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红、硫酸镁注射液联用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董芳;杨钦清;马瑞斌;柯颖

关键词:肺心病, 丹红注射液, 硫酸镁注射液
摘要:目的:观察丹红和硫酸镁注射液联用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78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n=39)和对照组(n=39).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和硫酸镁注射液静脉滴注,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肺动脉压方面有无差异.结果:两组都有明显疗效,但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肺功能及血气结果的改善更加显著,肺动脉压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和硫酸镁注射液联用对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有显著疗效.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玻璃酸钠注射联合TENS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联合TENS,n=40)和对照组(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配合复方倍他米松痛点注射,n=40),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1、2、4周、3个月的VAS值、疗效评定及有无副作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全部患者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结论: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联合TENS治疗膝骨关节炎安全有效.

    作者:赵晓;余生源;吴梅;程莉莎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健康教育路径表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表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86例在我院首次住院准备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指导,实验组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健康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化疗后焦虑、抑郁、血管静脉炎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应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管理,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6.41±7.44)、(44.46±10.45)分,实验组分别为(36.45±9.23)、(41.14±10.0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51.2%,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1.6%,对照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6.13,P<0.01);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入院和出院时分别为69.77%和76.74%,实验组满意度入院和出院时分别为67.44%和95.35%,两组出院时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健康指导,可改善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更利于系统性、规范化地进行健康教育.

    作者:严妍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维持生命的一种常用治疗方法,慢性疼痛是MHD患者常见的症状.本文就MHD患者慢性疼痛的流行病学及病因、评估方法、对MH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慢性疼痛的管理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杨新华;祝胜郎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下颌骨恶性骨母细胞瘤误诊牙龈瘤2例的临床分析

    下颌骨恶性骨母细胞瘤较为罕见,临床常易误诊.本文中2例首诊时均误诊为牙龈纤维瘤.通过分析病例及复习文献,在此探讨引起误诊的原因以及避免误诊的方法.

    作者:黎昌学;孙斌;徐江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综合穿刺模拟人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综合穿刺模拟人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索模拟教学新模式.方法:将264名临床系专科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128名)和实验组(136名).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授课,实验组使用综合穿刺模拟人进行模拟穿刺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穿刺操作成绩,并采用调查问卷了解实验组学生的学习感受.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腰椎穿刺和骨髓穿刺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绝大多数学生对模拟穿刺教学持肯定态度.结论:模拟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综合穿刺模拟人进行模拟穿刺教学可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郭莉华;贾亚莲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苯妥英钠血药浓度

    目的:建立测定血清中苯妥英钠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Hypersil C18柱(4.6 mm×200 mm,10 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50∶50),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血清样品加入3 μl硫酸溶液(6 M)混匀后用重蒸乙醚提取.结果:苯妥英钠血清样品线性范围为2.00~150.00 mg/L,低、中、高三种不同浓度(8.33、33.33、100.00 mg/L)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40%、95.50%、102.71%,日内、日间RSD均小于5%.结论:本方法准确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可满足苯妥英钠血药浓度监测要求.

    作者:左晶;宋新文;汪洋;许琼;刘炘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PICC培训综合知识考试模块建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护理教学和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从软、硬件两方面把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护士培训基地建设成一流的信息管理、教育教学的平台.笔者设计开发的考试管理系统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该系统本着减轻带教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护生考试的流程,增强参加考试学生的身份识别,这比传统的考试模式节省人力、财力和时间.系统分为三大模块:考试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和用户注册模块.系统管理模块是进行题目的添加、存储和删除,是系统运行的基础;考试模块是通过姓名或考号以及密码登陆系统,从题库中随机抽取适合的题目,形成试卷;用户注册模块的任务是完成师生的注册和删除.

    作者:张一鸣;乔爱珍;陈玉静;马威;余国钊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1例初产妇分娩期自发性子宫不完全破裂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子宫破裂是指在分娩期或妊娠晚期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发生破裂,是产科极严重的并发症,若未及时诊治可导致胎儿及产妇死亡,其发生率为0.005%~0.8%[1].我科于2011年3月24日成功抢救1例初产妇分娩期子宫不完全破裂的患者,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贤华;俞丽丽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高频电灼术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63例

    目的:观察高频电灼术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泪道阻塞患者63例114眼,其中,单纯泪道阻塞45例83眼,合并慢性泪囊炎18例31眼,均采用高频电灼联合硅胶管植入进行治疗,术后用抗生素加激素冲洗,随访观察6~12个月.结果:单纯泪道阻塞治愈39例68眼,好转10例13眼,无效2例2眼,有效率为97.6%;合并慢性泪囊炎治愈15例24眼,好转5例6眼,无效1例1眼,有效率为96.8%.结论:高频电烧灼术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吕洁;夏承志;阳永明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人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与习惯性流产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活动性感染与习惯性流产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0年5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反复性流产孕妇4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体检正常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外周血,离心分离出有核细胞及血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法检测HCMV-DNA和HCMVpp65抗原,分析HCMVpp65抗原阳性与流产的关系及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结果:研究组HCMVpp65抗原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9,P<0.05);研究组中流产次数多的孕妇,HCMVpp65抗原阳性率明显高于流产次数相对较少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8,P<0.05).研究组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CMV-DNA和免疫荧光法检测HCMVpp65抗原的一致性较好,达92.5%.结论:孕妇习惯性流产与其体内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有重要联系,习惯性流产孕妇HCMVpp65抗原检测与HCMV-DNA有良好的一致性,可作为习惯性流产的早期判断指标.

    作者:宁琳;贾卉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双源CT低剂量扫描在副鼻窦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双源CT(dual-source computer tomography,DSCT)副鼻窦成像技术的优剂量及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纳入接受副鼻窦检查的成人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六组,每组20例.分别采用不同管电压和(或)管电流对不同组病例进行副鼻窦DSCT成像,第1组采用120 kV,200 mAs;第2组采用120 kV,100 mAs;第3组采用120 kV,50 mAs;第4组采用100 kV,100 mAs;第5组采用100 kV,50 mAs;第6组采用80 kV,100 mAs.由2名影像科副主任医师以双盲法对所有副鼻窦重建图像进行图像质量评分并取其平均值,对各组的得分情况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由2名主任医师以双盲法将所有重建图像分为以下3等:①无明显伪影的优质图像;②少许伪影,但不影响诊断;③图像质量不能满足诊断要求.对不同组重建图像的质量等级行χ2检验.结果:第1~6组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依次为24.97、12.48、6.24、7.49、3.74、3.48 mGy.第1~5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6组图像质量评分低,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5组重建图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第6组有16例(16/20)的重建图像能满足诊断要求.结论:在副鼻窦DSCT检查中采用恰当的管电流及管电压成像,可以保证图像质量并显著降低患者辐射剂量.

    作者:杨靖逸;陈加源;陶客言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经膈肌与经胸食管癌手术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食管癌患者相对5年生存率在过去的30年中得到了提高,这可能与手术技术提高、系统放化疗方案改进以及综合治疗不断被接受等因素有关.手术治疗目前仍然是食管癌主要治疗方案的组成部分.食管癌的多种手术方案可以归为经胸入路、经膈肌入路手术两类,主要矛盾在于经胸手术手术切除更广泛,与并发症和死亡率较少的经膈手术相比是否能达到更好的预后.先前已有大量关于这些争议的验证,结论是这两种手术的任一种方案都没有证实优于另一种,在经验丰富的术者操作下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短期效果.有关文献还提示,术者经验以及医院食管癌手术管理经验是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重要影响因素,前者可能超过了不同手术方案的选择所产生的影响.经胸、经膈肌两种手术方案的手术结果相似.

    作者:郭俊刚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冠状动脉斑块的影响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作用.方法:对40例经64层螺旋CT及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检测出的冠脉粥样斑块患者,给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口服,6个月后复查斑块情况.结果:40例患者有120支冠状动脉存在141个粥样斑块,治疗后脂质斑块、纤维斑块和混合斑块明显缩小(P<0.05),而钙化斑块无明显缩小(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可逆转或稳定冠脉粥样斑块;64层螺旋CT是粥样斑块变化较好的辅助检查.

    作者:赵刚;田宇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基于反相液相色谱的人血中茶碱浓度临床检测与分析

    目的:建立快速、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的人血中茶碱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ODS C18(4.6 mm×250 mm,5 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25∶75),内标物为咖啡因,检测波长为274 nm,血清用甲醇沉淀蛋白后进行分析.结果:茶碱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0.053 9X+0.038,r=0.999 4(n=8),1~40 μg/ml浓度范围线性关系良好.对36例患者作血清茶碱浓度监测,临床效果良好.结论:本测定方法为临床药师指导临床有效、安全的个体化药物的使用提供了保障.

    作者:顿文亮;周玉;高运军;包贝华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全子宫切除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择期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患者100例,均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将其分为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组(D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各50例,术后均采用PCEA.镇痛泵药液配方,D组,地佐辛0.3 mg/kg+舒芬太尼1 μg/kg+左旋布比卡因3 mg/kg;S组,舒芬太尼2 μg/kg+左旋布比卡因3 mg/kg.两组药液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8、12、24、48 h的疼痛强度评分和舒适度评分;记录48 h内患者自控镇痛(PCA)按压总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的累积用量;观察对比两组术后运动阻滞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镇痛期间患者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皮肤瘙痒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D组患者术后疼痛强度评分显著低于S组(P<0.05),舒适度评分高于S组(P<0.05);术后48 h内,D组PCA按压总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的累积用量均少于S组(P<0.05);术后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和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D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全子宫切除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确切,可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麻醉中选用.

    作者:沈勤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厄贝沙坦血浆蛋白结合率测定

    目的:测定厄贝沙坦在人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厄贝沙坦的浓度.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厄贝沙坦的人血浆蛋白结合率.结果:以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 μm)为色谱柱,以乙腈-0.02 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磷酸调pH至2.6)(45∶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5 nm,血浆样品中其他成分不干扰厄贝沙坦的测定,厄贝沙坦的线性范围为0.10~10.40 μg/ml,定量下限为0.10 μg/ml.厄贝沙坦的低、中、高浓度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93.0%、91.5%、92.3%.结论:厄贝沙坦具有较强的蛋白结合率.

    作者:李寅;陈凤仪;张国添;杨辉;黄玉玲;谢清春;钟鸣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NICU患儿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5月使用美国GE-vivid-i便携式床旁彩超诊断仪对NICU新生儿中临床疑似先天性心脏病(CHD)的341例患儿进行心脏彩超检查,采用胸骨旁、剑突下、心尖及胸骨上窝等多切面反复探查,CHD按心脏三级顺序分段法检查并作出诊断.结果:床旁超声心动图检出CHD患儿256例,其中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96例,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82例,卵圆孔未闭31例,动脉导管未闭26例,二者并存12 例,瓣膜反流2例,假腱索7例.NICU多为早产儿及新生儿,较为常见的心内分流为卵圆孔未闭,其与动脉导管未闭在未来均有闭合的可能,不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结论: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为患儿提供可靠的诊断信息,为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冯俊;常凤玲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我院抗高血压药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评价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0年我院抗高血压药物资料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为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频率相当;2009~2010年我院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2009、2010年销售金额多的抗高血压药物分别为氨氯地平片和左旋氨氯地平片,药物利用指数分别为0.50、0.25;2009、2010年用药频度居第1位的抗高血压药物均是硝苯地平缓释片,药物利用指数分别为8.00、10.00.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应用基本合理.

    作者:文九芳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瘀浊清颗粒对男性高血压患者性功能的影响

    目的:评价以化瘀浊益肝肾法组成的瘀浊清颗粒对男性高血压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2例患高血压和勃起功能障碍(ED)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d+琥珀酸美托洛尔25 mg(bid)+瘀浊清颗粒1包(tid)]和对照组40例[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d+琥珀酸美托洛尔25 mg(bid)].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性功能评估及安全性评估.结果: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为84.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2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勃起功能、性欲和总体满意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性交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除达到性高潮能力外,其余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疗程结束后,ED的发生率由25.50%增加到32.50%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ED的发生率分别为26.18%和16.67%,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瘀浊清颗粒除降压疗效确切外,还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性功能,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德桓;陈文鑫;叶靖;郭伟聪;吴志阳;丘月明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跟骨粉碎性骨折围术期中西药消肿疗效对比

    目的:研究中药消肿方与半量甘露醇在跟骨粉碎性骨折围术期中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134例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7例患者,A组采用消肿方口服,B组采用半量甘露醇静脉滴注.术后7 d观察疗效.结果:术后7 d,A组完全消肿率(0级)达到79.10%,高于B组(46.29%),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A组显效率达到56.72%,高于B组(35.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皮肤坏死率为4.48%,低于B组(13.43%).结论:中药消肿方在跟骨粉碎性骨折围术期可提高消除水肿效果,减少皮肤坏死发生率.

    作者:徐丰涌;陈鑫营;陈天恩 刊期: 2011年第34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