,反复发作,它与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关系密切,在护理过程中,尤应强调整体观念,关心患者的精神心理状况,调整不良情绪,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改变患者对健康的住院认识,重视挖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加强对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家庭对患者的干预,减少疾病的复发,缩短病程.
作者:王海涛 刊期: 2011年第27期
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是一类从肘窝静脉插入且其末端位于上腔静脉远端的深静脉导管.自1992年德国医生Forssmann在X线辅助定位下成功完成第1例导管置管以来,PICC已发展成为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置管技术,它不受年龄、性别、疾病种类所限制,在无感染的情况下,留置时间可长达1年,与普通静脉穿刺术相比,PICC可保护上肢血管网和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尤其适合肿瘤、慢性病等长期反复静脉给药的患者.
作者:贺青娥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总结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特点,探讨超声在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1~12月95例拟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的进行超声检查,并对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超声诊断为急性阑尾炎78例,阑尾穿孔6例,阑尾肿大不明显10例,1例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结论:超声检查诊断阑尾炎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检查方法,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宋凤燕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百草枯(PQ)百草枯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除草剂.是被农业上广泛使用的一种除草剂.其毒性很强,且具有腐蚀性,人体中毒后无特效解毒剂,中毒者死亡率非常高.百草枯中毒后对人体主要造成以肺纤维化为主的多器官功能损害.2009年12月~2011年4月收治PQ中毒患者13例,在临床抢救过程中深感综合护理的重要性.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尚芳;李华英;陈琼 刊期: 2011年第27期
通过对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和道德教育方法的研究,结合分析我国护理院校道德教育的现状,探索新形势下适合我国社会和民众对护理专业毕业生道德期望的培养方法.
作者:陈艳玲;孙聪敏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通过比较全视网膜光凝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内服、施图伦滴眼液外用点眼与单纯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黄斑病变的临床疗效,寻找简便有效的治疗糖尿病性黄斑病变的方法,弥补单纯激光治疗的不足.方法:对经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或眼底彩照检查确定为糖网病黄斑病变的患者104例(156眼),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80眼),行全视网膜光凝同时加服复方血栓通胶囊外滴施图伦滴眼液.对照组52例(78眼),单纯行全视网膜光凝术,两组均由同一高年资医师行全视网膜光凝术,观察治疗后1、3、6个月、半年以上的情况.冶疗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视力、视觉电生理、视野视敏度及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等检查.结果:治疗后1个月内,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1.25%,对照组为69.23%,两组均有较好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为67.9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25%,对照组为53.85%;治疗后半年以上,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6.25%,对照组为41.02%.3个月后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加复方血栓通胶囊内服联合施图伦滴眼液外用,在改善黄斑病变,提高视觉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单纯的全视网膜光凝治疗.
作者:何丽琴;毛羽佳;蒋道源;王雪林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护理.方法:对3例子宫瘢痕妊娠的患者成功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并采取精心的护理.结果:3名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子宫瘢痕妊娠实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患者实行精心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痛苦,促进健康[1].
作者:江艳;颜惠琴;潘晓红 刊期: 2011年第27期
胃间质瘤(GST)是常见的胃间叶细胞肿瘤,螺旋CT增强扫描显著大大提升了GST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对GST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本文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以探讨GST的螺旋CT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兴龙 刊期: 2011年第27期
椎动脉型眩晕又称颈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病,以阵发性眩晕为主要特征,4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我们2009~2011年5月采用中药口服配合输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眩晕3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英;张志萍 刊期: 2011年第27期
心肌梗死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男性多于女性,多发生于40岁以后.该病起病急,病情重,并发症较多,死亡率高.因此,临床护理人员恰当地做好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康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秀兰;尹玉华;焦萌 刊期: 2011年第27期
消化道出血是上消化道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尤其乙肝肝硬化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出血量大,再出血率高,病死率高,患者主要表现为呕血、黑便、腹痛和不同程度周围循环衰竭,如不积极抢救和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1].2003年1月~2011年10月抢救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116例,116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经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全部抢救成功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白月娥;殷丽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通过5例海蓝组织细胞综合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合文献报道,对该病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诊断方法更进一步明确.方法:通过体格检查,结合血液常规及生化、骨髓穿刺等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结果:海蓝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少见,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实验室检查可以确诊.结论:对于海蓝组织细胞综合征的诊断,只要掌握本病的特点,就可以进行骨髓穿刺等实验室检查,以尽早确诊.
作者:何文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例夹层动脉瘤均进行了16排螺旋CT(MSCT)胸腹联合平扫及增强并将原始数据在MD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阴影表面显示(SSD)、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处理(VR)等后处理.结果:2例均很好地显示了主动脉全程及其分支,夹层动脉瘤的部位、范围并得到满意显示.结论:MSCTA是诊断夹层动脉瘤准确、快捷、有效的首选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田英志;班秀丽 刊期: 2011年第27期
双侧唇裂修复后常存在唇弓和唇红形态不正常、人中沟和人中嵴缺乏、上唇紧张、鼻畸形等诸多问题[1],影响了患者的美观和功能.为此,探讨双侧唇裂修复不良的原因,观察其修复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长江;李攀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通过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使用索利那新联合盐酸曲马缓释片对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探讨索利那新联合盐酸曲马多预防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试验组患者TURP手术后当天开始口服索利那新5mg,每天1次;盐酸曲马多缓释片100mg,每天2次.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当天开始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片25mg,每天3次.结果:观察组在术后第2~3天膀胱痉挛次数、平均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结论:索利那新联合应用盐酸曲马缓释片用于预防和治疗TURP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明显缓解临床症状,从而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医疗费用.
作者:李悦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介绍压力可控式止血带辅助足背浅静脉穿刺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方法,观察临床疗效,探索有效的护理方案.方法:应用自制的压力可控式止血带,在患肢的踝关节上及膝关节下阻断浅静脉并做足背浅静脉穿刺,予尿激酶持续微量泵入,监测患肢外周静脉压,观察溶栓效果.结果:患者在溶栓治疗后3天,患肢外周静脉压较溶栓前下降33%;4~7天患肢肿胀消退,疼痛消失;1周后复查彩超示深静脉血流部分恢复或完全畅通.结论:压力可控式止血带可有效阻断浅静脉,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药物溶栓的效果.
作者:陈顺毛;陈春萍;潘丽君;王晓云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通过了解艾滋病产妇剖宫产术后护理要点,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播.方法:收治在硬外麻醉下实施妊娠合并艾滋病产妇剖宫产6例,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并进行生理、心理、专科护理.结果:经过精心护理及合理的治疗均恢复良好,如期出院.结论:通过对产妇及家属做好心理护理及艾滋病卫生知识的宣教,住院期间产妇及家属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护理,住院期间未发生并发症.达到预期护理目标.
作者:王佰叶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经引产或分娩证实的29例胎儿畸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畸形胎儿中产前超声诊断27例,符合率93.1%.其中以神经系统畸形多,漏诊2例.结论:超声检查能确定胎儿有无结构畸形,诊断率高,且无损伤性,操作简便,重复性强,可作为常规产前筛查胎儿畸形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玉梅;王金文 刊期: 2011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