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俊;常凤玲
目的:比较大庆市不同产地防风药材中升麻苷及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含量.方法:采用岛津 Inertsil ODS-SP(4.6 mm×15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40∶6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进样量为10 μl.结果:大庆市各个地区的防风有效成分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标准,其中以杜尔伯特及肇源地区有效成分总量较高.结论:杜尔伯特及肇源地区的防风质量更优.
作者:于春月;张特立;白玉华;韩成花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择期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患者100例,均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将其分为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组(D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各50例,术后均采用PCEA.镇痛泵药液配方,D组,地佐辛0.3 mg/kg+舒芬太尼1 μg/kg+左旋布比卡因3 mg/kg;S组,舒芬太尼2 μg/kg+左旋布比卡因3 mg/kg.两组药液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8、12、24、48 h的疼痛强度评分和舒适度评分;记录48 h内患者自控镇痛(PCA)按压总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的累积用量;观察对比两组术后运动阻滞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镇痛期间患者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皮肤瘙痒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D组患者术后疼痛强度评分显著低于S组(P<0.05),舒适度评分高于S组(P<0.05);术后48 h内,D组PCA按压总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的累积用量均少于S组(P<0.05);术后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和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D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全子宫切除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确切,可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麻醉中选用.
作者:沈勤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表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86例在我院首次住院准备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指导,实验组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健康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化疗后焦虑、抑郁、血管静脉炎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应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管理,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6.41±7.44)、(44.46±10.45)分,实验组分别为(36.45±9.23)、(41.14±10.0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51.2%,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1.6%,对照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6.13,P<0.01);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入院和出院时分别为69.77%和76.74%,实验组满意度入院和出院时分别为67.44%和95.35%,两组出院时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健康指导,可改善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更利于系统性、规范化地进行健康教育.
作者:严妍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活动性感染与习惯性流产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0年5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反复性流产孕妇4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体检正常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外周血,离心分离出有核细胞及血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法检测HCMV-DNA和HCMVpp65抗原,分析HCMVpp65抗原阳性与流产的关系及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结果:研究组HCMVpp65抗原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9,P<0.05);研究组中流产次数多的孕妇,HCMVpp65抗原阳性率明显高于流产次数相对较少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8,P<0.05).研究组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CMV-DNA和免疫荧光法检测HCMVpp65抗原的一致性较好,达92.5%.结论:孕妇习惯性流产与其体内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有重要联系,习惯性流产孕妇HCMVpp65抗原检测与HCMV-DNA有良好的一致性,可作为习惯性流产的早期判断指标.
作者:宁琳;贾卉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对哈药包尔胡特枝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植物化学成分系统预试和专项预试法.结果:包尔胡特枝中糖类、鞣质、皂苷、醌类、香豆素内酯类、有机酸、酚类及油脂的系统预试试验结果为阳性.蒽醌类的专项预试试验结果为阳性.结论:哈药包尔胡特枝中含有糖类、鞣质、皂苷、醌类、香豆素内酯类、有机酸、酚类及油脂等成分.
作者:厉彦翔;阿斯亚·拜山伯;玛依拉·马吾列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比较根管充填中分别采用冷牙胶侧方加压与热牙胶垂直加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同期急性牙髓炎患者70例,经患者同意后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5例.A组采用冷牙胶侧方加压进行根管充填,B组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进行根管充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充填质量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根管充填满意率分别为82.9%和97.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8,P=0.046);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满意率分别为77.1%和9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40).结论:根管充填治疗急性牙髓炎时,应首选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的方式,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施汉平;陈舟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的作用,并且观察对细胞中Bcl-2和Bad两种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A549细胞分别暴露于0、5、10、20、40 μmol/L的MG132,24 h后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FCW)检测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方法测定A549细胞中Bcl-2和Bad两种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A549细胞的存活率和凋亡率与MG132呈浓度依赖性关系,MG132浓度越高细胞存活率越低,并且凋亡率越高.Western Blot方法测定结果显示A549细胞中Bcl-2的表达随着MG132浓度增高而逐渐减少,而Bad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MG132可以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凋亡,实现该作用的可能机制部分是通过降低Bcl-2蛋白的表达,而Bad在这一过程中似乎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作用.
作者:朱逸;贡力;钮洪艳 刊期: 2011年第34期
肝细胞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面已取得显著的进展,其中外科治疗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然而仅10%~15%的患者有进行外科手术的机会,绝大多数患者往往因肝功能状况差、恶性程度高、肿瘤体积大以及肿瘤的扩散和转移等诸多因素,延误了手术时机.近年来肝癌的介入治疗已成为行之有效的肝癌治疗手段,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晚期肝癌已成为目前临床首选.
作者:邵爱东;张彦;张平文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与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8月于我院心内科病房住院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2例,按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全部患者分为三组,A组32例,NYHA Ⅱ级;B组30例,NYHA Ⅲ级;C组30例,NYHA Ⅳ级.全部患者入院后均给予β2微球蛋白、心电图、肝肾功能、血脂、血糖、N端B型脑钠肽(NT-BNP)、肌酸激酶同功酶、肌钙蛋白、心脏彩超的检测.结果:A、B、C三组随着心功能分级的上升,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前后径(LVESD)亦随之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NT-BNP、血β2微球蛋白浓度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心功能不全加重,血β2微球蛋白浓度升高,在诊疗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时,要注意避免使用损害肾脏功能的药物.
作者:韩忠源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有效方法,合理选择抗生素.方法:收集整理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阿奇霉素组22例,左氧氟沙星组30例,分析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在临床应用中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发现阿奇霉素的耐药增加,阿奇霉素组体温下降趋缓,左氧氟沙星组体温下降明显,两组体温下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组肺部影像吸收总有效率为63.64%,左氧氟沙星组为100.00%,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5.432,P<0.01).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支原体肺炎疗效优于阿奇霉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铁彪 刊期: 2011年第34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护理教学和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从软、硬件两方面把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护士培训基地建设成一流的信息管理、教育教学的平台.笔者设计开发的考试管理系统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该系统本着减轻带教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护生考试的流程,增强参加考试学生的身份识别,这比传统的考试模式节省人力、财力和时间.系统分为三大模块:考试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和用户注册模块.系统管理模块是进行题目的添加、存储和删除,是系统运行的基础;考试模块是通过姓名或考号以及密码登陆系统,从题库中随机抽取适合的题目,形成试卷;用户注册模块的任务是完成师生的注册和删除.
作者:张一鸣;乔爱珍;陈玉静;马威;余国钊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观察丹红和硫酸镁注射液联用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78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n=39)和对照组(n=39).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和硫酸镁注射液静脉滴注,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肺动脉压方面有无差异.结果:两组都有明显疗效,但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肺功能及血气结果的改善更加显著,肺动脉压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和硫酸镁注射液联用对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有显著疗效.
作者:董芳;杨钦清;马瑞斌;柯颖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实施院前急救护理程序的68例患者为观察组,未进行院前急救护理的5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正规治疗时间、住院期间病死率的差异.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采用FMA运动功能评定肢体运动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正规治疗时间为(46.28±10.35)min,短于对照组[(71.92±19.27)min],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住院期间病死率分别为10.3%和19.2%,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及FMA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程序,有助于减少住院期间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程丽梅;胡子春;刘贤玲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评价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0年我院抗高血压药物资料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为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频率相当;2009~2010年我院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2009、2010年销售金额多的抗高血压药物分别为氨氯地平片和左旋氨氯地平片,药物利用指数分别为0.50、0.25;2009、2010年用药频度居第1位的抗高血压药物均是硝苯地平缓释片,药物利用指数分别为8.00、10.00.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应用基本合理.
作者:文九芳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HUA)在公务员中的分布特点及相关疾病的检出率,为心脑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的一级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湛江市7 943例公务员HUA及相关性疾病(超体重、高血压、脂肪肝、血糖、血脂异常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湛江市公务员HUA检出率为22.01%(1 748/7 943),男性公务员HUA检出率(29.24%,1 654/5 657)显著高于女性公务员(4.11%,94/2 286),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且男性HUA主要分布在30~49岁年龄组.HUA患者组的超体重、高血压、脂肪肝、血糖、血脂异常检出率(45.65%、24.54%、70.42%、12.87%、50.69%)明显高于尿酸正常组(24.44%、15.37%、42.11%、9.35%和3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公务员HUA检出率较高,HUA与年龄、性别等因素有关,HUA人群心脑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的检出率性高于正常人群.
作者:廖梅;梁巧莹 刊期: 2011年第34期
下颌骨恶性骨母细胞瘤较为罕见,临床常易误诊.本文中2例首诊时均误诊为牙龈纤维瘤.通过分析病例及复习文献,在此探讨引起误诊的原因以及避免误诊的方法.
作者:黎昌学;孙斌;徐江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观察高频电灼术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泪道阻塞患者63例114眼,其中,单纯泪道阻塞45例83眼,合并慢性泪囊炎18例31眼,均采用高频电灼联合硅胶管植入进行治疗,术后用抗生素加激素冲洗,随访观察6~12个月.结果:单纯泪道阻塞治愈39例68眼,好转10例13眼,无效2例2眼,有效率为97.6%;合并慢性泪囊炎治愈15例24眼,好转5例6眼,无效1例1眼,有效率为96.8%.结论:高频电烧灼术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吕洁;夏承志;阳永明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作用.方法:对40例经64层螺旋CT及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检测出的冠脉粥样斑块患者,给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口服,6个月后复查斑块情况.结果:40例患者有120支冠状动脉存在141个粥样斑块,治疗后脂质斑块、纤维斑块和混合斑块明显缩小(P<0.05),而钙化斑块无明显缩小(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可逆转或稳定冠脉粥样斑块;64层螺旋CT是粥样斑块变化较好的辅助检查.
作者:赵刚;田宇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HBV-large protein,HBV-LP)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irus-DNA,HBV-DNA),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V-LP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V e antigen,HBeAg),比较HBV-DNA、HBV-LP及HBeAg的检出率,比较HBeAg阴性患者HBV-LP、HBV-DNA血清学检出率,分析HBV-DNA、HBV-LP及HBeAg的相关关系.结果:HBV-LP检出率为87.50%,显著高于HBV-DNA(70.00%)(χ2=10.980 4,P<0.01)和HBeAg检出率(38.33%)(χ2=62.165 3,P<0.01);HBeAg阴性患者HBV-LP阳性检出率为82.43%,显著高于HBV-DNA检出率(44.59%)(χ2=22.858 9,P<0.01);相关性检验显示HBV-LP与HBV-DNA及HBeAg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s=0.573,P<0.05;rs=0.681,P<0.05).结论:HBV-LP是评价HBV患者体内病毒复制、疾病进展及抗病毒治疗效果的敏感指标.
作者:赵霞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子宫切口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为该病的诊治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CSP患者经过B超检查均能够及时作出早期诊断,采用甲氨蝶呤(MTX)和(或)天花粉进行药物保守治疗后均保留了子宫,随访的9例患者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均降至正常.结论:超声检查能够对子宫切口妊娠作出诊断,MTX和(或)天花粉进行保守治疗,可有效避免子宫切除,且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原玮;曹树军 刊期: 2011年第34期