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介绍两种股骨颈侧位投照方法

李建朝;梁子贤;秦东阳

关键词:股骨颈, 颈侧位, 住院患者, 放射科, 关节疼痛, 实际操作, 牵引, 临床资料, 临床症状, 临床实践, 活动受限, 骨折移位, 骨折患者, 工作人员, 床旁, 转子间, 移动床, 条件, 墙壁, 拍照
摘要:临床资料2008年7月~2010年10月实际操作拍照500例股骨颈及转子间骨折患者.本组男200例,女100例,年龄14~94岁.临床症状均为髋关节疼痛,患肢活动受限(多数为牵引状态).无法到放射科拍片,必须由放射科工作人员推床旁X光机至病房拍摄,而由于条件所限,如在临床实践中,住院患者患肢牵引着,健侧靠着墙壁,床旁机无法推到健侧,移动床或者患者又怕引起患者疼痛及骨折移位,这时不能从健侧向患侧投照.笔者试着从患侧向健侧投照,均取得了成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痛经26例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乃王氏五大逐瘀汤之一.近年来,应用其加减治疗痛经26例,疗效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6例患者,年龄17~42岁;病程6个月~3年;原发性痛经16例,继发性痛经10例;行经前痛者7例,行经时痛者15例,行经后痛者4例.多伴有乳房胀痛,一些患者伴有恶心、呕吐,或下腹部坠胀、胸闷、脘痞等症状.

    作者:王国盛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多发性重复胃1例

    病历资料患儿,女,2岁.体重10kg,患儿因呕吐伴黑便7天,于2009年1月13日入院.入院查体:T 37.2℃,P 85次,R 19次.神志清,精神好,轻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双肺呼吸音清,无啰音.腹平坦,未见胃肠型,腹肌不紧,肝脾肋下为触及,脐周压疼,无反跳疼,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作者:王兆阳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配合

    目的:应用气腹式腹腔镜及免气腹式腹腔镜两种手术方式,进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手术配合.方法:了解腹腔镜手术配合的步骤,采用术前准备,术中精心配合,术后细心护理等方法.结果:使患者了解腹腔镜手术的优点,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细心的手术配合,能提高手术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司海连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心衰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心衰的主要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降低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透析患者发生心衰的原因,比较每例患者透析充分性、血压、贫血程度以及感染等方面的情况.结果:79例腹透11例,血透68例.其中9例因经济困难未充分透析,64例有钠水潴留,74例有不同程度高血压,32例中度以上贫血.5例肺部感染,1例因动静脉内瘘致心衰.结论: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心衰发生与是否充分透析、血压、贫血等有密切关系,与感染、动静脉内瘘亦有关.因此充分透析,严格控制高血压,纠正贫血是预防心衰的关键.

    作者:方靖;汪宏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伊诺舒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6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伊诺舒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2例支气管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1例除常规治疗外,给予伊诺舒注射液,<2岁,7.5mg/次伊诺舒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滴,2次/日;>2岁,7.5mg/次伊诺舒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滴,3次/日;对照组31例常规治疗.均连续治疗6~7天后进行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祛痰作用和综合临床评价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但是治疗组中仅有1例出现轻微头痛,发生率仅有5%,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用伊诺舒联合常规抗炎、对症等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特别是痰液黏稠,排痰困难患儿而其祛痰疗效确切,使用安全,不良反应少,疗效好.

    作者:张亚军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小儿静脉复合麻醉与七氟烷吸入复合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比较

    目的:分析探究静脉复合麻醉与七氟烷吸入复合静脉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比较.方法:5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氯胺酮肌肉注射基础麻醉+骶管或硬膜外阻滞组;B组8%七氟烷吸入诱导麻醉+骶管或硬膜外阻滞组.结果:B组诱导的时间,术后苏醒的时间显著短于A组(P<0.05);两组骶管或硬膜外穿刺过程中均未见体动反应;B组HR平稳,A组HR明显上升(P<0.05),两组SPO2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烷吸入诱导麻醉在ASAⅠ~Ⅱ级患儿是安全有效的,明显优于氯胺酮肌肉注射基础麻醉,对不合作的儿童尤为适用.

    作者:詹亚新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误诊27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误诊情况及原因,以减少误诊.方法:对27例患者误诊疾病、误诊时间及原因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误诊脑血管疾病14例,急性胃肠炎6例,神经性头痛4例,感冒3例.术后视力≥0.5者6例,视力≤0.1者3例,误诊时间2~15天.本组27例患者术后视野均不同程度受累.结论:误诊率脑血管疾病高,其次是急性胃肠炎.误诊原因查体不全面,忽失眼部检查.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误诊对患者视功能的损害应该引起非眼科医生的重视.

    作者:袁立全;刘希才;史秀贞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低温季节重症流行性出血热治疗护理特点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病毒引起的多脏器损伤性传染病,发病年龄20~50岁,全年均可发病,但有明显的季节性,北方于10~12月份,南方则为11月份到次年1月份,发病高峰季节或在5~7月份出高峰,EHF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过去在治疗EHF休克时,常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休克期治疗方法一致,没有注意液体温度和室温的问题.特别是乡村医院在换季期间室内一般只有16℃左右,温度与体温一般相差20℃以上,在EHF休克时要保持正常体温,不能在体表加温,体表加温可使皮肤管理扩张,破坏了机体的调节作用,影响重要器官的血流量.存放在室内的补液温度一般与室温基本相同,EHF休克时由于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器官的氧合血液灌注不足,乏氧代谢和末稍循环衰竭,这就需要补充大量液体,一般需3500~5000ml以上的液体,而在短时间内输入大量低温液体会吸走大量的热量,才能使液体温度与机体温度基本相同,休克期若输入大量低温液体可引起机体严重反应.

    作者:李延秋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影响的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疾病认识及健康行为建立的影响.方法:对确诊的60例糖尿病患者采取护理评估,通过定期举办糖尿病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的手段,发放糖尿病知识问卷调查表,采取专人负责,比较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前后知晓率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了解了自身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得到改善,疾病知识评分和知识内容知晓率明显提高,与教育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6.95,P<0.01).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后,提高了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并改善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韩梅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子宫瘢痕妊娠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护理.方法:对3例子宫瘢痕妊娠的患者成功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并采取精心的护理.结果:3名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子宫瘢痕妊娠实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患者实行精心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痛苦,促进健康[1].

    作者:江艳;颜惠琴;潘晓红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精神分裂症78例冲动行为调查及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冲动行为特点,提出护理措施.方法:采用护士观察量表(NOSIE)对1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护士观察量表(NOSIE)6项与激惹有关的项目中,有5个项目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护士进行有效的专科护理知识教育与接待患者技巧的培训,能够预见患者的冲动行为,并加强精神科监护.

    作者:王桂花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36例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患者36例,回顾分析临床护理资料.结果:36例均痊愈出院.结论:术前正确的护理、适应性训练,术后早期主动活动,肿胀关节的冷敷、营养的正确供给、CPM机的应用等是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护理的主要措施.

    作者:殷素凤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高等中医院校《西医内科学》教学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高等中医院校<西医内科学>教学方法.方法:分析传统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PBL教学法、及时见习及临床实训法等教学方法在<西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结果:这几种教学方法各有优势.结论: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临床诊断、辨证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

    作者:赵长普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头痛宁胶囊与阿米替林联合治疗紧张型头痛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阿米替林与头痛宁胶囊联合治疗紧张型头痛疗效.方法:对105例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阿米替林片与头痛宁胶囊口服,对照组单用阿米替林片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3,4周末记录前1周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头痛程度,同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治疗组头痛指数明显降低(P<0.01),同时能显著减少HAMD及HAMA评分(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痛宁胶囊与阿米替林片联合治疗紧张型头痛,效果明显,远期疗效显著.

    作者:李国祥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46例的临床超声诊断体会

    目的:提高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率.方法:对我院46例经手术病检证实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的临床表现及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46例均有剖宫产手术史,病人有月经前病灶处疼痛加剧病史,经前期团块自感增大,经后缩小等症状.病灶发生在腹壁不同层次中,超声表现呈低回声团块,呈侵润性生长,多见伪足,侧方效应明显,内部较少见血流信号,周边可见少量点状血流信号.结论:依据病史、症状等临床,再结合较为较典型的超声表现可以提高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率.

    作者:任珊瑛;王琦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13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13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成功救治,总结出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住院136例产后出血产妇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约占产后大出血总数的60.3%,其他如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也占一定比例.产后大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结论: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护理工作,能降低其发病率、病死率,进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李韶霞;曾宇玉;邱彩凤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中医辨证治胃病

    胃病的病因是气血不调,与肝脾密切相关,或因于实如气滞、郁热、血瘀、食停、湿阻,或因于虚如气虚、阴虚、阳虚,临床上虚实往往兼夹,所以只有根据病因病机辨证施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辨证施治胃病的治疗原则以理气、和胃、通降为主,再依据病因和虚实寒热之别,酌情散寒清热、舒肝消食、化瘀等.

    作者:宋毫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腹膜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与心脑血管病疾病关系的分析

    目前普遍认为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处于微炎症状态,其炎症因子水平高于正常人.CRP是检测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好指标.CRP是慢性炎症状态下细胞因子产生的标志物,是慢性炎症状态敏感而特异的指标之一.收治CAPD患者42例,探究C-反应蛋白与心脑血管病疾病关系,期望为以后的治疗积累经验,同时也为如何控制腹膜透析患者CRP的水平减少心血管并发症奠定基础.

    作者:吕鹏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和解少阳丸的质量标准草案及起草说明

    和解少阳丸是我院的协定处方,现将其自拟质量标准报告如下.名称:和解少阳丸(HE JIE SHAO YANG WAN).处方:党参12g,半夏18g,生姜18g,柴胡24g,黄芩18g,甘草10g,大枣5g,麦冬18g.制法:将党参、半夏、柴胡、黄芩、甘草、麦冬、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大枣、煎液泛丸,干燥,即得.性状:本品为黄棕色的水丸,味甜,微辛.

    作者:王杰;尚勇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体会

    目的:观察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慢性骨髓炎患者12例,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经随访12例患者6个月~5年,除1例股骨干骨髓炎,皮肤、软组织条件差,神经失营养,分泌物时间较长,窦道经久不愈,X线显示病灶有发展而截肢,其余患者近期及远期效果良好.结论:彻底清除炎性病灶是治愈慢性骨髓炎的必要措施.可靠地固定,消除死腔,保持有效灌洗、局部有效的药物浓度,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有效方法.调补气血、清化余毒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根本.

    作者:池岩峰 刊期: 2011年第27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