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论先秦时期医学心理学思想

黄爱国;杜文东

关键词:先秦时期, 医学心理学思想, 心理治疗
摘要:在我国古代的医学及文化遗产中,充满了丰富的医学心理学思想.根据这些论述发生的时间来看,我国应是世界上医学心理学起源早的国家之一.先秦时期,对心理因素致病等就有了较为客观、系统的认识和论述,心理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些论述与现代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是基本吻合的.这些理论,都是祖先长期实践的精华,虽然时过2000多年,但它对今日的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华医史杂志相关文献
  • 支气管镜发展史

    从1897年支气管镜问世至今,其发展经历了传统硬质支气管镜时代、纤维支气管镜时代和现代电子支气管镜、纤维支气管镜、电视硬质支气管镜共用的三个历史阶段.支气管镜技术在胸外科、呼吸内科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支气管镜技术起步略晚,但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支气管镜设备和技术的发展使介入性肺病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诞生了,新技术的出现和进步必将使支气管镜技术在介入性肺病学领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捷;王长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武威汉代医简》与《伤寒杂病论》方药渊源

    由于汉及汉代以前的医集存世甚少,因此对考证<伤寒杂病论>方药渊源及其同时代方药状况造成极大困难.对1972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汉代医简进行了考证后认为,武威汉代医简被考古学家推测为东汉早期的医学著作,据此推论<武威汉代医简>将对探讨和研究在相距150年的东汉末年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方药渊源提供证据.

    作者:张延昌;孙其斌;杨扶德;牛崇信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著名中医学家余桂清

    我国著名中医学家、中西医肿瘤专家余桂清同志于2005年12月7日病逝,享年84岁.余桂清,男,汉族,1921年9月15日出生,武汉市人,1947年6月毕业于国立江苏医学院,从事外科工作.1955年,他响应党中央继承和发展祖国医学的号召,调到中国中医研究院,从此他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中医药事业,并在辛勤劳动和不懈的努力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作者:中国中医科学广安门医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汉字文化圈接纳中医学的史学倾向(摘要)

    从古至今,汉字文化圈内的中国周边国家接纳并吸收中国医学,进而形成本国固有的传统医学.根据本人迄今为止对现存古医籍的调查,韩国、越南、日本等国的医学大体形成过程及其特征日渐明朗.

    作者:真柳诚;全世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略述疫苗三次革命

    自我们的祖先发明人痘、琴纳(Jenner)发明牛痘到今天,疫苗在防治许多疾病中的功绩已为世人所公认.1995年美国纽约科学院召开专门研讨脱氧核糖核酸(DNA,以下简称核酸)疫苗会议,称之为疫苗学的新纪元和疫苗的第三次革命.第一次疫苗革命是19世纪末以巴斯德(Pasteur)为代表的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第二次疫苗革命是20世纪80年代采用核酸重组技术和蛋白化学技术制备的亚单位疫苗.

    作者:寇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论先秦时期医学心理学思想

    在我国古代的医学及文化遗产中,充满了丰富的医学心理学思想.根据这些论述发生的时间来看,我国应是世界上医学心理学起源早的国家之一.先秦时期,对心理因素致病等就有了较为客观、系统的认识和论述,心理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些论述与现代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是基本吻合的.这些理论,都是祖先长期实践的精华,虽然时过2000多年,但它对今日的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黄爱国;杜文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近代温州医学代表人物和维新思潮

    维新思潮是近代温州知识群体的思想主流,对医学学术和医事活动的影响非常巨大和深刻;教育是晚清温州知识群体重要的维新实践,利济医院和利济医学堂即是这一维新实践的代表性产物.陈虬为思想家兼医者,徐定超则属官僚而兼医者,陈葆善为正式科班出身的医学家,而徐润之乃出身中医世家的民间医生.温州医学的四位代表人物出身不同,从医目的、医学经历不同,医学思想自然有别,他们的医事活动颇为全面地反映了近代温州医学的概貌.

    作者:刘时觉;陈克正;杨力人;朱国庆;李珍;瞿汉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晋唐时期儒道佛对中医方剂学的影响

    晋唐时期,儒道佛各家鼎峙,在抵制中互为交融,形成三家文化思想杂糅的局面.其对中医方剂学影响至深,并促使形成了晋唐时期多著述方书,杂收医方,尤好搜集单、验方之风,对晋唐医方有别于其他时代的简、便、廉、验之特点作出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作者:吴潇湘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克隆技术的发展及其伦理学争论

    2005年2月18日第59届联合国大会法律委员会以决议的形式通过了一项关于克隆人的政治宣言,该项宣言要求各国禁止有违人类尊严的任何形式的克隆人.表决结果是71票赞成,35票反对,43票弃权.美国、德国、荷兰和巴西等国投了赞成票;而比利时、中国、英国、瑞典、日本和新加坡等赞成治疗性克隆的国家代表投了反对票.关于克隆技术的争论从20世纪开始一直延续到21世纪的今天,在这期间关于克隆技术的争论有高潮也有低谷.克隆技术所引发的伦理之争主要分为四个时期.

    作者:金东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英国医学博物馆考察记

    2005年夏,作为访问学者我有幸到英国维尔康姆医学史研究所进行学术访问,并借此机会参观了一些英国的医学博物馆.

    作者:甄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著名中医学家施奠邦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原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施奠邦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12月6日18时30分不幸逝世,享年82岁.

    作者:中国中医科学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马继兴中医古代文献学术研究概要

    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中医文献专家马继兴研究员从事中医古代文献研究近60年,在这一领域作出许多开拓性工作,其科研成果受到中医界高度关注.本人跟随马继兴研究员学习工作20余年,2003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确定为马继兴研究员学术继承人,正式拜师学习.先生多年指教,深受教益,本文试图探讨其学术研究主要成就,以供今日古代中医文献研究之鉴识.

    作者:万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中华医史杂志

中华医史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